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家长里短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造车第五十二章 家长里短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 带着涡轮增压技术取得突破的喜悦,韩皓来到首都参加全国工商联的团拜会。 团拜会除了表彰一些先进企业外,更主要目的在于让分布在天南地北的工商界大佬们有一个交流的场合,年终总结经验并展望新的一年经济情况。大家在这里可以达成商业上的合作协议,但更多是对宏观经济层面进行集体交流探讨。 会场上,韩皓自然是全场焦点之一。 作为工商联副主席,又是国内首富,他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商界,辐射到其他领域。 工商联作为全国民营企业的半官方组织,一定程度上承担着为民营企业撑腰的责任,可以说是大家的娘家。 回娘家除了报喜之外,自然也会大吐苦水。 跟过往两年不同,2006年的团拜会冒出一大主题就是“生意难做了”! “中石油和中移动已经成为中国最挣钱的公司,每天光是净利润就是2个多亿,全年下来就是600多亿。 而我们辛辛苦苦忙上一年,全部利润还比不过人家一天的成绩。” 一位知名企业家在会议上直言不讳说道,他的一番话说出了中国国有资本开始复苏,凭借垄断地位获得巨额利润。 “我们民营企业想向上游产业发展,壁垒重重,只要有大型央企在里面,我们就不得其门而入。 本来两年前谈妥的水电站和煤矿项目,现在政策生变,必须要跟国企合作才能进行下去,这不是赶人离开嘛!” “国退民进,现在已经变成了国进民退!我们不反对跟国企一起同台竞争,但至少得让我们也能光明正大进场才行。民营企业不能老搞轻工业,我们也有能力进军重工业,但这条路现在却走不通。 做实业开工厂实在太累,要不是舍不得多年积累下来的家当,真想把企业一卖了之当个逍遥翁算了。” …… 春江水暖鸭先知,中国国有资本在过去两年依靠垄断整合以及引进境外资本,开启了复苏状态,民营资本首当其冲感受这样新鲜的变化。 真有不少企业家找到韩皓,询问他是否有意收购自己的企业,他们打算收山携家人出国了。 原本的交流会变成了陈情会,大家一致要求工商联这个娘家出头替中国民营企业向中央讨个说法,要求跟国企和外企获得同等国民待遇,呼吁政府当好守夜人角色。至少一家之长要对家里三个出身不同的儿子要一碗水端平,到底谁能发展更好要各凭实力,而不能因为喜好和偏见而定。 坦率来说,韩皓本人之前并未留意这些方面,因为中华集团在他领导下发展挺好。 近两年趁国企改革攻坚,他拿下许多优质资产,同时还开始谋划进入金融领域发展。 但看到那么多民营企业家都陈情“生意难做”,而且不少人打算变卖产业出国,这样的情况就得引起重视了。 在中国经济蒸蒸日上,整个国家呈现复兴之势时,一些国内实业家却要离开投奔他乡,其中蕴含的苗头可不是好事。 “中国还大有发展前景,为何要离开去西方国家做一个二等公民呢?” 变卖家产出国是韩皓从未想过的念头,他虽然不理解对方为何如此做,但还是出言尽量挽留一二。 “韩总,你家大业大好比乘坐着航空母舰,风浪来时可能感受不到水下的涌动。但我们不同,坐的是小舢板船,实在经不起折腾,一个浪花打过来可能就得翻船。 现在原材料已经涨了一波,预计人工很快也要跟着涨,再做老本行可能挣不到钱。想向其他领域发展,又门槛重重,无法顺利转行。综合考虑下,人老了,小辈又不愿意接班,退一步海阔天空就是最佳选择。” 一位准备出国定居的企业家面对韩皓的挽留,丝毫没有掩饰直截了当回答道。 “人各有志,不便强求。但我还是希望你有时间能多回国看看,毕竟国内机会还是很多。” 韩皓听完,苦笑之余还是希望对方能常回来。 “说不定到时换了身份,以外商名义回来能获得现有身份无法获得的待遇。这样的话,届时不知道我是该笑还是该哭呢! 人啊,在时代浪潮中只是一朵浪花,再怎么扑腾最终都会被潮水同化。希望你能坚守并扛起民营企业的旗帜,届时老哥在国外为你加油!” 拍了拍韩皓的肩膀,这位企业家就此离去。 离去的毕竟是极少数,毕竟大多数企业家都放不下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 在他们强烈呼吁下,工商联起草了一份公开信,呼吁中央政府重视并关爱民营企业,为大家创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 国有资本有政府充当靠山,外国资本有招商引资特批的优惠条件,只有民营资本属于没人疼爱的角色,在国有资本和外国资本夹击中艰难生存。 据悉,此事引起国家高层的高度关注,责令相关部门充分调研并做出妥善处理。 除夕之夜,韩皓一大家人团聚在他的别墅内吃团圆饭。 在韩皓牵头下,搬到江州定居的陈灵兮父母,以及韩家人一道,共度除夕守岁。 儿子“九月”已经会哇哇大叫独立行走,奶声奶气叫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所有人都得围着他转,成为实际上的一家之主。 “韩兴华”是韩永福费尽心思为自己宝贝孙子起的名字,寓意着中华集团乃至中国都振兴发达的美好期望。 这个名字获得了一家人的集体通过,韩家户口本上正式多了“韩兴华”的名字。 原本还惦记着虎山家当的韩皓父母,自从韩兴华会叫爷爷奶奶后,就乐不思蜀愿意定居在江州,只求每天都能跟孙子乐一乐。 江州的医疗条件发达,韩永福的病情得到了长效控制,虽然还得依靠轮椅出行,但说话却利索了许多,恢复了大半生活技能。 两位老人常驻江州,一大变化就是韩皓别墅外的草地花园现在变成了大菜地,勤劳的母亲王桂芬利用空闲时间发挥南泥湾精神把这里变成自家蔬菜的直供地。 “老人闲不下来总得有事情做,种种菜挺好的,还能减轻家庭开支。” 韩皓倒是很满意这样的生活,父母跟在身边,他能在一旁照顾。不然让父母独自回到虎山老家,有什么事他无法照应。 “就怕你妈施的农家肥会被邻居投诉,影响到别人就不好了。” 陈灵兮看着漂亮的花园变成了菜地有些心疼,但又不敢发表反对意见。她只能尽量让自己适应这样的家庭生活,不过她确实听到一些风言风语说种菜影响到邻居。 “影响谁,就把谁的房子买下来!我妈种菜的权力,肯定得优先满足。” 难得如此霸气,韩皓直接回答道。 “你妈的事情你就上心,你老婆的事就没了下文。” 陈灵兮有些不高兴说道,看来是对丈夫韩皓的表现不满。 “谁说的,一切都在为夫运筹帷幄当中!” 韩皓赶紧救场,他明白妻子关注的事情是什么。 除夕夜,趁一大家子人围在一块吃团圆饭之时,韩皓见时机成熟主动开口。 “年后我准备让灵兮外出上班,我有个慈善基金会需要信得过的人帮忙打理,主要就是捐资助学方面,她是最合适的人选。 ‘九月’就找保姆带,爸妈你们到时也帮忙看看,灵兮这样一个高材生待在家里,真是浪费了。” 原来陈灵兮一直惦记的事情就是外出工作,她毕业后在家带了一年多孩子,跟自己大学同学相比,已经是落后一大截。 好比围城一般,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 人人羡慕的富太太不用工作待在家的生活,陈灵兮很不习惯。之前她就想找份事情做,但由于儿子还小便不了了之。如今“九月”一岁余,可以不用她时刻守着了。 说到正事,韩皓当然是一言九鼎之势。 “反正你们年轻人观念新,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我们老一辈能做的就照看好‘九月’,免除你们的后顾之忧。” 丈母娘颜晓晨一听,赶紧接话道。 她心里向着女儿,害怕亲家母王桂芬不高兴,首先出面附和。 “桂芬,到时我跟你就多分担点,让他们年轻人折腾吧。” 她心知王桂芬才是关键,因此把话题往对方身上引。 韩皓的意思是通知,并不是征求大家意见。他让陈灵兮外出帮忙,王桂芬虽然有些不同意,但在这样背景下,只能点头答应。 看到婆婆点头同意,陈灵兮心里终于放下大石头,她终于可以一展所长,不用被困在家务事上了。 在洗碗时间,陈灵兮立即打电话给自己的好闺蜜也是老同学——方依依。 方依依大学毕业后,获得留京指标进入一家国字头央企总部工作。两人间时常有联系,陈灵兮知道方依依工作不是很开心,也还没有男朋友。 因此,她获得执掌基金会的权力,第一个想到的帮手就是自己的老同学。 “投资教育是最划算的投资!” 韩皓对基金会要求不多,一是要账目清楚,二是要把钱花在教育上。 “我明天就去辞职!” 接到陈灵兮的召唤后,方依依忘记了明天大年初一不上班的规定,当即表示要到江州投靠对方。 跟着首富老婆混,再怎么差也比待在现在这个层级森严的央企总部好。 她的辞职决定,一开始父母是坚决反对,要知道在首都有户口有编制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待遇。 但实在拗不过方依依的坚持,以及有韩皓这个首富的背景加成,最终她如愿以偿获得了父母同意。 当13亿中国人正在兴致勃勃收看一年一度的春晚时,全球第三大银行汇丰银行突然宣布损失108亿美金次级抵押资产! 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正式拉开序幕,没人能想到它将造成超过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损失。 十年一轮回,一语成谶,经济危机再次不请自来。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造车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造车》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造车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造车》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