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倒儒和造神运动(中)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日月永在第一百九十九章:倒儒和造神运动(中)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建文四年四月十六日,南京城里已是汇集了来自半个大明的士子、胥吏、百姓、商贾等各个阶层代表的新儒党信徒,人数有将近三千人。 本来准备借着此番士子运动到南京朝圣的人数已经超过了十几万,但是南京城里实在是住不下,朱允炆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将大家伙全部遣返,不得已让京郊大营空出一半的军营来给他们住。 至于原有的京营兵,那就只好挤一挤了。 同时,这十几万人,朱允炆更是自官仓、府库内赐下了吃食和衣物,这个举措更加让大家伙欢呼和感恩戴德。 而在南京城里的这三千人,他们怀揣着对朱允炆这个皇帝的无限崇奉和热爱,庆祝着以孔家、方孝孺为首的‘反对派’、‘旧儒党’的毁灭,庆祝着寰宇清明,庆祝着他们这些‘正统’取得了此次思想运动的最终胜利。 间接导致这段时间南京城里的酒肆价格疯涨。 也在这一天的傍晚,朱允炆在奉天殿里召见了此番士子运动的代表胡广、许不忌、羊正理、李瑞等二十余人,内阁首辅杨士奇作陪。 “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什么是最终的胜利? 对于这些新儒来说,最终的胜利不是毁了三孔,更不是当初在求是报上跟他们打了几个月擂台的反对派被砍首,而是踏足这奉天殿,见到了他们这几个月以来一直崇奉的皇帝朱允炆,这才是最终的胜利! 可以面圣,可以安心的等待封赏,这才是最终的胜利。 所有的反对派全部死绝了,全天下的思想现在全部一致,哪怕还有不同意见的,那些人现在敢站出来说话吗?连不同的声音都没有了,那么那些人的存在与否还重要吗? 全天下都是坚定不移的帝党,任何反驳、质疑皇帝决定和想法的都是要被打死的异端! “都起来吧,看座。” 看着眼前这群人,朱允炆是打心里开心,他要感谢这些人的存在。这群人里面有真正被洗脑、将他朱允炆这个皇帝当成信仰的单纯派,也有单纯是为了借这次运动攫取政治红利的阴暗派,但无论是哪一派,都为他朱允炆做了贡献。 他们的作用原比大明上下几百万强军要大上无数倍。 “你们才是大明、是朕的肱骨啊。” 笑着跟这些人寒暄了数句之后,朱允炆一摆手:“双喜,宣诏吧。” 站在朱允炆身旁的双喜就应了一声,取出一份丝帛展开,朗声读了起来。大致的内容就是向此番在求是报上与孔家、方孝孺党等出卖民族、忤逆君父等‘乱党’进行勇敢斗争,并取得最终胜利的新儒派表示祝贺,肯定了新儒派的成绩和政治正确性。 而胡广、许不忌等在此次斗争中表现出色的士林代表都得到了封赏,有的一跃成为四品大员,最差的也混了一个地方的八品、九品官身,总共得到加官的封赏人数高达三百八十余人! 二十余人各个脸色都浮现了狂喜之色,因为他们这些各省府的主要领导者,最差的一个也混了七品县令。 这群人会不会当官他朱允炆心里有数,大部分都不会! 但是没关系,不会才好啊。 一张白纸才是最好渲染的,不会当官没关系,他朱允炆亲自来教! 这些人可都是纯粹的死忠派,甭管是不是假冒的,起码面上是纯种帝党,那就够了。他们不会当官,那就把朱允炆的思想当成施政纲领就好。 在思想上保持跟中枢的高度一致,远比你自己会当官要更讨中枢的喜欢。 “你们新儒成立以来,学术体系构建了吗?” 朱允炆这话一出,大家伙都有些尴尬。 哪有什么自己的学术体系啊。 除了几句口号,一些现在胜利后完全没用的废话之外,哪里还有什么内容? 大家又不好意思再搬抄那些被他们打成‘旧儒’党的学说,所以现在的所谓新儒,就是一个空架子。 一看这幅场景,朱允炆心里就笑了起来,这就是他想要看到的局面。 新儒学什么,用什么,拿什么来治国,最好的就是像眼前这般啥都没有。 “朕这边倒是有一些想法,诸位卿家可以借鉴一下。” 皇帝一句卿家,差点把这二十多号人的骨头都给叫酥了,忙不迭的点头如捣蒜。 “恭聆陛下圣训。” 他们新儒的第一纲领,就是坚定不移的听从皇帝的指示啊。 “在朕说想法之前,先聊聊你们新儒的构成吧。” 话锋陡然一转,朱允炆却是转了个辙:“自从提出新儒学术以来,大量在思想上跟你们高度一致的百姓都加入了进来是吧。” 新儒成立的基础是什么?不就是靠着语言鼓动百姓冲击官衙才打倒的旧儒派,碾碎的三孔吗?说难听点,这就是‘和平造反’。没有这群占据了大运动九成以上数量的百姓,就靠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笔杆子,哪里能掀得起如此大的浪潮? 听到朱允炆这么问,那许不忌便站了出来。 “回陛下,确有此事。所谓有教无类,只要崇信陛下乃天地共主,是我大明有今日大世的唯一功臣,那便是在思想上跟我等一致的好友同学,自然也是支持我等新儒学说的拥趸,那我们自然愿意接纳他们,不会因文化程度、职业贵贱来抵触他们的加入。” 不靠着这群百姓,他们拿什么来获得这最终的胜利? 看到许不忌这般说,朱允炆便知道,他暗中掀起这次大运动的所有目的都达到了。 “你就是常熟县那位许不忌许文暹?” 方才双喜宣诏的时候,读到这许不忌的名称封赏,后者走出班列谢恩,这张脸朱允炆便记了下来。 看到皇帝似乎听过自己的名声,许不忌激动的难以自持:“回陛下,是草...正是臣。” 他想说草民,但一想到自己现在都是通政司的右参议了,马上便改口。 “你的所有文章和你在常熟、在苏州府的话,朕都听了,写的非常好。” 朱允炆先是温言鼓励了一番,随后便说道:“朕记得你曾经说过这么一段。 兵戈战甲,乃匠户所铸。 粮食补给,乃百姓所耕。 金银之物,乃商贾所缴。 大世之基,乃天下万民。 这些东西,都跟旧儒没有任何关系,朕没记错吧?” 许不忌连连点头:“确实如此,陛下日理万机,仍能记住臣之微末浅见,实不胜荣幸。” “朕觉得你说的非常有道理,所以朕的想法,其实跟你的这段话非常的贴合。而你的这番话完全可以精简一下,便可拿进你们新儒的学术思想之中。” 朱允炆身形后仰,手指轻叩御案:“新儒之中,士农工商都有,而你之前那句大世之基,乃天下万民。可谓是让天下人醍醐灌顶。没有你们这些士子在思想文化上进行宣讲鼓舞,这天下碌碌众生,哪里会明白这个道理?如果不是你这句话确实为一句至理名言,天下人又哪里会愿意追随你们呢? 因为他们追随你们,也因为你们的团结一心,这才摧毁了那群毒瘤一般的旧儒。而你们都是我大明栋梁,因为你们都是坚定不移的实干派,你们的胜利,是实干战胜空谈的有理证据,你们用行为诠释了实践的重要性,朕的观点只有八个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打朱允炆嘴里说出的这八个字言简意赅,让奉天殿里一片寂静,随后都各自眼亮起来。 皇帝说的有道理啊。 “士学之人传播文化,教书识字,这是思想上的实干,没有文化的牵头,天下的百姓就不知道该往哪里奋斗。 百姓耕地种田,咱们才有粮食吃,人不吃饭就没有力气,那干有思想也就无法去实现了。 商贾南北运输、东西协调物资,繁荣地方,促进发展,这才使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得以便捷。 而工匠则在为我大明发明创造,没有刀枪剑戟,大明的儿郎怎么能够在边疆屡屡建工,开疆辟土呢? 没有犁耙,百姓如何耕种? 没有印刷,士子如何读书? 没有车辕,商人如何经商? 所以,无论是士、农、工、商,都在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让咱们的大明变得强大,这就是实干的力量!” 朱允炆攥着拳头,这一刻的他,仿佛许不忌附体一般。 “治国不能光靠着子曰就解决一切,蛮夷也不会因为子曰就跪地投降,种子不会因为子曰就生根发芽。 朕很欣慰,你们看到了这一点,想到了这一点,然后团结了大家伙,所以,你们胜利了。那些只会靠着子曰这种所谓的圣人言的国贼,被处决了。” 虽然隐隐感觉哪里不对,但是皇帝说的又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大家伙都感觉有些懵,他们起事之前,没想过这么多啊。 为什么总感觉皇帝的话里有坑呢? 有坑吗?当然有坑! 没有比这个时机更好的机会了,朱允炆要借着这个机会打碎士农工商四个阶级之间的鸿沟,然后借着新儒包容一切的机会,天下均税! 官绅一体纳粮的日子不远啦。 “你们能有这种觉悟,朕很开心啊。” 朱允炆兴奋的满脸涨红:“朕坚定不移的相信,有你们这些肱骨栋梁辅助朕,大明的未来将会更加的辉煌!等到那一天,朕一定为你们举行一次盛大的表彰大会!朕要给你们授勋,给你们封爵。” 大饼先扔出去,吃不吃得到,那就是以后考虑的事了。 但这块大饼的重要性是极大的,没看到这二十多个人被勾的眼珠子都红了吗? 封爵授勋? 这不是武勋才有的殊荣吗?他们这些不第的举人秀才,本来这辈子都以为前途无光了,结果借着这个机会不仅当了官,将来还有希望公侯万代、与国同庆? “陛下隆恩浩荡,臣等必死不辜恩!” “还有,还有。” 朱允炆背负着双手来回踱步,在这一刻尽情的表演着自己作为帝王的大手笔。 “为了庆贺你们这次取得的胜利,朕决定在这南京皇城里为你们举行一次大阅兵,邀请你们来观礼,来一起与朕看一看咱们大明的健儿,日子就定在五月初一。这一天朕还要给祂定个节日,让后世到这一天的时候,能够永远的记住你们这一次的胜利,纪念你们为大明、为咱们民族立下的功勋!” 造反无罪,造反有理! 造反造到名垂青史,百世流芳! 在靠物质拉拢人心这一块,他朱允炆从来不会吝啬赏赐,而且他赏下的这些东西说句直白的话,那都是一文不值的虚荣罢了,但却恰恰是这个时代天下人都为之疯狂的追求。 二十多个人都把脑袋深深的埋在地上,有不少人甚至激动的哭出了声。 看着眼前这副景象,朱允炆跟杨士奇对视一眼,君臣二人都笑了起来。 他是新儒眼中的神啊,那就让他们尝一尝神恩似海的甜头吧。 崇奉他的,百世流芳,背弃他的,遗臭万年。 除了神恩似海,可还有神威如狱。 利用新儒将大明整合一体,帝王制最大的优点,就是远超人想象的超高执行力。如果这个帝王又被神话了的话,那就可以将六千多万大明百姓像拳头一般攥在手里。 重重的打出去! 这个世界,还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可以扛得住!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日月永在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日月永在》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日月永在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日月永在》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