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进退两难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诸天万界之大拯救第一百八十七章 进退两难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是北上鸣沙,痛击联军? 还是南下环州,继续寇边? 沉吟许久,李德明也没能下定决心。 想了想,他的目光不由缓缓投向东方,投向了大辽。 契丹一直是夏州李氏依附的对象,出征之前,他自然不会忘记向辽国派遣使节。 此次出使辽国,一是为了求亲,二是为了联辽抗宋。 半个多月前,他收到从辽国发回的消息,关于和亲的事,辽国的态度很是暧昧。 既没有一口答应,也没有断然拒绝。 根据使臣的回报,辽主似乎被宋朝使臣薛奎说动了。 故此,辽主才会摇摆不定。 得知此事,李德明的心顿时凉了半截。 虽然他心底不怎么瞧得上宋廷,但宋廷的实力确实不容小觑,宋军的战力不行,可架不住人多啊。 另外,沿边的环州、延州、庆州、镇戎军、渭州等地,全都修建了大量的堡寨。 如果李德明知道后世的战争理论,他一定可以准确的描绘出宋廷的防守策略。 一般而言,防御战有三种形式,即前沿防御(战线防御)、纵深防御以及弹性防御。 前沿防御的主要目的便是为了御敌人于国门之外,长城就是典型的前沿防御措施。 只是,修建长城的代价太大,即便宋朝政府有钱,也无力在广阔的西北地区重新筑起一道长城。 毕竟,没有那么多的地势可以利用。 因此,宋廷在西北地区采取的战略便是纵深防御与弹性防御相结合的模式。 纵深防御,即节节抵抗,令敌人每攻陷一地,都要付出相应的抵抗和代价。 沿边修建的大量堡寨,日常既可以作为边地巡检的基地,又可以收拢部分投靠宋朝的熟户。 此外,某些堡寨还能充当临时交易场所。 而到了战时,这些堡寨摇身一变,就成了宋军沿边的据点,大量的堡寨连接在一起,互相协防,可以有效的阻击敌军的进攻。 这些堡垒就像是钉子,敌军如果视而不见,堡垒中的驻军瞬间就从阵前转移到了敌后。 敌后如果存在一定数量的部队,不论是袭扰后勤,还是聚而成势,偷袭后路,都是作战方无法承受的代价。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所以,这些堡垒需要拔除,即使不需要全部拔除,也需要摧毁绝大部分堡寨。 而这,恰好也是弹性防御的一部分。 何谓弹性防御? 选择弹性防御的主要目的,便是不让部队分散在前线漫长的阵地上,也可以避免陷入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同时拥有进攻者的机动以及本土作战的便利,这便是弹性防御的最大优点。 当然,弹性防御也不是没有代价。 将敌人放入国境线,这便是最大的危害。 敌人会进攻哪里,会怎么做,完全是不可控的,所以,宋廷只能放弃堡寨附近的大片土地。 这些土地,要么荒废,要么赐给沿边的熟户。 此前,曹韦招揽蕃部的田地就是这么来的,如果不是身处沿边第一线,哪来的土地赐给蕃部? …… …… …… 契丹。 中京,大定府。 最近这段时间,耶律隆绪(辽圣宗)的心中很是纠结。 辽圣宗深受儒学学说的熏陶,幼年时间,他便手不释卷,十岁能诗,作为儒家文化的仰慕者之一,他不忍欺负大宋的孤儿寡母。 自澶渊之盟后,宋与大契丹互为兄弟之国,因真宗年长,故真宗为兄,辽圣宗为弟。 真宗登遐之际,辽圣宗还感叹。 吾与皇兄未结好前,征伐互有胜负,约为兄弟,二十余年,皇兄升遐,况与吾同月生,年只大两岁,吾又得几时也? 后来,辽圣宗还专门给真宗修建了祈福道场,祈福百日。 因此,综合而言,辽圣宗本人还是十分认可澶渊之盟的。 按照辈分,大宋如今的官家是他的皇侄。 如果接受了夏州李氏的求援,出兵南下,且不说违背了先前的盟约,单单大人欺负稚子这件事,辽圣宗就过不了自己那一关。 但是,站在国家的角度,夏州李氏又不得不救。 如果没有夏州李氏的牵扯,宋廷就能将兵力全都集中于河北诸地。 反复沉思了大半天,辽圣宗最终决定,还是先问一问臣下的意见。 事关南朝,当然是召集南面官商议最好。 辽国官制分南北,其中北面官是专属契丹人的官职系统,南面官则是汉人官职系统。 以国制制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其实,这就是古代版的一国两制。 约莫半个时辰后,南府宰相吕德懋匆匆赶到殿中。 吕德懋祖上是东平人,五代时期因为躲避战乱,东平吕氏的一支迁移到了燕云之地。 辽国也是有科举的,身为汉人,吕氏家族积极地参与科举考试。 到了吕德懋这一代,其成果斐然,辽圣宗统和十二年(995),吕德懋和弟弟吕德方同时参加科举。 吕德懋一举夺魁,状元及第。 自此,吕德懋一路官运亨通,先后历任三司使、枢密副使等职,如今依然高居南府宰相。 在辽国的体制下,汉人出身的官员坐到了南府宰相,做官几乎已经做到头了。 “参见陛下!” 入殿后,吕德懋躬了躬身子,面朝辽圣宗拜了拜。 “吕卿素有急智,依卿之见,南朝之事,我大契丹该如何处置?” “臣以为,万万不可答应联宋攻夏之议!” 吕德懋虽然是汉人,但他的家族入辽已有数代,正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他最先考虑到的当然是辽国的利益。 宋土,只是故地。 如果是无关紧要的小事,他不介意为南朝说说话,但涉及到了军国大事,他可不会事事迁就南朝。 “哦?” 辽圣宗微微一笑:“吕卿之意,何解?” “大宋天子虽年少,但以臣观之,其胸有韬略,来日,大宋天子极有可能继承先辈之遗志,重新攻取燕云!” 对于大宋的新天子,吕德懋一直保持着关注。 起初,他以为皇太后刘娥会独掌大权,一如本朝的萧太后。 毕竟,刘娥有着先帝遗诏,名正而言顺。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远超预期,宋朝的小天子竟然频频‘干扰’朝局,似乎已然获得了亲政的权利。 这一点,细思极恐。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诸天万界之大拯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诸天万界之大拯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诸天万界之大拯救》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