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察觉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农门长嫂当家纪事第七十六章察觉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顺利留了里正媳妇儿吃饭,正巧家里人多,春归便分了两张桌子,大人一桌,小孩子们一桌。两桌子的人总算都是笑模样。因有周晗几个小哥儿在,里正媳妇儿也不好问得太过,只稍稍问了是何时看上的,往后又有什么打算。

蔡氏看看小桌子前正夹了鱼吃得认真的儿子,喜滋滋道:“往后还是摆那摊子,他在镇上做小工,苦力活总能攒到银钱。”

两人都不是怕吃苦的,蔡氏有了李志存那会疼人的直肠子,往后还能轻松些。

里正媳妇儿听了也开心,只是也提醒了几句:“照如今这阵势,几个村子里闲话还有的说,那李兰,还有你娘家堂姐,一张嘴可还没闭上,到时听到些什么可别气着自个儿。”

蔡氏性子直爽,如今是好的,往后的日子也觉得是好的,只笑道:“没事儿,由着他们去说吧。”

里正媳妇儿见他如此不放在心上的模样,气得拍了她一下:“你这没心肝的,倒是一点都没听进去。”

而一旁的春归和祁佑却都敛了神色。

闲话.......闲话害不死人,却能气死人。春归皱了皱眉,心头闪过一个念头.......

蔡氏脑子偶一转不过弯,只见祁佑放下了筷子,淡淡道:“蔡姐,你和李大哥是大人,听惯了也就罢了。”

他偏头看了看小宝,继续说道:“只孩子是不能多听的。”

蔡氏一愣,看看儿子,又看看神色也是有些认真的春归,顿时醒悟过来!

成了亲还能被说什么闲话,不就是李志存娶了个带孩子的寡妇吗,她不要紧,可在这村子里过活,小宝到时会怎么任人评说?李家那些宗族里的怎么看待他?

蔡氏脸上的笑模样早没了,心里猛地一发慌,又怕惊着几个孩子,只能压住心头的慌乱尽量平静道:“那......那你们说怎么办?”

里正媳妇儿叹气道:“时候久了也就好了,何况那闲话你不有心听也过不到你耳朵里,只你要同小宝说清楚,可千万别听着相了。”

“日子总归是你们自个儿过出来的,过好了就没人敢说!”

蔡氏这才稍稍安了心,然而还是时不时看看自家儿子。她这些年心心念念就为这个孩子活着,生怕他吃一点苦,却也还是养成了这样委屈自个儿的性子。

这往后怕是他听见了什么也只会自己把苦咽下去。

春归敛起神色,握着筷子静静地想着,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环境去熏陶,这桩事情后,留下来的隐性危机对于小宝这样的孩子可太多了。这孩子心思又重,自小孤僻着长大。

她抬眼看了看一旁沉默的祁佑,难保不会长成另一个祁佑。

这么细想着,正巧对上了祁佑看过来的眼神。

两人一对眼,春归前头闪过的那个念头蓦然清晰!

这儿若是待着无益,那换个地方呢?!

她从在祠堂挨了板子那会儿心早已凉了半截,早想过带着几个孩子离开这个地方,到镇上开她的糖水铺子去。祁佑和知行几乎每日都在镇上了,再另找了镇上的私塾把几个孩子送过去就是。

从前舍不得走不过就是不愿撇下蔡氏一家子,可如今不一样了,李志存本就在镇上做小工,到时分出店铺让蔡珍一道做生意,解决了温饱不说,她还有个帮手。留在这里的田地也自有李老爹帮着打理。

她越想越觉得可行!

祁佑静静地看着眼前的姑娘眸色越来越清澈,已隐隐透出可见的喜悦,便知道她已想到了最好的法子。

如此他这三日的忐忑才稍稍消散。

春归是想到什么就去做的性子,吃了饭送走了里正媳妇儿跟蔡氏母子,自个儿就拐进了房,从衣柜里取出一个小匣子,细细数起这半年来的银钱。

这半年,从一开始的画扇面图挣下第一桶金,到门口摆糖水摊子,再到镇上卖羊奶芋头,每日有个四五百文的利润。抛开吃穿用度花去的银钱,她那小匣子里的拢共有了十二两多。

十二两,在这小村子里过活是仅够了,然而再几个月祁佑和知行还要上京都考科举,总不能等着每月攒下几两银子,算计着过日子。照如今的摊子里的生意,开了店铺生意总差不到哪里去。

只是这开铺子的本钱......春归摇了摇头,还是得去找一找那郭小姐。

三日匆匆而过,事情却发生了不少,知行祁佑各自整理了衣物,周晗在旁不住地感慨,前头听知行嘴里说起他们这一家子碰到的事儿,他虽愤慨却没有什么具象的感受,而今日却实实在在见了一回。

这要不是李老爹过去得及时,那蔡嫂子不是被剪了头发就是进了宗祠,好好一个小孩儿就成了没娘的。

“我看啊,你们还是赶紧离了这地方,以后随我去京都过日子,带着春姐,要舍不下那蔡嫂子一家,不如也一块带上。”

念书科考,加官进爵,他以为就是天下学子的毕生追求,却没想到这话一落,知行和祁佑手里的动作齐齐顿下。

祁佑沉默半晌,知行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口:“我这性子要是进了京都做官,差不离每日降一品,没过几日命都保不住。”

这话听得周晗躺床上也笑得打颤:“你倒有几分自觉。”

知行说得虽然夸张,但却也有几分歪理。

不过祁佑那性子是妥妥的进内阁韬光养晦行大事的主儿,周晗心里这么想着,殊不知祁佑的打算也同知行不谋而合。

祁佑将包袱放好,转身坐下倒了一碗茶慢慢喝着,他是要这一家子人远离这个村子,却不是去京都那等汹涌的地方。春姐能在镇上稳下来,他和知行自会在科考后回到这地方,做这一家子的后盾。

喝完一碗茶,知行已经在跟周晗说着村子里的琐事儿,周晗这一公子哥儿竟然也听得津津有味,听到愤怒时还小骂几句。祁佑见他俩正聊得投入,便放下茶碗出了房门。

春归正站在院子里考虑到镇上开了铺子后的事儿,既是要开铺子,头一件便是找个妥当的店面,再是日后这每日卖出去的东西可就多了去了,她这一院子的番薯芋头哪儿够,李老爹那儿早就打理了几块地,是用不上了,不过蔡家村那儿手艺人多,空下来的田地怕是不少,到时可叫蔡氏回去问问,若能种些芋头她照价收也是行的。

那店面须得大些,最好是大平间,中间做个小隔断,一面卖些甜点,一面卖些扇子笔墨,后头连着住的房子,也少了来回走的脚程。只这铺子得托郭小姐一个人情了。

她想得正出神,没注意到身后来了人,直到祁佑在她身旁坐下。

她一回头便对上了祁佑带笑的脸。

今日下驴车时的一阵情绪猛地涌上来,春归面上有些迟疑,不是她多心,而是这人自今年开始确实待她有些异样,似乎也只待她独一份的好。现在年纪越来越大了,寻常人家都结了亲,她似乎确实要避嫌了,只是说起要避嫌,她这心也是空落落的。

“春姐在想什么?”

“没什么,只是……”事情还没定数,她本想不开口,但看到祁佑又忍不住说一说。

“春姐说就是,我们总是听你的,你想做什么便做什么。”

他慢慢地说着,面上褪去白日里的冷峻,换了不自知的温柔。

这样静谧的夜里,沐着清冷的月色,听得春归有些迷糊,她不自觉地就将心里这番想法说了出来。

祁佑静静地听着,一切都跟他想的一模一样。

从一开始,他没有将李兰姑嫂俩知晓蔡氏李志存关系的消息告诉她,由着蔡氏被宗族里的人带走,这事儿就算闹大了,这纸婚书虽顺利送出去了,但两人的身份放在那儿,风波必定不少。

而她是最心软不过的人,一旦想明白了这对人的处境,必定不会袖手旁观,而跳出这个村子也并不只是他的想法,他一直知道她也同样有这样的念头,那现在就是下决心的最好时候。

“春姐想的很好。”

春归笑了笑:“这也只是我的念头,你可别哄我。”

祁佑摇摇头:“并非是哄你,春姐,你还记得最初摆那糖水铺子时我们在厨房里说的话吗?”

春归顿了顿,似是想到了什么,笑了出来:“记得的。”

如果有更好的选择,当然要去到更好更安稳的地方。

“那明日我就跟郭小姐去说一说。”等铺子定下来了再同蔡氏说一说,这事儿尽早做了,把孩子们也都迁过去才好,这村子里哪怕只有一句风言风语,传到孩子耳朵里都不好。

祁佑点了点头:“那铺子的银钱春姐再等等,过两月我自会补上。”

春归一愣:“你哪儿来的银钱?”

她眼眸瞪得稍大,露出几分犹疑,称得整个人十分鲜活。

祁佑静静地看着,迟迟没有开口。

屋子里还有周晗和知行一同痛骂蔡红云的声音,院子里春夏交替的虫鸣一阵响过一阵。四周都是喧闹的,只他们两人对望间一片安宁,春归面上蓦地染上一丝红润,终于察觉出些许不对劲来。

她忙不迭错开眼神:“……我……你不必忧心银钱,到时我会同郭小姐商定。”

“成了,明日要赶早去镇上,你快去睡吧,叫周晗跟知行也早早睡了。”

她边说边起身,拍了拍裤脚就往里走。

几步之后,便听到从后面穿来祁佑因克制而极尽温柔的声音。

她听到他问:

“春姐是否察觉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农门长嫂当家纪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农门长嫂当家纪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农门长嫂当家纪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农门长嫂当家纪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