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战和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传奇1997第三百二十章 战和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隋波最大的优势,就是“未来”视野。 这也让他在考虑任何问题的时候,不仅能够比所有人看的更长远。 最重要的是, 他能做到:身在局中,心在局外! 用一句俗点的话来比喻: “很多当时觉得天大的事情,过段时间再看,也不过如此……” 这也让他每每遇到任何事,都有种令所有人惊讶的镇定和沉稳。 就如此刻。 隋波神情平静的坐在那里沉思,一点也不像张汝京等人,显得那么焦虑。 他先是回忆了这个诉讼案的整个进程、媒体曾报道过的一些细节。 看看有什么地方,是可以拿出来翻盘的; 其次,他在心里快速的过了一遍张忠谋的人生履历、台积电崛起之路。 分析张忠谋和台积电目前最看重的,和最需要的是什么? 有什么是可以拿来做谈判筹码的? 第三,他在考虑,在不影响未来“中国芯”大战略的前提下。 中芯国际能够付出的最大代价和底线是什么? 最后,通过这次和解,中芯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和解也就意味着求和。 需要赔偿资金,甚至出让股份……,即使这样也只能治标。 只要中芯继续崛起,两者之间的竞争,就是不可避免的! 借这次“和解”的机会,获得早期的相关技术授权,来消除隐患; 暂避锋芒,通过划分市场和产品等级,让出一定的高端市场,来麻痹对手,积累技术,等待时机进行超越…… 这才应该是中芯真正的目标! 不过,除了帮中芯想办法解决这次危机外, 隋波考虑的更多…… 从家国情怀,国家大义上看,中芯是“芯片制造”最大的希望,必须保全。 但隋波同时也要为自己的产业布局考虑! 现在星汉还只是中芯的小股东…… 他本来是计划等到08年左右。 金融危机影响下,中芯股价大跌,同时受行业不景气影响缺乏资金,急需融资的时候。 他再重金投入,一举拿下大股东的位置! 一方面,避免大唐进来导致的内讧; 另一方面,彻底完成“星汉系”在芯片产业从设计到制造的全布局。 当到14年以后,大基金进入,他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这也是重生者的“毛病”之一, 总觉得任何产业只有自己的掌控下,发展起来才是最放心的。 而中芯国际又是非常特殊的。 因为注册地在开曼群岛,张汝京又是美籍,公司创始初期的资金来自全球各国资本,又在美国上市。 所以中芯国际完全可以视作一家外资公司,只是把工厂设在了大陆…… 典型的“白皮黄心”! 而这恰恰可以规避“瓦森纳”协定中,对中国技术出口的限制! 这也是为什么, 当中芯国际以令世人惊讶的速度,一连建了4座12英寸芯片加工厂之后,国企背景的华虹NEC筹划了多年的第一座12英寸工厂,依然因美国技术封锁而胎死腹中的原因。 再举个例子: 就在去年12月, 中芯国际得到荷兰两家银行8500万欧元长期贷款合约,用于购置光刻设备。 是的,目前最先进的193 纳米浸润式光刻机,中芯国际是可以马上买到的…… 换言之, 一直到十几年后的7纳米制程之前,中芯都不会存在芯片制造设备上的短板。 这就是必须保全中芯国际的重要性…… 只要技术研发跟的上,中芯就不会在全球芯片制造的升级步伐中掉队! 未来十几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爆发, 光是智能手机的芯片代工,就可以让中芯获得充足的发展和研发资金了。 这就是一个正向的循环: 有大量的资金投入研发,才能推出高端先进制程,而高端制程又能够获得更多的客户订单和市场份额,从而赚取更大的利润。 这就是张忠谋为台积电制定的战略:“技术领先、制造优越、客户信任”。 当然,他在商战中, 最让人恐惧的是“大踏步技术创新、自杀式价格策略”,以及“跳空高开、隔代打击”…… 嗯,思路又飘远了。 隋波回过神来,一抬头,才看到张汝京等人,全都目光炯炯的盯着他。 “不好意思,我想问题出神了……”隋波笑笑。 江上舟呵呵笑道: “没关系,隋总,我记得当初你就提过,台积电可能会再次诉讼。 现在来看,你的顾虑是对的……,现在的局面对中芯很不利啊! 现在这个情况,你有什么建议吗?” 隋波稍一犹豫,立刻让几人眼睛一亮,有戏! 谁知道隋波却又道: “是有一些想法,不过还不太成熟…… 我先卖个关子,等一会董事们都到了,大家再讨论吧。” 没等众人追问,隋波又转过话题,问张汝京道: “张总,中芯现在的经营情况怎么样? 如果这场官司打起来,你们有没有评估过,对业务的影响有多大?” 张汝京毕竟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也不急于一时。 “今年到现在来看, 前三个季度虽然依然亏损,但是期内营业额继续提升了6%,已经超过12.5亿美元,经营业务现金流入也有5.6亿美元。 在整个半导体行业下滑的情况下,还是不错的。 只是因为设备折旧和摊销金额高达6亿美元,才没有能够扭亏…… 诉讼方面……,公司现在还是按照原来的计划进行生产和运营。 从目前来看,公司和主要客户、战略合作伙伴都在保持良好的互动,整体发展暂时还没有受到影响。 只是,我们需要尽快就诉讼事件给出回复。 不然投资者和资本市场方面肯定会有反应……” 隋波点了点头。 亏损也正常……,芯片制造也就是这样,前期投资成本太高,当年台积电也是成立7年之后才开始盈利的。 只是这样一来,如果选择和解,赔偿金还是个问题。 其实在张汝京“疯狂建厂”扩张的背后,中芯的资金压力一直都很大。 除了上市融到的18亿美元之外, 这两年里,中芯的大肆扩张都是靠着贷款和政府补贴…… 中芯去年获得了中银6亿美元贷款,在帝都12英寸芯片生产线产能扩充; 今年5月又和10家中外资银行签订了为期5年3亿美元的贷款,用以扩充天津8英寸芯片厂产能; 6月又获得18家中外银行组成的银团6亿美元贷款…… 可以说,张汝京虽然是“建厂狂人”,对中芯迅速扩充规模大有助益。 但随之而来的,却是非常大的债务和资金缺口! 其实就算没有台积电的诉讼, 今后这两年,中芯也会过的很辛苦。 一方面,是全国各处建厂后,产能过剩,全球半导体市场下滑又导致订单不够,亏了不少。 另一方面,明年DRAM(内存)市场大崩盘,缩水83%,中芯现在又是主打存储芯片,又是一重打击。 张汝京的确是中国芯片产业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但是他精于建厂,在运营上却是弱项,这也是中芯的一个隐患所在…… 隋波随便想想,都觉头大。 如果不是大股东,不能完全控制中芯的战略发展方向,隋波很多时候就算有心,也是无力啊! 或者借着这个机会,加大对中芯的控制权? 隋波心里一下闪过这个念头,但转瞬就熄灭了…… 现在他实在是分身乏术,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战线已经铺的太长了! 反正这两年里,整个芯片代工产业不会发生全局性的重大变革…… 还是等过两年,他缓过手来再说吧。 ………… 等到陈立武赶到后,众人寒暄了几句,开始连通全球各地的董事,召开电话会议。 在张汝京介绍完具体情况后,一众董事也是忧心忡忡。 毕竟之前已经有过一次败诉了,大家都没有把握。 而张汝京的主张,就是提起反诉,坚决不承认台积电的起诉事由: “台积电在和解协定签订后的17个月内,从未表达任何投诉…… 现在偏偏在我们各项业务和技术上取得了里程碑的进步时,才采取行动。 我认为,这就是非常明显的,以诉讼为由的恶意竞争! 台积电就是怕我们在大陆市场的领先地位,对他们构成威胁。 我们应该提起反诉,就说台积电违反和解协定,而且违反公平诚信原则。 另外,我们还要起诉他们,企图干扰中芯国际的业务,以及与客户所建立的珍贵关系。要求台积电就此作出赔偿!” 相对于张汝京的强烈反应,其他董事们则显得冷静的多…… 像飞思卡尔的董事Sean(肖恩)就说: “芯片产业都是跨年度下单,张总,这次台积电特意在加州提起诉讼,很可能会影响很多美国大客户明年的订单。 据我所知,Broadcom(博通)、Nvidia(英伟达)都对此非常关注…… 我建议还是尽快解决这件事,不要闹的太大。” 另一个董事周延鹏也道: “是啊,张总,现在和台积电打官司,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 中芯现在是发展的关键时期,诉讼影响很大,我们还是要稳妥一些,最好能和解。” 隋波一看这个情况,心下更定。 原本他还以为前世中芯坚决应战,是董事会的共同决定。 现在来看,只是张汝京凭借的个人的威望,把其他董事的不同意见都压下去了。 遇到强敌,不惧战斗! 这本身没错,但是也要看具体情况…… 中芯和台积电之间,还没到你死我活的程度,甚至中间可以操作的空间还很大! 最后,隋波才发言。 “王董、张总,各位董事。 对于台积电这次的诉讼,我是比较赞同和解的。 当然,我所说的和解,不是简单的认输“求和”,或者说息事宁人。 而是从全局和未来,中芯发展的整体战略来考虑的。 我觉得,无论是战还是和,都需要为大的战略目的而服务。 而我们中芯的核心战略是什么呢? 我觉得,应该是张总当初创建中芯时的梦想……,那就是,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芯片制造厂! 就像诸位董事说的,现在正是中芯发展最关键的时刻。 据我所知, 虽然中芯这两年发展很快,但是隐患也很大! 一来,因为在前期要尽可能快速地跟上,整个国际半导体市场的产业升级。 张总只有打破正常节奏,在还未消化完8英寸生产线的巨额投资成本时,又开始大规模进行12英寸生产线布局。 这就使得投资额滚雪球般扩大,而创造的收入无法覆盖投资成本,公司长期亏损。 二来,为了尽快形成规模效应,中芯这两年来在各地快速扩张建厂,这的确让我们的产能提升,营收也大幅增长。 但是摊子铺得太大,在运营上就显得粗矿了些,良品率一直都提不上来! 再加上我们还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先进制程工艺的研发…… 这种时候, 我们最需要做的,应该是苦炼内功,提升营收。 一方面推进技术创新,同时在运营效率上,下大功夫进行提升; 另一方面,则是需要获得更多的客户信任和订单。 可以说现在我们是外强内虚! 这个时候开战,我个人觉得,弊大于利…… 最关键的是,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跟着台积电的节奏走! 台积电是市场老大,已经过了发展期的亏损阶段,去年的利润就高达30多亿美元! 他耗得起,我们中芯耗不起…… 更不用说有了上次败诉的案例,这次台积电以同样的理由起诉,我们败诉的可能性也很大。 所以,我的建议也是争取和解。 当然,这个和解,也是有说法的…… 不能像上次一样,留下尾巴和隐患。 无论是赔偿金也好,还是其他条件也好,我们必须要通过和解,来获得中芯未来发展的充足空间! 所以,我有个提议。 我们和台积电谈“和解”的同时,也跟他们谈“战略合作”…… 现在对于台积电而言, 最大的威胁其实并不是我们中芯。 而是Inter、三星这些巨头,他们正在重新进入芯片制造市场,并且投入巨资,准备抢夺台积电的市场。 台积电之所以针对我们,其实还是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同时,我们崛起的速度太快,让他们感到不安了…… 这两点,都不是不能解决的大问题。 历史遗留问题,可以通过赔偿金和获得技术授权来解决; 我们发展速度快,首当其冲的也不是台积电, 而是联电之类后面几名厂商…… 同时,如果台积电和中芯进行股权方面的合作,那就可以分享我们成长的收益了。 这样一来, 我们就可以和台积电化敌为友,彻底放下包袱,全力发展。 中芯和台积电说到底,都是华人企业。 我们完全可以携手共同发展半导体…… 在工厂合作、技术授权、新领域里甚至股权层面。 都是有广阔的合作空间的,都可以谈。 在围棋里面,有一招“弃子”:放弃一块战术上的小棋子,追求更大战略层面的领域。 不争一时一地之得失,眼光放远,心胸开阔,看似“舍”,其实是“得”。 舍得之间,才是大智慧。 如果大家觉得可以尝试和台积电谈一下的话……,我倒是愿意做个“中间人”。 总之,我的建议就是,越是到了这种关键时候,越不能乱。 所谓危机,伴随着危险的,永远都是机会!” 隋波的一番话, 让包括坐在会议室里的王院士、江上舟、张汝京、陈立武,和电话会议系统另一端的一众董事都悄然无声了。 大家都在默默思考他的这番话中的含义…… “和解”的同时,和台积电“战略合作”? 可能吗?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传奇1997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传奇1997》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传奇1997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传奇1997》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