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星星之火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叫欧楚良第二十四章 星星之火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比赛结束了,不是因为商议打入一球而结束,而是在十一名健力宝拼尽最后一丝力气的情况下,死守了十三分钟才结束的。 当比赛结束哨声响起的一刹那,包括欧楚良在内,所有的健力宝球员都瘫倒在原地,大口大口喘着粗气。 替补席上,那些曾经上过场和没上过场的球员们一个个冲入球场,跑向那些早已抽筋的队友,帮他们进行拉伸康复。 几千名圣保罗当地居民在球场周围呆呆地看着这一幕,他们惶然无措,不知该怎么去对待这样的结果。 就好像他们四十多年前马拉卡纳球场的同胞一样。 能说什么呢? 整场比赛都被圣保罗队员控制在脚下,他们的射门次数达到了25次。 可这25次射门,没有一次彻底穿透健力宝的球网,他们的比分自然而然地停留在原始。 而健力宝的射门却只有可怜的三次,唯一一次命中门框范围内的,却好歹不歹地进了球。 时也?命也? 这谁又能说得清呢? 足球的不可预料之美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就连邹筱青也深受感染。踩着一双平底布鞋,随着健力宝替补队员跑入球场,和那些场上的战士们庆祝在一起。 “保利尼奥,刚开场那球你应该直接射门的!” “混蛋,你上半场那次下底的时候,为什么不把球传给我?” “儒尼奥尔,你太独了,你应该用传球制造更多机会的!” “比尔,你在说什么?要不是你总是喜欢插上,为什么会漏人?” 看着一个个累瘫在地的健力宝成员,圣保罗队员怎么也没办法把胜利归功于对手身上。 他们认为,完全是因为某一个队友的不足或是失误,才导致这场比赛的失利。 吵着吵着,几名队员甚至推搡起来。 在自己的主场,在自己的主队球迷面前,上演了一场集体性地闹剧。 “看,巴西人也是人。他们踢的不好,也是会埋怨对方的!” “哈哈哈,我还以为巴西人团结呢!没想到也是埋天怨地的主!” 在草皮上的健力宝球员像是看电影一样,看着对面的圣保罗球员上演一出人生大戏。 “哈哈哈哈哈哈...” 爽朗的笑声在圣保罗球场上空响起,来巴西快半个月了,他们还是第一次如此的畅快轻松。 ...... 回程的大巴车上,球员们虽然身体疲惫,但精神上却亢奋无比。 “团结就是力量! 这力量是铁, 这力量是钢。 比铁还硬, 比钢还强!!!” 在张燃的带领下,众人一边唱,一边笑。雀跃的歌声,传遍了圣保罗的大街小巷。 “大家静一静,静一静!”一曲唱过后,张燃站在车前,“下面让我们的进球小英雄商议来讲两句吧!” “对,讲两句,讲两句!” 在大伙的起哄下,红着脸的商议被推到了张燃的身边。 张燃把卷成喇叭状的笔记本递到商议手里后,自己便坐在一旁,看向商议的脸上写满了羡慕。 这可是健力宝“征战”巴西的第一球啊,竟然被商议这个小子打进了。在座的22名健力宝成员,除了欧楚良和李建两个守门员之外,每个人都羡慕不已。 “呃...嗯...我,我,我这次能进球,最,最先感谢的是,是朱指导,李教练,刘教练。还,还有帕斯卡教练。” “然,然后还,还有欧队,对,对我的鼓励,鼓励...” “我...我...我...” 说到这里,商议再也说不下去。一张俏脸憋得通红,并拢的两条腿不住地摩擦,背在身后的左手早就满是冷汗。 举目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车憧憬的双眸,紧张到爆的商议下意识地欧楚良望去。 看到商议求助的眼神,欧楚良轻笑一声,站起身来到了车前。 “非常感谢我们的商小英雄的发言哈,作为队长,我要在这里唱一支歌,送给我们的英雄!” “嗷,嗷,嗷!” “唱歌,唱歌!” 听到欧楚良要独唱,车上的气氛再次来到了沸点。 商议把手中的“小喇叭”递给了欧楚良,便下意识地躲在了他的身后。 “咳咳咳,那就唱一首,周华健今年新出的歌吧。” 听到欧楚良报幕,车上的球员也渐渐静了下来。 “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 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 欧楚良一开口,邹筱青和刘哥便竖起了耳朵。这首歌,正是周华健,成龙等人今年夏天发行的《真心英雄》。 欧楚良用偏亮的音色加上富有磁性的嗓音,以及李宗盛大师谱写的歌词,立刻征服了大巴车上的每一个人。 刚开始,所有人都在静静倾听;等到唱到第二遍的时候,张晓瑞、李金禹等人便也开始跟着唱了起来。 “把握生命里每一次感动, 和心爱的朋友热情相拥。 让真心的话,和开心的泪, 在你我的心里流动!” “让真心的话,和开心的泪,在你我心里流动!!!” “哦噢哦噢哦噢哦噢!!!” 在一片喧闹声中,邹筱青再次眼含热泪。 巴西的健力宝之旅,在她年轻的生命中留下了一张不可磨灭的烙印。 多年后,每当邹筱青回忆起这一天,也都是历历在目。 路过一个街口时,邹筱青和刘哥带着设备下了车,告别了健力宝成员。 数小时后坐上了飞机,邹筱青的心里依旧不能平静。 白天的比赛过去了好久,在她脑海中还是不时地浮现出欧楚良扑救的身影,商议带球的身影,健力宝其它成员努力奔跑的身影,以及回程时,大巴车上那嘹喨的歌声。 即使对手那么强大,己方的实力是那么弱小,但众人依旧从头到尾秉持着一份属于胜利的信念,并且贯彻至终。 不懈努力,拼搏到底,永不服输! 这是多么伟大的精神啊! 为什么会出现在这小小的足球身上? 而这颗小小的足球,背后是不是还隐藏着其它什么她不知道的东西? 想到这,邹筱青的心更痒痒了。 “刘哥,我们国家有足球职业联赛么?” “当然有!”坐在一旁的刘哥一听到这个,便立刻坐直了腰,“今年年初的时候,咱们足协安排了八支球队作为甲A的试点,在广东省的六市一镇八个体育场进行主客场的角逐,为明年的甲A做准备。” “这次比赛就像欧洲那些发达国家一样,每支球队都是坐着汽车去进行主客场比赛的。” “而且咱们足球界还是首次引用国际足球的先进方法与实际国情相结合,像比赛的场次安排、裁判员的遣派啦,都和过去的做法不一样。” “结果怎么样?”邹筱青一听也来了兴趣。 “结果就是四十场比赛过后,辽宁东药获得了冠军。” “辽宁东药?欧楚良是不是就从辽宁来的?” “没错!李鉄、李金禹也都是来自辽足。”刘哥笑道,“辽宁可是足球大省,辽足,大连,沈阳的各个俱乐部都有不少国脚。” “那这次试验做的怎么样?成不成功?” “不是很成功。”刘哥摇了摇头,从怀里掏出一个笔记本,“我这里有份《足球》统计的资料,这次比赛门票收入共四十三万九千七百元,平均每场收入约一万零九百九十三元,各体育场上缴冠名、广告费共计四十七万五千元。” “可平摊到每支球队身上就很少了。” “按照之前规定,各队自费参赛,门票收入分成。每场比赛门票收入40%归体育场,40%给参赛队(胜队28%,负队12%),另20%归中国足协、广东省足协和广州市足协。” “但是在扣税后每队的实际收入太低了,为了调动积极性,足协的许副主席决定,将上缴的20%的收入在扣除集训、比赛正常开支后,留下十一万元给广东、广州足球协会作为青少年足球发展基金,其余全部资金部分分给各参赛队,部分补贴给体育场。” “这样下来,各俱乐部队平均分了二万二千元。这笔钱再加上原本的收入,扣去食宿差旅费后,每队这才有点盈余。” “哇哦!没想到这么艰苦!”邹筱青听到刘哥的报表后也不禁摇头叹息,“为什么会只有这点收入?是观众少么?” “你还真说对了。”刘哥说到这里,也是有些惋惜,“据统计,所有场次的观众加起来只有七万六千五百人,平均每场约一千九百一十三人。我记得当时有家广东报纸报道,袁为民,李鉄应和许副主席去佛山体育场观战时,现场只有十几个观众。” “偌大个足球场,只有球员,裁判,场边的教练,替补,和主席以及随行人员。” “那,那这样下去,明年的甲A...” “照办无误!”刘哥迅速肯定道。 “为什么?”邹筱青一脸的好奇。 “因为许副主席说过,足球,也是会星火燎原的。” 说到这,刘哥的眉毛上扬,双目闪烁。 看着陷入短暂失神的刘哥,邹筱青从怀里掏出一卷胶卷。胶卷上缠着一张白色的医用胶布,胶布上写的“欧楚良”三个字。 “刘哥,我决定了!” “你决定了什么?” “刘哥,回去后我就和社长说,我要做一名足球记者!”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叫欧楚良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叫欧楚良》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叫欧楚良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叫欧楚良》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