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 白马论道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贩夫全神录第016章 白马论道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姬杵相邀望凌通,到长安酒肆,畅谈理政之方。 高之接着前头的论说,归结到江山久长与短寿之上。 若按至圣、孟轲理论,宰执们进位,顺势而为,顺时而为。 时者,一日数变,理政就每每出新。人者,惯于已然,拒绝陌生。任谁接纳新事物,都产生万般恐惧。 这样的宰执,好似个个才华盖世,却让天下恐惧不安。天下恐惧,则乱生。乱生,则国亡。 故而,无为而无不为,乃是理政至高原则。切莫误入歧途。 看伊尹定制,而殷商传国六百载。殷商末世太丁王、乙王、辛王,于王位承袭上,大胆破例,落得家破国灭。 周公定制,更有成周八百年江山。始皇革新,也成了短命王朝。 和风细雨,能灌三丈之土。 倾盆暴雨,难湿三寸表皮。 无为而治,却能渐行渐远,早已达到目的,百姓无不称便。 猛革弊政,却使土壤板结,往往适得其反,百姓无所适从。 此道家最善治国,足见一斑。 至圣求教于老子,李聃所言,却一头雾水,不得要领。汉武尊孔,至今皆用至圣之言理政,再也没有六百年以上的江山。 两下把酒言欢,越说越亲近。就在酒肆,义结金兰。 高之说起报了明经科考试,要考崇玄科细目。考击甚为赞同,就以老弟所论道家理政方略,必能让考官醍醐灌顶。 他们为何醍醐灌顶?个个都将至圣奉为圭臬,几个研究黄帝、老子学问。民谚所谓,不怕慢,就怕专。 黄老学说理政,和风细雨,正合民谚这句话。文景之治,没有大喊大叫我要改革,却能收效甚大。我朝刚刚过去八年的永贞革新,二王八司马疾风暴雨,不但天下惶恐,将顺宗天子也搞得误入黄泉。 也恰好应了和风细雨,能灌三丈之土;倾盆暴雨,难湿三寸表皮。 这不是醍醐灌顶,还能是什么? 无需任何请托,只管去考,必然能考取。除非考官不识字,但有丝毫为国分忧的大义,必然让小弟明经科及第。 经了大哥姬杵的提点,望凌通信心满满。不久之后,果然考中。 潘家丧事既毕,登州刺史姬杵告别长安,还去登州管事。 望凌通到考中之后,往家中修书报喜,却杳无音讯。搞得心上不安,七上八下。他哪里知道,父亲结义三兄弟,都迁到了登州。 所谓缘分安排,各种因素,都会一起来凑。 缭相也一起中了明经科崇玄科。他家中困苦,当即由姐姐缭云,趁着唱歌,将腰身私会吏部该管大人。请托得手,将缭破之定了从九品下,放了个下县县尉,为县令从官,到滑州就任白马县尉。 潘孟阳故去,正妻鲁氏执掌家门。牧雨惨遭**,再不敢逗留潘家,又要高之设法。望凌通与缭云、缭相一通商议,何不将琅儿留下,牧雨出来,另找夫婿。就看牧雨能否舍得琅儿。 牧雨看这情形,也无计可施。欲忍痛割爱,却怕今后飘零无助。跪于望高之面前,哭诉道:“如若哥哥不嫌弃,就做哥哥随身丫鬟。此生愿意为哥哥当牛做马,再不嫁人。” 望高之无奈,看她如此可怜,也只好应允。高之又到潘府,就以哥哥身份,与潘母说了缘由,将琅儿留在潘府,还是潘家子孙。让潘府出个告身帖,潘母、管家画押,给个明确,方才离去。 潘母毕竟英明,照此做了。牧雨临行,潘母又赐她纹银十锭二百两。牧雨尚气节,断然推掉。潘母感动,最后坚持给了她一锭大银,五十两。让她另寻夫婿,也好有个安家费用。 牧雨与琅儿相拥痛哭,推说到舅舅家看望。留下琅儿,洒泪而别。 就此,牧雨在望高之身后,寸步不离。 缭相毕竟有了禄米,走马上任。由于担心弟弟人地生疏,姐姐缭云、义兄望凌通,牧雨自然跟定。他们一路陪伴,到了白马县。 递上吏部敕牒、鱼符右符、自书告身,县令谷梁广带了一班人马出迎,三人相随而入。 与谷梁县令见礼毕,核实吏部敕牒及右符,乃是让他担任白马县东厅尉,判吏户礼。 谷梁广又带他到县署后邸,给缭相划拨了一个五间独院。 最初几日,与县令、西厅尉及滑州别驾等酬来谢往。住了几日,发现谷梁广没有妻室,单身一人住在后邸。 望高之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这就有了趣味,何不就让缭云与谷梁县令成就姻缘呢? 经过饮酒赋诗,打问清楚。他与登州刺史姬杵却是同年及第,比之小六岁,有些联系。 姬杵是进士,起点品级,从六品下,授职上县令。 谷梁广是明经,起点品级,正九品下,授职下县丞。 现今一样居官十三年,品级距离拉得很大。姬杵的登州刺史,品级乃正四品下。如果是正四品上,就有资格得到伯爵之封了。而自己的品级还是个正七品上。 人家升了两个品级,自己升了两个品级还多一点,差别却太大了。 所以,再考功名,年轻的时候有冲劲,死命考进士。虽然进士录取仅仅三五十人,但起点高,前途不可限量。 更有些进士,起点就是五品,十数年下来,就出将入相了。 谷梁广作为过来人,可谓是感触颇深。一番比较,让望高之、缭破之不免生出悲观情绪。 但无论如何,也算是光宗耀祖了,拿着皇帝的俸禄。比种地、经商、做工,拼死累活,总是要强得多。 还有一条,先放个县尉、县丞什么的,拿着俸禄,铺陈人脉,慢慢编织裙带网。有了刺史、节度使或者朝中大员举荐,升迁就会很快。五品刺史入相的也屡见不鲜。 要么就是积攒治政经验,结合经学理论,再去考进士科。一旦考中,再次授职,将高出原任职务数级,比在底层打拼快了很多。 然而考进士,除了学问必须扎实,还是要裙带网。 每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三百多人,学问都很高,诗赋超群,相差无几。录取只有十分之一,取谁不取谁,就全看主考官跟你的关系了。 望高之、缭破之听到这里,心下安然。 就凭咱一介贫民,能考个明经科,能授个九品官,已经心满意足。不管怎么说,还是让百姓有了出头之日,究竟是皇帝圣明。 说到他为何孤身一人在这后邸,不免唉声叹气。 他看望高之、缭破之虽然年轻,但颇有见识,也就真人面前不说假话。将心中万般难处,抖了出来,也让人唏嘘不已。 谷梁广,字经纬。相州隆虑人,与望高之恰好老乡。现今三十一岁,十八岁中明经科。 论起考中,缭相比人家晚了四岁,望凌通比人家更是晚了七岁。 十六岁就已娶妻薛氏。育有二子二女。 天下姓薛的多了去了。但大唐薛家,因了薛礼薛仁贵三箭定天山,薛讷薛慎言大败吐蕃,父子两代获封平阳郡公,世代军门。因而天下薛家,无不效仿,纷纷习武,以战阵博取功名。 她父母也双双习武,薛氏也从小习武。在薛氏十二岁时,因兵祸,父母死于乱军。 其弟薛焘,字奔袭,自幼习武。比薛氏小六岁,跟着姐姐为大户干杂活度日。到谷梁广十六岁时,家中也很穷困,托人早早说媒。薛氏恰与之同庚,于是行嫁娶之事。 娶了他姐姐之后,薛焘在谷梁家生活,一起干活习武。 薛焘也到十六岁时,谷梁广看他长得英武逼人,就为他成了亲事。 从此自立门户,四年间生下一女二子,生活难以为继。 一身武艺,却愁眉不展。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贩夫全神录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贩夫全神录》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贩夫全神录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贩夫全神录》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