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天工”与“挖角”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传奇1997第二百七十六章 “天工”与“挖角”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经过对魔都芯片产业的一番摸底,隋波的心情也是百味杂陈。 不得不承认, 这个时候,国内无论是芯片企业,还是国内高校。 对于芯片研发方面,都还处于“学习”和“追赶”的阶段。 最重要的,还是在心态和思路上。 限于时代制约,国内现在对整个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大多数人都并没有清晰的认知。 甚至,交大还积极邀请他,投资“汉芯科技”…… 艾玛,这个大坑,隋波躲都来不及呢! 明年初,“汉芯”造假事件就要被曝光。 这将是国内半导体发展历史上,最“惨痛”的教训……,直接导致之后几年里,国内关于芯片研发的经费停止审批。 也让国内半导体产业,在之后的接近10年里,在自主芯片研发领域,发展几近停滞! 这种事,就算隋波提前知道。 但后面牵扯了太多学术界的内幕,他绝不适合牵涉太深! 无论如何,看了一圈后,他终于明白。 目前国内在芯片领域的落后,是真真切切的,也是全方位的! 不过,在考察的过程中,经过和多方业内人士的交流。 隋波也渐渐梳理清晰了,接下来在芯片领域的布局策略: 既然国内在技术研发上差距这么大,要想弯道超车,就必须两条腿走路! 从中芯和中微的经验来看, 要搞芯片公司…… 核心团队一定要从英特尔、AMD、IBM、摩托罗拉这些国际巨头公司里,去挖那些顶尖的华人工程师: 他们拥有对全球最先进技术的认识和积累,对产业前沿趋势非常了解。 同时,也具备商业化的市场思维,有着丰富的产业链人脉资源和经验。 可以快速完成公司初期的业务雏形构建,节省大量起步阶段的时间! 至于国内的人才方面,还是把目光放长远些…… 先以和一些顶尖大学进行项目合作的方式,从那些硕士、博士研究生入手。 用传帮带的方式,培养未来的小牛。 这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团队。 这些新一代的80后中国科学家们,再过10年,正好是出成绩的时候。 等到那时候,他们才能真正顶上来! 而且,隋波也发现自己还是犯了一个错误…… 那就是太心急了。 作为一个文科生,对于技术领域他毕竟是门外汉。 在互联网领域还好。 产品、市场、用户这些方面,他都能懂一些,对时代趋势和发展方向也了然于胸。 这样按部就班的发展起来。 一连串的成功,也让他有点过于自信了。 没有充分考虑到涉入一个全新的产业,尤其是国外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的成熟产业,更是触及到国家级战略竞争的核心科技领域时,会面临的各种困难。 要想从互联网应用层面,切入到信息产业链上游的芯片和操作系统层面。 无论是从人才、技术、专利等方面,都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投入和时间的积累。 科技创新是有它的客观规律的…… 他现在最重要的工作, 就是先熟悉产业链各方面的具体情况,然后再“定战略、搭班子,建团队”。 真正以重头开始创业的心态,一点点的把根基打好。 再在适合的时机,比如08年金融危机、09年智能手机爆发的机会。 先以移动操作系统为突破口,带动手机和移动芯片业务,用不断迭代的方式,来实现对国外巨头的赶超…… 再通过自主研发、收购的方式,来解决一部分专利问题。 将来无论是向高通买授权,还是交叉授权,可以腾挪的余地就大多了。 隋波也仔细分析了,目前自己布局移动互联网产业的优劣势: 他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了解未来移动互联网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和产品。 这在科技研发领域里,已经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了! 方向、标准、产品趋势、市场需求……,其实是最困扰那些科技研发人员的。 一旦研发方向错了…… 再牛的巨头公司,也会完蛋! 诺基亚、摩托罗拉这样的手机巨头、IBM、英特尔这样的芯片巨头……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都押错了注。 投入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之后,最后依然不得不退出了移动芯片和智能手机业务! 而高通就凭着在3G时代CDMA上的核心专利,以及在移动芯片上不断的推陈出新。 近乎躺着就赚了近十年的巨额利润! 隋波的另一个优势,就是他手里的资金充裕。 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中国半导体产业在今后几年发展迟缓,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研发经费的投入不足。 芯片是资本密集型产业。 研发投入成本高,投资、并购也都是动辄数以亿计美元的量级。 没钱是绝对玩不转的…… 而隋波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现在互联网方面的布局已经基本完成。 易迅、百度、易趣三家旗舰公司,接下来几年都是发展高峰期…… 易迅的游戏、百度的搜索广告、易趣的巨额交易沉淀资金,也都是吸金利器。 接下来的几年里,隋波旗下的星河系各公司,现金流都很充裕。 而且这三家公司都已经上市,融资渠道畅通。 无论是抛售股票套现,还是增发、发债,筹集资金方式多样化。 这也能够为隋波在移动互联网的布局,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可以说,目前国内的民营公司中。 除了华为, 也就只有隋波的星河系,有这个实力,投资芯片领域了…… 最后一个优势,则是隋波“All In”移动互联网的决心! 不要小看这个优势,这是信念层面的,有时候反而是一家公司领导人,在进入新行业时最重要的品质。 敢不敢“赌”? 敢不敢投入所有资源去“赌”? 他发展芯片业务的初心和理想、支持甚至坚持的决心、资源投入的力度和规模…… 这些都会是打动业内那些真正的超级大牛,最有力的一点! 从这个角度来看。 无论任何行业,创业初期都是一样的! 只有创始人和领导人先确定了这家公司的使命、价值观、愿景。 才能找到真正“志同道合”的人才。 ………… 隋波的策略确定之后。 接下来就是一段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的大规模“人才挖掘”行程。 魔都-钱塘-金陵-江城-蓉城-长安…… 隋波一反之前低调不露面的行事风格,马不停蹄的在各地奔波。 他接连拜访了复旦、上交大、同济、浙大、南大、东大、电子科技大、西交大、西电科大……等一批顶尖高校。 当然,作为自己“根据地”的帝都,像帝大、水木、中科大等也是重点。 在倪院士的引荐下。 隋波和各高校在微电子、集成电路领域进行研究的许多教授,都进行了交流。 一方面是进行调研,进一步了解国内芯片研发的进展和现状; 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够和这些大学在一些项目研究课题上进行合作。 同时也趁机寻找一些可用的人才…… 收获也不错。 像隋波拜访了浙大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兼任复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的严晓浪教授。 他同时也是“中天微系统有限公司”的创始人。 而中天微,就是后来阿里“平头哥”的起源(阿里收购中天微后成立)。 其拥有来自摩托罗拉的PowerPC技术。 这是摩托罗拉和IBM合作推出的一种CPU架构,是和X86、ARM都不同的一种嵌入式微处理器架构。 不过90年代中期,PowerPC 在和Pentium的竞争中失败,市场占有率很低。 在ARM崛起之后,更是已经彻底退出了X86和ARM的阵营,基本不是主流技术了…… 但中天微却一直在这个架构上,进行着自主CPU的研发。 后来也因此,号称是中国大陆唯一大规模量产的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公司,还宣称指令集和CPU是自主研发、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虽然老严作为“汉芯造假”事件的专家评审组组长,有点“黑历史”。 但其在国内芯片领域业内和学术界的地位却很高。 隋波也没必要“求全责备”。 有利用和合作价值就好! 无论是浙大还是复旦的芯片研发人才,还要靠老严来挖掘…… 此外,还有一些国内半导体学术界的领军人物: 如东大王志功教授、西电科大的郝跃教授、帝大王阳元教授、水木的王志华教授等等。 经过这样一番拜访后, 隋波首先在国内半导体学术界内,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华人首富”准备进军芯片产业! 这无疑是一个令业内振奋的好消息…… ………… 2005年4月28日。 一家名为“帝都天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京成立,注册资金1亿RMB。 这家低调成立的公司,却有着豪华的管理团队: 董事长隋波、CEO周杰。 董事还包括宋健、周枫、小马哥、庞勇等(非执行董事); 以及倪光南、张汝京、尹志尧、严晓浪、王阳元等半导体学术界、产业界大佬(外部董事)。 易趣、百度、易迅等星河系公司,都是“天工”公司的股东。 初期投资规模就高达5亿美元! 其中,隋波个人通过流波资本投资2亿,易趣等公司各投资1亿。 隋波将公司名字定为“科技有限公司”,而不是“半导体有限公司”。 已经表明了他的野心…… 这家名为“天工”的公司,将作为旗舰公司,承担他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所有布局! 就像他对周杰说的: “天工要面向未来,再造一个全新的星河系!” 在天工科技之下, 隋波还注册了“紫薇半导体有限公司”(芯片)、“飞天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智能手机)两家子公司,都是由天工科技100%控股。 “紫薇”是天庭的别称。 隋波准备今后推出的芯片芯片,都以“天庭”的星宿来命名; 像什么青龙芯片、朱雀芯片、玄武芯片……,听着也挺带感的! “飞天”一方面取意于隋波故乡的敦煌壁画; 另一方面也有浪漫、神话色彩。 可以学华为,抢先把那些中国传统神话里一些好听的名字商标注册下来,像什么昆仑、青丘、鲲鹏……之类的,也挺有意思。 把这几个公司的架子搭起来之后。 就需要“搭班子”了! “天工”的管理团队,隋波让周杰先进行内部挖掘和外部邀约。 最后他再来拍板。 也是让周杰作为CEO,从一开始就能够树立起团队里的权威…… 从易迅这样一家上市公司CEO,调到初创公司,从头起步。 就算从全局来看,“天工”可能未来的发展空间和重要性也很大,但周杰还是牺牲不小的…… 隋波还是要考虑周杰本人的情绪的。 他自己则坐着私人飞机,开始了全球“人才挖掘”之旅! 第一站就是硅谷。 这次隋波的目的非常明确: 作为移动互联网布局的核心,“紫薇半导体”必须找到一个非常资深的芯片行业顶尖高手! 而他“挖角”的首要目标, 就是现任IBM半导体研发中心副总裁,苏姿丰(Lisa Su)。 在前世,苏姿丰被业内称为“苏妈”,是AMD历史上的首位女性CEO! 不过那是十年之后的事了…… 这时的苏姿丰,还只是IBM里一个中层的研发管理人员,不显山不露水。 如果按照前世的轨迹: 她将会在07年加入飞思卡尔半导体,任CTO;2012年加入AMD任COO,并于2014年正式接任CEO。 隋波看重她是两个原因: 第一,她是硅谷少有的华裔女性工程师,又是ww人,从小就移民美国。 在芯片这个敏感的业务上,苏姿丰的这个身份,无疑在很多时候,能消除不少麻烦; 第二,前世无论是在IBM、飞思卡尔,还是AMD的工作履历中,苏姿丰都保持非常良好的口碑和记录。 懂技术、懂管理,能力极强。 隋波相信,任何一个能够在如此竞争激烈的行业内,做到巅峰的人,都是万中无一的人才! 毕竟能做到巨头公司CEO的位置,这已经不仅是能力问题了…… 还代表着这个人,对行业趋势的洞察和远见、对市场的敏锐反应、面对复杂的竞争局面和大型公司内部复杂问题的处理能力! 隋波把现在和“未来”,能够在芯片领域走到巅峰的华人或者华裔。 全都梳理了一圈后。 最后发现,苏姿丰,就是“紫薇半导体”CEO最适合的人选! 当然,此外,硅谷那些芯片巨头公司里的华人还很多。 其中也不乏一些顶尖的技术人才: 像现任英特尔技术总监,去年被授予英特尔公司技术领域最高荣誉‘英特尔院士’的李序武博士(密歇根大学)。 他将来回国,将会是中芯国际的技术副总裁; 英特尔技术与制造集团逻辑技术开发高级设计总监,张晓强博士(水木、杜克大学); 将来他会以英特尔副总、首位“英特尔院士”的身份,被台积电挖角,担任设计暨技术平台副总裁; 还有博通公司(BroadcomCorporation)技术总监,江习承(JerryJiang)博士(中科大、加大洛杉矶分校)…… 这些人中, 有些是他前世听说过的,有些则是国内那些专家推荐的得意弟子。 隋波准备以这些人为核心团队。 从一开始就把“紫薇半导体”,打造一个“全球顶尖”的芯片团队! 只有这样, 他才有把握在3-5年的时间,在移动芯片方面有所突破……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传奇1997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传奇1997》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传奇1997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传奇1997》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