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番薯地数目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农门长嫂当家纪事第一百八十九章番薯地数目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昨日是在小凉山召集的乡民,今儿自然也是去了那儿。村长,里正几个长辈今日也是早早地便等在了村口,郭家如今是柳家的姻亲,生意又是同春归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哪怕这生意跟小凉山没什么干系,村长跟里正也要头一个站出来,能在哪处帮一把便帮上一把。

何况这老一辈的人都盼着这几个乡能早日立起来。

里正手里拿着好些腊肉酱菜,都是临出门前里正媳妇儿交给他的。

说是有好些时候没去镇上看看春归跟阿珍,这些东西就叫阿荣带回去。

等了会儿,就见山路处跑来一辆马车,坐在前头赶车的不就是阿荣吗。

老远看过来,就见他招了招手。

里正笑道:“这孩子太机灵了,比知行小时候还皮实。”

也不认生,到了春归那儿认识了他们,就跟自家孩子似的。

村长也笑着点头:“可不是。”

昨儿一口一个爷爷地喊着,将来意说明了,家里几个小辈就自发地帮着去喊人了,没一会儿几个孩子就都一口一个阿荣哥地喊上了。

马车在村口停下,耿荣也不等马车里的两个,跳下马车自个儿跑来了。

“里正叔,村长爷爷,叔伯们,你们怎么等这儿了?如今还有些冷呢,冷风口灌着别生病了。”

里正将手里的东西递过去,笑道:“你婶子叫我带来的,你一会儿带去镇上,叫.春归丫头做了吃了,酱菜直接吃或是包包子都好!”

旁边有人应了一声:“赶紧拿着,你里正婶子前儿去了前头官窑处的小集市里卖过几趟,就连那帮官爷也都爱吃!”

耿荣摸了摸脑袋,不好意思地收下,这满满的一大篮子,掂一掂还有几分重量,可见李婶子装得有多厚实。

里正笑道:“你婶子放了许多,就怕你们如今一大家子人不够吃。”

“还有这篮野果子,昨儿你李爷爷知道你来过,特意到山脚下采的,说是你上回来认门就应下你的,他如今年纪大,就不起这么早了,昨晚上叫我交给你呢,趁着春天才有的,你拿去赶紧吃了。”

耿荣又接过满满的一篮子,篮子里的红果子个个饱满红润,篮子底下用宽宽的野草垫着,看得他又是高兴又是愧疚:“李爷爷真是,我想吃自个儿去采就是了,他年纪大了腿脚不便,还跑来跑去。”

“放心吧,老爷子还利索着呢,咱们村子几个老货一个比一个精神,还等着春归丫头生个大胖小子呢!”

周围几个长辈打趣着,也没打算回去。

这头说得起劲儿,那头郭展鹏跟柳仁两个也从马车里出来。郭展鹏昨儿就热情万分地一个接着一个地打过招呼,柳仁更是一个乡里的小辈,又是为着番薯生意来的,村口几个长辈见了自是欢喜的。

村长见人来了,便笑道:“家里几个小的大早上已经替你们去叫人了,再等会儿估摸着也得赶过来了。我瞧着这儿也正宽敞,去年春归丫头也是在这儿跟咱们敲定的生意,一会儿啊咱们帮你们搬些桌椅板凳来,就在这儿给登记了吧。”

郭展鹏立刻点头,桌椅有乡民们帮着摆,名册与数目有柳仁帮着登记,又有耿荣在旁盯着,他就跟个甩手老爷似的,怎会不答应。

他一脸满意,村长也是一脸满意。

村长阅历摆在这儿,在家中思来想去,他大概清楚打从春归跟他们小凉山做羊奶生意开始,春归就生了帮扶乡里的意思,只是当初羊奶一事被李兰挑拨得没了后续,后来又有了番薯地这事儿,直到祁佑做了官,开官窑,引集市,再是这两日郭家的番薯生意,帮扶的对象就从他们小凉山变成各处的乡村。

他多少也知道,祁佑跟春归这是要将这一整个县给立起来。

他们小夫妻都是心中有成算的人,他这个老人家便安安生生地等着吧。

春日早上还有些冷,有几家刚起的才燃起炊烟,出来见村口这许多人,顺口便招呼上了。昨儿耿荣跟郭展鹏已经来过一趟,签番薯地的事儿也都传遍,他们小凉山这一处已经吃了一季番薯地的红利,如今前边窑洞里又进了不少的工人,加上小集市那儿随处摆的摊子,处处都是生意经,不光有了额外的进项,因那小集市的壮大,生活也便利了不少,杂货郎,菜摊子,屠夫摆上的肉摊,加上好些乡民偶尔将自家做的好东西,不拘是吃的还是用的也卖上一卖,边上几个村子的村民除了大件,已经不用再跑到镇上采买了。

桌椅板凳搬得快,村口摆上就了事,村长里正还有几个长辈也在边上坐着给他们镇一镇场子。

耿荣陪着一块儿说话,柳仁已拿出空白册子预备着登记。

刚将册子放在桌上,耿荣就用余光瞥了眼柳仁,再轻咳几声。

柳仁立刻了然,伸手摸出了另一本名册。

刚要给郭展鹏递过去,却看这小少爷突然摸出了一包钱袋子。

柳仁一愣:“这是什么?”

郭展鹏嘿嘿一笑,也不避着他,直接将钱袋子抖开。

柳仁犹疑地凑上去一看。

竟是满袋子的小珍珠!

虽个头小,但都圆溜溜的,小姑娘见了怕是会喜欢得紧。

可郭展鹏这小少爷怎的贴身带着这东西?

郭展鹏见他疑惑,乐呵呵地说道:

“我昨儿晚上想了半夜,想起我出来时兜里还有一包小珍珠呢,我看这几个乡里孩子挺多的,就想着今儿分给他们做个小礼物,就当谢一谢昨日他们对我的款待了!”

语气里皆是欢喜。

“你说他们会欢喜吧!”

柳仁语气一顿,看他的眼神忽的难以言喻。

他说话声儿大,几个长辈也听得一清二楚,村长忙回道:“乡里孩子,没多少见过珍珠这样珍贵的,郭少爷太客气了。”

这小少爷性子虽偶有顽劣,又不通生意经,可骨子里却是充满善意,许是家里疼宠大的缘故,待人都先自带三分亲近。

而春归交代的,柳仁怎会不听,小少爷刚要跟村长开始扯皮,下一刻眼前便摊了一本青色面皮的册子,上.书“小凉山番薯地数目登记”。

他连忙将一袋子小珍珠藏进怀里,主动看向了这本册子。

“阿仁,这是小凉山的登记名册?你怎的将这带来了?”

柳仁随口道:“照着册子登记,随手带来的。”

放到了眼前,郭展鹏自然要翻看一番。

柳仁也是念过书的,一手小字写得流畅端正,郭展鹏自打开始认字写字,看书偏看这誊抄的字迹,看柳仁这手字立刻开口夸道:“阿仁的字真好,可不能叫我姐姐看到,不然又要说我。”

耿荣在旁也时刻注意着,见他这反应就差没好气地翻白眼了。

而郭展鹏对着名册是起了兴趣的,看过字迹后还真认真地看起了册子。

当初柳仁为登记方便,直接就是乡民的名字加上番薯地的数目,一目了然。

上头每一页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是两三块,偶有一块打底。

郭展鹏一连翻了好几页,脸色都未有变化,就在耿荣跟柳仁觉得这册子也点不醒这小少爷时,郭展鹏突然就抬了头,疑道:

“诶?怎的都是两三块,这样一季够铺子里添用吗?”

这一句落,两人都齐齐松了口气。

这算是问到要紧处了,耿荣暗暗想着,这小少爷还不算太过迟钝。

耿荣缓了缓心绪,立刻大声道:“当然够了,还有多呢,那会儿多了的都送到京都你们郭家的铺子里去了。”

“春姐特地定下每家每户不超过三块的地,就为了一季收成后刚够,也不会浪费。”

村长几个不知他两人的小心思,闻言也点头道:“是啊,春归为着帮扶自家乡里定了每家每户三块的数目,可照去年看来,一家一亩的地儿也够春归的铺子用了。”

“不过也正好,京都也开了这样的铺子,多的正好送上去。”

村长慢慢悠悠的几句话,本意是夸赞春归,却没想到叫这活泼好动的少爷霎时噤了声。

郭展鹏似是没反应过来,手指捻着纸页忽的发起了呆。

这一神情立刻就叫耿荣柳仁心下一喜。

这小少爷怕不是还有救!

郭展鹏愣愣地挠了挠下巴,一户三块的地儿能撑起一间铺子半年的生意,还能续上京都里他家的几间铺子?

那这番薯产量得有多少啊!

他再看了看满纸的数目,粗略算了算,小凉山共有个百来块地呢!

他眉头一转,那他自己打算签下的数目是多少?

郭展鹏:……

……他好像压根就没设限。

小少爷摸了摸顿时有些发凉的手臂,缓了缓不知在想什么,再偏过头朝柳仁小心翼翼地问道:

“……你是说,春姐当初跟小凉山签订契约时设限了番薯地的数目?”

柳仁不吭声,直接点了点头。

郭展鹏:……

春归那日的要求霎时在耳边响起:

“定契约内容,召集乡民,签订契约,加上这一季的番薯收成就都归你处置,我的要求是你需得满足京都你们郭家和我这间铺子里上半年的需求,决不能少,你明白吗?”

他忽的艰难开口:“春姐当时说决不能少……”

“那能多吗……”

柳仁耿荣又是欣慰他意识到了数目有问题,又是一言难尽,陪太子读书不过如此了。

最后两人齐齐摇了头。

“自是不能,多了便是浪费。”

郭展鹏心头一凉,当即起身朝马车跑去,从里头掏出包袱,再从包袱里拿出备用的一份契约。

上头有他琢磨了一整天的几条规定,例如按时交番薯,番薯地大小……详详细细,甚至连坏果另算都记了上去。

却唯独没有对番薯地的数目设限。

他手心渐渐涌上来凉意,越来越觉得出了大纰漏了。

来回思忖了几下,他又将包袱团了团扔进马车里,抬头就想将耿荣柳仁先喊回去。

而村口四通八达几个村子的几条路上,吵吵嚷嚷的声音正传来。

郭展鹏抬眼便看到了昨日对他热情万分的几群乡民。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农门长嫂当家纪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农门长嫂当家纪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农门长嫂当家纪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农门长嫂当家纪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