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三章 年关将近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诸天万界之大拯救第两百二十三章 年关将近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看着数量繁多的邀约,叶清臣不由喟然长叹。 今时今日之景,他是断然没料到的。 其实,早在投贽之前,叶清臣的心里是经过反复挣扎的。 丁谓虽然是当朝宰相,并且他和丁谓还是同乡,但自从入京后,他也得知了一些丁谓的负面言论。 这些言论,和他在乡里听到的截然不同。 在长洲当地,官至宰相的丁谓,绝对是长洲人的‘榜样,。 而且,自丁谓发迹后,对方确实为家乡做了一些事。 故此,单论长洲地区,丁谓的名声还是非常好的,但抵达京师后,一切就不太一样了。 也正因为这些负面风评,叶清臣才会纠结投不投行卷。 行卷,可不止是养望,其中还有门生的含义,如果得到某位名流或者***的认可,在旁人眼中,投卷者便是被投者的门生。 这也是拓展人脉的方式之一。 前辈为后辈养名,后辈入仕后,投桃报李,这都是很寻常的事。 片刻后,叶清臣将这些烦恼抛诸脑后。 眼下,他最先要做的不是应付这些人,而是将丁相准备招他为婿的事告知父亲。 叶清臣的父亲叶参是咸平五年(1002)的进士,也就是说,叶参和王曾章得象、王随、韩亿是同年关系。 不过,不是所有的同年关系都好。 叶参和王曾等人便没什么交情,如果他和王曾等人交好的话,他也不会一直在外为官。 而今,叶参身上的差遣是通判扬州,相当于扬州的二把手。 扬州是大州,能在扬州当二把手,可见叶参的个人能力是不差的。 毕竟,叶参的背后可没有宰相岳父,从选人改为京官,再到历任地方二把手,他靠的都是个人能力。 叶清臣能写出让丁谓满意的策论,其中小半的功劳得放在叶参身上。 如果没有叶参的言传身教,叶清臣也无法接触到地方上的事务,没有这些资粮,他又如何写出那篇抨击旧茶法的策论? …… 丁谓招婿的事,虽然引起了一阵波澜,但没过多久,这阵风波便平息了下去。 平息之所以如此之快,一方面得益于叶清臣的低调,他并没有被‘宰相女婿,的标签冲昏头脑。 这个头衔,既是荣耀,也是压力。 顶着‘宰相女婿,的头衔参加礼部试,如果考得不好,到时候便不是他一个人的事了。 丁谓,首当其冲。 哪怕旁人碍于权势,不敢当面嘲笑,但私底下的非议,肯定不会少。 叶清臣的低调处理,全都被丁谓看在了眼里,得知此事,丁谓对叶清臣愈发的满意了。 招婿的消息,其实是丁谓自己放出去了。 自曝,一是为了给叶清臣养名,尽管朝廷明确规定,朝中大臣子弟参加科举没有特权。 但潜规则这东西,却是避免不了的。…. 叶清臣本人的才学,并不算差,有了宰相女婿的标签,及第,那是必然的。 另外,只要叶清臣应试时的策论写的不太差,排名靠前也是板上钉钉的事。 至于第二层目的,丁谓主要是想再试一试叶清臣。 如果叶清臣真的被外界的纷扰迷住了眼睛,那么他在丁谓心中的位置便会大大降低。 当然,降低归降低,该嫁女还是会嫁的。 只是那时嫁的便不是嫡女,而是庶出的女儿。 言归正传。 招婿风波平息的快,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年关将近。 不论古今,新年的重要性都是一样的。 正旦日,乃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际。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并且最最重要的是,新的一年,朝局也许会发生重大变化。 虽然因为真宗丧期的缘故,今年也不会举办大朝会,但朝会办不办,不重要。 重要的是那份诏书会不会下。 朝中文武百官都不是瞎子,自年中开始,太后露面的次数越来越少,存在感也越来越低。 丁谓、吕夷简等人,纷纷做出猜测,太后很可能会在新旧交替之际,发下还政的诏书。 …… …… …… 福宁殿。 岁末将近,李杰这段时间很是忙碌,虽然有中书和枢密院的协助,但很多事仍然需要他进行决断。 比如,河北路的诸多事宜。 辽国迟早会南下,这是朝野共识,现在没有成行,不过是因为内事没有处理干净。 少则半年,多则一到两年,一旦辽国处理好内政,便是辽国南下之际。 涉及宋辽之战,再小的事,也是大事。 故此,河北路的大小事务,一一呈至了福宁殿的桉头。 这天上午,李杰正在阅览王德用传回的军报,鉴于辽国撤军,王德用当即改变了原有计划。 广信军的城墙,得修! 此前,以广信军为饵的战略,不过是无奈之举, 广信军毕竟是宋辽第一线,如果有机会的话,城墙当然是能修则修,修好了,至少多了一层防线,可以缓解边防的压力。 少顷,李杰正准备批复王德用发来的调粮申请,这时,耳边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得! 得! 这脚步声他很熟悉,抬头一看,果不其然,刘娥正缓步向他走来。 「茂则,大娘娘来了,你怎么不通报?」 眼看刘娥突然造访,李杰顿时瞪了一眼守在门口的张茂则。 「是我让他不要通报的。」 刘娥见状跟着解释了一句。 随后,看着堆满桌桉的札子,以及李杰那满是‘疲惫,的面容,刘娥不由关心道。 「六哥,政事再多,你也得注意休息。」 刘娥今天来福宁殿的本意,是为了和李杰商量‘还政,的事,可看到李杰一副很是疲惫的样子。 她的心中又有几分动摇。 若是正式还政,停歇已久朝会,势必会重开。 彼时,官家不仅天没亮便得起床参加朝会,并且御殿的时候,还可能直面百官的劝谏。 想到这里,刘娥的心中不免多了几分疼惜之意。 也许,还政的时间改往后推一推。 当然。 推迟还政,并不代表刘娥想要重新掌权。 维持现状即可,朝中大小事务,扔由官家决断,她顶在前面,只不过是遮风挡雨罢了。. 放羊小星星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诸天万界之大拯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诸天万界之大拯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诸天万界之大拯救》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