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心中有底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心中有底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唐俭急匆匆回到家中,看到自己的儿子唐松龄便喝问道:“你到底在赌坊欠了多少银钱。” 唐松龄看着自己父亲怒火中烧的样子支支吾吾说道:“不是很多。” 唐俭怒声说道:“前些日子老夫就觉得你不对劲,整日拿了家里的东西出去便再也没有带回来。” 正说着府门外传来吵闹声。 唐俭朝着门外看到便是一群人站在自家门口吆喝着让唐松龄还钱! 一时间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唐俭来回踱步说道:“你这让老夫还如何在朝中立足。” 唐松龄神情有些恍惚自言自语道:“他们说过不会来咱们家闹事。” 唐俭挥起一巴掌打在唐松龄的脸上怒声说道:“你知道他们是什么人吗? 你要是欠了这些人的银钱,他们会把你搅和的鸡犬不宁。” 父子俩正说着。 家中下人匆匆而来说道:“莒国公,外面有个叫许敬宗的人要见你。” 唐俭咬牙切齿说道:“他还来做什么?” 下人低着头说道:“他说可以解莒国公的燃眉之急。” 唐俭看了看府门外的人还没散去。 心中犹豫了好一会儿,这件事要是被陛下知道,自己的脸面会更加挂不住。 唐俭妥协地长叹一口气说道:“让许敬宗进来吧。” 先让自己的儿子去后院,唐俭见到了走入府中的许敬宗。 许敬宗笑着说道:“莒国公考虑得如何了?” 唐俭低声说道:“老夫这个孩子实在是……” 许敬宗面带微笑说道:“年轻人行差踏错难免只要他们吃得了教训,下一次就不会再犯了。” 唐俭看向许敬宗说道:“你帮老夫解决了燃眉之急,不会平白帮助老夫吧。” 许敬宗点头说道:“那是自然。” 唐俭又说道:“你给李正办事?” 许敬宗拿出一份卷宗递给唐俭说道:“这上面有不少朝臣的黑料,莒国公只要按照上面的黑料在朝堂上弹劾那些老臣便好。” 唐俭看着上面的黑料不仅冷笑,“现在老夫终于知道你为什么会找到老夫了,你早就知道老夫儿子的这些事情。” 许敬宗又说道:“莒国公何必在意这些,眼下府门口还有这么多人堵着呢。” 唐俭沉思片刻,“老夫可以照办,并且你也要帮老夫摆平这些人。” 许敬宗拿出一份字据说道:“还请莒国公签字画押。” 唐俭看着字据上的面容,上面写着许敬宗帮忙处理莒国公唐俭儿子唐松龄欠债一事,并且其父亲唐俭按照许敬宗要求状告朝中三十五名大臣。 见唐俭还没有画押,许敬宗说道:“你我双方不论谁反悔了,都可以拿着这份字据去见陛下。” 唐俭说道:“老夫一诺千金,何须这种字据。” 许敬宗说道:“在下比较相信白纸黑字上的东西。” 唐俭在字据上签字画押,一共一式两份。 画押之后,唐俭站起身说道:“这样就可以了吧。” 许敬宗也收好字据站起身走到莒国公府外,面对门口要债的众人说道:“诸位,跟我去泾阳领钱。” 被人拿捏的感觉很不好,被人要挟的感觉更不好。 尤其是是许敬宗这样的人。 这家伙像是提前知道唐松龄的事情,到了现在才来要挟。 不过细细想着,唐俭又想到了一件细思极恐的事情。 如果许敬宗手里掌握着众多大臣的黑料,那么只要他在合适的时候将这些黑料拿出来,在关键的时候要挟关键的人。 长安是一个龙潭虎穴,也是一滩浑水,很多人都看不清其中有多少势力。 自战乱就跟随李渊,唐俭心中自然明白一些长安的形势。 这也是唐俭可以一直混迹权贵之间的依仗。 只是如今看来许敬宗手中一定有众多的眼线。 想完这些之后唐俭不禁苦笑。 当初许敬宗还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 就算是他见到老夫也要毕恭毕敬的。 现在他就可以这么明目张胆的要挟。 时也势也。 现在也已经不是当初了。 许敬宗的势力有多大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 终究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确认了家门口要债的人离开之后没有再回来。 唐俭开始书写弹劾朝中大臣的奏章。 需要弹劾的大臣有三十五名。 下到门下省上到国公,这些黑料看着不是什么大事,但也足够惹的那些人浑身难受。 尤其是朝中那些老臣其中破事更是不少。 忙完了唐俭的事情,许敬宗再次来到泾阳。 李正看着李治的锅炉图纸说道:“你可以这么试试,不过热蒸气的利用率不会太高。” 李治点头说道:“我这就让铁大去造出来。” 等李治离开之后,许敬宗这才走过来说道:“长安令,事情都已经安排好了,花了一些银钱但也顺利。” 李正看着泾阳的河面说道:“柱哥他们最近有送什么消息过来吗?” 许敬宗说道:“过段时间应该就会有消息,他们也在查兵器案的事情。” 兵器案朝中一直有人在查。 这个案子就算是五姓倒台之后也一直没有停止。 就算是李世民不提及,朝中也有人在私底下查探。 查这个案子的都是一些什么,是谁的人。 对方掌握了多少线索,查到什么地步了。 这才是李正想要知道的。 虽然说有王鼎在后面盯着,也有李世民罩着。 但不知道对方是谁,不知道对方的底细,总是让人觉得心里不舒服。 许敬宗接着说道:“倭国使者平野吾已经让人把画押的契约送去倭国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来年开春倭国的二十万贯和高句丽的二十万都会送到长安,这些日子倭国和高句丽暂时平息了战争。” 以东海的气候,现在想要再开展也要等到东南季风来的时候。 如今已经深秋就要入冬的时候,天气开始转凉。 倭国和高句丽之间隔海相望,眼下并不是继续开战的好时机。 两国正准备过冬,这个时候都留着余粮。 下次开战最快也是明年开春或者入夏的时候。 李正对许敬宗说道:“岭南那边的粮食应该也要送过来了吧?” 7017k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