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章 赵郡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七百一十六章 赵郡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深夜时分,长安一处宅院,李薰看着自己做的孔明灯徐徐升空,问向身边的侍女,“你说李正真的用这东西,把人送上天?” 侍女低声说道“传言确实是这样,而且有很多人都看见了,应该不会有假。” 李薰抬着光洁的下巴,“那你说这样的壮举,李正只做一次?” 侍女回道:“确实是这样的。” 李薰抬头看着天说道:“你说这天上到底有什么呢?” 侍女也抬头看了看天。 第二日一早,李薰早起坐在宅院中吃着肉包子,肉包子是家里的侍女从泾阳坊市买来的。 “都说猪肉是贱肉,但现在吃着肉包子,这猪肉味道还不错。” 李薰吃着肉包子低声说着。 侍女小步走来说道:“最近有人在打听我们生意的消息。” 李薰吃着肉包子说道:“不是一直都有人在打听吗?” 侍女面色犹豫着说道:“这一次的不一样,多了很多的生面孔,而且对方的眼睛很多。” 身为赵郡李家的长女,就算是脱离了赵郡,李薰手中的势力依旧很厚实,就连一般的权贵也不敢招惹李薰。 当然生意方面一直都被不少宵小之辈盯着。 平日里也不愿意去搭理那些宵小之辈。 那些人只会打听,做不出什么大动静。 侍女拿出一份卷宗说道:“都写在上面了。” 李薰拿起卷宗看着上面的一个个的名字眼神也开始凝重了起来,许久之后放下手中的卷宗说道:“家里还有三十尺长的丝绸布匹,送到泾阳交给长乐公主,就当是赔罪了。” 听到这话侍女愣了愣。 从小到大,就算是家中的长辈也没见李薰去赔罪,皇家子嗣都没放在眼里,陪着李薰长大的侍女知道,这个赵郡李氏的长女性格非常地倔强,而且很聪明做事果断,也敢做。 赔罪?给泾阳的长乐公主赔罪? 李薰低声说道:“去办吧,先送礼明日再去见李正一面。” 侍女这才点头,“明白了。” 泾阳 赵郡李氏的李薰急匆匆送了一匹丝绸而来。 李丽质一时间有些懵,“她怎么突然送了这么名贵的丝绸来。” 李正看了一眼说道:“礼算不上大,也算不上小,就收下吧。” 李丽质狐疑地看着李正,“你是不是做了什么?” 李正一边画着地雷的图纸一边说道:“也没做什么,只是听说她要和我们合伙做盐铁生意,我觉得有问题,就让许敬宗去查查,没想到对方的反应还挺快的。” 听李正这么一说,李丽质心中也有些不安,对徐慧说道:“去把母后带来一些西域玉石送给长安的李薰,我们也要回礼。” 徐慧点头去办事。 李正对一边吃着番薯一边看书的李治说道:“你去和许敬宗说一下,就说不用查了。” 李治收起书本吃着番薯就离开。 徐慧端着玉石正要离开,李丽质又嘱咐道:“派人告诉李薰,我们这里有一些好茶,明日请她过来喝茶。” 嘱咐完李丽质这才放下心。 不得不说从李丽质接手泾阳的生意之后,她确实和以前的变化很大。 有道是和气生财,既然双方都没有恶意。 并且还能礼尚往来,那就可以安排第二次见面。 有些误会也是可以解除的。 李丽质的做法很不错,至少不会让对方觉得下不来台。 见李正依旧画着图纸,李丽质看了一眼也看不明白李正画的是什么,带着武媚接着去处理账本。 第二日一早的时候,李薰便带着人来到了村子。 李正睡眼惺忪地吃着早饭。 李丽质着急地让徐慧给她装点。 李治匆匆吃完早饭便带着小兕子去书院上课了。 趁着李丽质不注意,李正拿着肉包子就要走,却感到身后一阵风吹过,再要走却发觉有人拉住了自己的衣角。 “今天,你说什么都要和我一起见李薰。” 身后传来李丽质的说话声。 家里的侍女急匆匆来报,“公主殿下,人已经到门口了。” “院子里收拾一下,招待好。”李丽质说道。 原本打扮的时候,李丽质还显得有些慌乱,反而人到了家门口她镇定了下来。 徐慧急忙给李正梳理头发整理衣衫,听到李正认命般地叹息,徐慧没忍住笑了笑。 看着铜镜中的自己,李正打断徐慧的动作,“行了,干净利落点就行了。” 徐慧点头站到一旁。 跟着李丽质走到院子,就看到李薰。 这两个女人竟然相视而笑? 作为一家之主,李丽质的目光看向了自己,李正清了清嗓子说道:“坐吧,随意一些没必要这么拘束。” 说完李正自己便先坐下。 五姓的女子本就充满了危险,而且这种越是漂亮的越危险。 李正一手撑着脑袋打算再小憩一会儿,听着两个女人的对话。 李薰先开口说道:“公主殿下送来的糕点特别好。” 李丽质笑着说道:“你年纪比我大两岁,不如你我之间以后以姐妹相称?” 李薰看了一眼闭眼小憩的李正,对李丽质说道:“民女怎敢,之前和公主殿下说起的盐铁生意,不知道考虑得如何了?” 李丽质说道:“家里也是商量的一下,现在还没有做盐铁生意的打算,不过也有其他生意的打算。” 李薰立刻来了兴致。 李丽质又说道:“如今我们泾阳正在修缮长安的排水渠,需要很多的泥沙与砂石,不知道赵郡这边可有这些砂石?关中虽说土地肥沃,但也要说大量砂石和泥沙反而并不是这么多。” 李正听着李丽质的话,这女人聪明啊,虽说拒绝了一门生意,但还可以做另外一门生意。 泾阳要修排水渠,将来还要修路。 泥沙和砂石的需求很多。 赵郡地处太行山附近,又有燕山,山地与平原都不缺,最重要的是在后世的赵郡,也就是河北一带,那里可是产棉重地,非常适合种植棉花这一类的作物,季风与气候上来说,河北一带算是得天独厚的。 把棉花种植放到河北自然是好,但眼前这个李薰是什么来意,还要观察一段时间。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