636.李隆基时期,逃税的人竟然高达2700万人!(4800字求订阅)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颠覆了这是皇帝聊天群636.李隆基时期,逃税的人竟然高达2700万人!(4800字求订阅)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聊天群中,李渊,汉武帝等人都是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 他们虽然没有亲眼看到李隆基时代的资料,但是仅凭着制度就可以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 就这还想吏治清明,怎么可能,这是把权臣都当成了圣人! 虽远必诛(千古圣君): “李老三,这回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李隆基时期的制度,就是给了臣子无限大的权利,这种不受监管的权利,只会带来无法估量的极端后果。” “很少有人能够抵受得住这种权力的诱惑。” “尤其当犯罪没有成本的时候,这些人则更加的疯狂,人们心中的偏执和贪婪就会主导一切。” “你不会告诉我,这些权臣都谨遵儒家教诲,要做个好人吧!” ……………… 曹操摇摇头,他这么品行高洁的人,都有点小爱好,别人能控制自己吗? 这不是扯淡吗! 人妻之友: “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曹操,可以面对地位的诱惑。” “曹操大权独揽,但时刻谨记自己是一个汉臣,这种品德操守,不给曹操封一个圣人,你对得起曹操吗?” ……………… 崇祯感觉自己的世界观都要碎了,曹操竟然能成圣人? 不过想了想,似乎有那么一点道理。 自挂东南枝: “难道我读的历史都是假的吗?” “这么一看的话,似乎曹操还真能成圣人,起码曹操没有篡位自立为帝。” ……………… 皇帝们都是嘴角抽了抽,你还真是好忽悠啊,曹操的话你都能信? 汉武帝当时就想狠狠的敲了一下崇祯的脑袋,你这么容易被人给带偏吗? 虽远必诛(千古圣君): “别听他胡扯!” “这个人妻之友最不要脸了。” “曹操那是不想当皇帝吗?” “那明明是情况不允许。” “要是曹操真的统一了南北,干掉了刘备和孙权,你要是不称帝,我把自己名字倒过来写。” “曹操当时不称帝,就是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样才好收揽民心,这样才方便他进行统一战争。” “曹操跟你讲操守?” “这你都敢信?” “你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吗?” ……………… 此刻李隆基都想骂曹操了,你比我不要脸多了! 我特么的还是跟你学的。 结果把我自己都给带偏了。 有时候我都痛恨自己,身上有你一身的臭毛病。 不过当李隆基在看到杨玉环的时候,他就想说一句:曹操这爱好,真香! …………………… 崇祯此刻就像一个好学的小学生,努力的吸收着这些大佬的知识,这可是真材实学! 不像那些文臣,总是忽悠他,都什么之乎者也,讲什么仁孝礼善! 这才是真真正正可以用来治国的学问。 自挂东南枝: “那,这么说,仅仅是从李隆基的制度,就可以推断出李隆基的吏治腐败。” “那岂不是说,也可以靠着李隆基的制度,就能解释李隆基的经济为什么不行?” “这是不是太夸张了?” “我跟大佬的差距有这么大吗?” ……………… 杨广,李渊等人满意的点点头,这孩子真是好学! 人虽然蠢萌了点,但这份好学之心,那还是讨人喜欢的,这要是给自己来培养,说不定还能培养出一个不错的君王来。 此刻的杨广等人就起了指点之心,顺便也喷一喷李隆基。 基建狂魔(千古狠君): “那是肯定的!” “一个王朝的经济该怎么走,一半是取决于这个王朝基础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就要取决于王朝的宏观经济政策。” “生产力那是客观因素,受到时代,科技,文化,等等客观因素的制约。” “但是宏观经济政策那是可以主动调控的。” “所以一个王朝的经济是否好,大概率还是要取决于经济政策!” “如果经济政策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那就会迎来一波经济迅猛的爆发期。” “如果王朝的经济政策在不断制约生产力的发展,那只会迎来经济的停滞或者倒退,造成大量的经济问题。” “李隆基之所以成了吃不饱的天子,之后更是为了财富,把罪恶的手伸向了底层百姓,那就在于他找了一群完全不懂经济的人,帮他制定宏观经济政策。” “一群外行制定规则,那怎么可能有好的结果呢?” …………………… 李隆基此刻就不服了,我这么差劲吗? 长生殿主李三郎: “这都是在胡说八道,李隆基之所以经济不行,那全是武则天时期留下的烂摊子。” “从武则天时期开始,逃户的人数越来越多,这才致使李隆基时期收不上税。” “这就是因为武则天破坏了均田制。” 李隆基此刻毫不犹豫的把锅甩给了武则天。 可是他还没有来得及洋洋得意,崇祯的下一句话,直接就让李隆基懵逼了。 …………………… 自挂东南枝: “不对呀。” “很多人吹开元盛世的时候,不就是说开元时期生产力大爆炸,商业极度繁荣,这才使均田制走向了末路。” “而很多人脱离了农业生产,从事专业的手工业,更有甚者,进行商业经营。” “当时,更出现了专业的金融机构柜房。” “这才迎来了开元盛世吗?” “如果不是有大量的逃户脱离了农业生产,转而寻求利润更高的商业,唐朝也不可能有这样的繁盛啊!” “难道,不是吗?” …………… 李隆基嘴巴张大,半晌都没回答出一个字来。 后人是这么总结开元盛世到来的底层逻辑吗? 这多尴尬呀! 感情逃户的人多了,还是件好事? 尼玛! 你咋不早说呢? 你早说的话,我就是另一套逻辑了。 李隆基真想喷死崇祯,你这不是让我难堪吗? 这让我怎么改口呢? 李隆基觉得崇祯这倒霉孩子太不可爱了,蠢萌蠢萌的。 ……………… 曹操嗤笑一声,你这不是被人打脸了吗? 人妻之友: “李老三,继续吹呀!” “你说你尴不尴尬?” “商业的发展必然会影响到农业,有一部分人必然会追求更高的利益脱离农业,这本来就是经济发展的正常规律。” “怎么到了武则天这里,就成了经济落后的原因?” “最重要的是,同一种情况,跑到李隆基这里,就成了经济先进的原因?” “这双标玩的贼厉害!” “同样都是生产力发展,商业繁荣,均田制遭到了破坏,人们不想被土地捆绑,这才有很多人逃离户籍。” “怎么到了你这里,反倒成了生产力落后的表现?” “你这经济没学好啊!” ……………… 杨广更是满脸的不屑。 基建狂魔(千古狠君): “李隆基身处于这种生产力大爆炸,商业大繁荣的时期,竟然还成了要饭天子!” “这种管理经济的能力,那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根本就是一个废物啊。” “这就是没有给先进的生产力找到一个适合的制度,才造成了这样困窘的结果。” “最后还不得不掠夺底层百姓的财富,靠这个发财。” “这也真是蠢得没边了。” ……………… 一提起要饭,李隆基就气不打一处来。 他也非常郁闷,为什么明明开元时期经济极度繁荣,已经达到了炎黄的一个顶峰,可为什么他就是没有钱呢? 钱道哪里去了? 长生殿主李三郎: “吹牛谁不会呀?” “如果你们是李隆基,你们能做得比李隆基更好?” “不可能的!” …………… 杨广骄傲的脸上满是鄙夷,他觉得不喷李隆基,这货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基建狂魔(千古狠君): “李老三,你怕是现在都没有明白,李隆基开元时期为什么那么穷吧?” “为什么在一个辉煌的时代面前,天子还要去要饭?” “你就没有考虑这里面的底层原因吗?” “我说李隆基不懂经济,你还偏不信。” “那你就给人家说说,为什么李隆基开始会这么穷?” ……………… 皇帝们此刻都陷入了沉思,这也是他们一直想不通的原因。 李隆基的开元年间,怎么能穷成了那样? 这也太不合常理了! 崇祯此刻也是在抓耳挠腮,他觉得自己如果能想出这个问题的答案,那他这段时间的课就没有白上。 可悲催的是,他没有这个能力,想了半天都没有一点头绪。 ……………… 李隆基更是喘着粗气,这也是一直困扰他的问题。 为什么他会这么穷? 为什么他要去要饭? 这太不正常了! 为什么当初看着商业都很发达,社会面貌日新月异,但王朝就是这么穷呢? 长生殿主李三郎: “你能知道?” “怎么可能!” 李隆基绝对不相信杨广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如果说陈通知道,那他还能够接受。 毕竟陈通是后世的人,他是全知全能的视角,当然可以找到蛛丝马迹。 可杨广呢? 杨广可是隋朝的人,他没有陈通那种全知全能的视角,杨广怎么可能清楚他李隆基时代的经济问题呢? 然而就在下一刻,李隆基直接傻眼了。 ……………… 杨广嘴角扯出了一抹骄傲的笑意,他凝望着大隋的锦绣河山,心中似有凌云壮志,眼中是一抹坚定的自信。 基建狂魔(千古狠君): “我当然知道!” “或许说,这个世界上,只有我才能够真正体会到李隆基时期遇到的问题。” “因为,李隆基时期面临了一个非常巨大的社会变革,那就是门阀的覆灭!” “武则天时期,疯狂的打压门阀,把门阀赶出了历史的舞台,让很多门阀几近灭族。” “那么问题就来了。” “谁才是均田制下,控制最多土地的势力呢?” “不是皇帝,而是门阀!” “也就是说当门阀覆灭的那一刻,无数无主的土地被释放出来,人们之所以逃户,一方面是因为商业的发展。” “但是,商业发展能用到多少人呢?” “唐朝的商业能容纳多少人口呢?” “容纳人口的大头,那还必须得是农业,那还必须是大量的土地!” “所以说,在李隆基时期,出现的大量逃户,90%以上,他们都去占领门阀的无主土地了。” “你想一想,李隆基时期的巅峰人口才多少?” “890万户,差不多也就5290万人。” “可李隆基时期被人预测的巅峰人口达到了8000万到9000万人,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了大量的逃户,他其实是有土地耕种,但他们却没有交税!” “这才是李隆基穷的真正原因。” …………………… 陈通此刻都将给基建狂魔点个赞,这看问题简直太透彻了。 这才真正是李隆基穷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他会成为要饭天子呢? 就是因为太多的人没有纳税。 而没有纳税的这些财富流向了哪里呢? 不用说,肯定是官吏的口袋。 没有官吏的支持和隐瞒,这些人怎么可能拥有大量的土地,而且在这里工作不会受到朝廷的管辖呢? ……………… 朱棣此刻完全惊呆了,他缺钱缺的整天算账了,这一下就立刻把人口换算成了税赋,这简直快成了朱棣的被动技能。 诛你十族(盛世雄主): “怪不得李隆基这么穷,这得要多少人口没有纳税呢?” “我给咱算一算,唐朝的户籍人口是960万户,大概是5,290万人。” “可是,大家给唐朝估算的人口在8,000万到9,000万之间。” “就按最少的8,000万来算,这也有2,700万人没有纳税。” “这没有纳税的人,几乎相当于纳税人口的一半儿还多。” “你说李隆基怎么可能不穷呢?” ……………… 这数字一出来。 李世民此刻都想骂娘了,这也太蠢了吧。 千古李二(雄主罪君): “李世民时期,那是因为门阀们拥有大量土地,朝廷为了统一安定,没有去动门阀的土地和人口。” “可李隆基时期呢?” “竟然不去清查土地和人口。” “这是干什么吃的?” “这么多人口脱离了王朝的掌控,不仅是在经济上有问题,那在军事上要是出了大乱子的。” ……………… 崇祯此刻也是脑瓜嗡嗡的。 这么多人不交税,你不穷才怪呢。 崇祯此刻对李隆基极度鄙夷,他现在觉得李隆基都不配跟自己相比。 就连他也知道,你没有纳税的人口基数,你哪来的税收? 你竟然让这么多人逃户,还不想一个政策进行弥补,这就是蠢呐! ……………… 李隆基心里咯噔一下,终于谈到这个问题了吗? 其实当他听说唐朝的逃户人数已经达到了这么严重的时候,他心里就已经知道不妙,这肯定是要被人喷的。 不过李隆基早就做好了准备。 长生殿主李三郎: “谁给你说唐朝有这么严重的逃户问题了?” “那些所谓的专家都是在胡说八道!” “唐朝的经济问题,那就是因为武则天造的孽。” ……………… 武则天此刻真想一巴掌抽死李隆基,以前只感觉到李隆基很蠢,却还没有想到李隆基竟然这么坏! 这不愧是自己儿子的亲儿子。 完全躲避了她跟李治的优秀基因。 这真是造孽呀。 幻海之心(千古一帝,世界霸主): “陈通,赶快来打他的脸!” “我受不了这孙子了。” …………………… 陈通此刻早就想喷李老三了,他竟然说唐朝的逃户不严重? 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 真以为这些研究唐朝历史的教授们都是吃干饭的吗? 很多人不信任唐朝的历史专家,不就是因为人家专家教授质疑李世民改史了吗? 用得着这么黑人家吗? 陈通: “李隆基时期逃户到底有多严重呢? 我就给你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李世民时期有一个小官,他叫做宇文融。 这个人帮李隆基竟然在短短三年内,就清查到了80万逃户。 80万是什么概念呢? 以一户5.5人的数量来衡量,这就直接为李隆基增加了440万纳税人口。 而这个宇文融总共为李隆基清查到了多少逃户人口呢? 大概是100万户,550万人。 这直接就相当于唐朝户籍巅峰人口的1/10,为唐朝增加了1/10的赋税。 可怕不? 更可怕的结果就是,宇文融到底派了多少人去清查到了这么多的逃户呢? 你可能想都不敢想。 宇文融竟然只动用了20多个手下,就查到了这么多的逃户! 你敢想唐朝的逃户到底有多严重吗?” ...... 卧槽! 皇帝们此刻真是被惊呆了。 这个数字对比太过魔幻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颠覆了这是皇帝聊天群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颠覆了这是皇帝聊天群》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颠覆了这是皇帝聊天群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颠覆了这是皇帝聊天群》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