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四处放火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第三百四十八章 四处放火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西陵城中。 年纪轻轻的朱然立在城头,身上穿着铁甲,手按剑柄,抬头看向北方。其实看不到,但是朱然知道,对方步军已经上岸。 他的父亲,江东大将朱治并没有击溃王威,也就没有能阻止对方上岸。 他本来有机会在邓方登岸的时候,发动半渡而击。但是朱然没有做出这样的选择,不仅是因为朱治派人来提醒他,他也是认为对方不好惹。 倒也不是害怕正面厮杀,而是朱然手中的兵太少。 若是给朱然一万兵,五千兵守城,五千兵出击,朱然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出击。 如今对方已经上岸,可能会立刻发动进攻。朱然心中却十分平静,没有紧张,害怕,恐惧。 只有平静。 很多人都不知道一件事情,这位朱然将军在历史上是继位的人。 继谁的位? 吕蒙。 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被称为江东四英,乃是一脉相承的大都督,陆逊最后甚至官拜丞相。 但极少有人知道,孙权在吕蒙去世之前,问过吕蒙,谁可继位。 吕蒙回答是:“朱然胆守有余,愚以为可任。” 历史上吕蒙死后,朱然坐镇江陵,赐假节,成了东吴在长江上游的统帅。 而在之前,朱然从建安五年开始就坐镇地方,率领士卒镇压山越,将门虎子,出类拔萃,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 此刻风势渐大,吹的朱然身后的披风翻滚,吹的城门楼上的“朱”字旌旗翻滚,四周则是不断堆积守城器械的江东士卒。 弓箭手,长枪手,刀盾手,力士,士卒层层叠叠,井然有序,士气极高。 午后,太阳横在正中位置。一阵人马涌动声中,邓方,雷绪,陈兰率兵杀到。朱然在城上望见敌军,抽出了腰间的佩剑,用布擦了擦,准备砍人了。 且说邓方,雷绪,陈兰三人互不统属,若蒋琬在,自然以蒋琬为统帅。但蒋琬不在,便需得有人做头。 邓方麾下虽然精锐,但邓方官位不过司马。所以蒋琬点了雷绪作为统帅。 雷绪虽然普通,但作战经验也是极为丰富,乃是老将,等闲不会弄什么幺蛾子。 三将领兵杀到城下之后,策马凑在一起商量。雷绪勒紧马缰,望向西陵城上守军,对方极为严整。 雷绪蹙眉道:“朱家将门,朱然虽然名气不大。但是看其士卒严整,绝不可小视啊。而且此处与长沙郡比邻,贺齐就在长沙。我们攻城也需得小心一些。不可一下子尽全力,忽略了防御。我们三个轮流上,每人一个时辰。其余二军,作为戒备,也是修整。” “雷校尉所言甚是。”邓方,陈兰拱手赞同。 如关平攻取潘璋那种战争是极少见的,因为一般情况下需得留有兵力,作为机动力量。 而此刻情况也与潘璋不一样,朱然坐拥坚固的西陵城。所以雷绪做了这一番中规中矩的决定,邓方,陈兰自然赞同。 而为了表示自己没有私心,雷绪便说道:“我先进攻,陈兄弟次之,邓兄弟你的兵马最为精锐,一锤定音。希望今日便能入城。” “诺。” 陈兰,邓方应诺。 却说雷绪三人定下策略之后,便开始布阵了。雷绪率部先从阵中走出,匆忙渡江,自然没有攻城器械。 士卒们扛着梯子,提着盾牌而已。 从这方面来说,也是极为吃亏的。 “咚咚咚!!!!”在鼓噪声中,雷绪大吼一声杀,麾下五千余士卒,便齐齐吼杀一声,冲向了西陵城。 陈兰,邓方在后方策马,身下战马不时发出马嘶声,有些紧张。 攻城的套路,基本上是一层不变。雷绪的五千余士卒,盾牌手在前线上,足有一人高的沉重盾牌被举着,靠近城墙。 盾牌的后头,则是弓箭手。 在整个过程之中,城上的士卒没有射箭。因为多半是白白浪费箭矢。待盾牌手们举着盾牌护卫着弓箭手到达一定的位置时候,并停下了。 双方弓箭手才开始交手。 在这个距离城上的弓箭手,与城下的弓箭手,便可以互相伤害了。而在这弓箭手互相伤害之中,之后的士卒便行动了。 先上的是扛着麻袋的士卒,需得将护城河填了。 过程当然极为惨烈,那些扛着麻袋的士卒,基本上都是炮灰。尽管有己方的弓箭手掩护,还是一排排的倒下了。 但是被箭矢射中,也未必会死。比如说被射中肩膀,手臂,在这样的情况下,士卒们便会倒下装死,或是低调的爬着回去。 因为往回跑风险更大。 雷绪麾下的士卒,许多都倒在了前进的路上,或是倒在了护城河上。护城河上浮着一具具的尸体,鲜血染红了护城河。 待护城河被填出了可以过去的地方之后,在雷绪的一声令下,扛着梯子的士卒,与刀手便冲了上去。 真正的攻城,便也开始了。 这便是攻城的可怕之处。 关平历次作战,极少有强攻城池的。曹操甚至不敢打那样的新野。 但有的时候,却是不亮剑不行。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想要西陵,就得拼命。 此刻关家的将军们,便有拼命的勇气,本钱,也有必要。 雷绪与朱然激战一个时辰,没有占上任何便宜,只是填了护城河,为后来的陈兰,邓方做了铺垫,己方弓箭手射杀了对方一些人手而已。 伤亡可能是朱然的三倍,甚至更多。 如果有云梯还有井车就不一样了,伤亡会降低很多。至少云梯车,可以直接架在城墙上,不需要填河。 不久后,雷绪便鸣金收兵了。因为是该陈兰上了。 城池上获胜的朱然以及麾下的士卒,都没有欢呼,经验丰富的他们知道,现在还不是欢呼的时候。 “趁着他们撤退,弓箭手看准时机射杀对方士卒,但却要小心。不要白白浪费箭矢射在盾牌上。” “其余士卒,加紧喝水,吃点东西。” 朱然刚才擦了剑打算砍人,但没有砍到人,因为极少有关家的士卒登上城墙。朱然反而握弓,射杀了对方一些士卒。 朱然极是冷静,井然有序的指挥着。 “诺。”士卒们齐齐应诺了一声,瞅准时机捡人头的弓箭手,加紧休息的普通士卒。 果然雷绪退兵之后,陈兰便上了,陈兰之后便是邓方,每部激战一个时辰。虽然邓方所部足够精锐,披甲率很高。 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士卒身披铁甲作战也是不明智的。 城墙太高,爬起来太费劲。死伤太多,也是白白送给对方铁甲。就算是要用铁甲兵攻城,也需要在稳操胜算的时候。 比如说关平进攻潘璋,也是最后一锤定音。 总体来说,朱然守的十分漂亮。陈兰,雷绪,邓方所部士卒的伤亡,乃是朱然军的三四倍之多。 天黑之前,陈兰,雷绪,邓方三人便也鸣金收兵,回去了北方大营修整。 三个人坐在一起商量一阵,觉得这么打也不是办法,那朱然太能守了。粗略一算,起码三倍的伤亡。 根据情报西陵城中足有五千精兵,他们也才一万六七千。打光了,也未必能入城。 太吃亏。 于是三个人便联名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去给蒋琬,希望能够固守大营,等待变局。 所谓变局,自然是山越一事了。 顺山城。 这是一座位于西陵西方的小县城,并不是战略要地,当然也没有经济价值。但是占据这座城池,一来是让关家在长江以南,湘水以东有了一座城池作为据点。 二来搜集附近百姓手中的粮食,也是可以充作军粮。 蒋琬率领五千余士卒,哪怕是新兵到达这座城外,也是轻而易举的将城池占据了。 蒋琬来的时候带了一些钱,加上打开县城府库,收拢了不少财帛,便以财帛,购买百姓手中的粮食。 目前是秋收的时候,而且还是丰收,家家户户都有粮食。 蒋琬也下令,不得强行抢夺粮食。 总而言之,让蒋琬率领麾下新兵去打仗不行,但是做这些后勤工作,却是绰绰有余。 蒋琬治军军纪不错,也没有出现扰民的情况。 入城之后,蒋琬在城中选了一座宅邸,作为临时下榻的地方。过了一段时间,陈兰,雷绪,邓方三人联名的书信便到达了。 蒋琬坐在书房中,挑灯观看了书信,叹道:“江东人才何其多也。” 周瑜,程普,黄盖,潘璋等等名将数都数不清。朱然这样名气不大的人,竟然也将西陵城守的固若金汤。 兵法云,攻城为下,先贤诚然不欺我。 蒋琬考虑了一下,同意了陈兰三人的请求,写信过去,命令他们固守营寨,趁朱治水军失去战斗力的时候,接收江北的军粮。 暂时守备观望。 事到如今,以关家的力量,已经尽力了。打的都不错,关平在名求攻灭了潘璋,马良袭取三郡,进逼油江口。 王威率领水军与朱治大战,也没有吃亏,而是两败俱伤。 没有外力,依靠现在的关家力量,实在难以将江东人赶走。 “山越。”蒋琬披上了一件大氅,推门走出了书房,门口两位亲兵对蒋琬行礼,口称大人。 蒋琬点点头,抬头看向天空。 今夜明月当空,亮堂非常。 关家的前路呢?是否明亮? 山越会按照他们的推测行动吗? ................ 山越。 山越如何顽疾,便不需多提了。 只说山越的行动方式,若江东风调雨顺,山民也可以吃得上饱饭,山越便懒得动。反之,山越必然举动。 而最近几年,山越几乎是每两年行动一次,给孙权的统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今年江东风调雨顺,各地丰收,按道理来说山越是不会举动的。 但是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也没有绝对的事情。孙权举大兵十三万之多,往荆州而去,可以说是倾全国之兵。 虽说山越都在山中,江东方面也保持低调,没有主动散播孙权出兵的消息。但是渐渐的还是有山越知道了这个消息。 但多数都没有敢妄动。 直到马良派人来到了江东,大肆散布消息。说是左将军,荆州牧,汉寿侯关公率领大军与孙权相持,沙摩柯派兵袭取了武陵,零陵,桂阳三路。 江夏长史蒋琬率兵数万,南渡长江,切断孙权的后路。 孙权目前兵马在荆州,进退不得。 这个消息一出,才犹如野火燎原一般,许多山越便也心动了。 山越乃是百越的一支,而山越有百头。汉人一家一姓聚敛数千人上山,便也是山越了。 山越都是桀骜之辈,否则也不会吃不上饭就抢了。 但贪婪有人大,有人小。有人只想吃饱饭,有人想要更多。 如今孙权在荆州进退不得,我们似乎可以趁火打劫?许多山越大帅,便起了这样的心思。 江东地盘,吴郡是核心位置,乃是春秋时期吴国之地。 但是会稽郡也不容小视,乃是越国之地。 会稽郡一带山上,也多是山越。其中一部人马,姓章。为首之人叫章韩,此人曾经是官军,乃是会稽太守王朗的部下将军。 后来孙策兼并江东,王朗率兵逆之,当然被击败了。章韩没有归顺孙策,而是率领宗族,旧部,进入山中自称山越,为祸会稽郡。 孙权屡次出兵讨伐章韩,但都没成功。 此人就是个贪心之人。 章韩率兵屯在一座叫做“宕山”的山上,麾下有数千人口,七八百兵,凑一凑也能凑出一千五六百兵。 章韩闻得消息,便召集了寨中大小头目来商议大事。 章韩坐在主位上,虎头豹眼,身强力壮,十分有威势。他先将消息说了一遍,这才说道:“如今孙权进退失据,我们这帮孤魂野鬼,正可以兴风作浪。我打算收拢寨子内的所有壮丁,凑成一千五百人。去抢粮食,抢女人,你们以为如何?” 大小头目都是颇为振奋,纷纷赞同。其中有一位叫刘充的人,却是颇为冷静,他摸须说道:“大帅,虽然孙权调走了大批精兵,但听说张昭有下令各郡训练新兵。以我们的势力兵力,实在是势单力孤。不如联络有志之士,大举进攻会稽。” 章韩闻言大是赞同,说道:“好,那便四处联络,约定共同讨伐孙权。在此时候,我们稍加训练军队。” “诺。” 大小头目轰然应诺。 而这一幕幕,在江东四处上演。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之关平当老大》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之关平当老大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之关平当老大》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