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善罢甘休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善罢甘休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守卫说道:“如果你要真见陛下,也不是没有办法。” 苏我立拿出一袋银钱塞给这个守卫说道:“求你了,让我见见陛下。” 守卫拿过钱袋说道:“你是倭国的使者,理应礼部管你的事情,你可以去见河间郡王,让河间郡王带你去见陛下,这样我们也不会拦着你。” 苏我立当即醒悟过来,连忙说道:“在下明白了。” 说完苏我立急匆匆离开承天门。 来到河间郡王府前,苏我立向这里的门房说道:“我乃倭国使者苏我立,前来面见河间郡王,有要事相商。” 听着这个倭国使者说着蹩脚的关中话。 门房懒散的进去禀报。 好一会儿之后,门房又出来说道:“进去吧,河间郡王刚休息好。” “多谢,多谢。” 苏我立走入河间郡王府。 见到了睡眼惺忪的李孝恭。 李孝恭瞧着苏我立说道:“贵使不睡午觉的吗?” 苏我立说道:“高句丽来国书,要和倭国开战。” 李孝恭悠闲地吃着葡萄说道:“有这事?” 苏我立点头说道:“我知道你们不想让我回倭国,但眼下倭国危在旦夕,只求河间郡王让我见见陛下。” 李孝恭说道:“明日吧,有什么事情明日再说。” 苏我立说道:“可是眼下十万火急……” 李孝恭叹息道:“大唐的陛下也是你想见就能见的? 本官也不能随时面见陛下,你觉得你是什么人? 一个倭国使者把自己当成什么了?” 听着李孝恭的苛责,苏我立忍气吞声,只要咽下这口气。 李孝恭又说道:“你先回驿馆等消息吧。” 第二日的朝议上,众人对倭国和高句丽的战事议论不停。 绝大多数人的想法还是先拟旨让两国休战。 正当议论之时,倭国的国书到了。 朝堂之上的议论停止,王鼎把国书交给李世民。 李世民看着国书说道:“倭国说了倭国皇子苏我立借机在大唐拉拢朝臣权贵,好让苏我立在倭国登基篡位,期间还和高句丽王有所联系,联合高句丽王攻打倭国,帮助苏我立篡位!” 此话一出,朝堂哗然。 事情峰回路转,高句丽要攻打倭国是为了帮助苏我立篡位。 倭国的太子是苏我信,如果不出意外下一个倭国王就是苏我信。 眼下这个苏我信的胞弟苏我立要篡位? 事情峰回路转,谁也没想到倭国会有这么一封国书。 李世民看向李孝恭说道:“倭国使者苏我立近日如何?” 李孝恭站出朝班说道:“回陛下,苏我立近日以来一直都想着离开长安,说是倭国危在旦夕,要回到倭国。” 朝堂上重新安静下来,李世民看着满朝大臣说道:“真是这么回事吗?” 秦琼说道:“昨日看守承天门就是左武卫的将士,回报说过苏我立想要面见陛下,说是倭国十万火急。” 沉吟片刻,李世民说道:“朕会拟旨让倭国和高句丽休战,并且苏我立之事疑点太多,暂且软禁在驿馆,以观后效。” 站起身李世民挥袖说道:“退朝。” 一众大臣行礼。 退朝之后,李孝恭便带着官兵前往驿馆。 看到一群官兵走入自己的房间翻找着东西,苏我立看着这一幕说道:“你们这是做什么?” 李孝恭走入房间说道:“贵使想要联合我朝权贵,并且联合高句丽王帮助你篡位,我们这是再找证据。” 苏我立当即站起身怒声说道:“你胡说!” 李孝恭叹息道:“本官可不敢胡说,这是陛下的意思,而且是你们倭国的国书上这么说的。” 苏我立咬牙说道:“倭国的国书?” 李孝恭说道:“国书都送到了陛下手里,想来不会有假,而且这件事倭国上下都已经知道了,倭国王室已经找到了一些证据说你联合高句丽王,如今整个倭国已经没有了你的容身之地,你还想回去吗?” 一群官兵在这里翻找了一遍而后说道:“报!没有发现什么证据。” 李孝恭说道:“按照陛下的旨意,将这里看守好,从此这个苏我立不得离开这里一步。” “喏!” 苏我立愣愣的站在原地。 李孝恭说道:“好在你还在大唐,你要是倭国怕是已经人头落地了。” 苏我立看着李孝恭说道:“都是你们设计的。” 官兵们都走了出去,李孝恭小声对他说道:“我们不会要了你的性命,但你也别再耍什么花招,要玩? 我们可以玩死你!” 苏我立咬牙切齿,“你们都是一伙的。” 李孝恭说道:“大人物之间的博弈,你这样的小人物迟早是要被吃掉的,你现在还在大唐你应该感到庆幸,因为我们会留你一命。” 苏我立说道:“我不信倭国都被你们控制了!国书是你们伪造地。” 李孝恭冷笑道:“不信你可以留在长安,明年新年倭国肯定要派出使者来长安朝贡,到时候你可以见见你们倭国的使者,看看他们是怎么说你的,看看你坚信的倭国会不会相信你!” 转过身李孝恭说道:“好好在这里待着,至少可以保住一条性命。” 说完之后,李孝恭走出了这个房间。 关上房门,李孝恭站在门外就听到了苏我立的怒骂声,打砸东西的声音。 李孝恭心中感慨这个可怜的孩子。 倘若他在糊涂一点,不要表现的太过聪明。 像他的兄长也就是当今倭国太子一样的傻,说不定他就可以安然的回到倭国。 偏偏他在中原这么显摆,把自己聪明表现在人前。 还自以为识破了长安***。 像这样人当然要留在长安了。 大事不成之前,这样的人不能回到倭国。 李孝恭想到李正当初说过的话,万事留一手。 李世民拟了两个旨意,分别被送往倭国和高句丽。 就这么两道旨意,并不会改变全局。 李世民也清楚,按照计划王武依旧会发动对倭国的战事。 倭国也不会这么善罢甘休。 最终还是当今陛下和李正一起瓜分成果,李世民和李正各自得到自己想要的。 7017k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