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养殖大计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四百四十七章 养殖大计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有些事不好说出来,要不是父皇亲自请皇爷爷出来,皇爷爷总是想着是不是出了宫门父皇就会杀了他。 自小懂事以来,李泰就知道因为玄武门的事情,父皇和皇爷爷之间有一条很难跨过的鸿沟。 不过能从幽静的武德殿出来,李泰心里还是为皇爷爷高兴。 李渊看着眼前的一大片棉花地说道:“这些都是什么?” 李正说道:“这个东西叫做棉花,用来做衣服的。” 李渊摘下一朵棉花观察着,“这个东西能用来做衣服?” 李正点头,“用来做棉服是最好的,我记得送给宫里一些。” 李渊这才想起立政殿送来过的衣料,穿着非常的舒服,布料也非常的软和。 “这样的棉花你种了多少。” 李正感慨着说道:“泾阳人均耕地一点一亩,去年种了两千亩不够用,我现在种了五千六百亩,一亩地三千株,每亩产量一百二十石。” 李渊细细盘算了,最后得出了结论,“种的挺多。” “等到这些棉花收完了之后,接着可以种粮食。” “种完了棉花用来肥田,来年耕种粮食的时候可是省事很多。”李渊赞赏地点头。 李正瞅着眼前的一大片的棉花地,带着李渊走在村子里。 李渊一路走着说道:“你泾阳有很多的作坊。” 李正点头,“因为我们要脱贫致富。” 李渊好奇着又问道:“老夫倒是听说泾阳的村民很富裕,比长安的一些富户还要有钱。” 李正有些好奇,“有这回事?” 李渊点头,“你可能不知道,就算是长安的姑娘都想要嫁到泾阳,泾阳村民有钱又有地,谁不想来?” 李正看着远处勤俭朴素的标语说道:“其实我们泾阳村民距离脱贫致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了。” 很长一段路要走?要是你李正的村子都不算富有,大唐这么多郡县是不是都是叫花子?李渊心里想着,突然觉得李正这个小子脸皮很厚。 之前还觉得这小子挺谦逊的,看来是厚脸皮,终究还是人心隔肚皮。 李渊摇头一声叹息。 来到泾阳的养殖场,李渊目光所及是一大片的鸡鸭。 李正说道:“我们泾阳除了作坊比较多,还要建一个大唐最大的养殖场。” “养殖场?倒是个新鲜的玩意儿,也是为了挣钱?” 李正解释道:“敢问太上皇,如今的大唐人均大概多少天吃一顿肉。” 李渊盘算了许久,然后说道:“不知道。” 李正又说道:“起初在泾阳的孩子,一个月很难得可以吃上一顿肉,所以那时候泾阳的孩子长得都很瘦。” 李渊坐在养殖场旁说道:“是吗?” “孩子在生长的过程中不能不吃肉,肉食永远是人不可缺少的一样食物,不吃肉容易营养不良,我开办养殖场还是为了让村子的孩子们可以吃上一顿肉。” 李渊瞅着眼前一大片的鸡鸭说道:“照老夫老看,就算你泾阳的孩子天天吃肉,也经得起吃。” 李正接着说道:“我还打算继续扩大养殖场。” 李渊好奇道:“还要继续扩大?” 如今泾阳的养殖场,也就后世一般小养殖场大小。 后世的那些巨型养殖场是如今泾阳数十倍之大。 李正点头道:“做一个大唐最大的养殖大户没什么不好的。” 李渊笑道:“好好的一个大唐驸马,不想着建功立业却想着怎么能吃上一口肉。” 李正感慨着说道:“其实我也是为了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 李渊瞅着眼前的景象说道:“你厚脸皮的境界,老夫自愧不如。” “过奖了。” 李渊嘴角抽了抽,“老夫没有在夸你。” 许敬宗急急忙忙赶来,本想禀报事情,看到坐在李正身边的李渊吓得当即躬身行礼,“下官许敬宗,拜见太上皇。” 李渊知道许敬宗有事情要禀报,深深看了一眼许敬宗,对李正说道:“你去忙吧,老夫自己走走。” “那好,您老随意。” 李正跟着许敬宗走到一旁,“吐蕃的情况怎么样了。” 许敬宗回头看了一眼李渊低声说道:“称心如今在吐蕃的日子还算不错,在吐蕃他已经有了自己的一个小势力,不过松赞干布的嘴严,打听不到什么确切的消息。” 李正琢磨着说道:“去信给默呕,让他派兵攻打吐蕃。” 许敬宗记下李正的话语,小声问道:“太上皇怎么来泾阳了。” 李正也回头看了一眼正在和村民笑呵呵聊天的李渊,说道:“宫里的那位让太上皇来泾阳养病的。” “原来这样。”许敬宗点头。 “看来这里不只是皇家的托儿所,更成了养老院了。” 李正一脸惆怅地长叹一口气。 许敬宗低声说道:“长安令,最近有个叫段纶的人一直缠着在下。” “段纶?就是那个驰援突厥结果在突厥白吃白喝的那个?” “就是他。” “是个人才啊。” 李正感慨着说道。 许敬宗不解问道:“白吃白喝,一没本事,二不懂谋略,没什么担当的人是人才?” 李正点头,“对,是个人才。” 许敬宗说道:“长安令,可能有所不知,段纶就是一个整日无所事事的门阀子弟,在朝中做什么都做不好,陛下把他到处调任,谁都看这个段纶不舒服,这样的人断不能收入麾下呀。”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用处,我什么时候说过要把他收入麾下了?” 许敬宗一时间语窒,“长安令说话高深,在下愚钝。” 许敬宗把那日在平康坊的事情都和李正说了一遍。 李正好奇说道:“段纶不敢去见李世民?” 许敬宗点头,“还不是怕死,今日朝中就派人去传了,段纶告病为由没有入宫,好在陛下没有派人来捉拿他。” 说来突厥的事情有段纶的一份功劳。 对李世民,对朝中的人来说段纶的所做的是功是过就不好说了。 说来这件事还是自己和李世民一起谋划的。 段纶确实是一个背锅的好存在。 让他来背锅是再好不过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