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内网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传奇1997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内网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 张奕奔波于美国各地。 拜访投资机构、与华尔街各投行的分析师交流、接触一些政治游说团体…… 为易趣系下一步在美国开展业务,做舆论和监管机构批准的准备。 周杰一边筹备XFI研究院的选址;一边开始接触一些著名教授和科学家,招聘工程师…… 张婉琳则在筹备隋波“家族办公室”,招募专家团队。 而隋波, 也才真正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开始融入了斯坦福商学院的学习生活中。 毕竟他来硅谷,还是真的想学习,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海外的战略布局,并不是这次硅谷行的全部。 易趣未来能发展到什么高度, 最终还是取决于隋波自己——至少在他退休以前。 作为经常和哈佛商学院并列全美第一的商学院,斯坦福商学院有着非常明显的“硅谷”特征,更注重“创新”和“自由”。 普通MBA学生,除了商学院的专业课程外,如果感兴趣,还有30多个跨学院的选修课可以选择。 而像隋波这样通过“荣誉合作项目”来进修MBA课程的在职人士,还可以选修管理科学和工程专业的所有课程。 只要修满相应的学分,就可以拿到MBA(工商管理硕士)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的双学位。 不过,隋波来斯坦福,可不是“混文凭”的。 斯坦福的学位,对他没什么特别意义…… 他的身份和地位,早已经过了需要靠文凭和学位来衬托的层次。 隋波只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对自己有益的课程就好。 他在硅谷的时间有限,所以只选了MBA的几门核心课: 比如最受斯坦福学生喜爱的人际动力学(interpersionalDynamics)课程,以及战略领导力、组织决策和领导等课程; 以及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 战略与政策(StrategyandPolicy)、决策分析与风险分析(DecisionAnalysisandRiskAnalysis)、经济与金融(EconomicsandFinance)。 之所以选择工程学院的这三门课, 隋波也是考虑到,斯坦福的工程学院,可是硅谷工程师最主要的“出品地”之一。 这里的人才,未来绝大部分都会进入Google、Facebook、苹果等公司! 这个人才池,他是一定要插一脚的。 而且, 隋波也觉得,自己作为互联网公司的领导人,虽然不能像小马哥和老李那样,精通技术。 但至少,也应该懂得一些跨学科的知识。 苹果的老乔曾在一次发布会中,用一张幻灯片,展示了两条街道的交汇口,那里竖着一个标志着“科学”与“人文”的路牌。 并说,苹果公司能够走到今天,就是靠着这“两条腿走路”。 学科交叉、知识碰撞,是创造力的源泉。 互联网公司的发展,需要的是科学技术上的不断研发。 但根植在技术研发背后的,却是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 科技是工具,人文是目的,只有为人类生活服务的科技,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此外,隋波还按照自己的兴趣,选修了品酒课程和高尔夫课程。 这两门选修课,也是斯坦福非常有名的。 比如品酒课: 斯坦福地处北加州,和号称“美国波尔多”的纳帕酒庄(NapaValley)只有两个小时车程,这里也是葡萄酒圣地。 这门课只有1个学分。 但每堂课,都有来自著名酒庄的酒庄主和品酒大师,和大家分享一瓶自己酒庄的好酒,一边上课一边品酒。 学校还会邀请法国等地的葡萄酒专家,来介绍各种酒庄、年份的葡萄酒的优缺点,酒庄历史和各种葡萄酒知识。 对于隋波这种平时喜欢喝点红酒, 但是对所谓的“品酒”,依然是一知半解的人而言,还挺有意思。 而高尔夫课程也是如此。 斯坦福大学有自己的高尔夫球场,在世界排名也是前100,依山傍水,小溪潺潺环绕。 在第十八洞,可以遥望旧金山和海湾。 球场不对外开放,必须是学生、教师或者校友才能在这里打球,本校学生凭证件,18个洞不过25美元。 这个课程在斯坦福广受欢迎的原因,除了高尔夫运动本身,就很受美国中产阶级喜欢,代表了一种健康和“上流”的生活方式外。 最主要的是,在这里打球,经常可以遇到很多知名的校友! 比如雅虎的杨致远、曾担任过斯坦福教务长,现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康多莉扎·赖斯(不久后将担任美国国务卿)等。 当然,在这个领域,斯坦福最出名的,就是“肄业生”老虎伍兹了。 通过一起打球,不仅能享受高尔夫运动的乐趣。 还能和教授在私下交流学术;结交更多的校友人脉……,自然让很多人趋之若鹜。 回到学习上来: 隋波在斯坦福商学院里,属于很受欢迎的那类人! 基本上能够来斯坦福商学院读MBA的,都是有志于在商业有所作为的顶级精英。 不出意外,他们未来毕业后的出路,要么自己创业、要么进入对冲基金或私募基金,投行和咨询公司,又或者进入500强等。 不论如何,名气、地位、财富,是他们永恒的追求…… 说势利,或许有点过分,但实际上就是如此! 对成名、成功的功利心,对财富的强烈企图心和渴望,才是让这些人能够在读MBA的2年时间里,疯狂的学习和拼命努力的根源和动力。 因此,大家都会在一进校,就浏览同学的简历,从而发现那些比自己更优秀的人。 大家都愿意和未来的明日之星交朋友…… 而隋波,不是“明日之星”,是正当红的“超级巨星”! 他已经是在全球科技领域颇有名气的“大佬”,身家十几亿美元的超级富豪! 能够和这样的业内大佬同学的机会,少之又少。 同班里有这样一个同学,是让这一届的斯坦福商学院MBA班、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都非常兴奋的事。 更何况,隋波还建立了一个校园创业孵化项目。 专门为斯坦福大学的学生,提供创业天使投资和创新项目的资助。 近水楼台先得月! 谁都想多和“Bowen”接近,能够得到他的青睐,赢得他的友谊,获得他的投资…… 斯坦福的教学方式,也与国内帝大之类的大学不太一样。 上课教学和案例研究只占了1/3的比例。 团队项目、体验式学习、讲座和模拟则占到一半以上。 在斯坦福商学院,每门课都有一个要求,就是必须有学习小组(StudyGroup),这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上课前,小组成员一起讨论案例,考试前一起复习备考,作业则是小组一起完成。 这也是结交人脉的好机会。 隋波就被邀请,参加了多个不同课程的学习小组…… 隋波对此也并不反感。 他也乐于在这里接触更多的人,寄希望于,从中发掘出能够帮助他在海外布局的人才。 无论是社交网络,还是未来的百度美国、研究院,都需要大量的人才。 斯坦福大学,就是硅谷最大的人才库啊! 而且,这种同学关系,相对而言,可以算是在创业和生意场上,最稳固的一种关系了。 …… 就在隋波在斯坦福如鱼得水,融入其中之际。 周杰在安排好国内的工作后,也来到了硅谷。 隋波就把周杰和周枫两人叫到家中。 三人开了个小会,好好讨论了一下,关于社交业务目前的市场形式和未来的发展规划。 隋波把他前一段时间思考的东西,都和周杰谈了谈。 尤其是说了对腾讯QQ的担心。 隋波也自嘲道:“当初放任QQ的发展,是我的错,还好现在还不算晚……” 他都自己承认了,周枫和周杰也就不再吐槽了。 当初隋波因为投资了腾讯,曾一度压制校内网推出EM的事,可是让当时负责社交业务的周枫,郁闷了很久。 经过这段时间的思考,隋波已经对社交业务有了一番自己的考虑。 也有所决定。 但是,他还是想先听听周杰谈谈,易信管理团队的想法。 在刘炽平和张小龙加入后,他一直都期待这三个人组成的易信核心团队,能带给他不一样的新鲜感和惊喜。 而周杰的第一句话,就让隋波眼睛一亮。 “波总,我们在仔细研究分析了目前易信用户的增长趋势、年龄分布、职业和行业等数据后,发现学生用户的增速和比例在下降,上班族以及社会人士的比例在上升。 所以,我们觉得,“校内网”现在和易信合并后,两个品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知度。 很多EM的新用户,尤其是通过陌生人添加的好友,对使用校内网,没有太高的热情。 这就是我们之前曾讨论过的,熟人关系链和陌生人关系链的问题。 我们觉得必须要尽快的解决这个问题。 最好的办法,是对校内网进行改版…… “校内”这两个字,指向性太强,对那些不是同学关系的用户来说,就有一定的隔阂感。 我们希望通过改版,弱化校友和同学的群体关系链…… 转变为强化用户作为独立个体,而形成的个人关系网络。” 隋波一听, 咦,这一点倒是和自己的想法很接近啊! 他提了一个问题: “学生用户,尤其是校友录,是我们的核心用户和粘性最高的种子用户。 如果改版,你们考虑到他们的感受和反应了吗?” 周杰点点头:“我们认为,可以借鉴易信当时区隔熟人和陌生人关系链的方式。 用分组的方式,一方面继续保持熟人关系链,一方面可以拓展更多的陌生人。” 隋波点了点头了,想了想,又摇了摇头…… “你继续说,还有哪些想法?” 他没有急于发表意见,而是想听周杰全部说完。 “我们想,通过对校内网改版,还可以加强EM和校内网的关联。 形成从简单的聊天,向更深入的社交互动转换的增值服务。 这样,一方面可以简化EM的界面,用户体验更友好,而校内网则承担更丰富的业务类型和产品,增加用户的粘性。 另外,我们准备加强对EM的营销。 小龙提出了一个借助Qmai和百度搜索,通过多种内容营销和病毒营销的方式,扩展用户的办法。 这方面他和百度的俞军也探讨过。 觉得像百度贴吧这种产品,就非常适合做EM的营销。” 张小龙和俞军的联手?! 隋波笑了。 这两个最牛产品经理的思想碰撞,又会产生什么有趣的东西呢? “哦?通过百度贴吧怎么营销?” “小龙和俞军觉得,百度贴吧是典型的以信息聚合的弱关系链社交。 当用户因为某一个共同的兴趣和喜好,聚集在贴吧后,就会通过不断的交流,加深彼此的认知。 这时候,一些人可能就会有进一步沟通的需求。 也就是说,从原本是陌生人的弱关系链,向熟人的强关系链转化。 如果我们和百度贴吧合作,提供与贴吧对应的官方EM群。 就可以形成,EM新的“以内容为核心聚合”的用户关系链。 这样,就突破了之前单纯以同学关系、好友关系等线下熟人的关系链制约。 产生了全新的用户群体!” 说到这里,周杰不禁有点兴奋。 隋波哈哈笑了起来。 “不错,不错,这个想法有点意思…… 对了,你们想对校内网改版,有没有新的名字?” “我们想了一个,海内网。 取得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寓意。” 说到这里,他挠了挠头发,讪笑道:“当然,最后还是要波总你来定。” 隋波点点头:“海内网……,不错,可以用这个名字。” 想想也有趣,社交这一块,倒是和王兴耗上了…… 不过这也是因为,从现实考虑,大家的思路都是差不多。 “校内”是最初从校园起步时,社交网站的必然选择。 而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大学校园用户不过300万左右…… 而那些以前的大学用户,在毕业之后,社交需求自然会不可避免的发生变化! 这种时候,就需要更适合现在主要用户群体的新名称。 海内, 寓意上与校内一脉相承,但覆盖范围,则扩大到了全球。 的确不错! 接下来,周杰又详细介绍了他们对校内改版的一些想法: 首先,去除首页大量繁琐的元素,如热门话题、搜索框、新闻等。 精简文案,将需要重点突出的登陆注册区域,扩大到占据整个页面三分之一的位置,让用户的注意力集中到这里。 这可以,就极大的提高用户的注册率。 此外,每当新用户注册后,立即向他们推荐至少10个用户,这些推荐可以是基于用户注册时填写的学校,或者兴趣爱好等,进行有关联度的推荐。 这样一来,新用户的时间轴不至于空空如也,不知道该做什么。 当确保他们有东西可看。 用户的活跃度和留存率自然就提高了。 然后,再通过去分析活跃用户的行为模式,来引导新用户去执行类似的行为,比如完善个人信息,关注感兴趣的人等等。 整个网站的核心,从之前的校园门户网站,改变为以个人的“海内主页”和社交圈为主体。 保留之前的校友录产品,以社区的形式出现。 同时还可增加兴趣圈、话题圈等。从而形成以各种不同的关系和内容而形成的关系链形态。 俞军还帮他们想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点子: 那就是,借助现在刚刚开始兴起的博客概念。 引入一些媒体和知名人士,来开通个人主页或者说官方主页。 这些人就会成为一些热门话题的引领者,形成一种新的关系链,单对多的关系链! 小龙对这个想法很感兴趣。 觉得这是比门户网站,更有趣的一种新闻互动形式…… 隋波这下真的乐了。 我擦,连公众号和微博都快搞出来了? 你们这是要逆天啊! 不过,时机合不合适呢? 他开始摸着下巴琢磨起来。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传奇1997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传奇1997》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传奇1997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传奇1997》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