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六八章 门下走狗很抢手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晋末多少事第一五六八章 门下走狗很抢手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新安公主则无奈的一摊手: “看来现在夫君的门下走狗,也很抢手啊。” 杜英一边起身,一边整理衣服,摇了摇头说道: “余的门下,没有什么狗腿子。有志向改变这一切的人,都会汇聚在余手下。” “他们是为了讨一口饭吃么?”杜英自问自答,“不,是因为在他们的心中,有些东西应该改变了。 所以他们如同溪流一样向这边汇聚,而余很荣幸,能够成为那个天下英雄眼中,海纳百川的人。 至于那些真的想要当走狗的人······和余之间,或许是上下级,或许是朋友,又或许哪一天就变成了敌人。余从不把他们当做自己人,自然也就不会在意他们的背弃。” “那夫君心中有这样的人选么?”新安公主下意识的问道,旋即想到自己不应该掺和这种事,伸手掩住唇,眼眸一眨一眨的,左顾右盼。 杜英伸手揉了揉她的脑袋: “有啊。人心里面都有一杆秤,孰优孰劣,心知肚明。 而余心中的称,或许和有些人的称不一样,但是一定和百姓心中的称,别无二样。 纵步步高升,望此生能如此。” 说完,杜英抽过来一张纸,刷刷刷写下四个字: “方才偶有所得,以为自勉。” 放下纸,他洒然而去。 新安公主低头看去,纸上赫然写着: 实事求是。 字迹铁钩银划。 ———————————— 常琚和王胡现在属于三进宫了。 所以第一次是敬畏,第二次是惶恐,第三次······他们看上去很是淡定。 大概是麻木了。 杜英刚刚走出来,常琚和王胡就豁然起身,躬身行礼: “我等家族愿为都督调遣,南下巴蜀,为都督开路,请都督恩准!” 杜英笑道: “方才益州刺史府的鹰扬将军也已经拜会过本都督,益州刺史府正竭诚期待长公主南下巴蜀、安抚百姓,不知道巴蜀各家是不是一样想要沐浴皇恩呢?” 常琚和王胡顿时大眼瞪小眼,他们是在听到梁殊准确表示王师不日将南下巴蜀之后,权衡再三,最终打算向杜英这“世家眼中的黑恶势力”低头的。 来的匆忙,怎么也没有想到,竟然还有人抢在这中间的一个时辰空隙之中,插了个队。 周楚······常琚和王胡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和益州刺史府之间的关系不能说和睦相处吧,也可以赞叹为以邻为壑了。 相互攻讦、相互安插眼线以及现在直接把口头上的攻讦转变为物理上的摩擦,这些都是常有发生的。 周楚的出现,的确是他们两个之前不知道。 这说明益州刺史府肯定是动用了潜藏在巴蜀世家中的内线、屏蔽消息,只为了能够让周楚抢在世家们表态之前尽快赶来汉中。 那么周楚的目的是什么呢? 是为了代表周抚拜访杜英?这自然鬼才相信。 十有八九是为了请杜英南下,借助杜英的力量荡平现在正有跳脸行为的巴蜀世家和同样不老实的巴人八部。 说到底,杜英是朝廷的郡公、朝廷的驸马都尉。 周抚则是朝廷的益州刺史。 只要杜英不直接摆明车马造反,那么两个人在名义上就还都是朝廷的人。 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毫无障碍的合作。 在这之前,并不是什么稀奇事。自周抚坐镇巴蜀之后,先平定成汉余孽范家的叛乱,后平定振威护军萧敬文的叛乱。 在这两场战事中,周抚第一次借助了桓温的力量,桓温派出了龙骧将军朱焘协助周抚。 朱焘如今已经退居二线,不再征战,而他的儿子就是如今关中王师中的猛将朱序。 第二次战事,则是周抚和时任梁州刺史的司马勋合力进攻,最终平定。 如今司马勋也早已经转世投胎去了。 但物是人非,却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周抚口口声声说着自己是朝廷的忠臣,但是他并不排斥和这些拥兵自重的地方大佬们的合作,只要能够维持蜀中稳定,那就可以“引狼入室”。 昔日能够和桓温、司马勋合作,现在自然也能够和杜英合作。 而需要周抚请关中王师入川才能对付的目标,又是什么? 常琚和王胡只觉得背后发凉。 还好他们最终还是幡然醒悟,选择跑来向杜英大表忠心,否则恐怕明日就是益州刺史府和关中都督府一南一北联手扫荡巴蜀了! 一时间觉得自己劫后余生的两个人,赶忙说道: “巴蜀各家,自重归朝廷之后,一直对朝廷忠心耿耿、别无二心,惟愿能在朝廷治下,享长治久安之利,还请都督明察!” “陛下在建康府,尔等是否忠心耿耿,又或者是否阳奉阴违,陛下恐怕也不得而知。”杜英微笑着说道,“所以此次长公主意欲南下巴蜀巡视,正是难得的机会,可以让诸位向长公主、向陛下彰显忠心。” “这是自然。”常琚和王胡齐声应诺。 王胡接着说道: “若是都督和刺史能察觉出谁有不轨之心,则我两家定为都督之马前卒,为都督荡平之。” 在被周楚的到来短暂的震惊之后,常琚和王胡显然也很快决定开始卖队友。 自己这边多了一个益州刺史府,反正也不是什么坏事。 而卖队友,本来就是他们已经打算的。 杜英打量着这两个人,他们回答的越是干脆,就越是说明他们未来的行动之中定然是有猫腻的。 某地世家群体,素来都是沾亲带故、利益勾连的,他们直接不管不问的就说出这番话,说明巴蜀世家内部肯定已经做好了断尾求生的准备,把一些世家推出去牺牲,以保全整个群体。 当然了,这些牺牲掉的世家,其残留下来的族人子孙,肯定也能够得到其余家族妥善的保护和照料,毕竟说不定什么时候,这些留存下来的家族也要站出去做出牺牲。 这便是世家在恶劣环境下的生存之道之一。 而凭借这种表忠心的行为,杜英也必然要对常家和王家委以重任,由此,世家就依然能够活跃在关中都督府的大堂上,这两家也能够趁势提携其余家的子弟。 巴蜀世家,或许会经历短暂的低谷,但是仍然还是那个巴蜀世家。 “那自然是最好。”杜英淡淡的说道。 显然兴致并不高。 这声音落在常琚两人的心头,皆是咯噔一下。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晋末多少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晋末多少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晋末多少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晋末多少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