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等待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两朝凤仪第三百二十一章 等待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后来,贾府内的程英嘤等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反正没有血淌进来,只听见细微的刀鸣,判下生和死的界限。 再后来,缩头乌龟的府衙终于出动,强行阻止了惨案,才使得事情没有闹大,但据说现场也有十几位儒生丧命。 脖子上都只有一点红,美如桃瓣,彰显着刀客的身份和荣光。 然后前羽林卫上将军的真相传遍九州,民心沸腾,民怨翻天,三月末,帝宫将容巍缉拿归案,押入死牢,判,他日问斩。 三月的最后一天了,这晚,连春风都吹得草木皆兵。 宵禁的盛京,入夜了就黑咕隆咚的,只有禁军营外的馄饨挑子还亮着灯,得了特许,卖巡夜的将士们几碗夜宵。 陈粟将加了牛肉的馄饨推过去:“将军请用,要不要辣子?” 姚広掰开竹筷,笑:“终于舍得加牛肉了?” 陈粟也笑:“湘南野史的事成,多亏将军,筹谋这么些月,有罪的就该偿命了。” “只有容巍一人,可恨!”这话不提还好,一提姚広就愤愤不平,将竹筷摔到案上,“谁想到容巍站出来,将所有的往自己身上揽!还犯下人命,民怨的靶子都往他那儿去了,悯德皇后等人反而逃脱!” 陈粟眸光晃动:“慢慢来嘛,将军会得偿所愿的。不说那些,最近巡夜辛苦,馄饨都快坨了,将军快用。” 姚広没发现异样,低头唏哩呼噜的吃混沌,不久一碗下肚,脸上都冒红光,放下竹筷打了个千儿,就要继续巡夜去。 不知为什么,他总觉得身子发轻,许是累了一天吃完热汤,有些倦懒,倒也没往心上去。 “将军慢走。”陈粟起身送他,待离开馄饨挑子视线,来到僻静拐角处时,一柄特意准备的竹筷在袖中探出了头。 筷尖一点银光,是提前嵌进去的刀。 “别送了,等你想到对付悯德皇后的法子了,再约本将出来吃馄饨,加牛肉……!”姚広不在意的往身后挥挥手,话却戛然而止。 细小的刀刃见血封喉,猛地从后抄过来,往他颈上一划,男子就软塌塌的栽了下去。 最后一刻的眼睛还没闭上,瞪着满手血的陈粟,震惊,愤怒,不可置信。 “民心大乱的目的已经达到,将军只能自己去地府吃馄饨了。”陈粟悠闲的擦着手,耸耸肩,“后续的事就交给我们南边党人吧,老邻居,走好。” 顿了顿,陈粟起身看向帝宫,夜色中的红墙金瓦如沉默的兽,伺机又缄默。 “……呵,想杀你的又不止我一人,不,或许说,早就有人想杀你了。”陈粟嘲讽的一笑,身影消失在夜色里。 这厢,帝宫,御寝殿。 皇帝赵胤蜗在榻上,三更了还没熄灯,就着烛火看手里的卷册,册上没有名字,只有因长年累月的翻动已经发黑的痕迹。 “专门卖禁军营夜宵的馄饨挑子打烊了么?”赵胤忽的一句。 “这个点儿,应该是了。”罗霞剪着灯花,让烛火亮堂些。 “那么新的的羽林卫上将军,明儿就可以上任了。”赵胤又道。 “是。”罗霞轻叹一口气,“府衙回报,衙役已经在某条巷子里寻到了尸身,编了害于流寇的说法,当时就拿席子卷了。” 赵胤有片刻的沉默,想起他年少时遇到的孩子,流民,骨瘦如柴,唯一的念头就是吃饱饭,为了吃饱饭,拼命习武,练得一身好武艺,只可惜脑子不算聪明。 与虎谋皮,焉能全身而退。 羽林卫,讲究的是绝忠,不是靠嘴上功夫,而是靠互相揭发,皇权的巩固从来都是站在鲜血和白骨之上。 于是身为主子的赵胤,当然早就得到密报:姚広行踪诡异,虽然无法确认他会面的人是何身份,但这一点瞒而不报,就已经犯了帝王大忌。 上面不过透了点意思,在馄饨汤里加了点软筋散,就能使堂堂上将军,被一把小匕首要了命。 “借刀杀人,不止是藏在暗夜里的人的手段,站在光明下的人,更会。”赵胤看向罗霞,目光坦然,“你想亲眼见证的东西,失望了么?朕,从来不是一个好人。” 罗霞,或者叫洛霞,指尖碰到了怀里的江山如画刀,刀身滚烫,她垂眼问道:“平昌侯沈圭亦是如此么?就算您知道他清白。” “是啊,本就是战时,国基不稳,为了最快的安定民心,朕,必须杀。”赵胤毫无迟疑,点头,“朕,会待局势太平后重审此案,为沈圭昭雪,追封。” 罗霞凉凉一笑:“人都没了,又有何用。” 赵胤没有直接回答,他只是走进罗霞,让二人不过咫尺,让暗中的羽林卫都来不及反应,女子怀中的刀就可以刺进他腹腔。 “老子是皇帝,必须要从一个国的角度去下决定,私心不重要,局部的牺牲不重要,甚至有时正确还是错误也不重要,这是老子从当年发动四月宫变起,就明白的获取力量的规则和代价,也是夫子教我的最后一课,王道。” 顿了顿,赵胤加了句:“朕,必须坐在这个皇位上,必须坐稳了,也必须,让我的儿子坐下去。” “哪怕惹下一身杀孽,死后去往地狱么?”罗霞轻问。 赵胤毫不在意,反而大笑起来:“反正地狱已经有了萧二郎,老子下去找他,还能一起喝杯酒!” 罗霞不说话了,到底是怎样的理由呢,是相信着怎样的东西,要近乎亡命徒般的去赌,她的目光落到赵胤手中的卷册上。 无名录。 没有名字,普通装帧,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毫不起眼的卷册,却被君王没日没夜的捧在手中,掩卷沉思,倒背如流,翻来覆去的看得书页都磨了毛。 “当年,为了迅速稳定国势,老子的西周延续了周制。”赵胤的声音幽幽飘来,从岁月深处来,“总有一天,东周的问题还会在西周出现,甚至要的时间会更短,现在的太平和繁华不过是梦幻泡影,暂时的黄粱一梦罢了。百姓们在庆幸欢渡,有一天过一天,君王,却不得不计深远,计百年。” 罗霞静静的听着,她想起父亲去往绝路时的笑意,仿佛那么多人都有一份心照不宣,不同立场,不同时代,甚至无论输赢。 那是她站在这个位置无法理解的,也是百姓无法理解的,更是历史无法注解正确或者错误,黑或者白的,默契。 她吁出一口浊气,看向无名录:“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赵胤笑了,病入膏肓的笑苍白又温柔,恍若故人面,那个记忆中不聪明的人,他终将是不悔啊,英雄迟暮。 “五年了,休养生息勿扰民生,不代表我忘了。我一直在等,等每一个粮仓都米脂流香,每一家户门都儿孙满堂,每一个行商都赚得盆满锅满,每一份记忆都洗去东周的苦涩,每一个《无名录》的字我都研读透了……等这片土地准备好了,我会再次开始变法……我一直在等着那一天。” 漆黑的夜色里,万家灯火如昔,山海无垠无恙,那个君王啊,会踏着老去的记忆归来,带着再不曾老去的笑吧。 赵胤惘惘的伸出手,想去抓住他:“无论等多久,老子快嗝屁了,还有儿子,还有儿子的儿子。但凡姓赵的还坐在这位子上,就必定会有那一天……我们要赢。”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两朝凤仪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两朝凤仪》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两朝凤仪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两朝凤仪》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