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舌尖上的冷链(4K章节)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超级农业强国第223章 舌尖上的冷链(4K章节)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永惠超市的张宣淞和潘华都接受了邀请,随齐政去看看他口中能帮助“生鲜模式”做到极致的“秘密武器”。 几人首先前往隔壁越省,因为这边有嘉谷商贸最大最先进的一个冷库。 张宣淞和潘华对第一站来到冷库并不十分意外。 对于生鲜超市,中间环节冷链物流是核心,而冷库更是核心中的核心。 嘉谷能给予生鲜超市直接助力的,除了资金,大概也就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及冷链物流了。 不过就算是有所猜测,等亲眼目睹眼前的这个大型冷库,两人还是为嘉谷的雄厚资源感到惊叹。 从外表看,这个冷库依山而建,库体外围建筑蓝白相间,成排的冷藏货车,在装卸货物月台前进进出出。 这就是钟华志领导的嘉谷食材配送子公司三年来的成果之一了。 “这是我们嘉谷体系以城市配送中心为主的大型冷库,拥有国内一流高品质冻库2万平方米,库容量达4万吨,能够辐射珠三角大部分地区。嘉谷旗下的食材配送子公司,将各地采购的食材从产地运输到这个冷库中心储藏,冷藏中心再以支线冷藏车配送至各市的前置仓,然后再配送给客户。”齐政主动为两人介绍道。 “前置仓?”来不及惊叹,张宣淞就敏锐地察觉到齐政话里隐藏的信息。 齐政赞赏地看了他一眼,说道:“历经三年的投入,嘉谷形成了如今覆盖岷越两省的仓配网络体系。目前主要有A、B、C三类冷库,以满足不同规模的市场需要。” “A类库就是眼前这样,是三类库中规模最大的冷库,面积在1万平米以上,能辐射的门店数量超过三百家。除了用于食材生鲜的储存运输周转之外,它还负担了区域调度的功能。B类库及C类库的主要功能则是分拣,服务的门店数量在三百家以下。前置仓就是C类库,作为门店的一种补充形式,可以服务更多元的零售场景。” “如果包括江南省,嘉谷体系目前已经布局三个A类库,B类库及C类库更是有20多个点。” 张宣淞和潘华闻言倒吸了一口气。 尽管生鲜对运输时效性的要求高,但永惠超市自建的冷链物流网络,在嘉谷体系面前简直是不堪一击。 因为搭建冷链物流的成本,实在太高了。 别说永惠超市,在国内,没有哪家商超敢说生鲜食品的流通渠道实现了冷链物流的完全覆盖。部分即使实现冷链物流覆盖的渠道,也是采用常温运输车、棉被加罐装冰块的简陋方式实现,而很少具备正规的冷链物流装备。 当然,嘉谷的冷链物流体系也没能覆盖全国,但仅仅是三省的布局,就足以让张宣淞和潘华流口水了。 冷链物流行业是规模效应明显的典型行业,初期投资成本高,但后期业务量越大,分摊后平均成本越低,设施设备投资回报越快。 但众多的投资者就是被卡在初期的投资成本上。 另外,国情也是冷链物流行业艰难起步的原因之一。 纵观美日等冷链物流覆盖率极高的国家,无不有两个共同特点:产地的专业化分工、标准化的产品包装。 国内则完全不同。 以我国猪肉生产市场为例,目前我国还没有出现明显的猪肉主产区。全国各地基本呈现猪肉自给自足的态势,因而导致我国猪肉产品大范围流通少,运输距离短,冷链物流需求实际不及预期。 我国果蔬的生产格局同样类似。 由于生鲜食品产地的专业化分工不明显,各区域生鲜食品的流通格局主要呈现自给自足的态势。这种模式使得大部分生鲜食品在区域内流通,运输距离短,运输时间短。 以城市周边地区食品供应城市的模式下,大部分生鲜食品可以在一天内实现流转甚至被消费掉,在这种情况下,商家更倾向于选择接受常温物流造成的少量损失,而不是投入大量资本购买冷链物流设备。 标准化包装就更好理解了——如果东家的农产品用泡沫箱包装,西家的用不同规格的纸箱框篮等包装,对于冷链物流企业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噩梦。 也只有嘉谷这样的农企,既有自己的生产基地进行专业化生产,又有食材配送的业务需求,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有钱,才能在如今这个年代,建立出这套初具规模的冷链物流网络体系。 但即使如此,单凭食材配送业务,嘉谷目前的冷链物流网络体系服务能力实际上是过剩的,如果不想开放给第三方,那就要壮大自己阵营的生鲜业务了,这也是齐政想要将永惠超市纳入嘉谷体系的原因之一。 不过这点就不会告诉张宣淞和潘华两人了。 …… 张宣淞和潘华自然是不知道背后的小心思,而随着参观的继续,两人的惊叹不断加深。 “整个冷库的系统阀门、制冷设备、冷库保温都是国内一流水平。”站在制冷机房的控制室里,冷库负责人非常自豪地向张宣淞和潘华介绍。“你们看这里有几千个开关,但通过我们的电脑系统,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控制和管理,这里可以说是全省最先进的冷库,不是之一。” 虽然对冷库的先进性暗赞,但作为冷库建设的终极目标,“效率”和“成本”仍然是张宣淞考虑的第一重点:“这个冷库内的生鲜耗损率大概是多少,运营成本高不高?” 冷库负责人听到这个问题,神情甚至有些狂热:“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冷库内的生鲜损耗率不到0.1%,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至于运营成本,别看这个是大型冷库,实际上耗能也就比小型冷库高一点……” “怎么可能?”张宣淞和潘华勉强保持淡定的神色土崩瓦解。 你这也太浮夸了吧,我知道你这冷库先进是先进,但这损耗率和运营成本,都不是先进可以解释了。 两人不禁回头瞅着齐政,却见齐政保持微笑,但毫无反驳的意向。 张宣淞和潘华对视一眼,齐政没反应,嘉谷也没必要在这方面上骗他们,或者说,没必要用这么浮夸的理由骗他们。 也就是说,虽然难以置信,但也许,大概,可能是真的? 太妖孽了吧? 对于生鲜来说,少损耗一个点,就意味着利润会厚一层。 “……你们怎么做到的?”张宣淞艰难地开口问道。 冷库负责人笑眯眯:“当然是靠选址、先进的设备系统和管理。” “我们这个冷库,前身是一个防空洞,被集团看中改建而成,天然的温度低,首先就是得天独厚。” “冷库运营成本主要由电费、维护费、管理费及其他杂项组成。而我们有一个成熟的管理团队,能精心操作并准确地调节制冷设备的运行,使制冷系统始终处在最理想的工作状态,达到高效节能的效果。” “我们还充分利用到昼夜温差,夜间环境温度低,可根据产品贮藏特性,调整延长夜间开机时间,由于冷凝温度相对较低,有利于冷库的节能;同时也可以避开白天用电高峰期,提高夜间‘谷电’使用率,降低运行成本……” “统一的包装,和标准化的进出库条例,牢牢控制住损耗率……” “正是这样的管理下,才造就了损耗率和运营成本低得不可思议的奇迹。” 有理有据,张宣淞和潘华被说得一愣一愣的。 齐政则微笑不语,默默地感受着脚下灵阵的运转。 “履霜凋秋阵(一阶)触发,主水火系,范围:方圆十公里。效果:凝霜,结冰。能使履霜坚冰,入秋至冬。” …… 防空洞是真的,设备先进是真的,管理良好也是真的,但奇迹的出现,可不仅仅是这三者的功劳。 “履霜凋秋阵”,一个天然的“冰箱”,能将阵内的热量转移,制造低温。 而且不仅仅是降低温度,“履霜凋秋阵”甚至能从细胞层面促进生命体的休眠,保持冷藏产品的绝对品质。 更绝的是,这一过程是全自动的。 以水果为例,水果是一个生命体,每种水果的休眠温度是不同的,比如奇异果被送入冷库后,管理人员会利迅速在半个小时内把温度降到0度,理论上这时候它就处于休眠期。 但其是否真的全部进入了休眠期,无从可知。这时,“履霜凋秋阵”就会微调库内温度,使其达到奇异果休眠的最佳温度。 这是真正的“无消耗”休眠,等再把它从0度库搬出来,打破休眠期启动后熟,这时候“无损”的奇异果的口感风味就完全上来了。 这才是冷库生鲜损耗率几乎为零的真正原因。 至于成本,别说运营成本,就是冷库建造成本,有这么一个天然“大冰箱”的存在,降下来简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冷库建造最大的投入之一,就是制冷设备。鉴于选址总能找到像防空洞这样“天然”的低温场所,制冷设备的选择面就相当宽松了。 否则,这样的一个A类冷库,造价至少几千万起步,以集团给嘉谷食材配送公司的投资额度,是绝对建立不起如今的这张具有二十多个大小不等的冷库、数百台价值几万到十几万不等的冷藏车组成的冷链物流网络。 还有一个绝对的利好就是,“履霜凋秋阵”是齐政使用过的最“节能”的灵阵,只是辅助着冷库降温,仅仅是一阶灵阵,齐政估计,运行个上百年都不成问题——冷库能不能存在上百年都不好说。 当然,明面上,齐政对冷库负责人的自卖自夸表示相当的认可。 至于不明实情的张宣淞和潘华,是对嘉谷冷链物流体系的管理层钦佩不已。 齐政就对他们说道:“尽管冷链物流体系前期建设投入成本大,但这套成熟的供应链体系所带来的规模效益,能进一步为公司运营降低成本。” “如果永惠超市与嘉谷达成合作,我们的冷链物流能力会向你们开放,起码能节省你们八成以上的冷链物流建设投入。” 张宣淞和潘华闻言都是怦然心动。 齐政说的没错,而且即使自己下场布局冷链物流,能否做到嘉谷这样的损耗率,也是一个问题。 齐政再添一把火道:“在冷链技术方面,冷藏车、物流智能硬件设备、冷链仓储技术等相关技术还在不断成熟,这是嘉谷得以建立农产品现代化流通体系的基础。而这个进程还会加速。” “不瞒你们说,嘉谷商贸正在全国选址建造冷库。未来十年,嘉谷体系类似这样的A类冷库,在全国的布局不会少于20个,我们的目标,是要将冷链物流网络覆盖全国。” 张宣淞和潘华相继无语,咋一听,他们觉得齐政有吹牛的嫌疑,但以眼前所见,嘉谷显然是有这样的实力。 说得不好听点,嘉谷单凭这张初具规模的冷链物流网络,如果愿意开放给第三方,有的是找上门来的合作方。 齐政看着两人有所意动的表情,笑了笑,淡淡说道:“坦白来说,要建造一张覆盖全国的冷链物流网络,即使是嘉谷集团,也是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但是,我认为很值得。” “从大的角度来看,冷链降低易腐食品损耗,从本质上就是节约土地资源。从耕地面积的构成来看,目前我国耕地面积的15%是种植蔬菜或水果;预计到2025年,国内的所有耕地中大约有1/3是种植易腐食品的。我们假设国内易腐食品浪费率下降到5%,即使按照如今的耕地分配比例,即15%的耕地是种植易腐食品的,那么也相当于给国家每年节省9000多万亩的耕地。” “众所周知,近年来国内食品安全频发,而一条舌尖上的冷链,还可以有效防止食品变质,保证食品质量……” “做农业的,往往都讲情怀。说多了,让两位见笑了。”齐政自嘲一笑。 张宣淞和潘华则是心神微动,感觉双方不是在同一层次上的。 其实齐政还有一点没说出来,到未来彻底进入电商时代,当电商瞄准生鲜市场时,手握完整冷链物流网络的嘉谷体系,进可攻,退可守,已是立于不败之地。 谈完利益后再谈情怀,两人的心神都被撬动了。 打铁就要趁热。 齐政继续邀请道:“两位可能知道嘉谷目前主要的精力是放在粮食生产经营上,但其实我们在果蔬领域,也加大了投入,走吧,下一站就是嘉谷的首个水果基地。” ……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超级农业强国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超级农业强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超级农业强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超级农业强国》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