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阿元可有良策?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晋末多少事第二百七十八章 阿元可有良策?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清了清嗓子,谢道韫压低声音问道:“杜英此人,阿爹如何看?” 谢奕慢慢放下手中的汤碗,打量着自家女儿:“怎么,对杜贤侄有兴趣?” “什么啊。”谢道韫无奈,“很明显是杜英对爹爹感兴趣。” “啊?!”谢奕脸上的肉都抖了一下。 “怎么?”谢道韫奇怪,这什么反应? 杜英摆明了想要和你拉近关系、抱大腿,这你看不出来? “没,没什么事。”谢奕赶忙打岔,“那阿元觉得,杜贤侄另有图谋?” 想歪了,想歪了。 谢道韫并没有在谢奕奇怪的表情上过多纠结,径直说道: “这也无从知晓,但是杜英应该是想要借助爹爹之力,尽可能的为关中盟,也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好处。 关中盟到底只是一个小小的坞堡联盟,不成气候,可是有了阿爹的帮助,他现在已经跻身督护之列,也算是有官职在身,之后必然还想要借助爹爹,让关中盟有更多表现的机会。” “互相扶持罢了,这是自然。”谢奕无所谓的说道,“没有杜贤侄,也没有子午谷之战的胜利,若能提携,固所愿也。” 谢道韫却摇头说道:“可是阿爹,杜陵杜氏······终究不是江左世家,杜英的背后,还有凉州,甚至······本来就应该是凉州才对。” 谢奕原本想要再次端起汤碗的手,顿在那里,僵硬了一会儿,缓缓收回来,按在膝盖上,他微微向前探身,皱眉说道: “阿元的意思是,这背后其实是凉州想要借助王师,进兵关中?” “杜氏既在凉州,终归凉州。因此杜英之功绩,岂不是杜氏、岂不是凉州之功绩?关中盟之地盘? 岂不也是凉州之地盘?” 谢道韫不无担忧的说道: “凉州偏安? 本不足为虑。然,凉州若借关中盟而入关中? 占据州府、安抚百姓? 那么凉州可还能称之为‘偏安’?” 谢奕登时神情肃然。 这个问题,他之前还真的没有考虑过。 毕竟无论是在杜英还是在关中盟身上? 他都很少看到凉州的存在。 可杜陵杜氏的根,终究在凉州。 杜英行事? 必然要为家族考虑。 到时候在关中? 凉州可就有本钱和桓温分庭抗礼了。 再加上蠢蠢欲动的江左各家,还有潼关外虎视眈眈的中原枭雄们······ 谢奕登时觉得一阵头大。 关键是,谢道韫这话无疑是在提醒他,杜英所做的一切? 不见得就是真的为了王师好? 而只是为了能够在暗中为关中盟,也为凉州攫取更大的利益。 因此此时自己扶持提携他,实际上何啻于养虎为患? 凉州,终归不可能真的成为典午顺臣,这也是朝堂上早就已经达成的共识。 虽然觉得问计于自家闺女有点儿丢人? 不过谢奕此时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阿元可有良策?” 谢道韫故作沉吟,并未回答。 谢奕登时瞪眼:“别磨蹭了? 看你这丫头的样子就知道已有定策,难道还打算瞒着爹爹?” “自然不敢。”谢道韫赶忙回答? 旋即狡黠一笑:“不过还是有一个小小的条件。” 谢奕皱眉:“说来听听?” “阿爹若是三月不饮酒,那么便告知阿爹。” 谢奕怔了一下? 旋即拍了拍桌子:“这? 这是什么条件?!不合理? 想得美,不接受!” 接着,他的胡子都被吹起来:“好歹我是你爹爹,有话不说,还要倒提条件、威逼利诱,这,这还有没有天理了,还有没有家规了?” 谢道韫似笑非笑,只是看着他,一言不发。 胸有成竹。 谢奕又吹了吹胡子,看女儿根本不吃这一套,不由得哼了哼,提起来的一口气也就散了: “罢了,罢了,有其母必有其女,真是怕了你们了,为父答应便是,现在可以说了吧?” 谢道韫这才不慌不忙的又给他倒了一杯热水: “现在王师北定关中,仍然还有需要关中盟鼎力相助之处。” 谢奕有气无力的说道: “你知道就好,所以不管有何猜测,合理与否,现在都不是和杜贤侄吵闹的时候。” 谢道韫却微微摇头:“话虽如此,但是······我们并非不能早做准备。未雨绸缪,总胜过屋漏再补。” “此言怎讲?”谢奕皱眉。 “如果杜英和凉州仍然保持密切的关系,而或者甚至和大多数世间坞堡一样,结交双方,甚至三方,包括氐人······” “氐人就不太可能······”谢奕忍不住打断。 “阿爹很确定?”谢道韫反问,“关中盟,也已经不是一个两个小小坞堡,兵马汇聚,也有千人;纵横来往,遮蔽城南。如此联盟,就算成立不长,氐人也不应该毫无反应。到底是卧榻之侧,怎么能容许关中盟安然发展?” 谢奕一时沉默。 而此时正在为王猛送行的杜英,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不由得吸了吸鼻子,嘟囔一句:“谁在诽谤本盟主?” 谢奕营帐中,谢道韫继续说道: “只是女儿愚钝,现在也没有想明白这些问题,所以只能有所怀疑罢了,若有不妥之处,爹爹也可以指出,毕竟女儿并未亲眼所言,只不过揣测。” 曾经“亲眼所见”关中盟种种的谢奕,也有些迟疑,按理说好像还真是这个道理。 可是关中盟和氐人之间的厮杀,也不是作假······ 莫非是自己的观察还不够细致? 谢奕有些尴尬。 爹爹的神情尽收眼底,谢道韫当即轻叹一声: “或许是我们无端揣测,又或许是杜英手段通天,不过不管怎么说,女儿窃以为,此人绝对不能全信。” “坞堡嘛,世家嘛······”谢奕喃喃说道,“此言不假,是不能全信。之前的确是爹爹疏忽了。” “也不怪爹爹,即使是征西将军,于杜英也颇为信任。”谢道韫微笑着安慰道,“又或者说,即使是征西将军同样心有怀疑,也期望能够通过足够的好处换取杜英的信任。” “后面这像是桓元子的行事风格。”谢奕打了一个哈哈。 谢道韫点头:“征西将军城府颇深,我们无须也不好揣测。但是爹爹胸怀宽广、不拘一格,却还是要注意此事。” “提防杜贤侄?”谢奕皱眉。 只是一声“贤侄”,就还表明他对于杜英还是欣赏和信任的,怎么也不愿意提防他。 “非也。”谢道韫摇头,“这岂不是强人所难?令阿爹行不愿之事,非女儿所愿也。这才是真正的不孝顺呢。所以阿爹想如何做就如何做,原本该如何做就如何做便是。今日所言,只在心中便好。”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晋末多少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晋末多少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晋末多少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晋末多少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