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牧羊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两朝凤仪第三百五十章 牧羊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沈银踏着琉璃金光走进御寝殿,觉得恍若隔世,她把番红花呈上,只提了一个要求,为沈圭昭雪。 刘蕙大喜,反复和孙橹确认:“真的是番红花?” 孙橹看着药箱里的草药,也啧啧称奇:“你把番红花……做成了书笺子?” “罪女苑子里养的,觉得开的花好看,也不知道是什么草药。收了来就晒干,做成书笺子,看到了皇榜的图画,才意识到此乃番红花。”沈银解释。 刘蕙欢欣的拉她起来,说着说着就抹泪:“好丫头,阴差阳错的,你竟养了番红花。果然是好人有好报,东宫当年一念宽恕,如今反过来救了他老子。” 番红花,源自天方国(注1),虽药效奇,但周人对它并不熟知,又兼难养,故没人会费精力去栽培这种没好处赚的草药。 唯一的例外是,富贵闲人。 比如沈银,得苏仟厚待,不宜抛头露面,整天对着苏府的苑子闲得发慌,意外见了此药,也只是觉得花朵好看,就尽心尽力养着,打发时间。 没想到,今日竟救了天子一命,果然是,世事难料因果轮。 “你放心,平昌侯一事,当时是情急之下无奈之举,圣人定会为沈家昭雪。除此之外,你的罪也免了罢,本宫都要抱孙儿了,过去的就过去了。他日东宫迎娶新妇,你也一定要来喝杯喜酒啊。” 刘蕙笑了,恩怨都随风,岁月酿成了酒。 然而,当孙橹以番红花入药,却遭到了朝野上下的反对。 给西周皇帝用域外小国的方子?甚至主味药材中原都没怎么见过,无论从面子上还是真从安全角度上讲,都是“愧对列祖列宗”的事。 当刘蕙把甚嚣尘上的分歧讲给赵胤听时,这位西周皇帝已经眼睛都很难睁开了。 良久,才虚弱的道了句:“……听说这期间,皇后全天下寻药,好个忠义感人……” 最后四字带了莫名的意味。 刘蕙莞尔,俯下身,让赵胤听清她的回答:“回禀陛下,世间千万关,情关最难过。东宫最难捱的劫还没渡,陛下怎能撒手归天,让他一个人去担呢?” 一番话也是直白坦然到可以。 赵胤笑了:“情关么……呵,什么必告予亡夫,你说悯德皇后到底打算什么,不可能的嘛。” “孩子们的坎,让他们自己去过吧。我们这一代,该退出风云的戏台子了……山海壮阔,未来都是他们的。” 刘蕙看向窗外,快到七月了,日光明媚,一如她当年进入右相府,遇到另一个她。 ——“江南的七月,应该是漫天莲荷吧。采莲湖上棹船回,风约湘裙翠,会唱么?”她问她。 待闲下来了,就去唱曲儿,打发日子,唱到变成老婆婆罢。刘蕙暗自在心里决定了。 圣人的病情,最终使用了天方国的方子。 虽然朝野诸多担忧或反对,但圣人一意孤行,异常坚决,这事儿也就定下来了。 好在老天开眼,几剂方子用下去后,龙体肉眼可见的好转起来,天下欢喜,普天同庆。 果然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这个新生的王朝。 西域,草原深处,加尔摩王庭。 加尔摩设看着绘在羊皮卷上的疆域图,长叹一声:“大势已去,天不遂我英雄!” “大汗,我们的草原广袤,远胜它西周国土。只有我们还有河流和牛羊,周军就不敢贸然深入,我们就还有机会!”臣子们群情激愤。 加尔摩设瞥了眼王座旁边被铁链拴着的人,苦笑:“机会?你看西周人,骨头硬得很,到现在都不肯跪下。要打下他们的国,难啊。” 那人脚腕和手腕都拴着铁链,衣衫褴褛,蓬头垢面,脸上只有一双眼睛雪亮,依稀是故人模样。 他站着,很不合时宜的就站在王座旁边,挺直腰杆,神情淡漠,如一柄旌旗,膝盖上血迹斑斑,却半点弯都不打。 “我看他是鞭子吃少了,多吃点苦头自然就会跪了!”臣子们叫嚷起来,凶神恶煞的就要冲过去。 加尔摩设制止,脸上倒有一分真心的敬佩,英雄惺惺相惜,他实在服了这个西周人,什么刑什么罪都一声不吭的受了,就是不跪。 “对赵家皇帝如此忠心?”加尔摩设问,带了感慨。 那人摇摇头。 “不是皇帝?那你效忠之人,又是何方好汉?”加尔摩设好奇了。 那人笑了笑,很难得的笑,似乎是想到什么人,笑容一刹间温柔到极致。 “只是王小五的不二之臣。”他回答,从容又自然。 加尔摩设叹了口气,磨了几个月,他都没耐心了,这男人却只有这么一句,什么王小五,听起来像个放牛娃的名字,愈发莫名其妙了。 “念你是真汉子,最后问你一遍:真不愿降?金银财宝,功名利禄,我西域一样可以给你!”加尔摩设语调带了诱惑。 那人摇头。 “都说了,唐兴已经按照我们西域的法子,烧了,只剩了一撮灰,为着那东西,搭上一生的前程,值么?”加尔摩设加重语调。 那人还是摇头,除此之外,再无多话。 加尔摩设觉得头疼。 西域战败,卧薪尝胆,西周的宣恩候不敢杀了,放了又没面子,养着嫌骨头硬难啃,真是烫手山芋。 “这样吧,放你去给我西域牧羊,什么时候公羊产崽了,你就可以回国了(注2)。”加尔摩设摆摆手,决定眼不见为净。 那人点点头,转身就走,一如既往的沉默和干脆。 然后西域的草原上多了一名手持旌节的牧羊人,据说生得中原模样,话很少,不跪任何人。 没有人跟他往来,只有羊群陪他,周围的指指点点和冷嘲热讽他视若不见,年复一年的在草原深处看日升日落。 是,年复一年。 西域的记忆淡忘,西周的历史翻篇,草原上的时间过得很慢,却当某一天加尔摩设的孩子都在撵羊玩了,那人才觉得自己老了。 或许某个人也长大了,从少年郎,长大成了男子汉,或许,他都认不得了。 中原来的牧羊人。传说在大草原上流传,兴盛,又到衰亡,新的面孔会指着他问,那人是谁,不会再有人回答了。 故事里的牧羊人,话更少了,他会常常眺望南方,故国和故国里的人,唯独会在那时露出柔软的目光,温柔到不像是大草原上能有的东西。 很多年很多年以后,长大的少年再次见到这双眼睛,就知道是他回来了,天下独一无二的,他的他。 当然,都是后话了。 时间回到六月,大乱平定后的西周。 帝宫开始为柳家昭雪,将这顶南党栽的黑帽子给除去,出了这口冤气。 厚葬柳氏传人,迁归柳史祖陵。然而在这过程中,仵作发现了草席内里的一个记号,是柳子最后用血画的。 当时南党埋柳濯埋得潦草,就是拿草席一卷,没想到柳濯最后剩了口气,用血在草席内里画了一个图案。 但因为当时已经毒发,意识不清,图案实在太过模糊,辨不清。 注释 1.番红花:《本草纲目》载,“番红花,出西番回回地面及天方国,即彼地红蓝花也。元时,以入食馔用。” 2.公羊产崽:故事构想出自苏武牧羊。《汉书.苏武传》描写苏武,“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始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两朝凤仪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两朝凤仪》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两朝凤仪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两朝凤仪》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