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6.吕后,才是炎黄和平时期国策的奠基者(4900字求订阅)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颠覆了这是皇帝聊天群676.吕后,才是炎黄和平时期国策的奠基者(4900字求订阅)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聊天群中,皇帝们都是一愣,速度这么快吗? 诛你十族(盛世雄主): “你这么快就把事情处理完了?” “你处理了几个人呢?” ……………… 群里面的皇帝都十分好奇,心想着吕后不愧是果决狠辣,他们这边正在商量着吕后如何处理周勃和陈平。 结果扎眼的功夫,吕后竟然把事情都摆平了。 这杀人的速度简直不要太快。 曹操哈哈大笑。 人妻之友: “小萌新,你要不要来猜一猜,她到底处理了几个人?” ……………… 崇祯眨了眨眼睛,心里也有点跃跃欲试。 自挂东南枝: “我觉得,应该全都处理了吧!” ……………… 刘邦摇了摇头。 杀白蛇的不都是许仙(诡道圣君): “那你就太小看姓陈的了。” “姓陈的可不是啥好人啊。” “我敢保证,姓陈的一定会笑到最后。” ………… 是吗? 崇祯将信将疑,毕竟陈平和周勃把人家吕后一族都给灭了,还把吕后的亲孙子全给干掉了。 就这样的人,吕后能放过他? 可接下来吕后的话,却让他直接就懵了。 第一太后: “我该说你了解姓陈的呢?” “还是该说你了解我呢?” 吕后心中没有半点意外,刘邦要是猜不到他如何处置这件事情,那他们两个就不可能成为最为亲密的政治盟友。 陈平可不是那么好杀的,陈平和张良才属于战略性稀缺资源,这样的人,得留着。 要杀,也要等到真正没用的时候。 ……………… 崇祯此刻真是对刘邦和吕后佩服不已,这就叫做默契呀! 怪不得人们都说吕后杀韩信,其实就是刘邦指使的。 虽然刘邦没有明面上说干掉韩信,但吕后早就清楚刘邦的意图。 所以当刘邦平定叛乱回到都城,得到了韩信被弄死的消息后,司马迁给刘邦的描述是:且喜且怜之。 是说刘邦一边偷着笑,一边装着很惋惜的样子。 这多形象啊。 自挂东南枝: “经过了陈通的分析,我觉得吕后在吏治清明这个维度,应该没有什么能够被人指责的地方吧!” 崇祯此刻不想再谈论陈平的问题了,他现在急需要把话题扭转到治国上,这才是他想要学习的地方。 ……………… 皇帝们都纷纷点头,十分认可崇祯的这一个观点。 基建狂魔(千古狠君): “吕后在刘邦临死的时候,直接就问刘邦该如何任命相国人选。” “而吕后在执政期间也严格遵守了刘邦的意见,先是萧何为丞相,萧何给汉朝制定的治国策略,那就是霸道杂之以黄老之学。” “而之后的曹参,直接就照搬了萧何的治国策略,所以就被称为萧规曹随。” “而之后的相国,他们都坚定不移的执行了这项治国策略。” “在吏治上没有什么可说的,这一些汉初的功臣,那都受到了巨大的封赏,一个个家财颇丰。” “他们根本不需要去盘剥百姓。” “所以当时的吏治,那绝对是清明的。” “这正是汉初经过战乱之后,快速复苏的原因。” “这个大家应该都没意见吧! ……………… 曹操,李渊,李世民等人当然不会反对,就连王莽现在都没有办法去反对了。 汉初的几个丞相,那可都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丞相。 他就是想反对,他也找不到证据。 而此刻,陈通继续评价。 陈通: “说完了吏治清明,那我们再看下一个维度,勤政爱民。 吕后在秦政爱民这个维度,那也是非常不错的。 而且在这个阶段,吕后的贡献更大。 首先,我要说的就是吕后废除了秦朝时期的一些严苛律法。” ……………… 陈通刚说完,王莽眼睛突然一亮,他最近为了跟陈通抬杠,可没少研究过陈通说的话。 这一下不就抓住了陈通的把柄。 第一穿越者: “陈通,我发现你还真能吹呀!你这是典型的双标!” “你在说别的皇帝的时候,一说人家实行仁政,减轻刑罚,就说人家是蠢货!” “可到了吕后这里,你竟然说吕后废除了秦朝的苛法,这就是吕后的功劳?” “你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此刻的王莽如同一只偷鸡成功的狐狸,满眼的得意。 就等着看陈通怎么出丑了? 他也要让陈通感觉到被人怼得哑口无言的窘迫。 ……………… 聊天群中,一些皇帝当时也愣了,比如说朱棣,比如说李世民。 看到陈通吃瘪,他也是非常开心的,毕竟被陈通喷惨了。 千古李二(雄主罪君): “陈通,这下被人找到破绽了吧!” “我看你怎么解释?” ………… 崇祯此刻连连点头,他也觉得陈通这一次出问题了。 可陈通却笑了。 陈通: “吕后废除苛法,就是施行仁政吗? 你们是不是搞错了概念。 这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吕后治国,那严格采用的是法家之道,那讲究的就是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而所谓的仁政,那就是要以人治代替法治。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 吕后废除苛法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不得不说秦朝的律法,秦朝的律法被称为战时律法,意思是说,它是适应于战争年代的法律。 这种法律非常的严苛,它属于乱世用重典。 但同样的,这种律法也有很大的缺陷,那就是当国家从战乱年代过渡到和平年代,很多律法就不符合和平年代的社会现象。 会影响社会的发展。 律法是会过期的,这个你们应该了解吧。 比如说古代有律法,杀耕牛的话就是犯罪。 现在杀牛还犯罪吗? 所以,学习律法的人都知道,社会在不断发展,有的律法就会被社会淘汰。 而吕后废除的律法,就是从战争年代演遍到和平年代后,一些不符合和平年代的律法,比如诛三族。 这种律法太过于残酷。 首先在行刑的过程中,先是把人的耳朵鼻子给割了,然后再把手指一根根的斩下,最后再把人乱棍打死,然后还要把死人切成肉泥,分给别人吃掉。 这种异常残酷的律法,可以在战争年代威慑心怀不轨的人。 但在和平年代,却会让人觉得非常反感。 吕后就把类似于这种法律给废除了,从吕后开始,就不会再把一个死刑犯如此折磨,一般都是砍头或者腰斩。 而且吕后还废除了妖言令,所谓的妖言令,就是妖言惑国,然后会被入罪,在战争年代,这也许会引起军心动荡,民心不稳。 但在和平年代,局势没有那么紧张,吕后就放宽了人们的言论自由。 可以说,吕后是在与时俱进,在律法上,不断改进秦朝的律法,让它更适应社会的发展。 吕后废除苛法,并不是跟李世民赵光义等人一样,把原本有罪的人直接给放了,搞什么行不上大夫! 吕后从来就没有说过行不上大夫。 她还是在严格的执行法家治国的基本思想,所以不要把吕后废除苛法,跟后来的仁政当成一回事。 这完全就是两个概念。” ………… 崇祯听的是云里雾里,他是越听越迷糊,怎么法律还分为战时法律跟和平律法? 这里面的水简直太深了。 他什么时候才能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皇帝呢? 光一个法律,他就感觉自己得要学上好长时间才能理顺。 ……………… 而此刻的朱棣和李世民却已经明白了。 诛你十族(盛世雄主): “这一下我完全懂了,吕后根本就不是实行仁政,他只是废除了不适合当时社会的一些法律。” “这绝对是好事啊。” “很多人都说秦朝之所以灭亡,那就是因为秦朝的律法,没有从战时律法过渡到和平时期的律法。” “所以才让很多人对秦朝心生怨恨。” ……………… 秦始皇也是连连点头,他虽然觉得朱棣是在扯淡,但吕后的事情的确是法家的一个正常操作。 战时律法跟和平时期的律法是完全不同的。 那应该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可不能生搬硬套。 但他绝对不会同意朱棣所说的,秦朝没有进行战时变法到和平时期变法的演变。 你首先要定义秦朝当时真的进入到了和平时期吗? .…………………… 曹操哈哈大笑,终于讨论到法家的精益之学了,这一开口就可以看出很多人的无知。 人妻之友: “这下懂了法家的高深吧!” “大蟒蛇,你能够提出这种疑问,把仁政和吕后废除苛法相提并论。” “这就说明你根本不懂得法家。” “对律法的作用也是一知半解。” “人家吕后这是真真正正的做一个法家该做的事,根据社会现实及时调整律法。” “人家这就是有大功于炎黄。” “要把战时律法调整到和平时期的律法,在吕后之前,根本就没有经验可以借鉴。” “人家这么做,可是开历史先河,正在完成秦始皇遗留下来的另一项重要工作。” “把这说成千古功业,那也毫不夸张。” “很多皇帝终其一生都不懂,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时的调整律法。” “你们这都是门外汉啊。” ……………… 李世民艰难的吞咽了一下唾沫,这都能算是千古功业吗? 首开历史先河就这么简单吗? 李世民此刻有种感觉,我上我也行啊! 但他却没敢说出这句话,因为李世民觉得他把这话说出来,那必定会被杨广和朱棣喷的体无完肤。 他貌似是施行仁政了,跟吕后的做法完全背道而驰。 ……………… 王莽此刻也很无奈,他真想大骂,法家就是错的! 可是这群里的皇帝,大部分都是法家的人,他一个儒家的皇帝根本就寡不敌众。 所以王莽此刻只能忍气吞声,觉得不跟陈通计较这个问题。 第一穿越者: “咱们不谈以后修改律法的事情,这种事情到底好与不好?这得让后人评说!” “咱们就说说吕后,重用吕家人,那肯定会造成民不聊生。” “他怎么就能勤政爱民呢?” “这应该叫做祸国殃民吧!” ……………… 崇祯挠了挠头,相当的迷茫。 吕后执政期间,那可是还让吕家人成为相国,这会不会造成民不聊生呢? 就吕家人那些德行,那真是给吕后脸上抹黑呀! 不仅是废物,而且还是废物中的极品。 崇祯觉得他如果是吕家人,那也不可能让周勃和陈平把他们一窝端了呀,手里这么好的牌,直接就让人给掀翻了。 这能干啥呢? 能力这么废,还处在高位,想想都觉得那是一个民不聊生的情况! 可陈通接下来的话,却让崇祯都愣了。 ……………… 陈通看到大蟒蛇这么说,不由得摇来摇去。 陈通: “你们这就是想当然了,很多人觉得只要重用外戚,那么必定民不聊生。 这其实就是一种惯性思维。 吕后的确重用了吕家人,但这些吕家人只是吕后手中的棋子。 他们在吕后跟前,那乖的都跟猫一样,吕后让他们抓鸡,他们绝对不敢去撵狗。 汉朝所有的方针政策那都出自于吕后之手,吕后在那个时代就是乾纲独断。 要看吕后是否勤政爱民,那咱们看看吕后的政策就得了。 吕后时期,税负非常低,那就是著名的十五税一! 而且吕后跟刘邦不一样,刘邦也就在刚当皇帝的时候选择了十五税一,可是随着诸侯王不断叛乱,他需要更多的钱粮来打仗。 所以刘邦后期税负不断增加。 但当吕后执政,吕后就干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那就是把税负永远定在了十五税一上。 从刘邦死后一直到吕后驾崩,这种税率就从来没有加过。 你要知道,秦朝的税赋高达了60%以上,刘邦时期,由于打仗也在不断累加税负,而吕后却直接把税负定格在了如此之低。 那对整个社会来说,都是在让利于民。 正是因为吕后轻徭薄赋,这才让人们拥戴吕后,而那些大臣们根本无法煽动民心来对抗吕后。 所以吕后时期的政权稳固的如同铁桶一般。 而且吕后的善民政策不止于此。 吕后释放了大量的奴隶,让他们拥有良田耕作为生。 吕后更是下达指令,让战乱时期逃离家乡的那些农民,允许他们重新回乡耕地。 而且吕后时期还大量裁军,让这些军士们可以回家与亲人团聚。 这些政策,不是爱民吗? 可以说,汉朝以后的文景之治,其实都是在抄吕后的作业。 他们只不过是在国力允许的情况下,不断的深化吕后当初提出的治国策略。 吕后,才是整个汉朝治国政策的奠基者。 她的很多策略,那都是自己独创的,并不是抄袭刘邦的。 因为刘邦是创业时期,而吕后才是守业时期,一个是战时,一个是和平时期,这是两套完全不同的治国策略。 现在,你说吕后是不是勤政爱民呢?” …………………… 朱棣此刻完全懵了,这是吕后吗? 这还是历史上那个恶毒无比,被人们口诛笔伐的第一毒妇吗? 这简直就是一个仁君圣主! 诛你十族(盛世雄主): “我靠,原来史书真的可以反过来看。” “被人黑得越惨,其实功劳就越大!” “吕后被人说成是第一毒妇,可她的政策却真正是利国利民的开始。” “人们都说吕后狠毒,可吕后却废除苛法,减免税负,释放奴隶,裁军归田。” “这跟我印象中的完全相反啊!” “最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文景之治竟然是抄吕后的作业。” …………………… 李世民此刻也愣了,就单凭吕后的政策来看,不管放在哪朝哪代,这都是明君圣主的标配呀! 而且人家吕后有可能还是历史上第一个这么干的。 因为在吕后之前只有秦始皇和刘邦。 他们两个那都是处在战争年代,不管是治国策略还是律法,其实更符合于战争年代,而不符合于和平年代。 千古李二(雄主罪君): “我就说嘛,吕后如果真的像历史书上描写的那么的不堪入目,” “那怎么可能让汉朝平稳过渡到文景时期呢?” “在吕后这个时期才是最容易崩的呀!” ……………… 此刻的崇祯脑瓜儿嗡嗡的,他实在无法相信,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文景之治竟然是抄吕后的作业。 那吕后在历史上的影响该有多么大呢? 自挂东南枝: “我能不能把吕后理解成为和平时代国策的开创者呢?” “她之前根本就没有经验可以借鉴。” “她是摸着石头过河,形成了特有的执政方法,而且吕后的这种方法才真正成了后世们的参照对象。” “这吕后在历史上的影响,那绝对不在刘邦之下呀!”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颠覆了这是皇帝聊天群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颠覆了这是皇帝聊天群》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颠覆了这是皇帝聊天群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颠覆了这是皇帝聊天群》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