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一章 潮生颖上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晋末多少事第一一四一章 潮生颖上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谢安默然,他听明白了郗昙的意思。 淮北战前的关中,对于朝廷来说,是新兴势力,是威胁,可是那毕竟远在天边。 而淮北战后的关中,以万余兵马再加上一队偏师骑兵,就搅动的整个两淮周天寒彻,所以朝廷再也不敢小觑关中。 如果说郗昙在之前,是担心受到排挤而一言不发的话,那么他现在就是有恃无恐,朝廷越是忌惮,他越是敢咄咄逼人、锋芒毕露! 这样,才能够让朝廷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关中的态度,才能够不得不为了安抚关中而给出更多的好处。 郗昙头也不回的走了。 谢安叹了一口气,随着郗昙直接戳破这层窗户纸,表明了他的立场,也表明了关中的态度,反倒是朝廷,作为受到这般直接威胁的一方,不得不陷入尴尬的地步。 表态也不是,不表态也不是。 也就好在,现在两淮战事迟迟没有结束,甚至陷入了不知方向的地步,所以朝廷至少还不需要先面对“论功行赏”这个更令人头疼的问题。 “备下车马,入宫拜会会稽王。”谢安径直吩咐。 关中不想要当朝廷的下属,这是情理之中的,本来谢安就没有指望着杜英能够当一个忠臣,会稽王也应该有类似的心理准备。 现在的关键就是,怎么通过和关中的合作,稳住杜英,让杜英去对付桓温,以成驱狼吞虎之势。 毕竟从郗昙的表态来看,杜英此人,还是颇为贪婪的。 又或者说,是关中的掌权者们,穷怕了,所以太想要获得钱财乐吧,杜英纵然不在乎这些,也得考虑所有人的感受。 谢安心中暗暗盘算着,不知不觉,外面的天色已经发黑。 他怔怔的看着天,有下人来禀报牛车已备好,他都未有察觉。 良久之后,方才回过神来,喃喃说道: “悠悠苍天,黯黯无光······恰如此时啊。” ——————————-- 一场秋雨之后,天气明显凉了下来。 许昌的大街上,满地落叶,平添几分萧瑟。 杜英策马掠过城中街道,行到许昌郡府门前。 “许昌太守张湛,参见都督!”一名中年人,身着短打,挽着袖子,站在门口拱手行礼。 杜英直接跳下马背,打量着张湛,笑着说道: “处度怎么做如此打扮,是要去搬砖么?” 张湛也指了指自己还有不少泥点子的裤腿,给杜英看到: “实不相瞒,刚刚还真的是在搬东西,搬砖算不上,搬木头。” 接着,张湛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边走边说: “这一场秋雨下来,汝水和颖水都涨水颇多,属下担心会有水漫出堤岸,涌入沟渠,所以一直在带着兵甲民众稳固大堤,没有来得及更换衣物,倒是让都督见笑了。” 杜英微微颔首: “堤岸如何?” “稳如泰山。”张湛说到这个,话语之中自然也多了几分骄傲。 杜英接着说道: “堵不如疏,或许可以趁着如今农闲,发动民众,开垦高地、蓄水低地,化沼泽为蓄水之处,化荒地为良田。 待到来年春夏,就算是有旱灾也不用担心无水可用了。” 张湛眼前一亮: “都督所言极是。 如今这汝水和颖水涨水之后,经常有漫过堤岸的景象,究其原因,便是乱世未开之时,百姓多居住于汝颖两岸,开垦荒地、围湖造田良多,以至于已无湖泊和支流可以分水。 而昔日低洼处的田地,实际上已经沦为沼泽,现在想要再蓄水,也不是不可以······” 当年人多,重要的是田,现在人少,自然就可以合理的规划蓄水和开垦之地了。 杜英看着一点就透的张湛,微微颔首。 昔日,张湛随着桓济留在长安,对于关中新政还是颇多批评意见的,但是后来亲自见识过关中新政迥然不同于世上其余政策统治的时候,又变成了关中新政的拥趸。 当初让张湛坐镇新平郡,是因为王师刚刚拿下新平郡,而且北地世家多有谋反之心,所以杜英算是在考验张湛。 结果王师一路横扫凉州,新平郡直接从边郡变成了内地郡府,北地世家蠢蠢欲动之心也随之烟消云散,张湛在新平郡推动关中新政,自然是顺风顺水。 杜英索性就又把他调遣到了许昌郡,这个关中新拿下的在中原最重要的立足之地之一,半是对张湛之前工作的认可,也半是对张湛考验的延续。 张湛应该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看上去干劲十足的样子。 杜英不知道他是真的想要做出一番事业,还是在作秀,不过即使是作秀,也至少是做出来一些功劳的。 “明天余上堤岸看一看。”杜英徐徐说道,“今天就得辛苦你了。” “应该的。”张湛赶忙应道。 “如今许昌已经屯驻了多少百姓军民,又有多少粮食?” 张湛指着屋子中的桌案说道: “都督所需的所有资料,都可在桌案上寻觅到。” “确定?”杜英笑着反问。 张湛郑重一拱手: “属下可以确定。” 杜英伸手拍了拍他的肩,没有说话,但是欣赏之意,已尽在不言中。 张湛急匆匆的告退,杜英看着桌案上一份份排列规整、分门别类的文书,喃喃说道: “不得不说,这张处度在文书整理上还真是个人才。” 就在此时,杜英听到了轻盈的脚步声。 他愣了愣,这脚步声自然听着略有些陌生——远不是军中那些糙汉子们行来走去、不知轻重的脚步声——可又是那么熟悉。 杜英撇过头。 正对上郗道茂柔柔如水的眼眸。 郗道茂微微躬身: “妾身见过夫君。” 秋风徐徐,吹拂起衣带。 佳人翩翩,在这遥远的淮北战火纷飞之地,恍如隔世。 杜英一时间痴在那里,一动不动。 郗道茂歪了歪头,好奇的问道: “怎么了?” 杜英摇了摇头,又捏了捏自己。 疼。 郗道茂不由得“扑哧”一笑,赶忙上前两步: “是真的!” 旋即她解释道: “谢姊姊担心疏雨妹妹一个人照顾不来,所以让妾身南下许昌,既是为了监督推动关中新政,也是为了能够伺候在夫君身边。” 说着,郗道茂有些羞赧的微微低头。 不用说也知道,她刚刚说的“伺候”,自然是杜英理解里的伺候。 杜英嘿嘿一笑,直接上前把郗道茂打横抱起。 郗道茂:??? 杜英诧异的看向她: “不是这个意思么?” 郗道茂抿着唇。 是这个意思不假,但是······ 这让女儿家怎么好意思说得出来? 站在门口的疏雨,默默掩上了房门。 她站在门内,而不是门外。 这一夜,注定是潮生颍上,春回许昌。 ————第七卷涛生淮上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晋末多少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晋末多少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晋末多少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晋末多少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