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8 谁的天下,谁的盛世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无妄轮回志4158 谁的天下,谁的盛世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4158谁的天下,谁的盛世 华夏地处中原,所以自古以来历朝历代最喜欢做的事情也是最常见的事,就是“南征北战”。 甭管别的,只要在这件事情上面有所建树,就会被各种歌功颂德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可惜大多数帝王都不太成功。 少数成功的那几位,名气都大上天。 但那些也仅仅只是打下南北的一部分领土扩大疆域,并不是灭国式的全面占领。 如今,北面取代辽国占据大片广袤土地的金国,南面一直骚扰边境跨国劫掠的安南国。 都快打灭国了。 甚至不止这两家,西面那个占据太久陆地丝绸之路,自唐以来最大的反骨仔,西夏。 也快灭国了。 这里所谓的灭国,不仅仅是指打败某支大军,或俘虏某个国主那么简单。 是真真正正地解除对应目标国内的所有武装力量。 反抗的军队,消灭。 投降的军队,缴械。 保证这些盖上“亡国印”的土地上除了华夏兵士之外,不会有任何私人武装力量。 这项工作可以想像得到一定是个漫长的过程。 不着急。 至少拥有大批财宝从三个方向运来汴京的华夏不着急。 清点钱货时,户部尚书聂山包括户部底下所有参与清点的官员热泪盈眶数钱数到哭。 不夸张地说,自从他们为官以来从未见过这么多钱。 记载中“大宋”税收过亿。 但若严谨考查就能知道这个数字并不准确,且其中还包含很多以物抵税的情况。 再加上历年来国库赤字,收上来的钱还没捂热就得分发出去。 这样一分析也就能明白他们的激动从何而来:能有这么多钱同时出现在手中并且可以慢慢花,真的是有生以来第一次遇到。 在清点的过程中,大家还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此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最富有的应该是接盘辽国全部财富的金国。 结果几批运到汴京的钱货一统计。 反倒是金国最穷。 除了基本的黄金白银之外,只有一些兽皮。 西边的西夏拥有陆上丝绸之路的河西走廊,能够与西方国家换取各种毛毡制品、农作物、精致器皿等。 南边的安南国除了中原地区极为罕见的各种珍稀果蔬之外,还有奇楠等举世闻名的名贵香料,随便一片都值“万金”。 打下这两个国家,不仅重新开通了华夏与西域诸国的陆上丝绸之路,还让南部的战略空间更加灵活,各种新奇的水果香料连绵不断地运往内陆。 即使某些热带水果在路上会烂掉一大半。 已经没人会在意了。 三个国家收集来的财富,足以让李纲“肆意挥霍”好久,至少几年内都不用再担心国库窘迫的情况。 汴京甚至是其他州府,华夏各地,不知从何时起,开始出现一种字眼。 那个字眼叫:盛世。 第一次发现这个情况的,还是卧床过久起身出门散步的种师道。 那天,天气晴朗。 午后的冬日暖阳晒得人懒洋洋。 散步走了一段到樊楼那边的商业街,感觉微微有些疲了,老种将军便随意找了家普通的茶铺进去吃茶。 惬意冲茶点画时,一帮浑身冒热气的脚夫从铺外走进,吆喝着拿淡饮解渴。 他没有细听,但脚夫们嘻嘻哈哈的声音却不断传来。 倒水的店小二或是熟人,朝他们打趣:“做苦力还这么开心,活该一辈子跑脚。” 也是太熟了,脚夫没人生气,反而是回嘴嘲笑道:“你懂个啥!咱这回接的可都是大活!都是南边运来的宝贝!” 旁边一人仿佛还回忆上了:“那一船的香味,啧啧,现在想想都还觉得甜!” “得了得了啊!”店小二拍醒他:“快擦擦口水吧,那些宝贝都是贵人们吃用的,你也好意思想。” 那人笑着擦了把口水,不服气地说:“想想又怎么了!这日子眼瞅着一天天鲜活起来,保不准我赵老二哪天也能吃上个一口两口的!” “嘿嘿瞧你那德行。”店小二甩着麻布转身:“得亏出了个盛世,否则哪轮得到你在这里说书唱戏。” 他们后面还说了些什么老将军已经听不清了。 点茶的手一抖,画花了半枚叶子。 种师道定定地望着盏内的半成品,久久发不出声。 盛世。 盛世! 盛世。。 又欢喜,又难过。 又悦耳,又刺耳。 又期待,又排斥。 又想笑,又想哭。 冷不丁地胸腔憋闷头晕脑胀眼冒金星。 回过神来,茶盏里已落满了点点猩红。 他用手抹过嘴角,全是鲜血。 当今世上或许不会再有人能比种师道的心情更加复杂。 更没人能理解他的苦楚。 天下太平,繁荣昌盛,一派盛世好景,本该是快乐的。 可惜不是大宋的天下。 这盛世,也不是大宋的盛世。电子中文网 老将军为宋国效了一辈子的忠,年纪越大脑子越不容易转弯。 他很喜欢盛世。 但想看到的是大宋的盛世。 而不是别人的。 只可惜,大宋已经不在了。 这天下再好那也是别人的天下。 修仙派再优秀,也是灭了大宋的谋逆。 他钦佩修仙派的主张与原则,更认可那份独一无二的“无战论”,但他无法违背内心,向谋逆低头。 哪怕那帮谋逆,真的创造出了一个旷古烁今天地无争的盛世。 许久。 老将军长出了一口气。 起身,结账出门,背影蹒跚。 不管谁愿或不愿。 这天下终究如车轮般运转前进了起来。 李鹤从安南国返回,领着无一伤亡的仙军送还武当,并被热情的武当弟子们挽留作客。 如今他的身份再也不同往日,不说华夏新皇的天子之身,光说跃然所有武林门派之上的修仙派“仙家”,都不是武当里曾经那些私底下的恩怨情仇所能惦记的。 茅阜峰的静承,依然很优秀,甚至凭借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一颗普通大还丹。 可再是优秀如他,如今也只能是挤在门外远远观望的泯然大众。 别说报复或超越之类的东西,对他来说,曾经那个“静鹤”师弟,已经再也追不上。 甚至连够都够不着。 坐在厅内喝茶的李鹤永远也不会想到,自己仅仅只是回来作一次客喝一杯茶。 就让一名以嫉妒和仇视崛起的年轻道人,碎了一地的玻璃心。 说好一起当凡人一较高下的,你怎就成了仙? 静承踮着脚尖看着厅内谈笑风生的李鹤,泪流满面。 而对于李鹤来说。 最初当上武当长老时,他或许还能记得茅阜峰杂役院里那些个故意刁难过他的“静承师兄”和“道容执事”。 可自从离开武当下山去了襄阳,那些人的身影就在他的脑海中“渐行渐远”了。 包括目前已是千年功力喜结金丹的小道童居池,都还是上一趟回武当拉人时,才带着一种久别重逢的感觉重识的。 令人心暖欣喜的是,虽然李鹤人已不在武当,武当却仿佛一直是自家大本营。 人手紧缺的时候去了趟大本营,掌门老爷子二话不说拉出全武当功力最高的一百人给李鹤带上路。 这份情谊实在难得。 李鹤自然也是投桃报李,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利尽可能地给武当谋福利。 不用多说,光武当弟子“全家免税见官不跪”这条,就足以让天下人在这片原本宁静的山脉中挤破头。 导致掌门不得不调整进入武当的条件,从庞大的基数中尽可能地挑选心地敦厚性格优秀的良人成为比“静”字辈还要更新的“白”字辈甚至是“鹤”字辈弟子。 在武当的作客期间。 唐蕊依旧闭死关寻气入门不提。 徐静“缠”了上来。 多日清修,这位原本火辣的海归美女,竟如洗去凡尘杂质一般,生出些清新脱俗的仙子气息。 简单的道衣由布条束身,勾勒出完美比例,朝着李鹤施施然作揖,轻笑道:“久未见,别来无恙。” 李鹤以为她还会像以往那样纠缠,只是简单地还了礼,就没再多说。 谁知她也不再多说,只是安静地坐在旁边,微阖双眼自顾自吐纳练气,一副得道高人的模样。 没多久,胡启和孙明华也来了。 两人同在仁威观打拳,还真如通谨道人所说的,瘦的长肉变结实,胖的去肉变精壮。 也不知道回归后轮回会不会给修复咯。 李鹤在心底里“恶意”地揣测着。 重新见面,许是受武当氛围的影响,大家的气质都有所改变。 不握手也不拥抱,更没点头哈腰之类。 只是一丝不苟地行揖礼,表情认真自信,平静的目光随着微微一颔首挂上半分淡笑,儒雅和谐。 可惜,胡启一开口,就打破了整体的“仙气”。 他说:“老李你在外边闹的动静挺大啊?什么时候带我一起混波经验?再不回归嘴里要长鸟了!” 李鹤无奈地摊手:“主线任务我也毫无头绪呢,也还在摸索。” 孙明华试探地问:“李爷,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吗?大半年了也想尽尽力。” 李鹤想了想,点头道:“还真有点缺人手,轮回道具只有轮回者能用,你们也跟我一起下山去汴京吧。” “汴京?”孙明华奇怪地重复了一声,随即恍然:“是开封吧,这么说是宋代?” 胡启“哟”了一声,打趣孙明华道:“老孙历史学得不错啊!” “怎么你们来到这个世界这么久,还不知道是宋代吗?”李鹤好奇地问。 胡启耸耸肩:“武当与世隔绝,不下山还真不好猜年代。” “那行。”李鹤点点头:“这趟就跟我一起走。” 胡启、孙明华,包括徐静都睁开眼站了起来,三人用行动表示,他们已经等待多日,随时可以出发。 临出门,孙明华问了句:“李爷,既然是宋,金国灭了没?皇帝杀了没?” “都差不多了。”李鹤有些想笑。 孙明华颇有些遗憾:“那可惜了,我还想说找批人配齐枪炮,杀金人杀皇帝杀腐儒杀个过瘾呢。” “我也想啊。”李鹤无奈地哼哼:“总共不到一百把枪,这边用坏了修都没得修,现在只剩十几把了,所以才什么事都自己跑,真麻烦。” 胡启和孙明华突然对视了一眼。 “什么一百把?”胡启不解地嘟囔。 孙明华说:“咱俩打拳的时候提过吧?你那多少?我这应该有五千支M16?”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无妄轮回志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无妄轮回志》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无妄轮回志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无妄轮回志》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