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朝堂争辩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136章 朝堂争辩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李世民颔首说道:“讲。” 朝堂之上安静下来,群臣都看向李泰。 这魏王殿下第一次上朝听政就敢站出来说话。 这是急着想立功了? 李承乾也观察着李泰,心想离开长安这么多时日,青雀倒是越来越莽撞了,这么多大臣都争议不下的事情他李泰倒是敢站出来。 李泰看向满朝大臣说道:“诸位,穷兵黩武这个帽子未免有些大了。” “就是!”程咬金附和着说道。 李世民瞪了一眼程咬金。 程咬金也立刻识相地闭上嘴。 李泰开口说道:“如今能够有这太平与父皇的明治分不开,当然没有这些大军了,大唐边疆也何来安定,没有死守凉州的将士,大唐何来现在的安宁?” “魏王殿下的意思是说应该屯兵了?” 李泰又笑了笑说道:“难道不应该吗?” 有文官上前一步对李世民说道:“陛下!魏王殿下此言大谬。” “何来大谬!” 李世民还没说话,李泰也立刻大声回应道。 惊讶地看着李泰,青雀怎么变得这般锋芒毕露了。 李泰朗声说道:“大军对边关诸国来说是一种威慑,有了他们,大唐边关才得以安定!” “臣,敢问魏王殿下,突厥何以安心?边关诸国何以安心?” 李泰冷冷一笑,“你是谏言大夫唐俭吧。” “正是下官。”唐俭退后一步躬身说道。 李泰微笑着说道:“对突厥人倒是挺照顾,不知道的还以为您老在突厥有亲戚呢?” “你!” 唐俭就要伸手指着李泰大骂,想到他魏王的身份只好闭口。 李泰再次说道:“剑在手里和手里无剑是两回事,手里的剑怎么用如何用?边关诸国确实需要提防,可也不能削减军饷裁撤大军来让突厥人安心。” 朝堂一片安静,都在回味着李泰的这一句剑在手里和手里无剑,这句话。 很简单一句话,细细琢磨倒是很有道理。 “若是裁撤大军,突厥人安心了,你让边关的百姓如何安心!唐俭!你是何居心。” 唐俭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低着头不敢看李世民。 李泰对李世民行礼说道:“请父皇恕儿臣放肆,但我们不能放下手里的刀兵,安乐就是自大的来源!我们不能因为我们现在的安乐而小看我们的对手。” “历朝历代以来边关战事起伏不定!突厥人,吐蕃人,吐谷浑人,乃至西域人!他们何尝不是觊觎中原,如今中原太平来得不容易!” “守住这份太平是作为儿臣,作为朝臣的本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呐!” 李泰说完,他的话语久久在太极殿缭绕。 群臣默不作声。 李世民面色难掩笑意,站起身说道:“房玄龄,杜如晦来甘露殿议事,退朝。” 李承乾深深地看了一眼神色得意的李泰也转身离开。 一场是不是穷兵黩武的事情,因李泰的一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而停止。 李泰都这么说,谁又敢反驳。 李世民当天下旨,不仅没有削减兵员还要增加军饷。 加军饷的事情,自从伤兵从凉州回来之后,李世民就想着要下旨。 只是一直找不到机会,现如今倒是可以顺理成章。 安排好这些事情,李世民继续看着白蛇传,一页一页地看下来。 白蛇传的故事再次发酵。 由于法海在故事中的行径,让不少人愤恨。 凄美的爱情故事总有这么一个搞事情的反派。 一时间连坊间的那些和尚都被长安的百姓们嗤之以鼻。 连带着甚至有人去砸和尚庙。 长安郊外的大宁寺。 好巧不巧,几个倭国的遣唐使要去看看大唐的寺庙是什么样子。 就被一场大火给烧得差点出不来。 三个倭国使者掩面而泣,大唐好危险怎么还有人放火烧寺庙的。 站在远处看着大火的许敬宗分给几个游侠银钱说道:“麻烦了,离开长安避避风头吧。” 接过银钱他们说道:“可惜没烧死那几个倭国人,倒是烧了不少经书。” “我知道了,你们赶紧离开吧。” 看着那几个仓皇而逃的倭国人,虽说如今长安人对和尚喊打喊杀的。 反正对和尚没什么好感,这些倭国人还好巧不巧地要去寺庙。 许敬宗心中有了下一步的打算。 大宁寺的一把大火被扑灭,好在没有出人命。 大火是从几个倭国人睡觉的房间开始烧起来的。 大理寺的衙差最终定案是倭国人半夜睡觉没有吹灭油灯,油灯被风吹倒之后点燃了窗台。 这才烧起了大火。 一本白蛇传让长安的居民对和尚嗤之以鼻。 据说倭国人喜欢和和尚亲近。 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一些话语传出来。 有人说倭国的遣唐使有病。 也有人说这些倭国人有短袖之癖,特别喜欢和尚。 也有人说这些倭国人到处偷东西。 人言可畏。 一时间闹得人尽皆知,倭国人有病,倭国人有断袖之癖。 许敬宗坐在一处酒馆中,听着人们讨论着倭国人会心地笑了笑。 几日后,许敬宗来到泾阳,和李正说了自己的计划。 李正看着印书坊的运作说道:“所以你还没有摆平倭国人。” 许敬宗微笑说道:“不会太久了还请县侯不要着急。” “那好,我再宽限你一些时日。” 许敬宗点头离开。 李正从系统图书馆内又拿出一本书,红楼梦。 印书坊的张齐见到李正来了迎上前说道:“县侯,我们已经了一百册白蛇传了。” “可以啊。”李正诧异说道。 走入印书坊,十台染布坊用的刷布滚筒,已经改装成了印书用的机器,婶婶们帮忙布置着字模。 李正把一块块小小的字模拼凑起来,按照红楼梦的篇章分页。 唐朝的文字虽然写起来困难,不过不难认。 长安又收到了一百册白蛇传。 又是从泾阳送来的。 本以为不会再有了没想到又送来一百册。 这让不少想要珍藏为孤本的买家,都有些失望。 该不会后面还有白蛇传吧。 纸在长安本就很贵,别说这种用纸装订成的书籍了。 房玄龄立刻发现了问题,泾阳的纸有多少?印书的速度有多快?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