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七章 东进朝鲜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东厂督公第七百七十七章 东进朝鲜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攻下沈阳城之后,已是隆冬,明军自然要在城中过冬。 期间,明军严格执行剃辫政策,导致大量旗民反抗。 与历史上鞑子做的一样,对于反抗者明军毫不手软,杀无赦。 仅在沈阳城内,就有五千多不愿意剃辫的旗民被杀。 血腥总能换来服从,也能换来一些变节者。 明军任命了一帮鞑子当监查,这些鞑子干活相当卖力气,不但很快把全沈阳城内的鞑子脑后根刨得干干净净,还主动请缨去周边县城、牛录、村庄执行政策,倒是让明军没想到。 说白了,哪个民族都不缺乏变节者,绝对的强权之下,只有服从。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过一天,大明在辽东的统治就巩固一分。 只要等来年开春,明军就会在这里正式置卫所、衙门,并且大量汉人会在免费圈地的诱惑下搬来这里,相信过不了多久,这里和中原就没什么差别了。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明军的军事行动可以结束了。 别忘了,阿敏还有一支战力相当可以的大军在朝鲜呢。 那里原本有一万精锐两万厮卒,后来据说多尔衮的三千骑兵也去了,而且还有上万旗民也偷偷越境而过,显然鞑子是想把那当成根据地,跟大明再行对抗一番。 话说阿敏自从带了一万精兵和两万厮卒入朝以后,可把李氏王朝祸害地够呛。 目前他的大军已经连陷义州、定州等地,俨然成了这些地盘的领主。 和天启七年阿敏带兵入朝不同,那会儿他们只是劫掠并威吓朝鲜,但现在阿敏就是想做朝鲜一地之王,所以到那后就决计不走了。 当然,沈阳失陷后,现在他更不会撤出朝鲜了,他还打算拿这里做根据地,继续对抗明廷,甚至打算复国呢。 阿敏这么多人在朝鲜,可不得要钱要粮?这些钱粮,自然毫无疑问地会摊到普通朝鲜民众身上。 阿敏的德性历史上早有记载,为人贪婪又凶狠,历史上他在中原就干过屠城的事情,还受过皇太极处罚。 在朝鲜,他自然是更加放开了手脚,在他的占领地苛捐杂税还不够,动不动就抢,抢钱抢粮抢女人,好不快活。 可朝鲜的兵,说实话真的不堪一击,根本无力打退阿敏。 这不,李氏王朝已经连续五次上书明廷,以附属国的身份请求大明派军剿灭阿敏,就像当初这个强大的老大哥派兵帮他们教训倭国一样。 不过之前大明自保尚且不暇,哪有余力帮他们? 不得不说,那会儿的朝鲜对大明这个老大哥,是很忠诚的。 历史上,皇太极在称帝前,曾让朝鲜“劝进”,也就是承认他宗主皇帝的身份。此时明国虽已式微,而“大清”无比强悍,但朝鲜依然断然拒绝。 当时一百多名朝鲜太学生联名上书:臣堕地之初,只闻有大明天子耳…我国素以礼义闻天下,称小中华,而列圣相承,事大一心...今乃服事胡虏,偷安仅存,纵延晷刻,其于祖宗何,其于天下何,其于后世何! 可见大明在朝鲜士大夫心目中的地位。 只是历史上,朝鲜李氏王朝等到死也没等到明军来帮忙,最终只能被迫在丙子虏乱后承认鞑子的宗主国地位,每年进贡大量物资,自己只能啃啃棒子。 他们怀念跟大明这个“老大哥”时的美好日子,那会儿不但上贡少,而且使者每次去大明还能得到大批赏赐,有时甚至比上贡的东西还多。 更要紧的是,倭寇来袭时,老大哥二话不说就出来帮忙,那是何等的靠谱。 所以历史上即便中原都被鞑子占了,朝鲜还用的是明朝的礼制和年号。 好在这个时空,情况完全两样了。 大明,重新强大起来了。 东亚,乃至亚洲的霸主,依然是大明。 李氏王朝对近几年中原形势的变化也极为关注,知道这几年明国出了个叫“秦书淮”的不世之才,此人文武双全冠绝于世,短短数年便让大明再次强盛。 不少朝鲜士大夫说,这就是天朝有天佑的证据。 大明强盛,李氏王朝对抗鞑子的决心自然更强。自从阿敏入侵以后,朝鲜国王李倧从没打算议和,再三言明即便朝鲜拼至最后一人也绝不臣服胡虏。 当然,他也没去拼——根本打不过还拼什么?当然是等老大哥收拾完辽东再来帮自己了。 这不,明军刚刚占领沈阳两个月,崇祯七年二月,朝鲜李氏王朝就派使者千辛万苦地越过阿敏大军的封锁,来到了沈阳。 使者带来了朝鲜国王李倧的厚礼,什么高丽参啦鹿茸啦黄金之类的,先是表达了一番对明军收复辽东的祝贺,再严正申明朝鲜将一如既往地奉大明为天朝上国,李氏王朝将永记大明数次出兵帮忙击退倭寇的再造之恩云云。 这些话对孟威这些人来说,不过是陈词滥调而已。这些附属番邦嘛,来了我朝大抵都要说这些的。 不过秦书淮听得倒是津津有味。 哎哟嘿,棒子这会儿可以啊,这么谦虚吗? 知不知道你们后代都已经把宇宙都划到你大朝鲜范围了? 使者见秦书淮摸着下巴,笑意盈盈,听得有滋有味,就不由多拍了些马屁。 而且马上把马屁的焦点从大明转移到了秦书淮身上。 “臣听闻安国公大人文韬武略冠绝天下,乃当世不二之雄才,无双之国士。国公于上国危难时挺身而出,西征魔教、中平贼乱、北伐鞑子,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可谓戡乱以武,力挽狂澜!而国公之大才又何止武功耶?文治天下,国公亦乃当世第一,如今大明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此功唯赖吾大明皇帝陛下之德,及国公安邦之策也!国公之横空出世,真乃此乱世百姓之幸,亦是我朝鲜万民之幸也!” 这一把马屁杀伤力就大了,听得秦书淮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连孟威、孟虎、赖三儿等人都把头扭到了一边,差点就当场笑出来了。 马屁归马屁,也不用这么赤果果吧? 秦书淮挺不下去了,摆了摆手,说道,“尔等此次来沈阳,想必还有其他事由吧?” 一说起这个,那位朝鲜使臣马上就嚎啕大哭起来。 这情绪转变之快让秦书淮看得都叹为观止。 “启禀国公爷,我朝侍奉天朝已久,矢志不渝,奈何那鞑子……” 总之大概意思是,鞑子不是人,太狠了,他们又打不过,所以想请秦书淮出兵去打阿敏。 按理说这事儿他们先得去找崇祯,然后由崇祯发给内阁审议,内阁再找兵部,一层层议下来。 不过李倧现在是真急了,他怕大明出兵晚了,自己的国都马上就会被阿敏攻破,到时候他又得躲山里去了。 所以他一面派使臣去紫禁城,一面同时又来找秦书淮。 倒不是要越过崇祯,而是想先跟秦书淮打点好关系,到时候崇祯的圣旨下来秦书淮才能马上发兵不是? 要不然呢?这位国公爷要是拖上几个月,那圣旨也不好使啊——李氏可对眼下的中原情况门儿清的! 话说对付阿敏,就算朝鲜使臣不来秦书淮也已经在准备了。 不仅仅是要斩草除根消除隐患,还是主线任务使然。 不是要万邦来朝么?朝鲜要是被阿敏占去了,还怎么来朝? 早在一个多月前他就把计划进攻朝鲜阿敏部的事情上奏崇祯了,崇祯的谕旨也已下达,就四个字:斩草除根。 朝鲜使臣这会儿运气来了。 秦书淮问他,“那谁,你恨鞑子么?” 使臣咬着牙回答,恨!恨极了思密达! 秦书淮呵呵一笑,“那好,半个月后我大军入朝剿灭鞑子,到时你就随军出发吧。本公,让你亲眼看到那阿敏是怎么死的!” 朝鲜使臣又惊又喜,差点没蹦起来! 半个月!上国的大军半个月后就会出发了! 而且,我还能亲眼看到上国大军如何剿灭该死的鞑子,杀了那阿敏魔王! 这么一来,自己岂不是必然留名于朝鲜的青史之中? 崇祯七年三月,北伐军分出约三万精兵,由李定国为主帅、张啸为副帅,在数十名朝鲜人的引导下,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围剿阿敏部。 四月,由于从关内出来的七万卫军已经到位,秦书淮率剩余的北伐大军,胜利班师回朝。 于此同时,大军还押送了代善、多铎、莽古尔泰等众多后金大臣以及数百爱新觉罗族人回京,等待崇祯处置。 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大胜仗,这场胜仗的意义极为深远,他标志着延续了数十年的辽东建州之祸从此彻底平定。 不仅如此,随着辽东的平定,北部的草原从此也安宁了。草原上大多数部族已经迫不及待地派遣使者,来表达向大明的称臣之心。 还有西域,大把的小国派来各种使臣,来称臣纳贡,并且邀请大明去驻军。 这个庞大的帝国,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再无外患了。 现在崇祯唯一心烦的就是,一下子这么多地盘称臣,还都十分殷勤地邀请大明去本地置卫所以提供“保护”,让他都不知道怎么调兵合适了。 大明最能打的部队,可不都在秦书淮手里么? 次能打的部队,都在京师附近呢。 再次呢? 啧啧啧,那些卫军也就是吓唬人的,崇祯都嫌他们出去丢人。 本来还想接下来好好让秦书淮整训全国兵备,现在看来是来不及了。 有地儿占,那得马上占住了啊!比如辽东,你能拖吗? 好在如今大明威势正盛,就算是些卫军过去,蒙古人、西域人、女真人都不敢造次。 想想也真是幸福的烦恼呢。 崇祯这些日子睡得时间可更少了,不过睡眠的质量可是大大提高了。 每天起来都是精神百倍,脸上时不时就挂起笑容。 不过随着北伐大军的回归,崇祯平常问王德化最多的还是秦书淮到哪了。 秦书淮的大军回来的比预计晚了很多天。 原因呢? 是因为“遭遇”了上百万百姓的“阻击”。 大军从到达锦州以后,几乎每到一地,都会面临人山人海的百姓前来迎接。 百姓犒劳王师,而且你也不是着急去打仗,那总得表示表示吧? 喝入城酒,这自是少不了的。 入城酒有讲究啊,首先那得城中最长的长者来敬你,敬你必须干了。 然后,是城中乡绅代表来敬,人家一片好意你好意思不喝? 最终,黑压压的一片老百姓围着你,给你敲锣打鼓,表演各种当地民俗绝活儿,你能不看吗? 他秦书淮不想看不要紧,还得问问底下士兵答不答应? 豁出命去打了这么一场大胜仗,谁不想乐呵乐呵? 更何况,他们配得上这样的待遇。 沿途的百姓,是真心实意、掏心掏肺地想感谢官军、感谢这个神一般的国公爷。 要知道五年前,他们还生活在对苛捐杂税和鞑子、蒙古人时不时入侵的双重恐惧中。 但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 如今他们不愁吃不愁穿,但凡勤快点都能过上好日子,连最后的心病——鞑子,都已经被官军解决了。 去大街上随便找个孩童问问,如今这是什么年月啊? 他未必能告诉你是崇祯几年,但他一定会说,这是好年月。 谁都相信,盛世来临了。 吃苦耐劳的华夏人,对生活的要求向来不高。 吃好点,穿好点,少些天灾人祸,那就是盛世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东厂督公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东厂督公》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东厂督公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东厂督公》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