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全面下风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第三百三十一章 全面下风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一城一地的得失,真的不重要。 目前关家的希望,都在马良的身上。如果五溪蛮夷能动,夺回南郡,将孙权,周瑜赶走,不在话下。 反之,那南郡便只能拱手让人了。 严颜加入这场战争,让关家开始处在全面下风。 此时江东人得意啊。 “那当阳怎么办?”营司马明白了事情的重要性,但还是皱眉问道。 “先让当阳县令组织吏民守城,守得住就守,守不住就算了。我写信给主公,请主公亲自发兵南下。若当阳能守住便守住,守不住便屯兵诅中,麦城一县,与周瑜对峙。总而言之先维持当前情况,将孙权的兵力牵制在南郡,江夏。只有此,马良才能成功,反之,南郡一带,不复关家所有。事急,今日便出发,日夜兼程。” 李正却是豁出去了,当阳不要也无所谓,只要成杨。他让营司马下去继续组织人马,自己则趁着还有时间,与亲兵一起分食了烤全羊,然后披甲上马,留下大量辎重粮食,让当阳县令来接收,只带走有骡马拉动的大车载着少量帐篷,带上足够吃用十天的干粮,日夜兼程往成杨而去。 事实证明,在关平这一辈的小将之中,李正这个人是极为优秀,机敏的,他这一招,极果断,也是一招妙棋。 为关家夺取南郡,埋下了希望。 而孙权也确实如李正所预料到的一般,在夺取了南郡城池之后,一边分少量兵马,夺取在北岸的江夏城池。然后命大将韩当领兵,凌统,蒋钦等人围将,率领三万左右精兵,要攻打成杨。 成杨危如累卵。 成杨这个地方,战略位置不重要,无险可守,只是平原上的一座孤城,诸葛亮之所以在这里是因为这是江夏郡治下的城池。 所以用作屯粮之地,以此供给南方的王威,黄忠等人军粮,有一些人口,大量粮食,军用物资。 精兵四千人。 诸葛亮收到消息之后,有两个选择。一是退,一是守。 退就简单了,诸葛亮可以烧掉城中的粮食辎重,往东方渡江,回去安陆驻扎,那里有蒋琬,雷绪,陈兰等人接应。 守就复杂一些了。依靠诸葛亮的四千精兵,便加上赵云退下来的一千余骑兵,也只有五千人,委实难以守住成杨城。 再则赵云的骑兵是关家好不容易积攒的家业,用来守备城池实在是太愚蠢了。需得有外援。 安陆太远,又隔着汉水,需要渡河,远水救不了近火。现在的援兵便只有王威所部水军,还有当阳的李正所部。 王威那边可以分出丁奉所部,水军下船,轻军前来。 李正便不用提了。 但是两个人各有优缺点,丁奉是不需要守备什么地方,说来就来了,但路途有点远。 而李正很近,但是李正需得守备当阳。 诸葛亮左思右想,选择请李正来救。不过李正乃是大将,并不统属江夏,诸葛亮不能调遣李正,需得找个有分量的人去请之救援。 诸葛亮在定计之后,便在宅邸内的书房,招来了江夏主簿葛云,将写好的信件装入竹筒,慎重递给葛云道:“事急,葛主簿务必说动李将军来救江夏。” “诺。”葛云也明白紧急,应诺一声,立刻出了宅邸,翻身上马,带上一队人马,便往当阳而去。 “应该来得及。”诸葛亮想了想,拿起了鹅毛扇,亲自出了宅邸,然后下令士卒将物资搬上城墙,又自己巡视城墙,激励士气。 守,一定要守。 守住成杨,才有赶走江东人的希望。 守不住南郡,江夏一带的十几座城池,广袤的江汉平原,就全完了。只要给江东人经营的时间,实力便会大增,基本上难以夺回了。 便在诸葛亮组织人手,打算坚守城池的时候。赵云也率兵返还了,诸葛亮闻得消息,亲自出城迎接赵云。 “诸葛江夏,赵云前来帮忙守城。” 下午,赵云率领千余骑约三千匹马回来,他翻身下马,拱手对诸葛亮道。赵云乃领兵大将,与诸葛亮其实不统属。 但是赵云素来温和,对诸葛亮很客气。 诸葛亮扶起了赵云,摇头说道:“子龙将军乃大将也,若得将军守备城池,自然万无一失。但我却不需要将军守备成杨,只请将军率兵回去北方。” 赵云闻言蹙眉道:“诸葛江夏这是打算放弃成杨?须知道成杨物资极多,放弃太可惜了。” 诸葛亮摇头说道:“子龙将军误会了,我自会守备成杨。而将军你的骑兵守备城池,实在太可惜。二来马匹足有三千余,城中却是委实容纳不下。” 赵云眉头更是紧蹙,说道:“诸葛江夏乃文官,城中没有战将。江东人马若是来攻,起码四五万人,如何能守?” 诸葛亮笑着宽慰道:“将军放心北上,我已经请了李正将军来援救,到时候合兵一处,守备成杨不是问题。” 赵云眉头解开,他与李正相处过一段日子,十分欣赏对方。再则,骑兵守城确实浪费。“好,那我便返回北方去了。诸葛江夏保重。”赵云朝着诸葛亮抱拳一声,没有入城,抱拳一声,翻身上马,往北方驰骋而去。 诸葛亮笑着送走了赵云,回去城中关闭城门继续镇守,而情况愈发紧急,孙权的人攻破了许多城池,许多城池的县令率领亲信,少量士人百姓,来投奔诸葛亮。 但也多少提供了更多人手,诸葛亮趁机从城中招募兵丁,打算关键时刻可以顶一下。 而随着时间过去,由韩当率领的三万精兵,已经完成了攻略县城的动作,率兵朝着成杨攻来,若是汇合黄盖一二万人,大军四五万人便可以将成杨围的水泄不通。 如果李正不能入城,诸葛亮是万万守不住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却是沉稳依旧,镇定自若的组织人手守备城池。大将勇,则三军振。 诸葛亮乃是非常之人,如此举动,却使得城中人心稳定。 而这日当晚,葛云驰骋入城。此刻天色已经极晚,诸葛亮已经睡下,闻得消息立刻惊起,蹙眉不已。 不久后,葛云入得宅邸,诸葛亮在书房接见了葛云。 “计算时日,葛主簿不会这么快回来,却为何回来了?”诸葛亮见到葛云之后,请葛云坐下,便蹙眉问道。 这是诸葛亮担心之事,他怕李正那便出了问题。 葛云大笑一声,喜滋滋拱手道:“李将军却是果敢的人啊。我还没到达当阳,就与李将军相遇。原来李将军在获得消息之后,便备足干粮,日夜兼程来成杨了。大约一个时辰后,便能入城。李将军先遣我回来,告诉明府这个消息。” “勇猛敢行,李将军真将才也。”诸葛亮闻言先是一惊,随即也是欣喜。 随即诸葛亮命葛云道:“命士卒造饭,款待李将军麾下士卒。在府中设置酒宴,我要款待李将军。” “诺。”葛云当即应诺一声,下去了。 一个时辰之后,李正在星夜之下,在江东人合围之前,终于赶到了成杨,率兵入城。诸葛亮亲自前往被城门迎接李正进入城中,并安置李正人马,请李正入宅邸吃酒。 众人一阵攀谈,寒暄。而后李正与其麾下的士卒,便在城中养精蓄锐。两天后,韩当才率领三万精兵到达成杨。 经过两天时间的休息,李正麾下的士卒,便又恢复了精力。而李正乃是大将,诸葛亮便将守城事情,交给李正负责。 李正闻得韩当率兵来到成杨,便与诸葛亮,葛云等人一起登上西城门上,观望局势。 “关” “诸葛” “李” 此刻城门楼前挂着三面旌旗,迎风飞舞。城上守军弓箭手就绪,长枪兵,力士,盾牌手等等兵种,齐备。 城中兵马将近一万人,加上诸葛亮在城中招募新兵作为备员,城中粮食极多,可以供给军民吃用一年有余,士气极高。 此刻是上午,太阳高照,能见度极好。 李正,诸葛亮等人挑目望去,便见江东兵分兵安营扎寨,又分出数千精兵,旗号是“韩”。 这数千精兵推着云梯车,进车,排列整齐。 李正笑着对诸葛亮说道:“韩当不知道我率兵已经赶到了,他以为城中只有四千精兵,打算一战而下。” “请诸葛江夏前往城中坐镇,这里便交给我吧。”随即,李正冲着诸葛亮弯腰抱拳,好生客气请诸葛亮离开。 “有劳李将军了。”诸葛亮也知道自己一介文人,站在这里不仅无用,而且危险,便冲着李正还礼,率领葛云等文官一起返还。 “都打起精神来,将油锅加热,准备守城。”请了诸葛亮离开之后,李正按剑大喝,言辞脸色十分严厉。 “诺。” 士卒们轰然应诺,打起精神,并点燃火堆,加热油锅。 “咚咚咚!!!!” 不久后,韩当军营之中响起了轰鸣的鼓声,大批的江东士卒,在鼓声之中,昂然挺进成杨城。 除了云梯车,井车之外,还有一些攻城车,这些攻城车前插利刃,四四方方,可以当做盾牌兵用,帮助弓箭手更靠近城墙,进行射箭。 不久后,双方接触。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之关平当老大》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之关平当老大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之关平当老大》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