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荒漠化问题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攀科技真的好难啊第86章 荒漠化问题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第二天清早,陆羽起床洗漱,开车前往蜀都图书馆,开始了前面中断的看书学习生活。 因为马上招聘研究人员,要开始研究抗旱植物,所以陆羽侧重于看植物学和生物学相关的书。 蓝星上本来就存在一些耐旱植物,比如胡杨,仙人掌,长穗柳,三角梅,松叶牡丹,龙舌兰,夹竹桃等等。 而这些本身就比较耐旱的植物,生长存活需要的水分要求不是太高,但没有也不行。 另外就是一些低等植物和苔藓、藻类了。 这些植物当土壤和空气潮湿的时候可以直接吸收水。 等到干旱的时候水分会迅速蒸腾散失,呈现风干状态,但原生质并未淤固,而是出于休眠状态。 原生质就是细胞内生命物质的总称,由蛋白质、核酸、脂质等成分构成。 这些植物有些甚至能忍受风干数年之久,一旦获得水分,立即就会恢复生命活动。 看起来是不是有点眼熟? 就很像三体人的生存状态,风干,休眠,苏醒。 只是小说中的他们是高等人类,而不是低等植物或藻类。 …… 这些植物的生存能力,对国内日趋严峻的荒漠化形势来说,还是显得有些微弱。 很多人不清楚,国内的荒漠化问题到底严重到什么程度。 根据国家林业局组织多个部门和有关单位参与,2013年到2015年,共同完成了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 截止201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261.16万平方公里,占了27.20%的国土总面积。 主要集中在西域省,藏地,海青省,甘省,和蒙省,另外晋省等13个省也有部分地区。 而200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3.62万平方公里。 这还是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整治的情况下。 长达10年的时间,只减小了2.46万平方公里。 …… 如果你有去过西北地区,就知道诸如封山育林育草,草原围栏封育,封沙育林育草,沙地封禁保护等等政策。 除此之外,人工固沙,比如草方格,石方格,塑料方格等等。 就是用稻草、麦秆、石头、塑料条等等不同材料,人为设置边长1到3米不等的方格作为沙障,阻止流沙随风迁移。 这些沙障除了材料外,还需要大量的人力。 比如人工造林种草,或者飞播造林种草,但这些举措只是在亚湿润地区有效,毕竟对水分需求较大。 而更多更干旱的地区,只能人工种植梭梭,也就是很多人叫的梭梭草。 但实际上梭梭是一种小乔木,叫梭梭树更为准确。 梭梭这种植物,适应性广,生长迅速,根系发达,枝条稠密,具备很强的防风固沙的能力。 在荒漠地区的治沙造林中使用广泛。 它之所以耐旱,是因为具有二次休眠的特性,用以渡过漫长的干旱夏季。 叶子也是极小的鳞片状,减小了蒸腾作用。 但是也有一点缺陷,虽然梭梭抗盐性很强,能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盐分,又叫“盐木”。 不过正是如此,需要一定含盐的土壤才能生长。 除了梭梭,国内防风固沙使用最多的,还有花棒,杨柴等等。 这些都是属小灌木,特点都是耐旱且生长快。 而像胡杨、红柳这些乔木,虽然防风固沙能力更强,但是生长周期长,一株需要多年的时间才能长成。 …… 陆羽看着这些信息,所有的耐旱抗旱植物,有各自的有点,也有各自的缺点。 详细看着各种特性,回想着初级科技资料中相关的技术。 不得不说,技术倒是真的挺多,但是结合陆羽目前的实际情况,能使用的也就只有两种。 一种是植物转基因技术,人工插入来自其他物种基因,创造出拥有新特性的植物。 不过目前的实验室,还缺少一些进行转基因实验的设备。 比如高速冷冻离心机,让生物样品高速分离,且冷冻保持样品活性。 定性PCR扩增仪,用来微量基因片段的扩增。 定量CR扩增仪,用以扩增的同时对基因片段做定量检测。 这三样实验设备,都只有普鲁士和灯塔国才能生产制造。 其他的像电泳槽、电泳仪、紫外投射仪等等,国内倒是都有。 …… 另外一种方法属于笨办法,就像以前一篇课文《绿手指》中讲述的那样。 为了培育纯白色的金盏花,从金黄色的花中选择颜色最淡的花作为种子,一代一代培育,每次都选择最淡的花作为种子,花了二十年,终于培育出纯白色的金盏花。 陆羽可以用这种本办法,在一批植物中找出最抗旱耐旱的作为种子,一代一代培育下去,总有一天会得到适应性最为广泛的品种。 不过陆羽等不了二十年。 他觉得可以研制出一种无害的生长液,加速这些植物的生长。 …… 事实上,两种方法相比起来,自然是植物转基因技术更好。 第二种方法只能得到让植物本身的特性加强,不能增加新的特性。 简单来说,陆羽构想可以通过植物转基因技术,让现在这些耐旱乔木具备一些藻类的特性。 不仅可以从土壤里吸取水分,也能从空气中吸收水分,从而得以存活。 要知道,即使是在干旱的沙漠了,也有至少3%的空气湿度。 如果能够成功,那么现在很多地方的荒漠化土地上,都可以种植上这种植物。 不过还没有经过具体实验,陆羽也不知道这个构想能不能成功。 …… 陆羽沉浸在书本和自己的思路中,浑然不觉时间已经到了要闭馆的时候。 听到铃声,陆羽才把书本放回去,向停车场走去。 回家的路上,陆羽还在想着植物转基因技术,参考科技资料,他觉得自己很有可能能成功。 只是实验的步骤和细节,还要仔细计划和推敲。 一边专注开着车,一边大致想着,很快就到了家。 进门之后,陆羽进书房,打开电脑在网上查找一些实验设备的资料。 实验所需要的大部分设备在国内都能买到,而且都还很不错。 只有前面说的高速冷冻离心机、定性PCR扩增仪、定量CR扩增仪,这三样设备只能从国外买。 当然说的是高端精密设备。 虽然也可以定为高精密仪器,却也没有在禁止出口名单。 陆羽把各种实验设备整理成一份清单,邮件发给了唐致明和刘世昌,让他们尽快采购回这些实验设备。 …… 发完邮件,陆羽点了一根烟,想来想去,觉得这个实验室还是应该建在西域。 毕竟无论是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来的植株,还是多代繁殖培育出来的植株,都要在干旱的生长环境中才能检验。 蜀都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实在是不太适合检验耐旱抗旱植物。 因此,应该在西域建立一个植物研究园,实验室也建在园内。 想清楚了,陆羽又重新给刘世昌发了一封邮件,让他注册一个从事植物研究的公司。 然后到西域乌齐市边缘,建立一个植物研究园,刚刚订购的那些设备,也都要送到植物园内。 另外也给唐致明又发了一封邮件,让他跟着刘世昌一起,到西域去负责建立实验室。 刘世昌和唐致明很快就回复了邮件,说明天就开始安排。 陆羽看了回复邮件,才继续在网上浏览一些相关的植物转基因论文。 …… 事实上,蓝星上的转基因植物也发展有些年了。 以前技术不成熟,认识不清晰,曾大力推广过转基因农作物。 虽然这些转基因农作物具备高产、抗性强的特点,但是也会导致品种单一和贫化。 而且随着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发生逃逸,通过异花授粉与野生近缘植物杂交,产生新的杂草。 对于一个固有的生态系统来说,转基因作物和新的杂草就相当于外来物种入侵,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另外,关于转基因农作物到底是有害还是无害,国际上一直争论不休,没有确切答案。 陆羽最开始还有点不解,按理说蓝星植物转基因技术发展这么久,不可能没有人想到把抗旱植物改造成具有从空气中吸收水分的特性。 看了一大圈才知道,确实有人也有国外的实验室试过,只是都没有成功而已。 具体的原因网上没有细节,陆羽也不得而知。 陆羽皱着眉,以他现在的认知,觉得这个实验应该不是太过艰难,为什么就都失败了呢? 搞不清楚具体原因的陆羽,查了很久没查明白。 最后觉得自己可能把事情想得简单了,不然不可能是现在看到的这种情况。 看来自己对这方面的知识学习还不够,有知识盲点没有学到。 不过也很正常,陆羽本来也不是学植物学的。 以前虽然生物学也看了一些书籍,但是跟转基因这方面实在是挂不上钩。 植物学的书籍也是才开始看。 现在就要让他学识精通,了若指掌,确实有点难为人。 只有接下来继续多看这方面的书籍,否则就会和盲人摸象没什么区别。 …… 陆羽带着一点小困惑,关上电脑。 出了书房到楼上换上一套运动服,开始跑步。 直到累得跑不动了才停下来,坐在地板上休息。 一番剧烈运动,整个人都有点神清气爽。 只是可惜施梓萱和秦小棉不在,运动完之后,少了那么点乐趣。 习惯真是个可怕的东西,会不知不觉的影响到你,让你身处其中而不自知。 等到突然变化了,才突然发觉离开某些事物或某些人,会有些不自在。 想着,陆羽自嘲的笑笑,起身去放热水洗漱。 ……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攀科技真的好难啊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攀科技真的好难啊》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攀科技真的好难啊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攀科技真的好难啊》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