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二章 钻牛角尖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晋末多少事第九百四十二章 钻牛角尖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王师止步洛阳城外,这是都督府早就已经拟定的计划。 杜英以及都督府上下,都不认为周成有拒绝都督府的条件,并且嗷嗷叫着和王师开战的勇气。 因此杜英也没有打算将苻黄眉和邓羌这样允文允武的组合放在洛阳城外混天过日子。 王师只要留下少量兵马在渑池、新安等地,并且加强函谷、潼关等关隘的防守就好。 “苻黄眉和邓羌应当率军向许昌,扼守汝水和颖水等地要冲、威慑两淮。”张玄之站在都督府的沙盘前,伸手比划道,“既想要谋取两淮,都督府既要对两淮施以恩惠,又要让两淮意识到,都督府也有武力威压两淮的手腕。 而且我们的目光或许也不应该一直放在两淮上,自淮北向北,青州和河北,如今都在鲜卑人的掌控之下,我军若是能向北进攻青徐,则可以获得广袤的地盘,并且这些州郡的人丁,如今也逐渐在战乱中得以恢复,正好为我所用。 否则若使其长久在鲜卑人手中,则恐怕会逐渐变成鲜卑兵马,日后威胁到我军。 更何况‘北伐’,这个口号喊出来、旗帜竖起来,谁又能说我们的不是呢?” 参谋们的思路也跟着被打开,他们指着两淮以北的广袤土地,低声讨论着。 张玄之则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喃喃说道: “都督,人力有穷时,张开的弓,也不能拉的太满,关中现在的钱财和人手都已经快被压榨到了极致。 王师想要再向前一步,就必须要一切顺遂才可以,稍有不慎,便是兵败如山倒,就让当初的殷浩一般。所以,都督······这一次,你打算走到哪里为止呢?” “张兄,说什么呢?”有参谋忍不住好奇的问道。 张玄之怔了一下,旋即摇了摇头: “没什么。来,兄弟们加把劲,咱们把王师在河东、河内可能面临的战况都总结一下,尤其是新汇总的河洛一带敌情以及参谋司的判断,必须要尽快送到河东军中! 郡丞虽然有经天纬地之才,但是都督有句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的上诸葛亮。 郡丞是咱们关中的诸葛亮,那我们就勉为其难来当这臭皮匠!” 被张玄之这么一说,不少参谋们都撸起袖子吆喝着整理文书、摊开新的舆图勾勾画画,而也有人笑着反驳: “现在关中和西北的贸易不少,西北以及北方草原上运来的皮毛,基本都在关中加工,所以关中的皮匠啊,一点儿都不比别的行当差,怎么能说是臭皮匠呢?” “你是对都督的说法有什么意见么?”顿时升起这般声音。 “这说话的时间不一样,处境不同,因地制宜,说出不同的话而已。”张玄之微笑着伸手向下压了压,“都督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关中正百废待兴,这臭皮匠,偌大的关中都找不到几个,可见颇为不受欢迎。 现在时代不一样了,或者准确地说,是咱们关中和其余地方不一样了,所以大家才会发现之前的话不能套用在现在的局势下了。 这也提醒咱们啊,因陈守旧的老想法,该换一换了,说不定我们认为离经叛道的想法,反而才是正确的路。” 参谋们都若有所思。 “你这小子,人小鬼大,说的还真有几分道理。”杜英的声音从门外响起。 只见这位堂堂大都督,披甲在身,一手按着刀,一手捧着头盔,迈步走进来。 风尘仆仆,应当是刚刚从军营中回来,梳洗更衣、一概欠奉。 “参见都督!”众人不敢怠慢。 杜英则笑着摆手: “你们忙你们的。刚刚张玄之说的有道理,遇到困难了之后也没有必要非得钻牛角尖,有时候问题的确是钻牛角尖钻着钻着就解决了,可是往往有时候是钻透了,却发现根本不是这条路,白费力气!” 参谋们都露出笑容,都督的平易近人,这是一些刚刚从书院之中毕业、加入到参谋司的年轻人们都有所耳闻的。 因此参谋们敬他,却不怕他。 “那敢问都督,什么时候应该墨守成规,什么时候应该钻牛角尖,而什么时候又应该跳出去?”一名年轻的参谋举手问道,与此同时,他已经把自己的小本本摊开,接着便拿起笔,严阵以待。 杜英扫了他一眼: “当你在想怎么样才能不钻牛角尖的时候,就已经在钻牛角尖了。因此与其考虑这些问题,倒不如顺其自然,先去做别的同样着急的事。 理顺自己手头上的事务,排出来个轻重缓急,依次解决以有条理,或者交叉解决以劳逸结合,其实都看个人的爱好。” “可是身在参谋司,有的时候身不由己啊!”人群中有声音传来。 杜英摇头说道: “世事难料,身不由己也是十之八九。但正是要在这难料且匆匆变化的世事之中,做好自己的手头工作,才是你们应该去学习并且掌握的技巧。 唯有这样,你们才算是真正能够从参谋司中离开,去往更广阔的天地。 无论是在地方为父母青天,还是在军中运筹帷幄,余相信,你们定能临危不乱、条理有度。” 参谋们齐齐拱手。 杜英一边继续向前走,一边忍不住微微一笑。 得骗着这些小年轻们好好加班啊。 不过旋即,杜英就笑不出来了,叹了一口气。 “公子,怎么了?”跟在杜英身后的疏雨急忙问道。 “余过了加冠其实也没有多久,但是看这些家伙们就像是在看一群年轻小辈,当真是心老了。”杜英感叹。 疏雨向前两步,越过杜英,回头打量着他,一本正经的说道: “相由心生,公子虽看上去疲惫了一些,但是面色温润,无凶恶、无沧桑,因此心远未老矣。” 杜英惊诧的看向她: “余竟然不知道,雨儿还会看面相?” 疏雨想了想,还是实话实说: “妾身其实只是随口一说而已。” “那为什么又要这么说?” “安慰一下公子。”疏雨郑重道。 杜英:······ 你这安慰方式是不错。 但是这么直白的承认自己在安慰人,属实令人心情很难舒畅。 “公子,走吧,莫要让主母和两位夫人久等了。”疏雨催促。 “张玄之,前往潼关的行程,参谋司尽快拟定出来!”杜英不忘回头吩咐一声。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晋末多少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晋末多少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晋末多少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晋末多少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