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城郊踏青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盛唐小炒第二十章 城郊踏青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是你!” “你是?” 两个女人同时看向对方开口说话,只是一个的语气笃定却难以置信,一个的语气里则是满满的疑惑。 “怎么,你们认识?” 石玉宁看着她们,一脸的好奇。 白锦儿抿了抿嘴,原本在看到孟如招的身形以及听到她的声音的时候,白锦儿还只是怀疑;可在听到她朝自己的发问之后,白锦儿已经可以肯定,孟如招就是那天在她店里买了一碗姜汤的姑娘了。 孟如招长得很好看,大大的眼睛眼尾上扬;明眸皓齿,虽然脸色和唇色可能较别人苍白,但是也难以掩饰她的美貌和风流。只是,孟如招未免太瘦了些,穿着襦裙站在那里,恰如春日里的一株杨柳,袅袅婷婷,弱不禁风。 在自己穿越到唐朝以来,还从未见过像她这样纤细的女子。 并且,看她的梳妆打扮,也绝不是普通百姓人家,那装饰在发间的珍珠珠花,可是昂贵的很。所以也不可能存在饿瘦的问题。 脸上打着的胭脂和口脂掩盖了些孟如招的苍白颜色,却始终带着一种病气,挥之不散的。 “喂,丫头,” 白锦儿还在琢磨孟如招这个人的时候,她突然就开口说话了。来到白锦儿面前,她比白锦儿高了快一个头, “你是那天那个食肆里的小姑娘吧?” 白锦儿抬起头看着这俊俏的少女,点了点头。 “什么,什么食肆?” 石玉宁有着和他岁数以及性别不怎么搭配的八卦,一颗毛茸茸的脑袋从两人中间穿了出来,好奇地看着白锦儿: “什么食肆?” “锦儿他们家在西市开了一家食肆,”这时候,陶阳忽然伸出了一只手,把白锦儿从这尴尬的“三足鼎立”局面中拽到了自己的身后。 “哟,”石玉宁听见了陶阳的话,眼底的兴趣之光愈浓。 “这么说,锦儿......” 石玉宁这两个字才出口,陶阳就打断了他的话头, “你叫她小茶。” 石玉宁吃了个瘪也不恼,只是给陶阳递了个幽怨玩味的眼神,继续道: “......这么说小茶,你做菜一定很好吃吧?” 白锦儿刚想回话,陶阳挡着自己的手忽然动了动,他的声音从身前传来: “锦儿和她阿翁做的东西是整个锦官城最好吃的了。” “噢~” 石玉宁脸上露出一副了然的表情,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那真是有空得要尝一尝了,能让我们陶三公子如此褒奖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味道。” 白锦儿也挂着友好的笑容,说道:“有空一定。” “所以,你们还没说你们是怎么认识的呢?” “还能哪儿认识的,他们家食肆里认识的呗。”孟如招看着陶阳那副护犊子的样子,脸上满满的嫌弃。 “那天我出去买东西,正巧碰上下雨,我身上没带伞又和王妈走散了。碰巧在他们门口,便进去买了一碗姜汤喝。” 白锦儿默默地点了点头。 “和王妈走散?” “二娘子,怕是你自己跑丢的吧?” 孟如招白了石玉宁一眼。 “所以,那碗姜汤好喝吗?”石玉宁又问孟如招,看样子,他对白锦儿的手艺真是感兴趣的紧。 “还行,就是不怎么甜。” 孟如招抚摸着自己光滑的下巴,也不知道她一个富家小姐,从哪里学来这些仿佛男子的习气。 “我说,”眼看着孟如招和石玉宁颇有一副就要就姜汤到底要不要甜的事情开展一番对话的时候,陶阳不满地打断了两人的对话。 “你们还要不要去踏青了?” “眼看巳正就要过了,到时赶不回来,你们莫不是想睡城外?” “对对对,三儿说的对,我们快出发吧——” ...... 随着这四人往外走,眼看着就出了城门。 一路上孟如招就好像只雀鸟似的,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白锦儿跟在他们身后,眼睛不住地往周围瞟。来这儿的十二年,她的生活基本就是家和食肆两点一线的生活,昨日才跟着白老头出的城,今天便跟了些新结识的同伴出城踏青。 一切对于白锦儿来说,都是这么新奇。 而前面的人说是聊天,其实也就孟如招和石玉宁两人说个不停,赵小晓是不爱说话的人,只是沉默地跟在他们身边。而陶阳不时搭一句腔,如果孟如招和石玉宁不主动喊他的话,他也是不说话的。 他的注意力,都落在身后,那个总是落着他们一步的少女身上。 出了高大的城门,门口的武侯逐渐被他们丢在身后,白锦儿正看着周围慢慢多起来的绿植和来来往往的人群的时候,忽然,前面传来了一道声音: “你在看什么?” 白锦儿回过神来,她的视线移回,正看见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了自己身边的陶阳。 “就看看城里没有的呗,”白锦儿漫不经心地说。 陶阳犹豫了一下,忽然开口问道:“刚刚他们,是不是吓到你了?” 听了陶阳的话,白锦儿先是一愣,随即才反应过来他说的是石玉宁他们,不禁觉得有些好笑, “怎么这样说?” “因为,我看着你,心情不太好的样子。” 陶阳的语气有一些小心,“若你觉得玩的不开心的话,我可以先送你回家的。” 白锦儿哑然失笑。 “这都还没开始玩呢,你就觉得我不开心了。” “我,不是这个意思......” 看着陶阳有些局促的样子,白锦儿笑着摆了摆手,“逗你玩儿呢傻子。” “你看我今日画了这么隆重的妆,怎么可能还没玩就回去呢。你的朋友我觉得很有意思啊,没想到你还有个姐姐。” “她不是我亲姐,”陶阳说道,“她是我表姐。” “我上面只两个哥哥,还有个庶妹,其他便没了。” 白锦儿无谓地点了点头,她也就是随口一说想要放松一下陶阳的神经,也不是来做人口普查的。 “对了,” 陶阳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 “我都不知道,你和我表姐认识呢。” “啊那个啊,我也不知道她是你表姐啊,再说了,只是来过一次的客人,也不算认识吧。” “那......” 陶阳的声音忽然变低了,他咳了咳,脸上的神情有一种矛盾的尴尬, “你,什么时候和老赵认识的?” “谁?” 陶阳的手指随便地指了指那个挡在他们面前的高壮的少年。 白锦儿疑惑地眨了眨眼睛,“我不认识他啊。” 她说。 “今日和他是第一次见面......”“那他怎么一直在看你?”陶阳很快地补了一句,随即做贼心虚似的移开了自己眼神,轻飘飘地看着远处。 看着陶阳留给自己的后脑勺,白锦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我也不知道,可能,他觉得,我长得很,和蔼?” 白锦儿说的话逗笑了陶阳,他转过头来,看着白锦儿的眼神温柔又无奈。 “你啊,怎么总是爱说这些胡话?明明没上过学,知道的胡话还不少。” 白锦儿撇了撇嘴,“那是我不想上学吗,那不是我上不起吗?再说了,这读不读书,与说胡话有什么相关。难道没读过书,还不许人家说胡话了不成?” “你啊,” 陶阳忽然伸出了手,在白锦儿小巧的鼻梁上刮了一下。 “若你想读书,我可以去拜托我阿娘,让你来我们家同我一起和先生读啊。我们家请的先生是高中过的,从长安告老回乡,教的很好。” “不了不了,” 白锦儿连连摆手。 “这种文人的活计不适合我,我啊,还是适合和锅碗瓢盆在一起,这样我比较安心。你啊,就好好读书,到时高中个状元,你阿娘阿爷也面上有光,前途一片大好呐。” “我自是要高中的,” 陶阳的眼神忽然变得很坚定,他看着白锦儿,眼底闪动着光, “等我高中了,我一定要阿娘答应我一件事情。” “什么事情?” 白锦儿歪着头看着陶阳。 被白锦儿这样的眼神一看,少年白净的脸庞忽而变得有些红。他右手握着拳咳了咳,话音变得慢了许多。 “若我,若我高中,我一定求阿娘,让我娶......” “三郎!小丫头!快过来!” 陶阳话还没说完呢,孟如招炸雷般的声音就从前面传来,白锦儿的注意力登时被吸引去了,陶阳的脸上闪过一丝懊恼。咬了咬牙,刚想拉白锦儿的衣袖把刚才的话说完,谁知道只碰到一片衣角,白锦儿已经一阵风似的跑了出去。 孟如招他们站在河堤旁,一排排垂杨柳被风吹拂摇摆着自己枝条,轻轻拍打着堤岸;在那些杨柳之间,有一架大大的秋千。 足有一人手臂粗细的麻绳吊着厚厚的木板,麻绳上面的毛刺已经被磨得光滑平整,木板也泛着油润的光,看样子是已经被用了许久了。孟如招就站在秋千旁边,手拉着那根麻绳,一脸兴奋地上下打量。 白锦儿跑到他们面前,脸上也是满满的好奇之色。 她也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秋千。 “来来来你们帮我推,本小姐要上去荡一荡。” 孟如招这样说着,撩袖提裙,一只脚踩上了木板。 “哎哟姑奶奶诶,你可小心些,你这身子,怎么荡这秋千啊。” 石玉宁拉着孟如招,此时陶阳也走了过来,石玉宁一边拉着孟如招,一边偏过头来朝陶阳求助: “三儿,快劝劝你姐。” “不妨事,”陶阳抱着手,看着孟如招,“你倒不如让她荡,不然,你小心待会儿她把你推到河里去。” 石玉宁:......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盛唐小炒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盛唐小炒》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盛唐小炒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盛唐小炒》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