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零章 就这实力,还想造反?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第二八零章 就这实力,还想造反?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所有人都不觉得袁可立说的有道理。原因也非常的简单,这种东西太过虚妄、太过玄幻了。 要知道,这些人可都是残军。 残军是什么? 人数不足,甚至连建制都不完整。最关键的是这些人人人带伤,体力也不足,这样的人怎么能打胜仗呢? 要是他们打败了,那可会影响整个战局的。 有人想劝袁可立,可是看他坚决的态度,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开口。 此时的张成很兴奋,他觉得自己的心在跳,血在烧,整个眼睛都是红的。 这些天不少袍泽都这么战死了,不少手下也这么战死了,张成的心情何其低落? 原本都准备好拼命了,在这种情绪之下,张成很冷静。 可是事情出现了反转,不仅援军到了,都堂大人还让自己带着人冲锋。在这样的情况下,张成心里面所隐藏的仇恨、所隐藏的立功之心,全都被激发了出来。 与张成的想法一样,他身后的人也都这么想。 杀敌,报仇! 所以在接战的一瞬间,叛军就看出了这群人的不同。 这群人敢打敢拼,相互之间配合的非常默契。虽然身上带着伤,但是他们气势汹汹,每个人都仿佛要吃人一样。在这样的状态下,他们爆发出了非常高的战斗力。 事实上,能够在守城战之中活下来的,这群人里的任何一个人都曾砍死了不少的叛军。 他们没有面对鲜血和死亡的心理压力,他们一直都在战场上,非常的有经验。彼此虽然陌生,但是相互配合很有默契,这是在生与死的边缘锻炼出来的。 在这一刻,他们爆发了,高喊着口号一路杀了进去。 张成带着他手下的一千多人,势如破竹。跟着他身后来的那些人,非常的震惊,也非常的兴奋,挥舞着刀跟着冲杀。 对于他们来说这些都是钱,全都是人头车! 看到这一幕的所有人都很震惊,袁可立则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在袁可立看来,现在的这些军人远谈不上是强军。打一打顺风仗还可以,一旦打逆风仗,下场会很惨。 这一点袁可立很清楚,他非常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所带的这些人的实力,那么就要扬长避短让他们去打顺风仗。 怎么样才能让战局成为顺风呢? 很简单,展现出强大的压迫力,从战争的一开始就取得优势,不让战争陷入焦灼。这样一来,战争就成了顺风仗。 前面那些骑兵虽然不中用,但是却足够唬人。他们冲上去扰乱阵型,让叛军产生畏惧的行为,最主要的是给己方士卒以信心。 看到没有?他们已经被骑兵打得溃败了,我们上去就是捡人头挣钱的。 同时,让张成带着人去冲阵也是一样的道理。张成的手下复仇心切,这些人经历了战阵的残酷,可以说他们已经不畏惧厮杀了,与自己带来的这些援军根本就不是一样的。 如果放在军中来说,张成手下的人已经是老兵了。让他们负责冲阵,自然能够很快打开一个缺口。 这个缺口不需要多大,也不需要对叛军造成多么大的杀伤,主要就是为了给后来人以信心。 看到没?他们太弱了,连毕节城里面的残军都拦不住。 还等什么呀?快跟着冲上去抢人头啊! 一个人头二十两银子,发家致富就在今天了! 砍人头回去买房子、置地、娶婆姨! 所以也从这一刻开始,这场胜负的局势已经彻底奠定了下来。 事实上,袁可立研究过唐代的府兵制,他知道唐代的府兵制其实就是和现在的情况差不多。 为什么唐代的府兵们需要自备盔甲和马匹,一样能够打胜仗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赏赐。一旦打下来,赏赐可是很丰厚的,待遇也非常的好。这也是为什么袁可立给20两银子厚赏的原因。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不是说说的,而是真实存在的。 “让剩下的人也压上去吧。告诉他们追击二十里。”袁可立看了眼李标,语气平和的吩咐道。 这场战争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意思了,到了这个时候,是时候该结束了。 李标看向袁可立的目光之中带着浓浓的敬佩。 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不愧是朝廷派来的都堂大人。不说其他的,就是这运筹帷幄的功力,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到现在李标都不知道为什么会打胜的这么顺利,看来他要学的还很多。 战场上。 安邦彦红着眼睛拎着刀,拿刀的手隐隐有一些颤抖。他知道自己要完了,明军已经大步压上来了。 看看周围,不少人都在败退。 目光定向不远处,那里有一队人马斜着的向自己来了,看这个架势就是奔着自己来的。 看了一眼马上的那个人,安邦彦的脸就黑了下来。 这个人他认识,毕节指挥使张成。 大家以前也是打过交道的,这一次攻打毕节城,安邦彦就想把张成给弄死。原本已经要差不多了,谁想到竟然在这最后一刻功亏一篑。 最关键的是人家现在来杀自己了,安邦彦可不想落到张成的手里面。真要是落到张成的手里面,估计没有什么好下场。 看了一眼周围的局势,安邦彦知道,今天这一战是没戏了。 拎着手里面的刀,安邦彦转身就走,大声的说道:“撤!” 没有丝毫的犹豫,更是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在安邦彦看来,保住自己的命最重要,其他的根本都不重要。 只有活下去才能够东山再起。和明军在这里拼得你死我活,根本就不划算。 张成看着逃走的安邦彦,脸上更乐了,挥着刀大声的喊道:“快,安邦彦要跑,大家一起上,抓活的!” 安邦彦一跑,那就是彻底的兵败如山倒了。 明军咬着着叛军的尾巴就开始追,捡人头的速度非常快。对于他们来说,这些可不是逃走的叛军,这可全都是移动的银子,所以追击起来非常的卖力。 冲上去弄死一个,那就是二十两银子。 张成拎着刀追安邦彦,可一路上被人拦着,最终也没有追上。 看着逃走的安邦彦,张成狠狠的挥了一下胳膊,有些丧气的咒骂了一句。 最后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到底还是让那个家伙给跑了。 这个鸟人打仗不行,逃跑还是挺快的! 一群被猪油蒙了心的家伙,就这实力,还想造反呢? 关键是你别跑啊,回来和老子打呀!看老子不弄死你! 所有人都躲着黑着脸的张成走,包括他的手下。 大家太了解这位张大人了,他刚才死咬着安邦彦不放,一副想弄死他的架势。结果现在安邦彦跑了,这位张大人肯定心情不佳,他们还是躲远点好,免得被他撒气。 这个时候,袁可立也从后面走了上来。 战场上的血腥味非但没有让这老头觉得畏惧,反正还有一副很享受的样子。 看着走上来的张彦芳,袁可立笑着说道:“干的不错,回头向朝廷给你请功。另外你也要盯着点,不要让他们因为抢人头的事情吵起来,影响了士气就不好了。” “是,都堂大人。”张彦芳连忙说道。 他现在是真的高兴,脸上的笑容也异常的灿烂。这一次的大战打胜了,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大功劳。 在这样的情况下,升官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之后再打几个胜仗,那就妥妥的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何况这一次朝廷还答应了一个人头20两银子,无论是手下还是他,都能大发一笔。 再想想接下来的缴获,那全都是钱。想到这里,想不激动都难。 在战场上四下巡查了一番,袁可立便带着张成往回走。 说实话,比起张彦方,袁可立更看重的是张成。这是一个敢打敢拼的人,最关键的是敢死。 这样的将领可不多,都说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惧死,可终究还是比较少的。像张成这样的将领,那就要好好培养。 自己到这边来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一个心腹将领,这是不行的。 张彦芳虽然是自己的手下。可他已经是总兵了,想要收服和培养都不容易;反而这个张成,以前的官职不高,但很勇武、敢拼敢打,同时不怕死,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对象。 此时的张成还是有些失落,跟在袁可立的身后有些垂头丧气。 在张成看来,都堂大人给了自己一个机会,让自己去杀安邦彦。结果呢? 自己连人都没追上就给放跑了,实在是对不起都堂大人。 看了一眼垂头丧气的张成,袁可立笑着说道:“还因为没抓到安邦彦沮丧吗?” “卑职觉得愧对都堂大人的信任。”张成连忙说道。 “小事而已,”袁可立笑着说道:“不过一个安邦彦罢了,他还能怎么样?” “他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了。他的人头已经落地,只不过是先放他脑袋上呆几天罢了。既然你觉得惭愧,那就好好干,接下来去把他给弄死。” 听了袁可立的话,张成还真就没敢答应,实在是他的手下真的没人了。 刚刚那次冲阵,又战死了一百多人,原本就只剩下一千多多,现在又战死了。如果再打下去的话,搞不好自己的手下就全军覆没了。 这样可不行,所以张成根本不敢答应,即便心有愧疚,即便很想答应,但是他依旧不敢,他不能让自己那些兄弟再送死了,再死就没了。 袁可立看着张成,捋着胡子,脸上带着笑容说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我不可能让你带着这些人再去打了,你手下的这些兄弟这一次也立了功,本官自然会向朝廷给他们报功。” “有功必赏,这一点你放心。不过接下来还有很多仗要打,他们肯定不能歇着。” “你是指挥使,现在我升你做总兵,我给你两万人的名额,你自己去招兵。至于官职,从你手下的人里面出,能做到什么样就做到什么样,不够你再找我。” 听着袁可立的话,张成脸上全都是不敢置信。 他抬起头看着袁可立,语气之中带着迟疑的说道:“都堂大人?这是不是?” “朝廷那边你不用担心,等我回头写一份奏报上去,你就会被升官了。人马你也尽快招募,打败了安邦彦可没有完事,而是一个开始。” 对于自己手下没有人马这个事,袁可立是不能忍的。 这个仗还有的打,手下没人怎么打?让张成扩编两万人马,这以后就是自己的精锐手下了。到时候可以拉到四川去。 同时这一战明军也有战损,需要尽快补足人马。 在袁可立看来,也不用太多,扩充到五万人就是一个比较合适的人数。毕竟人不可能总聚在一起打仗,要考虑到分兵的问题。 “多谢都堂大人提携。”张成连忙躬身说道。 虽然心里面不知道为什么都堂大人会这么看重自己,可张成还是心怀感激,这以后就是自己的大靠山了。 袁可立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行了,你去吧。好好干。” “是,大人。”张成答应了一声,然后转身就走了。 看着张成离开的背影,袁可立笑了,伸手捋着胡子。 这才像回事,自己终于有了一点西南总督的样子了。这手下没人,干什么事都不行。 有了这些人马,区区一个奢崇明,他还能做什么妖? 直接弄死也就是了。 回头就去弄死他。 在袁可立想的要弄死奢崇明的时候,他派出的另外一支人马也在朝着这个目标进发。 戚元功转头看了一眼孙传庭,又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队伍,实在有一种不知道说什么好的感慨。 此时队伍已经比他们出来的时候壮大了不少。 但是两支队伍径渭分明,右侧的是自己从京师带来的虎啸营的人,依旧还是那些人。 左侧的是孙传庭的人。孙传庭从贵州带来了五千人马,但是现在他身后的人可远远不止五千人马。 戚元功觉得自己的记忆要是没出差错的话,这里应该是两万人。 这一路上戚元功都在感慨,这位孙大人真是不拘一格,或者不拘一格都没有办法形容他。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回到明朝做昏君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回到明朝做昏君》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回到明朝做昏君》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