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上课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诸天万界之大拯救第17章 上课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第17章上课 陈老师: 您好。 我是骆玉珠,写这封信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对你表示感谢。 谢谢你。 谢谢你提供的帮助,如果不是伱,我现在很可能辍学嫁人了,我不想这么早嫁人。 我想向陈家村的那些人一样,好好读书,考大学。 …… 此致。 敬礼! 二是敲糖帮的存在,虽然利润不多,但家家户户的日子,勉强还能过得去。 起码表现上是如此。 到底去不去上课,李杰还没想好,那里的一位学弟,未来前途不可…… 骆玉珠。 这年头,农村学生读个初中、高中毕业都算是高学历人才。 来去自由。 看完这封信,李杰大概明白了为什么骆玉珠没提,因为没必要,这封信就是一封普普通通的感谢信。 …… 不过,骆玉珠想要一直读到大学,恐怕不太可能,她那个继母,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等。 顶多当个学者,闲时写写文章,偶尔再写几本,基本上能解决地位和挣钱问题。 类似的案例可不少。 1978年12月18号。 李杰前脚刚到家,后脚,那帮回村的大学生就闻风而至。 陈家村的考学热,一是因为有了李杰这个榜样。 究其原因,还是那个特约研究员带来的光环。 前前后后写的那几篇报告,早就成了多地机关的研究资料。 即便女孩的公分低一点,但好歹也算半个劳力。 他又不走体制内路线。 没人管。 几天后。 三是李杰给他们针对性的补课。 蚊子腿再小,那也是肉。 养老都行。 在乌义这个小县城,他的地位削微有一点点超然。 比如水木大学。 李杰提前放假回村,他现在的地位有那么一点点特殊,说是有编制吧,又不用每天打卡上班。 说没编制,该有的福利,又一样没落下,其他人羡慕归羡慕,说闲话的,那是一个没有。 算了。 更多的是小学毕业就辍学。 毕竟,和谐大神关注着。 一进一出就是一个劳动力,像陈家村那样的典型,很难复刻。 不用正儿八经的坐班,得空去上一两堂课就行,没空也没关系,反正就是一个荣誉头衔。 你好我好,大家好。 意思到了就行。 特约讲师。 他的母校明州农机还专门给他发了一份聘书。 李杰想了想,觉得还是推掉。 不然的话,他倒是可以效仿一下高育良,走走学院派的路线。 这三条,少了哪一条,都没法促成现在的陈家村。 他也没有给她回信。 陈家村。 “江河哥。” “江河大哥。” “哥。” 来的人,不论年龄大小,一律喊他哥,即便陈小飞的辈分比他大一辈,也是这么喊。 接着,众人又七嘴八舌的问起了问题。 他们上的大学,都在相对比较大的城市,环境跟他们成长的环境截然不同。 农村和城市的区别,让他们生出了很多的疑惑。 此外。 高校历来是各种思潮最活跃的地方,毕竟,年轻人很容易收到了鼓动,受到感染。 十七八岁的年纪,脑子里满满地都是浪漫主义,理想主义。 认准了一个方向可以奋不顾身的那种理想主义。 眼见大家的问题有点多,李杰索性大手一挥。 转移阵地。 去祠堂。 上课。 不多时,一群人浩浩荡荡的来到祠堂,期间,有不少闲着的村民,也带着孩子一起来到了这里。 70年代末的农村,真的没什么休闲娱乐活动,难得看到这么多人聚在一块。 这个热闹,他们凑定了。 大人、小孩,全来了。 最后,里三层、外三层,全部被围满。 陈小飞和陈大光去了储藏室,将黑板搬了出来,这块黑板很旧,毕竟用了好几年。 正面还有三角函数的题目。 那是昨天上课用的,这帮大学生回来,也继续着李杰之前的补课行动。 给村里的娃娃们补课。 不过,现在的补课老师多了。 三十三个人,每个人都能客串一下老师,小学、初中、高中各科都能找到对应的老师。 免费补课,一毛钱不要。 简单的布置好场地,李杰点名道。 “陈小飞,你先说。” “江河哥,过去这段时间,我们真的走错了吗?” 陈小飞是陈家村第一个考上北大的学生,燕京,华夏的心脏地带,那里的各种思潮最活跃。 信息密度最高。 各种学社甚至能够提前得知一些即将颁行的政策。 “你是指什么?” “是……” “嗯,我明白了。” 李杰微微点头,看到其他人也很迷茫,他就着身后的那块黑板,给他们上了一堂历史课。 万变不离其宗。 现代社会的各项制度都能从历史中找到原型。 成功的,错误的,失败的等等,都有类似的案例。 李杰讲的朝代很远,从北宋开国,讲到庆历新政,再讲到王安石变法。 上课的过程中,他也会穿插的结合当下。 他不会给他们具体的答案。 自己思考得来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一堂课,从中午一直讲到傍晚,到了饭点,没有一个人想走。 一个个都在记着笔记。 然后。 直到晚上八点,这堂课才上完。 “好了。” “下课。” “有什么问题,先自己想,想不明白就多观察,多想,如果还是想不明白,随时可以给我写信。” 李杰没给他们课后提问的机会,讲完这段话,他就直接离开了祠堂。 饿了啊。 这帮小崽子不饿,他饿得很。 他走了。 那帮人还没走,虽然外面已经黑透了,虽然很饿,虽然很冷,但他们仍然聚在一块,一起讨论今天的那堂课。 这堂课的核心,一言以蔽之。 任何时代都有局限性。 不要以现在已有的观点评测当年的政策,如果想要改变,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身体力行。 行动远比呐喊更有用。 陈小飞觉得自己应该真正的去看一看,去体会体会。 而陈大光,他想得跟陈小飞完全不一样,他从这堂课学到了一样东西。 经济问题才是一切的基础。 他要去企业! 另外一批人,听到了教育。 教育才是重要的基础。 (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诸天万界之大拯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诸天万界之大拯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诸天万界之大拯救》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