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章 大朝会(求首订!)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第一三一章 大朝会(求首订!)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余懋衡的想法,朱由校也能猜到一些。 说白了就是“必须要让我这么做,我也躲不开,那就不要首鼠两端,直接把事情一步做到位。” 不多不说这份魄力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恰恰也正是因为这个,朱由校对余懋衡都有些刮目相看了。 看了一眼陈洪,朱由校吩咐道:“让他进来吧。” 说完这句话之后,朱由校转回到自己的椅子上坐了下来,静静的等待着孙承宗的到来。 他想看看孙承宗怎么说。 时间不长,孙承宗就从外面走了进来,见到朱由校之后赶忙行礼。 朱由校则是连忙摆了摆手,示意孙承宗免礼,然后对站在一侧的陈洪吩咐道:“赐座。” 很快就有人将椅子给搬了过来,孙承宗也坐了下来,君臣二人这才准备开始谈话。 朱由校先开口问道:“爱卿今日过来,可是有什么事情吗?” 他d语气温和、神态真诚,而且还带着一丝丝的关切。 听着朱由校的话,孙承宗的脸色缓和了不少。看了一眼自己家的陛下,孙承宗开口说道:“臣在外界听说,都察院左都御史余懋衡上了一份题本,是关于天下书院的。” 事实上孙承宗对这些事情不太感兴趣,他一直想要远离其中。 上一次东林党找到他,他已经替东林党出了一次面了,只不过事情没有办好。当然不是他自己没把事情办好,而是东林党那边搞砸了。 无论是东林党被魏忠贤耍了,还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一个蠢货,这些都没有关系。事情搞砸了,就是搞砸了。 上次他已经来了一次了,陛下也给了面子,不可能再来一次。所以当高攀龙再一次找上他的时候,他拒绝了。 只不过这一次不一样,这一次的事情实在是太大了,不但牵扯到了东林党,同时还牵扯到了东林书院,甚至牵扯到了全天下的书院,这就是大事情。 一旦陛下听信了谗言,捣毁了天下的书院,那损失的是陛下的名声,同时损失的也是大明的文教。 如此做法,岂不是让天下的读书人寒心? 这做法也让天下的读书人对朝廷失望,另外也不利于学问的传播。 至于有人妄议朝政、诽谤君王,那只是少数,不能够因噎废食。毕竟议政,也是出于报国之心。这事当鼓励,怎么能打压呢? 带着这样的想法和心思,孙承宗入宫了。 朱由校听到孙承宗说自个儿是为了这件事情来的,心里边也大概明白他是来做什么的了。 孙承宗之所以来得这么着急,无非就是想尽快见到自己,试图争取在余懋衡那份题本没有发挥作用之前打动自己。 “爱卿,对于这件事情你怎么看?”朱由校面无表情的问道。 孙承宗一直在观察自家陛下的表情,无奈他什么都看不出来。 听见陛下问自己,他连忙说道:“臣以为此事万万不可。历朝历代都是兴文教,岂能够打压?学子官员议政为的也是朝廷,在没有科举之前,议论一下时事也是好的。” “只要他们不闹事,不参与政事,也就可以了。天下书院兴盛,是朝廷教化之功。虽然也有人宣讲异端邪说、诽谤君王,但那不过是少数,朝廷岂能够因噎废食?” 朱由校见孙承宗一脸急切之色,心里面突然一动,问道:“不知爱卿对李贽的学说怎么看?” 听到朱由校的问题,孙承宗的心里亦是一动。 事实上自家陛下在听李贽的学说,这一点孙承宗是知道的,但是他从没有劝谏过。 一来是怕触怒了陛下,二来是孙承宗对李贽的学说并没有那么抵制。 当然了,孙承宗对这学说也谈不上支持,他更想要的是做实事,而不是在这种学术方面的事情上争论来争论去。 孙承宗只是没想到陛下在这个时候问了他这样的问题。 沉吟了片刻,孙承宗沉声说道:“臣以为有些地方的确不合时宜,但是有些地方还是可取的。” 朱由校没想到孙承宗给出了这种万金油答案。 他大概也看明白了一些,事实上孙承宗应该不是东林党,但与东林党走得有些近。 毕竟东林党的宣传工作做得好,因为在后来的斗争当中,东林党和阉党已经到了非此即彼的程度。 孙承宗自然不愿意巴结魏忠贤,或者很多不愿意巴结魏忠贤的人,也全被打成了东林党。 事实上,孙承宗身上的党派属性并不浓厚,只不过有些事情是身在朝廷身不由己,孙承宗想要独善其身也不可能。 现在听到孙承宗说的这些话,朱由校大概也能有了解,也自然容得下这些不结党的人,甚至还准备用他们。 于是朱由校也没有在这件事情上再问下去,只是点了点头。 既然孙承宗不反对心学就可以了,至于提出来的问题,朱由校也不准备给他一个答案。 虽然在自己的心里边有想法,但是这件事情只是刚刚开始。 与孙承宗想要尽快解决的想法不同,朱由校准备拖一拖,至少也让它发育几天。 套用一句后世的话来说,朱由校准备让子弹飞一会儿。 这件事情是要拿出来做文章的,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就解决掉? 即便自己给了孙承宗一个简单的答案,传出去的话这里面代表的事情也太多。所以朱由校不准备给他答案。 看了一眼孙承宗,朱由校缓声说道:“最近朝事繁杂,各种事情纷至沓来。朕前些日子身子不舒服,的确是耽误了很多事情。” “现在事情越演越厉害,朕也是难辞其咎。现在身子好了不少,朕正准备在下一次大朝会的时候,把这些事情拿出来商议一下,也听听群臣的意思。兼听则明,朕还是知道的。” 听了朱由校的话,孙承宗脸上的表情在一瞬间有些凝固。 他当然听明白了自己家陛下的意思。虽然心有不甘,但是他也没有办法。 “既然如此,那臣告退。”说完这句话,得到陛下的首肯之后,孙承宗退了出去。 目送孙承宗离去后,朱由校转头看向陈洪,问道:“锦衣卫那边的消息还没回来吗?” “皇爷,消息已经传回来了。今天晚上的时候,方从哲就能入京。” 听到这个消息,朱由校点了点头,笑着说道:“那就放出消息,后天的大朝会照常举行。朕会亲去的,让臣子们不要迟到了。” “是,皇爷。”陈洪连忙躬身答道。 他知道,终于来了。 对于大明朝的官吏来说,朝会是一个永远躲不过去的话题。 无论是皇爷上朝还是不上朝,文官们都是颇为担心的。 先前皇爷一直不上朝,文官们没少因为这件事情上题本弹劾。 虽然没有大规模的上题本弹劾,但是基本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撩拨一下,只是皇爷一直没有反应。 久而久之大家的心思也就淡了。有人想用这件事情来骗廷杖刷名声,但是陛下没反应,他们也就没反应了。 这一次皇爷突然要上朝了,事情自然不一般。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情况下,朝廷上下谁都看得出来这一次的问题。 事情闹到今时今日这个地步,所有人都在等待着,这一次大朝会必然会成为所有矛盾的爆发点。 于是各家也都在努力着做着准备,准备在这一次大朝会上,将对方一次性干倒。 对于大臣们的想法,朱由校自然是知道的,只不过他不置可否。 时间如水,岁月如梭,一转眼两天的时间就过去了。 这天早上朱由校起了一个大早,吃饭运动,然后在陈洪的伺候下穿上了龙袍。 这么久以来,这还是他第一次穿的这么正式。 全部都收拾妥当之后,时间也差不多了,朱由校轻轻地舒了一口气。 虽然这些日子一直没有上朝,但是不代表他不期待这一天。 对于一个皇帝来说,上朝是他权力的体现,何况两世为人从来没有做过这种事情,自然还想尝试一下。 内侍随侍在左右,朱由校迈步出了乾清宫。 因为这一次是大朝会,所以朱由校没有选择在皇极门和乾清门上朝,而是放在了平日里举行大典的皇极殿。 要知道,这里可不是轻易启用的地方。 这一次将大朝会放在皇极殿,可见朱由校对这一次大朝会的重视。 另外这也是告诉群臣们,这一次的大朝会不一般,所以你们最好做好准备。 朱由校迈步走进大殿,然后走到座位上坐下,这个过程叫做升坐。 在朱由校坐下之后,百官开始参拜。 待百官三呼万岁之后,朱由校轻轻的抬起手,开口说道:“免礼,平身!” 朱由校坐在气派轩昂的金龙椅上,轻轻摸着把手上那颗巨大的龙头。此时他看着下面跪着的大臣,内心激动无比,而脸上的神情却丝毫没有波动。 原来这就是当皇帝的感觉啊!这一刻他的感觉更加深刻。 与此同时,站在另外一侧的王安大声的喊道:“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朕这几天身子有些不舒服,可能有些疏懒了,现在有什么事情都奏上来吧!”朱由校笑了笑,大声说道。 虽然朱由校说得轻松,可是一时之间也没有人开口。 所有的官员都低着头,有的胆小的官员,甚至都开始发抖了。 这一次的朝会实在是太大了。 然而,一个人却忽然走了出来,撩衣服跪倒之后道:“回禀陛下,臣有本奏。”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回到明朝做昏君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回到明朝做昏君》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回到明朝做昏君》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