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最后的笑容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第三百三十七章 最后的笑容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丰收前的日子,喜悦的日子。 九月的阳光,极为灿烂。 长江北岸荆州,江东占领区,十余座城池。除了江陵是一座空城之外,其余城池都是有人口的。 虽说不少人口在战乱的时候,或躲避战乱潜逃往了安陆,房陵,或襄阳。或被掠走,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人口仍然比较众多,又土地肥美,乃是膏腴之地。 这些城池内的士人,官员,或是向东投奔了诸葛亮,在成杨城。或向北投奔了关羽,在当阳安置。 或是留下来为孙权效命。 毕竟与曹操不同,江东孙权在荆州没有恶名。孙权又处置的不错,从江东调遣了一批官员过来,任命了南郡太守,江夏太守,以及诸县令。 对于那些留下来的官员,也有封赏。 虽说这些地方今年春耕也废了,没有秋收,但百姓至少被安置的井井有条。只要等今年熬过去了,明年便也可以春耕,又会变得正常了。 这是膏腴之地,江东只要站稳脚跟,便是杀出了长江,势力达到了北岸。 江陵城,日头偏西。 在关家发育的时候,周瑜也没有闲着。兵丁持续操练,粮食也不断运送过来。就像是关家因为今年百姓没有春耕,计划要养许多百姓一样。 这江东占据区的百姓,明年秋收之前,也要江东养育。 孙权做了这个心理准备,也进行了行动。 而如今江东丰收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关平的耳中,更别说是江东人了。江东方面,士气当然也是大涨。 明年粮食够用。 今年秋收既然是丰收,山越便也不会下山劫掠。 鲁肃调动荆南四郡税赋,顾雍稳定长沙,贺齐统帅长沙兵马,沙摩柯已经接受了条件,按兵不动。 情况一片大好。 前途似锦,前程似锦,前方是庄康大道,士气节节高升。 周瑜也甚是喜悦。 城中人马操练不停,吼杀声雄烈,在这激烈的操练之中,尘土飞扬,旌旗也随风飘扬,城中伴着尘土,杀气冲天。 士气如虹。 周瑜身上穿着宽袖白袍,足踏白色的靴子,头上系着纶巾,腰挂宝剑,与程普一起,在许多士卒的簇拥下,立在北城门上,紧挨着女墙。 头上是“吴”字旌旗。 周瑜看了一眼偏西的太阳,然后看向北方,此处距离关羽大营还有一段距离,但对方轮廓隐约可见。 “程公,我一力请命吴侯出兵北方是对的。我们已经站稳脚跟了,从此后,我们江东孙氏便是上午,乃是日头高升。而北方关羽便是下午,已经日头偏西了。三年,只要再给我三年时间。我便可以将沙摩柯,以及荆南四郡给理清楚。在这之中,不断派人去益州帮助刘璋。因为关平失了南郡,必然会全力南下益州,必然不能让他得逞。只要关平攻不下益州,等三年后,我理清了荆州,便可以出兵益州,将刘璋拿下,到时候北伐消灭关羽。益州,荆州,扬州在手,南下交州,便可以与曹操划江而治。此真霸王之业也。若能如此,我们不愧对孙伯符(孙策)。”周瑜意气风发,笑容如骄阳,十分灿烂。 情势如此,如何不能笑? 昔日孙策引伤病死,而孙权继位,乃是周瑜带头对孙权行了君臣之礼。如今周瑜一力北伐,让军队踏足北岸,而不是保有荆南四郡半,与关羽划江而治。 乃是因为周瑜好大喜功吗? 非也,乃是一心一意为孙氏谋划而已。乃是顾念昔日与孙伯符的手足之情,总角之好。 如此而已。 得王霸之业,而拱手侍奉孙氏。 此周瑜之志向也。 “此公谨之谋也。”程普由衷抱拳道。程普乃是沙场老将,孙氏三朝元老。却是孙权任命周瑜为大都督,程普颇为不服。 尔后,大军气势如虹。先席卷荆南,再北上立足江北。如今局势一片大好,程普也不得不服。 至于匡扶孙氏,他的心情是与周瑜一模一样的。 若非感念昔日孙文台之恩遇,又服孙伯符之雄才,如何能匡扶孙权幼主,不肯背离? 幸好孙权也是孙家血脉,雄武虽逊色于父兄,但是礼贤下士,安保江东,却胜过父兄。 乃明主也。 匡扶孙氏,与曹操分取南北。 也是程普之心愿也。 “哈哈哈。今日心中畅快,老将军随我去喝一杯如何?”周瑜哈哈大笑了一声,提议道。 “敢不从命?”程普双手抱拳轰然应声。而后这对年纪相差悬殊,却颇为默契的搭档便一起大步下了城墙,往城中大帐饮酒去了。 孙权,江北江陵水寨。 长江水流平静而缓和,阳光照耀下,望之如金河。孙权大帐内,孙权也难得令随从上了一壶酒,与阚泽一起饮酒。 酒稍酣,孙权面色微赤,因为闷热,稍解衣衫。孙权捏起酒杯,对阚泽举杯说道:“德润,来,饮了此杯。” 阚泽自然从命,陪着孙权饮了此杯。 孙权酒量不差,但此刻已经是微醉。日常孙权好酒,也常醉酒。但此刻乃是军中,孙权便也稍稍节制,不再饮酒。 但人不胜酒力,却更不胜酣畅。 此刻局势大好,孙权早就心醉了。孙权放下酒杯之后,笑说道:“不瞒德润,之前周公谨一力向北,孤心中甚是犹豫。毕竟若向北,必然与关羽交战。关羽天下熊虎,万人之敌,关平此人少年狡猾。关氏麾下,也都是英才。与之战,乃有风险。反之若水军在油江口,鄂县,然后分遣兵马,将武陵,桂阳,零陵太守招去江东做官,若不从,便屠灭之。而后取沙摩柯,如探囊取物。如此,荆南之地,便为孤所有。此无甚风险,稳妥之路。周公谨却说,若只保长江,不图北方,关羽占了南郡,必大肆操练水军。到时候,孤再也难以向北了。此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孤犹豫不决,最后才北向。如今看来,周瑜所言甚是啊。得了南郡,则关羽可图,益州可图。便是与曹操南北而立也是不难。” 说到这里,孙权站起,笑道:“昔日鲁子敬曾说,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速除。劝我行王道,立高祖之业。当时孤内心窃喜,却也怀疑。如今看来,鲁子敬之说,当真是庄康大路也。” 昔日鲁肃与孙权有一番策对,当时孙权打发走了鲁肃,但内心窃喜的,便也开始重用鲁肃,便是张昭经常斥责鲁肃轻浮,孙权也是保之,爱之。 现在想来,今日之野心,便是在那时候便埋下了。周瑜,鲁肃真可谓进取之才臣,王霸之贤佐也。 孙权感怀道:“齐桓公得管仲而为伯主,燕昭王得乐毅屠齐七十城。孤得公谨,横行南方。” 鲁肃与孙权对策,乃是秘密之事。阚泽不曾听闻,此刻也不敢谈论,只看孙权微醉言语。 略显感怀,略显得意,也是意气风发。 阚泽虽然不言语,但是心中也是赞同孙权今日之余的。局势大好啊,当真是大好。张昭坐镇吴中,江东各郡的情况汇总,江东风调雨顺,没有哪怕一座城池是年景差的。 如此后方,前方又是得手。 也难怪这位吴侯,心中起了与曹操南北分立的野心。 不不不,或许不仅是南北分立吧。毕竟曹操已经白发如霜,念过半百,还有几年好活? 而眼前这位吴侯,却是弱冠之年,血气方刚。江东文武,人才济济。若联合扬州,荆州,益州,交州之力,人口数百万,带甲五十万,可否横行北方,与曹氏决一雌雄? 胜算很大的样子啊。 阚泽乃会稽人,不仅是个寒门出身,而且少年家贫,以抄书为业。因为博闻强记,又因为抄书便利,读书许多,博学多才。因而名动江东。 乃是寒门中的寒门,若放在中原,门阀遍地,寒门难以自立。如阚泽之辈,能做个郡守已经是幸运。 但是跟随孙权的脚步,若是开创孙氏皇朝,得高祖之业,那便也是开国元勋,做个九卿,乃至于三公。 阚泽却也是有自信的。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孙权乃是一条船,他们是坐船的人。船只要一直向前,那么他们坐船的人,便也是水涨船高。 想到这里,阚泽也是热血沸腾,毕竟也是年轻人啊。虽非战场上讨生活的勇将,但也有血气之勇。 希望在朝堂上,闯出名堂啊。 孙权微醉,有些头晕便扶着额头。阚泽见此便上前搀扶住了孙权,说道:“吴侯却是醉了,请入帐歇息。” “好。”孙权也觉得头重脚轻,点了点头。随即阚泽扶着孙权入了后帐,为孙权解衣脱了鞋子,盖上了被褥。 然后才走出了大帐。 阚泽看了一眼天色,骄阳灿烂,前途无量。 阚泽双手负背,含笑回去了自己的帐篷。 沙城外。沙摩柯得知了江东必然丰收一事,呆不住,便要去询问马良,该如何是好。出了沙城,过了沿途山路,便到达了马良所在的山谷。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之关平当老大》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之关平当老大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之关平当老大》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