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六章 热兰遮海战(两章合一)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东厂督公第七百八十六章 热兰遮海战(两章合一)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热兰遮城,处在一个反向“L”型海湾的底部,城池不大,也就一平方公里左右。 由于荷兰人占领这里并不是很久,而且当时的荷兰还没有完全从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中独立出来,以致东印度公司的财力没那么雄厚,所以此时的热兰遮城大都是用便宜的山土拌灰,外加就地取材的部分磊石筑城,远远没有历史上郑成功攻打时的坚固(后来热兰遮城才经过两次加固和扩建)。 可以说,热兰遮城在当时只是一般民居的牢固度,那么按照现代人的标准来看,完全就是豆腐渣工程。 进攻热兰遮城,最大的阻碍在于荷兰人围着海湾建立了八十多个炮点,装备了清一色的岸防加农炮——一种和红夷大炮同等级的大炮。 此外,港口之内还有七条盖伦舰、一条施密堡级大型战舰,以及二十余条中小战舰。其中施密堡级大型战舰和明军战列舰同一等级,而七条盖伦舰差不多只有明军战列舰的一半大。 不过,这八条战舰装的也是红夷大炮同等级的重型加农炮。 但尽管如此,防守热兰遮城的荷兰人依旧没有丝毫把握。 第二天天蒙蒙亮,郑芝龙派了条小船,载着几个荷兰人登上了热兰遮城。 这几个荷兰人就是被郑芝龙俘获的那两条船上的船员,他们的使命就是传达郑芝龙的通牒,要求荷兰人于三日内全数撤出热兰遮城,否则明军舰队将开进海湾,对其实施毁灭性打击。 话说郑成功明明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又给荷兰人撤出的时间呢? 他当然是在下更大的一盘棋。 因为热兰遮城和赤嵌城是荷兰维持远东贸易的重要据点,如果失去这两个据点,那么从日本到南洋的航线就会被一分为二,荷兰人不但再也撑不起一条完整的黄金航线,而且他们的船只以后想跟大明、日本、朝鲜贸易,就必须胆战心惊了——要么随时被击沉,要么被课以重税。 另外,刚刚组建不久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藩的这两个城池可是花了巨资的,如果就这么轻易丢掉,恐怕很难跟国内的股东交代。 郑成功早点与荷兰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打过很多交道,对这些都了如指掌。 所以,他认为荷兰人一定会背水一战。 而荷兰人如果想背水一战,必然会带上防守赤嵌城的舰队,以及海盗刘香的舰队——刘香的主力就在魍港,这原先是郑芝龙的地盘,郑芝龙退出后荷兰人为了交好刘香,主动把魍港让给了他。 而魍港也在东藩南部,和热兰遮城不远,如果荷兰人邀约刘香,三天时间就够了。 这就是郑芝龙下的大棋,他要把荷兰人和刘香都吸引过来,一次性解决,省的以后在海上到处去找——尤其是刘香这种海盗,满世界乱窜的,要找到他还真不容易。 且说驻守热兰遮城的荷兰军队的长官名叫奥兰,在接到郑芝龙的亲笔信后,他一把撕成了碎片。 荷兰人是绝对不可能放弃热兰遮的,因为放弃热兰遮还意味着要放弃赤嵌,这是绝无可能的。 奥兰很快让人书写了两封信。 一封是给刘香的,而另一封竟然是给北部的西班牙驻台湾行政长官贝拉斯科的。 由于海湾被封住,两封信是从陆路送达。 第二天凌晨,刘香和贝拉斯科都收到了奥兰的来信。 在给刘香的信上,奥兰告诉他,明军志在取得东藩全境,若是此役明军胜,那么今后明国以外的任何势力将不可能染指东藩这个远东贸易的要冲。而且,荷兰一旦退出东藩及附近海域,刘香的船今后也别想去日本、朝鲜、大明了。 另外,还有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明军舰队如此轻易地就取得了东藩,接下去就会扩展到吕宋、安南甚至爪洼等地,由于刘香是大明“认证”的海盗,所以他以后就等着明军舰队全方位追杀吧。 刘香接到信以后,深以为然。 奥兰说的没错,如果荷兰人失势,他也唇亡齿寒,今后就只能做漂在海上的流浪狗了。 虽然是海盗,但是谁想整天漂在海上,连一个老巢都没有? 没说的,和历史上一样,刘香决定跟着荷兰人干一把! 现在他手上能调动的有二十艘戎克船、七艘盖伦级战船,以及三十余艘各类小型快舰,这点兵力与郑芝龙正面相遇自然不够。 但是别忘了,荷兰人除了在热兰遮有七条盖伦舰、一条施密堡级大型战舰,以及二十余条中小战舰外,在赤嵌城还有十一条盖伦舰、两条施密堡级大型战舰,以及三十多条中小战舰。 这样他们加起来就有三条超大型战舰、二十五条盖伦级战舰、二十条戎克船以及近百条小型快舰,更重要的是热兰遮城内的八十门岸防加农炮,这可比二十艘大型战舰强——岸防炮可不会沉,而且调转炮口快,不像战舰需要调整舰体才能调转炮口。 这样未必就不能和明军杠一下。 在刘香看来,明军除了五十条超大型战舰以外,剩余的三十余条戎克船和一百来条小型快船根本不足为虑。 而那五十条超大型战舰,如果没有合适的风向和风力,也就是笨重的胖子,只要将他们引到港口里头,也未必就不能对付。 总之,与其失去所有,倒不如背水一战,与郑芝龙好好干一场! 而更让刘香振奋的是,奥兰告诉他,西班牙人已经同意和他们一块联手对抗明国舰队了。 如果西班牙人一起加入,那么这场海战取胜的把握就更大了。 于是,刘香立即回信,表示愿意与荷兰人联手,跟郑芝龙干一场。 于此同时,贝拉斯科也接到了奥兰的来信。 年轻的行政官并没有被奥兰热血沸腾的文字所蛊惑。 信上,奥兰详细地分析了东藩的局势,表明现在西班牙和荷兰是站在一艘船上的,如果荷兰要退出东藩,那么西班牙也要退出。 继而,如果继续任由明国舰队这么嚣张下去,那么西班牙和荷兰今后在远东的利益,都会大大受损。 甚至,在最艰难的情况下,他们有可能不得不放弃在远东殖民的计划。 奥兰觉得,贝拉斯科应该能看清楚这个局势,从而与他联手。所以,他才直接在给刘香的信中说西班牙人已经同意联合了。 同样,他在给贝拉斯科的信中也表示,刘香已经同意联合他们,一同进攻郑芝龙。 贝拉斯科在接到来信之后,沉思良久。 不得不说,奥兰的分析句句切中要害,尤其是一天前他派去的使者在与郑芝龙会谈后回来告诉他,郑芝龙打算彻底地占领东藩。 过了许久,贝拉斯科提起笔,给奥兰回了一封信。 …… 封港第三日,午时过后。 一艘快船靠上郑芝龙所在的旗舰,随后一个皮肤黝黑的海兵飞快地跳了上去。 “启禀大人,探子在十里外海域发现刘香部大批战船。” 郑芝龙呵呵一笑,问道,“有多少?” “不敢靠太近,暂时无法预估。怕耽误战机,故而先来禀报。” 郑芝龙点点头,“继续去探。” 事实上,刘香能调动的兵力,郑芝龙还是能估出来的。 对于刘香能率舰赶来帮荷兰人,郑芝龙很是欣喜。 半个时辰之后,郑芝龙在旗舰上下令,十艘战列舰负责继续封锁港口,另四十艘战列舰全部接近海湾,进入红夷大炮射程后,即刻向岸上开火。 另外,十艘戎克船和四十艘快船立即离开往西,埋伏在西面十里之外。 很快,四十艘庞然大物开了进去,并且抵达了预定位置,锁定了目标。 此时他们离最外侧的岸防炮还有三里左右的距离,不过改进型红夷大炮已经能较为精准地打到目标了。 荷兰人懵了一下。 不是说给三天时间考虑吗?这第三天还没有过去了,就要开战了? 轰轰轰! 四十艘战列舰上的红夷大炮首先展开了一轮齐射。 在热兰遮湾的外沿,荷兰人布置了十二门岸防炮,因为是“L”型海湾的外沿,所以无法形成犄角之势分布,只能同处于一侧。 十二门岸防炮随即还击。 只不过相比起明军的炮火来,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四十艘战列舰,每舰一轮可发八发炮弹,加起来一轮就是三百二十发。 三百二十发炮弹如果都瞄准个炮台打,用脚趾头就能想到那个炮台会有什么结局。 当然,明军没有那么浪费。 他们采用的是每十艘战列舰轰击一个炮台。 很快,四个最外沿的炮台遭受了地狱般的炮火打击。 轰隆隆!轰隆隆! 只是经过两轮轰击,那四个炮台就彻底哑火了。 别说炮台上的人,就是上面的大炮都全部炸翻了。 于此同时,荷兰人的岸防炮也打了两轮。 总计二十多发炮弹稀稀拉拉地打过来,倒是有五发炮弹神奇地命中了明军战舰,其中三发打在三条战舰的侧舷,两发分别打在两条战舰的甲板。 庞大的战列舰受此一炮,基本都没有太大反应。 被击中侧舷的,无非是外层的护板裂了,而被击中甲板的稍稍倒霉一点,一艘被撩倒了一个水兵,另一艘起了一点小火,不过马上就被扑灭了。 明军战列舰继续开火,马上又灭了四门岸防炮。 港口内,荷兰人的战舰和其余岸防炮都在干着急。 战舰可不敢冲出去跟明军打,而其余岸防炮又够不着明军。 没过多久,最外沿的十二门岸防炮全部被明军清除,而明军只是轻伤一艘战列舰,重伤一人,轻伤两人。 港口内,荷兰人严阵以待。 如果明军舰队再开进来,那么就进入剩余的所有岸防炮的进攻范围,而且也将直接和荷兰舰队正面硬杠! 而此时,十里之外,刘香和赤嵌港的荷兰舰队正汇合到一起,缓缓接近明军。 他们的目的是接近明军五里之内,这样一旦明军主力进入海湾,他们就能迅速从外包抄。 与此同时,北边,大约也是十里之外,西班牙的舰队也在赶来。 这支舰队由七条盖伦船和二十余条小快船组成,几乎是贝拉斯科的全部主力——两条盖伦船还是昨天才到港的。 清除外边的炮台之后,郑芝龙下令四十艘战舰全部入港,与敌决战。 很快,真正的战斗打响了。 四十艘战列舰入港后,很快遭到了七十多门岸防炮和三十多艘荷兰大小战舰的猛烈炮击。 不过好在战列舰皮糙肉厚,而且关键部位都包了铁甲,挨上几炮没大问题。 饶是如此,还是有不少战列舰被击中了桅杆,烧起了火。而一旦人上甲板去救火,就难免会产生伤亡。 挨了一顿如雨的炮弹后,明军三艘战列舰重伤,两艘轻伤,伤亡六七十人。 不过,他们也终于排开了阵型,调好了炮口,展开了更加猛烈的反击。 根据战前布置,二十艘战舰对付荷兰战舰,其余的定点清除岸防炮。 轰轰轰! 嘭嘭嘭! 哗哗哗! 巨大的开炮声、爆炸声、炮弹落水声顿时响成一片,小小的热兰遮湾顿时硝烟弥漫,犹如上起大雾。 由于双方距离较近,因此命中率都很高。 荷兰人的七条盖伦船和一艘施密堡级超大型战舰首先遭到了明军的重点照顾。 明军以两条战列舰对付一条盖伦船,六条战列舰对付一艘施密堡的密度,朝它们展开了猛烈的炮击。 而荷兰人则以大船配小船穿插的战术进行还击。 不过,当交战之后他们发现,他们的小船面对这样的庞然大物几乎毫无用处。 首先,明军战列舰上除了十八门红夷大炮,还配有十八门弗朗机炮。这些弗朗机炮做什么用的?就是专门对付小船接近的! 也就是说,虽然荷兰人有二十多艘又快又灵活的小型战船,但是这些小型战船只要一接近明军战船,面对的将是明军七百多门弗兰基炮。 七百多门是什么密度?至少这些小快船无论从任何角度接近,都会遭到如织如网的火力覆盖! 你本来就脆,而且火力密度也比不过人家,拿什么去威胁人家? 这个时候,荷兰人才知道,郑芝龙之所以如此猖狂的原因! 论个头,他们的超大型施密堡级战舰虽然可以和明军平起平坐,但是论火力完全不在一个档次——施密堡级只有十二门加农炮配八门弗朗机近防炮! 双方大约三轮炮轰过后,明军击沉了对方四条盖伦船,并且重伤三艘,而施密堡舰因为被六条大船围攻,也是被打得千疮百孔,船上冒火处处。 但是明军的损失也不轻。 荷兰人的七十多门岸防炮也不是吃素的,如果以每十门照顾一艘战列舰的密度,那一艘战列舰在三轮轰击中至少要被三十枚炮弹威胁,而按照概率三十发炮弹打中五发是轻松的。 加上战舰的反击,这个火力密度也不算低。 明军重伤了五艘战列舰,并且有一艘着起了大火,眼看是救不回来了。此外,还轻伤了十一艘,不过并无大碍。 现在最关键的是,海湾中的那些岸防炮。有些裸露在外的岸防炮比较好搞,全部被战列舰搞掉了,但是有些是挖在海岸边的山体之中,这种就特别难打了。 这些岸防炮就是荷兰人和刘香之所以抱有一丝侥幸的原因。 而此时,通过层层传递的信号烟花,几里外的刘香及赤嵌城的荷兰舰队已经收到了明军全面进攻的消息,正全速赶来。 北边,西班牙的舰队也全速了! 港口外的明军舰队,忽然改变了队形。 八艘战列舰被派到了队形的南面,准备迎击刘香和荷兰联军。 两艘北面,防范西班牙战舰。 另外,约三十多艘戎克船和中小型战舰缓缓靠岸。 精锐步兵终于要登陆了! 一条条甲板纷纷放下,一队队明军手持火铳,腰胯军刀,有些背上还背着弓箭、强弩,如狼似虎地登上了海岸。 因为外沿的炮台被摧毁,所以他们登陆地很顺利。 “杀!” 在一片片怒吼声中,明军步兵飞快地沿着海岸线,朝荷兰人的炮台冲去。 荷兰人懵逼了。 他们在热兰遮港口的步兵总兵力,也就一千不到——要知道几十年后郑成功进攻热兰遮港口时,虽然荷兰人数次增兵,也不过两千人。 雇佣兵是很贵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不可能没事在一个港口驻守上万人,要是那么干的话,他们在远东起码要几十万兵力——拜托,整个荷兰才多少兵? 而明军步兵刚刚完成登陆,刘香和荷兰人联合舰队就赶到了。 远远一看,他们发现港口外只有十艘大型战舰,五十多艘中小型战舰,顿时就放心了。 嗯,很好,明军的主力果然被困在海湾之内了。 二条施密堡战舰,十八条盖伦船、二十条戎克船以及六十多条小快船组成的刘香和荷兰联合舰队,根本不怕郑芝龙这点兵力。 更何况,北面的西班牙舰队也已经赶到了,瞭望已经清晰地看到他们的身影了。 接近!接近! 轰! 随着明军战列舰上的第一发炮弹打出,在热兰遮海湾口的战斗也打响了。 与此同时,在半里外的一艘小战舰上,马上升起了一个信号烟花。 更远的半里外,一艘小战舰看到这个信号后,也跟着升起了信号。 层层传递,如同烽火。 埋伏在十里外的五十多艘明军战舰立即全速赶来!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东厂督公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东厂督公》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东厂督公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东厂督公》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