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风起青萍末 第一百零三章 别时酒犹在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出鞘第二卷 风起青萍末 第一百零三章 别时酒犹在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在登上藏书楼三楼之后。 李子衿先去往左侧那些书架,随手拿起一本剑诀,细细观看。 不是随意翻书,而是认真读书。 甚至是从旁边端来一根小板凳,就那么坐在书架之下,静静看书。 少年心中,自有计较。 只能带走一样是吧?那我看看书,再带一把剑走,总不过分? 藏书楼三楼,暗处有一位老人,坐在一个书架顶上,刚仰头喝了口剑南烧春,此刻又把刚入口的酒,给喷洒了一地。 阁老。 坐镇一座藏书楼,守护不夜山藏书楼无数功法、秘籍、符箓、丹书,仙家法宝。 修为境界,深不可测。 一人可护整座藏书楼周全。 老人披头散发,光着脚丫,一身破旧衣衫,缝缝补补,三年又三年,硬是给他穿了好几十年,不曾换过。 他浑身上下,也就只有那只酒葫芦,算得上干干净净,能够见人。 那位不夜山副山主都曾亲口承认,自己是绝对无法护住一座藏书楼周全的,但是让阁老来,就没有问题。 可见这位名号的名气,大过名字的名气的老者,实力比之不夜山副山主袁天成,还要更胜一筹。 这位阁老坐镇藏书楼,自然是能够将藏书楼中,少年少女的心思,心声,一览无余。 李子衿与明夜的每一个念头,都逃不过阁老的眼睛。 故而方才当李子衿心里计较着,反正没有时间限制,自己便在这藏书楼中多待几个时辰,能多翻基本书是基本,最后临走时,再拣选一把趁手好剑,一定得是跟身上,苏斛暂借给自己那柄翠渠古剑同等品秩的上等法器才可。 至于书上学问,能带走多少算多少。 那位阁老当时喷酒,喷了一地,吓了李子衿一跳。 少年看着这个披头散发光脚丫,手提酒葫芦一个翻身而下,摇摇晃晃出现在自己面前的老人,嘴角有些抽搐。 不过出于礼貌,李子衿还是合上手中那本剑诀,站起身来,小声询问道:“敢问前辈是······?” 老人蓬头垢面,往酒葫芦上摁入一根木塞,将其别在腰间,然后双手各自扒拉开脸颊那几缕不知道多少天没洗过的头发,好让它们不要挡住自己的视线,开始好好打量起眼前这个青衫少年来。 阁老没有急于回答这青衫少年的问题。 而是绕着那一袭青衫,转了两圈,上上下下,打量起李子衿来。 把少年外在的模样,和内在的模样,都给看了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李子衿手足无措,就只敢以眼角余光不时瞥向那位蓬头垢面的光脚老人,倒是没感受到老人身上的灵力流转,不过根据这位光脚老人的身手来看,对方极有可能,是一名武夫。 他倒不觉得这位待在不夜山藏书阁的光脚老人,会是什么不速之客,稍微动脑子想想,就知道这不现实,有那位袁山主坐镇不夜山,此地又是不夜山重中之重的禁地,藏书楼。 少年已经将眼前老人,当做一位不拘小节的隐世高人来看待了。 阁老打量了李子衿一番,嘿嘿笑道:“可以,少年背剑,江湖任侠,有老夫当年一般风采了。” 老人倚靠在身后书架之上,笑眯眯地望着这个眉清目秀,心境澄明的青衫少年剑客,竟是一时出了神,回想起自己当年闯荡江湖的时光。 白衣骏马,携剑红尘,身边也不曾缺少过红颜知己,相伴君侧,一起闯荡江湖。 可以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江湖中人,沾染一身恩怨情仇,临了发觉自己上当受骗之时,都还能以“无悔”二字作为结尾。 时光荏苒,一去不返。 他情不自禁地又取下别在腰间的酒葫芦,一把扯开木塞,仰头灌入一大口剑南烧春,这会才是正儿八经的,给老人喝下肚去了。 亏得李子衿没在此时,又心生什么让人啼笑皆非的想法。 在感慨完年轻真好之后,老人才回答起李子衿刚才的问题,却不是立刻给出答案,而是以问题,回答问题。 老人笑问道:“你是问,我的名字,还是我是谁?” 李子衿好奇道:“有什么分别么?” 阁老颇有深意地一笑,回答道:“当然有了,一个是父母给的姓名,先天便加于己身,很多人就顶着这个先天的名字,过完了一生。另一个,是后天的身份,是自己打拼赢下来的,若是让人能够忘记你的名字,只记住你的身份,那才称得上是本事。” 李子衿目瞪口呆,自己只是询问老人是谁,不曾想竟然给老人一咕噜扯出这么深奥的两个问题来,不过他听完之后,觉得老人虽然蓬头垢面,衣衫褴褛,连双鞋子都没有,却能有这样让人耳目一新的见解。 倒也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此番见解,自然称不上什么人人奉行的大道理,却彰显了眼前老人的处世态度,不经过岁月的沉淀,是说不出这样的言语的。 李子衿抬起双手,朝老人行礼,说道:“晚辈受教了。” 诚心诚意。 并非是那江湖中人的抱拳,而是书院之中,庙堂之上,面对一位学识渊博的尊长,作揖以示尊敬。 而那能够将少年心声,尽览于眼底的光脚老人,脸上笑容更盛,看着眼前少年,真是越看越顺眼了。 跟一些个机缘巧合,碰巧撞大运能够进入藏书楼拣东西出去的不夜山弟子不同。 那些人嘴上说着如何如何尊敬自己这位阁老,实际上,心里却对自己不屑一顾,说不得拿完东西离开藏书楼,还要在楼外往地上吐一口口水,嫌弃老头子身上有味道呢。 可眼前这位青衫少年,嘴上不如何拍须溜马,心里却是实实在在将老人的话听了进去,还认真想了想,最后觉得,哪怕不完全认同老人的话,也可以平常心看待眼前老人,而不是就觉得对方想法与众不同,定是异类,穿着又如此不得体,难登大雅之堂。 不卑不亢,举止得体。 阁老笑道:“怎么不问我是谁了?” 李子衿摇头,“我想,前辈一定是后者,名字对前辈来说,并不重要,而身份对前辈来说,也许又太过重要,重要到可能不适合告诉我一个外人。所以,晚辈没有再问的必要。” 光脚老人哈哈大笑,“说得好,说得好啊。” 他仰头将酒葫芦中的剑南烧春,一饮而尽,眼神略带惋惜地瞅了瞅,发现这只其实是仙器的酒葫芦,能够装下万斤酒水的藏剑葫,已经见底。 老人眼神顿时晦暗不明,离开家乡之时,他才弱冠之龄。 踏遍千山万水,最终在这桃夭州不夜山落地生根,在这藏书楼中给人看门,不曾想就是五十年岁月,眨眼过去了。 离开家乡时,老人往这藏剑葫中倒入了万斤家乡的剑南烧春。 别时酒犹在,已为异乡客。 年轻时与父母怄气,撂下狠话,说是等什么时候,这藏剑葫中的万斤剑南烧春喝光了,自己便归乡回家。 不曾想,这一仰头,再低头,竟已过了五十年。 岁月早已将老人骨子里的傲气,磨平了棱角,一开始是赌气,不愿归家。 后来便是不敢归家。 再后来,是不想归家。 如今,想归家了,家不在了。 人生在世,如同白驹过隙。 百年已经过半,半截身子都已入土,此刻才喝光了酒,可还回得去么? 回了又如何,父母早已死去。 举目无亲。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真是人生如戏啊······” 在阁老感慨自己这思乡的情绪来得太晚了些,有些可笑,又有些可悲之时。 李子衿闻到老人手中那酒葫芦中的味道,便笑问道:“敢问前辈,这酒葫芦中,可是剑南烧春?” 阁老连连点头,“小娃子,还认得这个?” 倒不是他认为这年轻人没见过世面,连个世俗王朝的剑南烧春都不认得,只是这种酒,放眼整座扶摇天下,都极为稀少,他踏遍千山万水,也就只有家乡那燕归郡,才有这种酒酿。 所以在这异域他乡的桃夭州,偶然碰见一位居然认得剑南烧春的少年,老人自然是欣喜若狂。 李子衿点头道:“晚辈也喜欢喝这酒,怎么喝都喝不够。” 少年说着,还专门侧过身子,给老人看了看自己腰间的那只酒葫芦。 是恩师谢于锋留在无定山竹屋中,后来又给李子衿带走的那只酒葫芦,普普通通,并无奇特之处。 李子衿这句话说出口,那位光脚老人立刻就弯下腰,凑近李子衿腰间那只酒葫芦,鼻子微动,使劲嗅了嗅,果然闻到了剑南烧春那股熟悉的醇香。 少年哭笑不得,取下那只酒葫芦,递给老人,说道:“前辈若不嫌弃,拿去喝便是。” 赤脚老人丝毫不客气地一把接过酒葫芦,满意笑道:“既然是你这俊后生主动提的要求,那我便不客气了。” 阁老仰头将那只酒葫芦中的剑南烧春一饮而尽,就那么一口,直接喝光了酒葫芦里的水。 李子衿在惊叹于老人海量的同时,心中也在想,还真就不客气了啊? 这也太不客气了吧! 阁老仿佛看出少年心思似的,将酒葫芦还给李子衿,眯眼笑道:“我一看你这后生就觉得亲切,果然没让我失望,老头子我不白喝你的酒,你来这藏书楼,刚才不是在翻剑诀吗?那些三脚猫功夫,没什么意思,不学也罢!这样,你以后日日给我送酒来,就要这剑南烧春,我来教你剑术,保管比这座藏书楼,百楼剑谱更厉害,如何?” 这话刚一说完,老人便发现自己说漏嘴了,好在那少年似乎没注意听。 老人不动神色地屈指一弹,瞬间抹去少年刚才的一缕记忆。 将那“百楼”二字抹去,把他听到的最后一句话,改为了“保管比这座藏书楼,剑谱更厉害,如何?” 不夜藏书,楼高百层,内有仙兵,剑诀无数。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出鞘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出鞘》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出鞘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出鞘》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