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小灵:没有人比我更懂爱情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攀科技真的好难啊第179章 小灵:没有人比我更懂爱情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其实挖墙脚这件事,对云汉科技影响并不是太大。 公司给的薪资待遇本来就还不错,在行业里,放在哪里都不算低,况且,工作环境和公司氛围是真的舒服。 陆羽当初的管理风格,直到现在还完整的延续着,松松垮垮,轻松自在,上班时间灵活自由,没有太多条条框框。 只要不犯原则性的错误,程序猿们过得相当开心,非常喜欢这样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所以,除非是给到难以拒绝的待遇,离职的员工并不是很多。 加上程序猿们直男归直男,也没几个是傻子,其他公司挖他们过去,还不是为了云汉科技这边的人工智能算法之类的? 这些东西他们了解么? 一些基础算法倒都是他们写的,虽然要比其他公司的算法厉害一点,但就凭这点干货,显然配不上那些天价。 人工智能的核心架构和核心算法,学习模型和训练模型,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不了解。 薪资待遇提高得不多的话,他们也犯不着冒一些风险,奔波到另外的城市。 选择离职的员工,大多是一些平日里接触新算法比较多、学到的东西够多、能力也相对不错、有一定事业野心的人。 …… 尽管影响不是很大,但还是有点小糟心。 国内AI的黄埔军校不是千度么? 你们倒是去挖他们啊? 盯着我这只小绵羊使劲薅算怎么回事? 好在葛云聪说离职的人数虽然超过预计,不过并没有影响到公司正常运转,开发任务也能够按照预期计划完成。 陆羽暗搓搓的吐槽了几句,回到家里,准备和父母一起吃晚饭。 不知不觉间,已是深秋,又是傍晚,看着家旁边的景致,倒有几分“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的感觉。 陆羽和父亲各自坐在小院子里的躺椅上,喝着清茶,惬意自在。 吃晚饭时,陆羽说最近天气渐渐转凉,问父母有没有去三亚生活一段时间的想法。 陆母反问说去年才去过,今年又去? 陆羽也是皮,说饭你还天天吃呢,结果被陆母瞪了两眼,赶紧默默扒饭。 心里还暗自感叹,哎,看来在父母面前,自己永远别想有家庭地位。 还是只有面对施梓萱和秦小棉,才有当家作主的赶脚。 …… 说到施梓萱和秦小棉,两人现在和阿伊莎创业开网店,那叫一个风风火火,感觉每天都在忙。 具体忙什么,问她们的时候,她们又说不清楚,反正总会杂七杂八的琐碎。 秦小棉好几次跟陆羽诉苦,说施梓萱和阿伊莎欺负她,老是打断她玩手游,指使她做事。 但诉苦之后,还是老老实实去忙,毕竟她自己也想做出点成绩,不然显得自己太没用了。 她们开的网店,陆羽去看过,都是卖一些女生衣服或者饰品,种类并不多,估计是才开始,还来不及扩展。 陆羽有时候有点想不通,按理说,她们走的这种网红博主的路子,关注她们账号和店铺不,大部分都是男的吧? 商品都是女生衣服和饰品,真的卖得出去么? 事实证明,卖得出去,而且销量还行,并不拉垮。 陆羽忍不住会思量这背后的商业逻辑,想来想去,怎么也想不明白,于是换了个思路,从行为学方面入手,想想那些男的为什么会买。 不得不说,还是有那么点小收获。 不过究竟是不是他想的那么回事,陆羽也没有去验证,反正他觉得他是悟了。 …… 十一月初的时候,邹周到底还是剪辑完了她和几个同学忙碌一个假期的纪录片。 上次她蹭热度的时候,说月底发布,但剪好成片看过一遍,她并不是很满意,所以又整理素材,重新剪辑了一次。 为此,她的微博下,已经聚集了很多人,一直在催促。 毕竟,邹周当初说她的纪录片完整记录了全息投影和仿生机器人的研发始末,这吸引了很大一部分网友。 本来她是想把最终成片发给陆羽看看再发布的,但被催得实在有点郁闷,剪辑完看过几次后觉得没问题,索性也就直接发布了出去。 身为电影学院还在读的一名学生,还没毕业,邹周自然是没有举办什么发布仪式的,何况纪录片只是她们的毕业设计,没有任何盈利的考虑。 所以发布倒也比较简单,直接上传视频平台,微博上转发一下消息。 她微博下期待已久的网友们,迅速顺着网址去看完整记录片。 陆羽在书房看书的时候,也接到邹周的通知。 非常好奇,想看看大导演把自己剪辑成什么样,他可是记得好几次都被邹周拍到了不那么光鲜的形象。 万一都被她剪辑进去,岂不是很影响自己才树立起来的大佬人设? …… 打开电脑,点开网址,陆羽一眼便看到封面,那是他在园区小山坡的凉亭里,俯瞰整个园区的侧影。 不得不承认,这画面构图,还是有几分水准的,至少看着像那么回事。 就是记录片的名字有点拉垮,科技狂人。 其他人看到是什么感受他不知道,反正他是有点尴尬。 用了两个多小时才看完整个纪录片,单从叙事结构、影片风格和剪辑手法来说,陆羽相当大方的给邹周评了个7分。 不错了,看来在学校里还是学到了很多真本事。 至于内容,陆羽挠挠头,本人利益相关,不予置评,匿了。 陆羽可以说匿就匿,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但其他看记录片的人则不一样,看完一肚子话想找人说说,他们迅速在微博里聚集,开了话题,讨论纪录片的细节。 这些关注纪录片的网友们,本来就对全息投影和仿生机器人极其感兴趣,在纪录片里看到当时很多的研发细节。 说研发也不准确,准确来说是初期测试,邹周她们可一直没有被允许进研发部门拍摄,只在单独测试间拍摄过。 但就是这些初期测试,也让网友们看得相当过瘾。 尤其是纪录片后半段,邹周全程跟着宣传片拍摄团队一起,也记录下宣传片诞生的始末,也让网友们了解到更多细微的地方。 比如薛皓远他们临时对机器人进行模拟训练、以完成宣传片里的动作,闲暇时邹周被小灵怼得哑口无言等等,都被网友们津津乐道。 …… 网友们总是欢乐很多,讨论完技术细节和里面呈现的干货,开始各种日常沙雕: “现在国内的导演都这种水平了吗?爱了爱了,以后再也不喷了!” “宁说的是导演水平还是颜值水平?狗头.jpg” “邹周: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拍电影的,都是…” “邹周: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邹周泪流满面,我只想靠才华吃饭,为什么你们都只关注我的颜值?” “邹周正导演一部大片,看看镜头,又看看女主,叹气:你来看着摄影机,这个位置更适合你,女主还是我自己来演吧。” “邹周:你们白女票也就算了,女票完还要带节奏。” “哈哈,都是踏马的人才,邹周已经快被玩坏了。” “楼上这个玩字,用得妙啊!” “你们这群愚蠢的人类,难道就不好奇为什么只有她能拍摄和采访到陆大佬吗?” “这应该是陆B王第一次接受媒体采访吧?” “嘶,你这么一说的话,我仿佛察觉到一丝不寻常。” “什么意思?难道说……” “此事必有蹊跷!” “你们不觉得邹周被小灵教追男三十六计很带感么?” “人工智能小灵:没有人比我更懂爱情!” …… 除了日常沙雕以外,还有很多人在讨论陆羽面对镜头时说起的技术奇点。 这个理论并不是陆羽提出来的,蓝星上早就有这个说法,只是流传不广,现在经由陆羽之口,迅速传播开来。 很多科幻爱好者,竟然很快认同了陆羽的观点: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大发展时代,而且科技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量子计算机技术、可控核聚变技术、基因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等,都可能加速技术奇点的到来。 有人赞同,自然也有人反对,很多人举出实证,说实际上我们的科技已经停滞很多年了,现在很多技术都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更早提出来的理论。 两方人马谁也说服不了谁,到最后也没有握手言和。 开什么玩笑,网络上,握手言和这种事情,不存在的。 虽然握手言和这种事不存在,但也没有打起来。 原因很简单,大家纷纷扬言要去学习陆大佬的装X技术和撩妹技术。 ……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攀科技真的好难啊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攀科技真的好难啊》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攀科技真的好难啊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攀科技真的好难啊》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