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韦东:周氏不对劲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晋末多少事第一百零一章 韦东:周氏不对劲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韦东很想骂人,但是他来不及骂人了。 周隆来得很快,就像是一头暴熊,见面就是重重一击。 周氏子弟兵紧随其后,突入韦氏队列中。 “杀!”此时韦东也只能硬着头皮迎战。 不管怎么说,自己还是拖住了这些周氏兵马······ 只不过韦东很快意识到事情好像不对劲。 周隆这个家伙,为什么斗志这么强,且看他手提着一把开山大斧,左冲右突,周围的韦氏子弟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而其余的周氏子弟亦是如此,迫使韦氏兵马几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两侧后退。 周隆疯了么? 韦东很震惊,因为周隆想要实现这样的结果,当然也不是什么都不需要付出。 周氏子弟在这短短的冲锋路上就已经倒下了十多个人,有的是被韦氏箭矢射中的,有的是冲的太猛结果导致自己陷入重围而战死的,而这对于冲出营寨也就是百人的周氏队伍来说,伤亡人数已经不在少数,相比之下,韦氏士卒惊慌下,受伤的比较多,但是倒在地上的并不是很多。 难道周隆是察觉到了什么,还是误解了什么? 韦东果断下令收兵。 他原来一直跟在韦逵的身边,自然知道兵家作战,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现在败局已定,韦氏士卒士气都已经衰减到了可怕的层次,显然并没有多少和周隆他们继续打下去的勇气,因此韦东唯一的选择就是尽可能的引兵撤到一个安全的地方,无论是就地固守,还是引着周隆满山乱窜,都不是什么坏事。 牵制住周隆,就这一个任务,不管采取什么方法,能够实现了就好。 退兵的声音传来,韦氏士卒自然如蒙大赦,一个个的分别向南北两侧汇聚,且战且退。 韦氏这些兵马在蓝田大营之中呆了一段时间,也是受到了秦国正儿八经的训练的,再加上身边的也多半都是亲朋好友,自然不能不管不顾的独自就跑,在大多数人的潜意识中,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和亲朋们凑在一起总归是好事,因此此时韦氏兵马还算是比较镇定。 说一句有条不紊都可以。 当然了,这也是韦东足够果断,不然的话整个队伍都被冲散了,那人人都如无头的苍蝇一样乱撞,想要令行禁止,那自然就无从谈起了。一支军队的意志再强大,也终归是有底线的。 不过还不等韦东想着到底应该把周隆给引到哪里去,周隆就已经同样果断收拢兵马。 韦东:“······” 今天是活见鬼了么? 我刚才见到的周隆,难道已经不是周隆了? 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按理说,暴怒情况下的周隆,应该已经完全上头了才对,这个时候怕不是要嗷嗷叫着追上来。 在这种追击战中,撤退的一方固然有可能因为对方的紧追不舍而感到惶恐,从而把撤退变成溃败,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整个编制都乱了套。 但是追击的一方也很有可能因此而暴露出一些破绽,比如诸如周隆这种身体素质比较好、性情又莽撞冲动的,就很有可能会冲在前面,嗷嗷叫着追着败兵的尾巴打,可是他的手下不见得就能够在后面紧紧地追着他,尤其是一些身体素质差一些的,就可能会落在后面。 逐渐的,周隆身边的人越来越少,自然也就没有人能够掩护周隆的左右以及背后。 在这种情况下,韦东假如调转矛头,聚集起来人数优势围攻周隆,周隆不见得就能受得住。 这就是韦东刚才在下令撤退的电光石火间,想到的方案。 也很有可能是他败中求胜的唯一机会。 然而事与愿违。 周隆根本就没有追。 为什么? 难道周隆已经识破了韦氏整个计谋? 可若是这样的话,周隆应该先穷追猛打、确定自己这边没有什么威胁之后,再抓紧前去支援少陵坞堡才对? 不对,假如他们识破了整个计谋的话,那少陵坞堡那边会不会已经是一个陷阱了? 但是这样的话,周隆这等实力强劲的战力,怎么可能会还留在自家坞堡之中呢? 各种想法汇聚在一起,杂乱无章,韦东一时间百思不得其解。 但是不管怎么说,他现在还是要再做出应变方案。 很快韦东就把两支韦氏兵马收拢在一起,再一次向周氏坞堡逼近。 周隆既然不敢追杀出来,那对他们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反正韦东现在损失也不大,不如再一次试探试探周隆。 他还真不信,今天弄不明白这个傻大个在想什么,这群恶贼的盘算又是什么。 不过他想了想,还是派遣两名传令兵,把这里发生的一切尽快禀报给韦逵。 但愿家主能够想出来这里面到底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韦东攥紧刀柄,第一次独当一面,他深刻的意识到了自己和家主之间的差距所在。 ——————————- 韦逵倒是并没有觉得眼前的局势有什么奇怪的。 少陵坞堡的哨兵被他们射杀,因此应该并没有人来得及传递消息。 眼前的少陵坞堡显然慌乱一团,谁都没有想到韦氏兵马竟然会在这个时候出现,而且还是足足四五百人,如猛虎下山。 这个阵仗,就算说是来进攻少陵坞堡的,恐怕也没有什么问题。 韦逵之所以选择让韦东带着兵马前去进攻周氏坞堡,就是因为周氏坞堡在终南山下,距离已经很远了,尤其是少陵坞堡到周氏坞堡,没有多半天是回不来的,援兵一去,少陵坞堡这边就必定空虚。 然而韦逵没有想到的是,有所动作的只是距离周氏最近的蒋氏坞堡,根据斥候消息,蒋安亲自带着两三百人并乌泱泱的一群小村寨浩浩荡荡的前去支援周氏。 但是少陵这边,并没有任何动静。 好像杜英已经算准了韦逵会前来进攻自己,所以稳坐钓鱼台,就等着韦逵自己送上门来。 可若真是如,那为什么杜英会让蒋氏兵马依旧去支援周氏呢? 唯一的解释就是杜英自己心里也没有十拿九稳,因此他只能尽可能地做好万全的准备。 率兵镇守少陵坞堡,一动不动,显然就是防范韦逵会调虎离山。 韦逵想通这个环节,心中一块大石放下,从容负手而立,看着山坡下的局势。 少陵坞堡也并没有大门紧闭,少陵坞堡之中的可战之兵也有五百人左右,就算是留下一两百人把守营寨,剩下的三四百人依托坞堡,也不见得就没有和韦氏较量一下的可能。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晋末多少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晋末多少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晋末多少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晋末多少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