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禁盐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诸天万界之大拯救第一百四十六章 禁盐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自晚唐至今,陕西沿边地区的民众所食之盐,基本以青白盐为主。 并且因为靠近西夏的缘故,青白盐的价格始终很稳定,淳化年间,一斤青白盐大概十五文左右。 至今,几十年过去,青白盐的价格仍在十五文左右波动。 反观解盐,即使宋廷令商贾入中解盐,加上运费等开支,一斤解盐的价格也要二十五文左右。 十文的差价,看似不高,但盐是生活的必需品,二十五文和十五文,价差接近一倍。 边地的边民,日子过得本就不富裕,很多边民都无法接受一斤十文的差价。 十文的差距,也是丁谓等人忽视的缘由所在。 十文? 对于边民而言,这个数字代表着什么,他们压根就不知道。 区区十文钱而已,完全无关大局。 一斤盐二十余文,难道还不够便宜吗? “运盐之费,行百里,陆运每斤四钱,水运每斤一钱。” “环州距解州千余里,全程几乎皆是陆运,若商人请解盐的价格定在12钱一斤,每斤盐的运输损耗当在十几钱一斤。” “如此,环州之民够盐的价格当在三十文左右一斤。” “诸卿可知,三十文一斤与十五文一斤的区别?” 众臣听到这话,顿时陷入了沉思。 官家为何偏偏要以环州为例,从解州运往环州,每斤盐的价格确实要加十几文。 可环州之民,没必要以解盐为生啊? 商人也没必要于环州卖高价盐。 一切如常,不就行了? 商人请的解盐,完全可以卖到其他地区。 青白盐的便宜是相对的,边地那边便宜,因为西北边地离西夏近,一旦离开了边地,青白盐也就失去了价格优势。 因此,解盐是不愁销路的。 ‘难道官家要重启禁盐之策?’ 一念及此,丁谓不禁暗暗叫苦。 昨日雷押班也没提到这一点啊! 禁盐? 官家不知淳化年间禁盐的恶果吗? 另外,禁盐的事,不止太宗干过,先帝也曾经搞过一阵。 有了淳化年间的教训,之前犯的错,先帝当然不会再犯。 咸平年间,陕西边地也一度禁盐,为了解决解盐抵边价格过高的问题,朝廷不得不给予商人一定程度的加绕。 最终以中央补贴的形式,降低了解盐的销售价,几乎令解盐和青白盐价格齐平。 然而,此类做饭不止是伤人,更是伤己。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不外如是。 一斤补贴十来文,看似不高,但聚沙成塔,沿边地区每年的食盐消耗量数以十万计。 一岁补贴数百万钱,即使宋廷财大气粗,也是补不起的。 因此之弊,咸平年间的禁盐之策,最终也是不了了之。 毕竟,宋真宗既要搞东封西祀,又要大兴庙宇宫殿,还要犒赏文武百官,之后更是有岁币。 既要,又要,还要,多方压力之下,原本不过数百万的贴钱,逐渐变成了一种负担。 “臣以为,可依咸平故事。” 片刻后,丁谓最先表述了他的建议,他觉得,官家应该是想重启禁盐。 以官家的登基后的表现,既然官家动了心思,此事定然势在必行。 禁就禁吧! 一年数百万的钱,朝廷还负担得起。 虽然丁谓觉得官家很能折腾,但官家的‘折腾’和先帝的‘折腾’不是一回事。 官家属意的策略,皆是指向富国强兵,而先帝嘛,说一句大不韪的话,基本都是为了满足个人,或者说太宗一系的私欲。 “善!” 听到这话,李杰笑着点了点头。 丁谓这家伙,滑头归滑头,但论揣摩上意,他还真是有几把刷子。 仅凭关于盐价的讨论,就能猜到自己有禁盐之意。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是经济的延续,而经济地位又决定了其政治地位。 为什么历代中原王朝的地位比游牧民族高? 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也。 李杰确实有意重启禁盐,不为别的,只是为了打压西夏。 西夏虽然是宋廷的从属国,但这也只是名义上的,两者的实际关系应是敌对。 如今党项的首领是李德明,虽然西夏最终称帝的是其子李元昊,但李德明不称帝,不是因为不想。 而是不能。 李继迁、李德明、李元昊,党项人穷尽三代之力,方才奠定了建国的基础。 简而言之,这三人都不是那种久居人下之辈。 打从李继迁开始,党项人便有了自立的想法,后来的李德明,李元昊,只是继承了先辈的遗志。 对于党项人而言,李继迁、李德明、李元昊是党项崛起的英雄人物。 然,彼之英雄,我之仇寇。 在李杰眼中,党项始终是敌对势力,凡是能够削弱敌人的政策,都是好政策。 另外,禁盐也是后续征伐西夏的铺垫。 盐利是西夏重要的收入来源,如果是短时期的禁盐,西夏人还能忍一忍。 可若是长期禁盐,失去了重要收入的西夏,绝对会重启战端。 青白盐,本就是宋与西夏关系的晴雨表。 当宋廷禁盐之后,两朝多半会发生战事,而且战事多半也是由西夏率先发起的。 西夏开战的目的也很简单,希望宋廷彻底放开青白盐入宋。 反观,若是食盐贸易一切顺利,西北之地多半不会发生什么战事。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不论对于西夏,亦或者宋廷,战争都意味着高额的花费。 能站着把钱挣了,西夏怎会不愿? 台下。 事已至此,王曾终于明白了官家的真正目的,原来官家的目的是为了禁盐! 虽然咸平年间禁盐时,他还尚未入仕(咸平五年状元),但有关禁盐的利害,他可没少听。 想到这里,王曾也顾不上君前失仪,连忙站了起来,高呼道。 “官家,禁盐之策,不可擅开!” “臣冒死,求官家三思!” 言罢,王曾面朝御台,对着李杰和刘娥长揖不起。 与此同时,眼看王曾‘逼宫’,丁谓嘴角疯狂上扬,如果不是心有顾忌,他只怕会笑出声。 ‘好啊!’ ‘王曾啊,王曾,老夫佩服你的勇气!’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诸天万界之大拯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诸天万界之大拯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诸天万界之大拯救》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