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长城会议-3 战略大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传奇1997第二百六十四章 长城会议-3 战略大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第二天的会议果然很精彩…… 在座的都是极精明的人,昨天隋波已经点明了: 一,聚焦主业的市场机会和战略; 二、新的市场机会不是不行,但必须是成长性足够高,能够成为核心主业的…… 这种情况下, 像什么市场上现在热门的那些Web2.0的概念,RSS、SNS之类的,其实都是社交网络的一些“变形”功能而已。 除了增加了一些用户创造内容和分享的概念之外,也没什么新鲜的。 完全支撑不起一个庞大的市场,也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 大家都默契的,不再将重点放在这些方面。 反而在一些重点战略上,争论的非常厉害! 这种能够在隋波、所有集团大佬面前,表现的机会并不多…… 尤其是那些新加入体系的“空降”高管。 他们来的比较晚,已经融入不了隋波的两个核心圈子: “帝大+水木”的大学创始团队圈、张奕+宋健为首的“投行+方正(联想)”圈。 易趣系现在俨然已经是国内互联网的“霸主”,那些副总裁们都有“上进心”啊! 这时候,就是最佳的表现场合。 在电商、搜索、社交三个核心业务上, 几乎每一个大的战略,大家都积极发言,参与讨论,提出了众多的问题、意见、新的想法…… 比如,就拿电商的“新零售”战略来说。 这是隋波去年在易趣大促时,提出的一个新“战略”。 其实说实话, 在2004年这个时间点上,这个战略的确是有点太超前了! 前世老马提出“新零售”概念的时候, 正是传统电商由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终端大范围普及,所带来的用户增长以及流量红利正逐渐萎缩,传统电商所面临的增长“瓶颈”开始显现。 为了继续保持电商业务的增长,只能把目光投入线下…… 而现在, 无论是互联网还是电商业务,都还处于爆发前夕的飞速发展时期。 光是把“电商”这个主业做好,就很不容易了…… 这时候涉足线下, 也不是不行,但对易趣整体的管理能力和资源分配,考验非常大! 当然,如果真的能够在现在开始,就对“线上+线下”的模式有所突破, 那易趣就会比最大的竞争对手亚马逊,更早的进行对传统商业的变革。 产生的收益,也无疑是巨大的! 就连隋波自己,也没有太成型的想法和具体的策略,只是想试一试行不行…… 这些高管们也都能够看到其中的一些问题和机会。 所以,对于到底该怎么搞“新零售”,大家就展开了非常激烈的讨论: 比如在线上和线下到底该怎么协同的问题上,就产生了多个分歧: 李欣从这次易趣大促和国美的竞争中,敏锐的看到了渠道对厂商的控制力在加强。 他在张奕提出的“大规模定制”基础上, 更加激进的提出:收购小品牌厂商,打造“易趣”自有品牌! 他举了沃尔玛的例子, 认为凭借自有品牌,易趣可以在不提高价格的情况下,扩大边际利润率,而且这还能对供应商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为用户提供更优惠的产品。 甚至李欣还根据平台的数据分析,将自有品牌的目标定在:小家电、MP3等消费电子、手机、日用品等品类。 而比沃尔玛的传统销售模式,易趣作为电商更有优势。 可以采用线上营销,线上和线下渠道同时上线销售,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这一点上,黄海却有不同意见。 他认为作为平台,不能即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 这会引起一些合作伙伴的担忧,从而选择其他平台,给竞争对手留出了发展扩张的机会。 两人的争论很激烈,但隋波却没有制止。 他坐在上首思考着: 这两人的分歧点,其实是渠道和平台之争。 易趣+淘宝的商业模式,其实和前世阿里的天猫+淘宝不同…… 阿里的天猫是从淘宝中诞生的,实际上就是淘宝的升级,通过正牌厂商开旗舰店的方式,来实现B2C。 天猫的本质上,依然是类似淘宝一样的平台,本身并不是零售商。 而现在的易趣,走的是京东模式,自营为主。 本质上就是传统零售商的线上版,而不是平台。 这个问题在前期还不明显, 但当规模上来了之后,易趣的“重”和淘宝的“轻”,就必须要有不同的战略方向了…… 他心里有了些想法,不过没着急说。 先让他们辩,越辩思路会越清楚,等到了最后,隋波再拍板。 像张勇等人也加入了讨论中。 张勇的头脑清晰和敢于直言,也给在座众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觉得,李总和黄总争论的问题核心,是易趣网和淘宝网的定位和商业模式不同。 那么,既然B2C和C2C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电商形态,就有必要采取不同的战略方向! 从电商业务整体而言,我认为细节上的分歧,都可以讨论。 但未来五年大的方向,其实是相同的: 那就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民的快速增长,电商的市场规模正在快速增长。 在这个阶段,扩大电商的用户规模和交易额,才是最重要的战略目标。 我认为,一切策略,都应该为这个目标来服务。” 众人都为之侧目…… 以张勇的资历,居然敢直接对李欣和黄海两个集团大佬的分歧,做“决断”,果然人如其名,颇有勇气啊! 类似的争论还很多…… 又比如, 小马哥提出的“多元化”战略,还没等隋波说话呢,周杰就站了出来。 周杰是隋波“开放平台战略”的忠实支持者。 而且之前没有合并前,易信就已经开始搞“开放平台”了,已经有无数的小的游戏公司、软件和应用公司加入平台,为EM提供了丰富且大量的产品。 他就直接反对: “易迅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多元化,而是对现有业务的深入挖掘和整合! 一来,易迅经过之前的不断收购和合并,业务线已经非常长了。 从即时通讯、邮箱、社交网站,到文学、音乐、游戏、门户网站……,这么多业务,已经足够多元化了! 波总之前提出,百度和易迅都需要根据业务特点,打造属于自己的生态。 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以即时通讯为核心,利用易迅的用户规模优势,为现有的这些业务进一步导流和赋能,让他们能够在细分领域领先优势扩大化。 同时,我们还需要打造属于易迅生态的核心主业。 即时通讯虽然免费为主,但可以通过生态中的其他增值业务和会员来收费。 此外,我认为,广告和游戏是两个值得重点发展的业务,市场规模够大,而且我们的流量优势可以实现变现。” 他的观点也得到了曹国伟等人的支持。 小马哥倒是很谦逊,他本身也不是那种喜欢争论的人,当下点头道: “你的意见我同意,但是我认为这两者并不矛盾。 现在我们的无线业务受运营商的影响很大,下滑很快,把互联网增值服务、网络广告、游戏这三个业务作为核心业务是对的。 但是,互联网的特点就是创新。 现在的市场形式是,很多新的业务在不断出现,而如果我们不做,只是希望让那些加入我们平台的小公司来做的话…… 一来他们的研发能力有限,拿出来的产品质量不高,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二来,就像波总说的,我们也需要不断加深自己的护城河。 别人的总是别人的,我们自己也应该有所准备。 毕竟,微软的MSN,阿里的旺旺,甚至网易的泡泡这些竞争对手都在外面虎视眈眈。 我们不能犯任何错误。 现在EM和QQ有近2亿的用户,这么大的用户规模,任何一点小的产品纰漏,对用户体验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隋波在旁边听到这里,才明白小马哥并不是反对“开放平台战略”。 而是他考虑问题,习惯从用户体验出发,更希望自己来研发新的产品。 骨子里,小马哥还是有着工程师和产品经理特有的傲气啊! 总觉得自己做的才是最好的…… 除了业务本身的一些争论外。 在技术领域,关于“去IOE”是吵的最激烈的。 但是这一点,隋波却没有纵容。 在众人提出不同意见后,还没等庞勇和王坚发言,他就在上面直接说话了: “去IOE和云计算这两件事,不需要讨论了。 这是我们必须要搞的,再难也要弄,如果现在不搞,未来我们就死定了!” 隋波直接就拍板了。 以他的权威,再加上这帮P线上的高管,都是跟着他创业多年的人了。 早已形成了习惯,那就是隋波下决心的事,基本上没有更改的余地。 所以也就一个个偃旗息鼓了。 只是心里郁闷,好吧,看来以后不用回家了! 以易趣系现在的体量,这么大规模的技术和服务器替换,天天加班到深夜是必然的了…… ………… 经过一整天的讨论后, 虽然有些问题依然有众多的细节,还没有完全谈清楚。 但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在大方向上的一致。 隋波让左清泉归纳了所有的战略构想,然后形成了一张战略大图。 看着最后放在投影大幕上的那张,圆形的生态战略图…… 隋波笑了。 这是一张由圆心向外不断辐射,不同层级的战略分布图: 圆心是“数据、云平台”,以代表整个生态都是以数据和云计算为核心; 第一圈的外围圈层分为三块:电商、搜索、社交,这就是整个生态的三大核心业务; 第二圈外圈,又是以三大主业为核心进一步外延: 比如电商就再次细分为B2C、C2C、支付、物流、线下…… 第三圈外圈进一步对各业务进行细分; 比如B2C就再次细分为:自有品牌、大规模定制、个性化营销、增加品类、促销常规化等等。 隋波不由想起了自己前世时,经常会在网上看到的:BAT生态体系图…… 他笑道: “大家都认真看看这张图…… 无论做什么业务,面对什么样的群体,我们都需要来做这样的一个排兵布阵,我们和所有的员工,都是站在一张图上! 否则就会出现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情况,想着反正我只管我自己的就好了…… 今天大家得明白, 我们是站在不同的位置上,但是拼起来是一张完整的图! 这两天,大家说了很多战略。 那么到底什么是战略呢? 我们的战略,其实是和我们的使命一脉相承的,那就是“让世界更简单,更有趣。” 大家可以看到, 今天我们的核心战略板块,依然围绕着从1997年创业开始,然后不断延伸。 这些战略又是怎么生成的呢? 就是我们要不断追问,你今天做这件事情是为什么?是不是对我们的使命有益? 只有想“为什么”的时候,我们的脑子才足够清晰。 当我们发现, 今天再要去回答这个问题,越来越困难的时候,就说明当下的布局和服务已经不足够的时候。 我们就可以基于这样一个“为什么”而做“我是谁”,才去构思出新的战略图来。 因为当下我们不断问的时候,会发现不够。 不够的时候,我们才会想到要去创新,去找到新的方向,然后才会有这样一个布局。 所谓的战略更新和迭代,就是一个我们保持清醒,不断的追问为什么的过程! 所以,我认为,今天我们的讨论也是非常有效的。 而且结果也令人欣喜…… 最后我也说几句吧, 确定集团的战略,应该是我的工作,我现在就是做这个事情,看清整个未来的局。 我如果做你们的工作,那就说明我们团队出问题了…… 具体的技术、产品、业务上面,我现在已经没有你们更懂了,但是我必须要看清楚互联网真正的商业模式和未来趋势在哪里! 所以,我提出了易趣的“大数据”战略和“新零售”战略,易迅的“互动娱乐”战略,百度的“全球化”战略。 但是从提出战略到落地执行,中间的区别还是非常大的! 大家是否真心的“认同”和“相信”这个战略? 执行起来问题在那里?怎么解决? 阶段性的目标是什么? 三年里我们要走到哪里?五年后我们又能走到哪里? 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而今天的讨论中,我感觉大家对这些战略的认识也非常深刻了,对很多细节也进行了分析和解决方案的讨论。 这很好,也就达到了我们开战略会的目的…… 现在战略大图出来了。 那么,接下来就是我们要考虑,基于战略大图,我们的组织能力,人才结构,文化传承的问题。 我之前说过,战略的落地,一定是靠组织,靠文化,靠执行。 今天我注意到,有些人还是对一些新的业务很感兴趣,有的人对非所在公司的一些业务,思考的也很深入。 这就很好,具备全局的眼光,从整个生态的发展来考虑问题。 这也证明了,我们的团队依然是保持了旺盛的进取心和好奇心,保持了不断思考和学习的态度。 明天的会议,我们会讨论基于新战略的组织架构调整和人事方面的布局。 大家晚上回去可以思考一下,在新的战略中,自己在组织架构的定位和业务方面的思考。 如果有想调整的,也可以找我谈。” 他最后淡淡的一句话,却让不少人脸色微动。 老大这是又要搞“大轮岗”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传奇1997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传奇1997》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传奇1997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传奇1997》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