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火腿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车游记第121章 火腿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江北听了陈小南的话,心里暗暗佩服。 撇过头看了眼陈小南,江北笑着问道:“小南,聊了这么久,还不知道你学的是什么专业。” “宾夕法尼亚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不然也不会在这附近兼职。”陈小南随口说着,似乎并没觉得报出了什么不得了的名头。 可江北着实吓了一跳。 宾夕法尼亚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 或许这座大学没有麻省理工那么著名,但在计算机科学专业,绝对是超一流的高校。 甚至世界上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就是在这所大学中诞生。 江北之所以对这所大学如此了解,还是因为在曾经的公司接触过老板的一个好朋友。 他便是从这所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专业毕业,如今在谷歌拿着200万美金的年薪。 当时包括江北在内的一干同事,都可谓羡慕不已。 不仅仅是收入高,更关键是接触的层面和人物。 像他老家饶河,有很多草莽出身的地产商,没什么文化,但也都赚了不少钱。 少则几百上千万华夏币,多则几亿十几亿。 而科学院那些悉心于生物科技、航天工程的科研人员,他们一辈子都很难积累出这样的财富。 所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远不是通过赚钱的多少。 江北毫不吝啬的表达着自己的赞美:“小南,你太牛b了!像我这种普通大学毕业的学渣,对这所大学想都不敢想。” “江哥太谦虚了,虽然不知道你现在从事的行业,但从你的英语口语来看,你可不是学渣。”因为聊了一路,陈小南和江北已经相对熟悉,称呼也从江先生改为了江哥。 江北笑笑没说话,毕竟他的英语能力非是自己是开挂得来的…… 十多分钟后,江北跟着导航和陈小南的指引,终于将车开到了柯蒂斯音乐学院的门口。 尽管在吴雅发给他的照片里已经见过这所大学的样子,但当他真的下了车,站在柯蒂斯门口的时候,才明白为什么这里是全球出名的音乐高校。 柯蒂斯对面就是费城的斯托科夫斯基广场,旁边是舒伯特音乐厅,而且附近都是大大小小的琴行,整个街道似乎都是围绕柯蒂斯而建设。 主角柯蒂斯则如众星捧月般的居于中央。 这座学院的周边虽然商铺林立,但却异常的安静,哪怕穿梭于学院的各种肤色的学生,也都静悄悄的。 陈小南站在江北身侧,轻声问道:“江哥,你来这里是找人?” “不找,等。”江北摇了摇头,他不想直接闯进学校去找,而是打算在校门口等到吴雅。 陈小南苦笑道:“就站在这里干等?” “恩,你可以去车里坐一会儿,或者去忙别的事也可以。”江北虽然支付了陈小南的费用,但也没强制要求人家陪自己在这里傻站着。 陈小南摇了摇头,虽然没说话,但还是和江北站在了一起。 十分钟、二十分钟、一个小时……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因为时差的缘故,江北越来越困。 大门口走出了各种肤色的人,却仍旧没看到吴雅的身影。 靠着坚挺的意志,江北等到了大学傍晚。 期间陈小南跑去买了些汉堡可乐,算是解决了江北来到米国之后第一顿饭。 等到夜幕降临,江北终于放弃了这一天的等待。 拖着疲劳困顿的身体,在附近的里滕豪斯1715精品酒店订了个房间,并告诉陈小南明天不用再来陪着自己。 这种外人看来很“傻缺”的行为,江北觉得自己一个人做就够了。 陈小南这次没有客气,只是说这次服务还结束,如果江北后续需要陈小南担任导游,他会第一时间赶过来,如果后续没有旅行计划,之前支付的费用可以根据比例退回。 江北对此也没反对。 原本困意涛涛,但当江北躺在床上的时候,却突然不困了。 辗转反侧,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他又一次尝试着拨通了吴雅的米国电话号码,仍然关机。 拿出随身带着的笔记本,江北一张张的浏览着在京城给吴雅拍摄的那些照片。 有在故宫时拍的,又在798拍的,还有几张角度十分“刁钻”的手机摄影。 那是他当时为了逗吴雅,故意拍的死亡角度。 看着看着,江北终于伏在酒店内的书桌上沉沉睡去。 第二天醒来,江北只觉得腰酸背痛,他竟然就这样在书桌上睡了一夜。 洗漱结束后,江北在楼下找了家便利店,买了几盒泡面,又买了些火腿一类的速食食物及矿泉水。 这次他没有傻站在校门口,而是找了个视线不错的地方停好车,坐在车里守株待兔。 一天,两天,三天……六天…… 江北足足等了七天,什么都没等到,反倒是把时差彻底倒了过来。 在这七天的时间里,江北也进入了校园里,找了一些学生和导师打听。 他们告诉江北,吴雅之前的确在柯蒂斯求学,只不过这段时间一直没见到她。 至于她的住处,校园里的同学们也都不知道。 第八天一大早,江北照往常一样去了附近的便利店,新买了一些水和食物,然后继续蹲在校门口傻等。 大约米国时间上午十点左右,江北没等来吴雅,却等来了租车行的玛丽。 车辆的租用时间已经到期,但玛丽那边的定位系统上现实,这辆车竟然一直都停在费城的柯蒂斯,根本没动过! 所以她今天特意赶来看看是不是定位系统出了问题,或者是车辆出现了损坏需要维修。 当她赶到柯蒂斯门口附近,看到江北手里捏着火腿和矿泉水,蹲在车边的狼狈样子,十分意外。 “你一直都呆在这里?”玛丽走到江北身前,询问道。 江北点了点头,指了指自己的嘴,示意玛丽自己的嘴里还有没咽下去的火腿,所以并没开口。 玛丽笑道:“为什么吃这么粗糙的食物?华夏人不是很有钱的吗?” 江北哑然,尴尬道:“这是一种错觉,华夏人有钱的也只是少数。” 虽然国内近些年的经济的确增速可观,但和米国的差距仍然不小。 “听小南说,你们华夏人会把赚来的钱存起来,所以说华夏人一般都很有钱才对啊?”玛丽若有所思的说着。 陈小南之前在车上曾和江北说过,米国人的衣食住行医疗教育的费用本就不低。 再加上他们没有“结婚生子”为代表的一系列强制性的人生流程,少了这样的文化桎梏,他们可以顺其自然加随心所欲的过一生。 这也导致华夏的储蓄率高达36%,而米国的储蓄率只有6%。 想通这些,江北挥了挥手里的火腿,就“食物粗糙”的问题回答道:“我喜欢米国的火腿,很好吃。”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车游记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车游记》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车游记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车游记》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