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告知卖好为自家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福运小农女第二十一章 告知卖好为自家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好,好啊”赵福瑞直接被气笑了,咬着牙,狠狠的拍了两下自己大腿,“他真是好得很!” “爹,您别气,福成叔也是一时着急迷了眼,您…多劝劝。” 赵善州哪里不知道自家爹是真生气了,赶紧凑过来劝,结果话到嘴边,支支吾吾好半天,也没将话说明白。 赵善州跟着心里叹了口气,这事,真不好劝啊! 同时他忍不住心里埋怨起赵福成,你说说,干点什么不好,偏偏要在这种时候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 单说他们上哇村的鱼,那是他们赵氏一族的事吗? 涉及到整个上哇村,村里的邹里正还特意叮嘱过,赵福贵居然还敢顶风犯事。 什么鱼臭了做个添头,说的好听,不就是变相压低鱼价。 也不动脑子想想,整个村子的鱼价都一样,偏你压低卖出去,那村里的其他人家能乐意? 这事啊,赵福成做的也忒不地道。 屋里,四人全都愁容满面。 尤其是赵福瑞,他作为赵氏一族的族长,不仅要考虑赵氏一族的利益,也要顾及村里其他人家的反应。 事已经出来,不出意外,很快邹里正就会上门找他们赵氏一族讨要说话。 想到这,赵福瑞恨恨的又拍了两下大腿。 这赵福成,当真可恨的很! “族长,”赵福祥瞄了眼脸色阴沉的赵福瑞,心里琢磨了好半晌儿才道,“当务之急,咱们赵氏一族还是要拿出个态度来。” 不然等邹里正找上门来,他们赵氏一族才是真的难受。 “二哥,你说的对,”赵福瑞虽被赵福成的事差点气晕过去,想骂死对方,但他还是有脑子的,眼下最重要的事也不是追究赵福成的责任,而是如何解决赵氏一族的麻烦。 “邹里正在任,已有五年,是最最公正一人,想必他也不会不听咱们解释。” 赵福祥对他们上哇村新上任的邹里正感官不错,虽说邹里正一家是本村人,但自从他上任以来,处事公正,并不偏颇。 他们赵氏一族在上哇村的处境比之之前,也在慢慢好转。 眼下虽出了赵福成的事,但到底与他们整个赵氏一族无关,想必邹里正哪怕心有不满,也不会迁怒赵氏一族。 就是苦了赵福瑞,身为赵氏一族的族长,不免会受些儿埋怨。 “嗯,邹里正公正,对我们来说是好事,我身为赵氏族长,里应承担责任。” 赵福瑞对于自己受苦倒没什么抗拒,既当了族长,享了好处,出了事,也是他应承担的责任,没什么好辩解的。 遂点了点头,算是认可赵福祥刚刚说的一番话。 “只希望福成这次能够长长记性,可一不可二,这事终究不是好事,一旦磨光了邹里正对咱们的好感,我们赵氏一族在上哇村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赵福瑞这番话说到了三人的心坎。 包括赵福祥在内三人都心有戚戚的点了点头,哎,自从四十年前来到上哇村后,时光荏苒,矛盾越大,他们赵氏一族也不好过了。 ………… 李氏听见牛车响动,赶紧从厨房出来,走到门口才一抬眼,就见赵善川和赵善河两兄弟正赶着家里的牛车进门。 “老二,老三,咋就你们两个回来,你们爹和你们大哥呢?” 明明早上是四个人出的门,结果晚上只有两个人回来,李氏有些儿不解,遂开口问出声来。 赵善河正打算卸下牛车上那些儿装鱼的空木桶,直接灌了一耳朵李氏的话音。 刚想回嘴,又想到刚刚他爹对他的厉言警告。 赵善河一激灵,赶紧缩了缩脖子,低着头没敢搭话。 一旁的赵善川赶着牛车,兄弟二人面对面站着,他倒一差不差的将赵善河的脸色变化尽收眼底。 眼见着老三不说话,赵善川理了理手上的物件,在李氏耐性耗尽前,赶紧扯着嗓子回了句,“娘,爹和大哥去了族长家,说一会儿回来。” 至于他们去族长家到底是为了什么事,赵福祥已经交代过了,赵善川也不敢和李氏透露分毫。 李氏得了回话,知道两人去处之后倒没多想,左不过是因为某些儿事。 往常又不是没去过,不过今儿倒是奇怪,都这么晚了,该吃晚饭的时候还往外跑,李氏低头嘟囔一句,又回了厨房。 见李氏人走了,赵善川和赵善河兄弟二人齐齐对视一眼,而后纷纷松了口气。 呼…… 还好还好,他娘只是随便问了一嘴,没有继续追问。 不然这事要瞒着李氏,也不容易。 “快快快,咱们快把木桶卸下来,嘶,赶了一天路,可真是快要累我了。” 赵善河一边揉着肩膀,一边呲牙咧嘴,脸就跟抽筋一样。 今儿因为赵福成的事,他们卖鱼受到了不小的波及。 虽鱼肉腥气大,又不好吃,但鱼肉也是肉,比之一般的野菜却是有足够的营养。 尤其家里生了孩子的人家,用鱼炖汤下奶,那是最好不过。 但可惜的是,今天鱼肉的价格被赵福成一家子搅和了,过来买鱼的人不是想压价就是想便宜。 谁的钱不是钱,大家过的都不容易,想着能便宜一些儿就省一些儿,也是正常。 但眼下鱼肉已经是最低,腥味大的,更是花上六七文便可买上一条四五斤重的河鱼,腥味小,也不过会贵上三四文钱,就这样几乎白给的价格,若是在降,他们连辛苦钱都没得赚。 所以不得已,他们四人也只能分头挑着鱼去周围卖。 花了比平常多一倍的时间,才将今天带出去的河鱼卖出去,虽然麻烦了许多,但却比其余人家将卖剩下的鱼不得不拉回来要好太多。 当然,这样一来,他们也耽误了不少功夫,最直接的便体现在了他们回来的时间上。 赵善川和赵善河两人到家的时候,挂在天上的太阳只余下了一小半儿,剩下的那大半部分则完全沉了下去。 等到赵善川和赵善河两人将牛车上的木桶整理下来,又将家里的老黄牛拉进牛棚喂上草料,天儿已经彻底黑了下来,只余下天边飘着的那层淡淡的夕阳余晖。 李氏还在厨房忙碌。 今时不同往日,程氏因为馋嘴臊得慌离开了厨房,刘氏和袁氏先是在河边捡了一天的鱼,跟着回来又收拾了整个院子的鱼干,累的不行也早早的回了房休息。 李氏一个人要做一大家子的饭菜,时间上自然紧张,眼下又没有人帮忙,以至于一直在厨房忙碌不得闲。 不过好在饭菜也差不多已经弄好。 李氏擦了擦脑袋,扭头瞄了眼已经黑下来的天儿,跟着将陶釜里蒸的粟米饭盛出来放好,又给铁锅添了把小火,确保铁锅里的鱼汤不至于凉下来。 寻摸一周,李氏又搬了个小木凳出来,自己坐在厨房门口,一边留意锅里的鱼汤,一边留意门外的动静。 赵福祥和赵善林父子回来的时候,天儿彻底黑了下来。 院子周围灰蒙蒙的,只能看清人影轮廓,却看不清人脸。 李氏对两人是熟悉的。 看着赵福祥和赵善林父子从门口进来,李氏“蹭”的一声,从坐的木凳上站了起来,“当家的,老大,你们回来了。” “回来的正是时候,饭菜已经做好了,正好吃饭。” “水都备好了,干净的换洗衣服也都放在屋里。” “当家的,老大,你们先回屋歇歇脚,解解乏,顺便换身干净衣服,等会儿出来吃饭。” 李氏一溜安排下来,既妥帖又舒心,赵福祥赵善林父子具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尤其是赵福祥,年纪大了,在精力和体力上,自然比不得自己的三个儿子,加之又走了一天,双腿又酸又麻,难受的很。 “嗯,我先回屋歇歇,吃饭时记得叫我。” 赵福祥回了李氏一嘴,而后带着赵善林,一起进了他和李氏住的正屋。 正屋又敞亮又大,眼下只住赵福祥和李氏两人,老两口平日舒心得很。 李氏将准备好的衣服和清水全都放在堂屋后面,一块用草帘隔开的隔间。 类似于现代的“澡堂”。 之前赵善川和赵善河回来的时候,也是在堂屋清理的身子,换的新衣。 眼下轮到了赵福祥和赵善林父子,两人也没有矫情,干脆利落的擦试了身体,然后痛痛快快的洗搓一番,换了一身新的衣服出来。 跟着两人扭身去了屋子休息。 赵善林想着马上就要吃饭,也没特意回自己的小家,而是选择直接留下来陪赵福祥。 父子二人坐在炕边,又聊起了之前在赵福瑞那里说的事。 赵善林高兴地说,“爹,族长那里,肯定会记着咱们的好,到时候家里买地,也能顺畅些儿。” 赵福祥的儿子们已经长大,大多也已经成家立业,这里面出生的孙子孙女更是不知凡几。 人口多了,他们老赵家也面临了其他人家的窘境,地里种的粮食要不够吃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福运小农女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福运小农女》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福运小农女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福运小农女》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