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孙振仍(3)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锄清第九十一章:孙振仍(3)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机遇和施展的舞台,这才是名将扬名立万的根本原因。 东汉云台二十八将的故事,宛人谁不知晓? 李挺然既然已经打定了主意,就不会在迟疑,这些子弟,他可是交了老底——谁要是拖了后腿,就给他滚到乡下当庄主去! 从此以后,家族核心事务,就与他们无缘了…… 三十门大炮的忽然转向,不过是一轮炮击,城门楼就垮了一半。 四散的烟尘,洒了躲在城门楼深处的李参将一身。 “咳咳咳咳……” 军卒们剧烈的咳嗽着,却尽心尽责的掩护着李参将逃了出来。 一行人刚刚逃出了城门楼,又见到一片炮弹飞来…… “砰砰砰!” 残余的城门楼,轰然倒塌! 李参将被吓了一跳,若是刚才再迟疑一分,那么他可就要被埋在里面了! “狗日的叛军这是要干嘛!” 李参将怒斥一声,正要探头去看,哪知道空中又出现了一片尖锐的呼啸声。 “老爷,快躲开!”家丁们架起李参将,迅速冲向了一边。 城门楼处,已经没有敢站着的兵卒了,就连督战队,也躲起来了。 家丁队长脸色铁青,看叛军的架势,怕是要从城门这里发起强攻啊! 只是,为什么不见云梯呢? 难道他们要隐藏到了最后时刻? …… “老爷,你下城去吧!”家丁队长对李参将开口道:“城头凶险,老爷还是居中指挥为妙!” 李参将怒吼连连:“你说什么?让我像一个没卵子的一样,躲在州衙……” 他话音未落,空中再次传来了尖锐的呼啸,十几个铁疙瘩,在城墙上弹跳着! 残肢断骇纷飞,血液就像是下雨一般滴落…… 李参将脸色大变,不待家丁队长再次相劝,却是双手抱头,一股脑的朝楼梯跑去。 “铁牛,城头上就交给你了啊!” 李参将飞一般的留下了一句话,人却是没影了。 家丁队长嘴角勾了勾,自家老爷啊…… 明明自个早就想走了,却偏偏还要…… 他顺着塌了一半的女墙,朝外面一瞄,只见十几个身穿绿军装的叛军,正在朝着城门这边跑来。 裕州是山城,是没有护城河的。 “来人,给我打死他们!” 家丁队长话语未落,却见到城外的叛军阵地上,再次有十余发炮弹呼啸而来…… 还来不及集结的军卒,顿时被扫倒了一片…… 李恒功带着兵卒,在炮兵的护送下,不过是牺牲了六七人,就成功的进入了城门洞下。 众人将怀里的炸药包,堆放在城门下,匆匆将引线缠在一起,李恒功亲自掏出火折子,凑近了引线。 “嗤嗤!” 引线发出了火药燃烧时特有的嗤嗤声。 “快跑!” 爆破组的班正大吼一声,众人急忙朝外冲去。 “躲在城墙两侧!” 李恒功福至心灵,指着两边的城墙大吼起来。 “他们就在下面,儿郎们,给我砸死他们!” 城头上,亲兵队长铁牛听到了李恒功的话语,嘶吼起来。 他亲自举起一块西瓜大的石头,就要朝着下方砸去…… 李恒功刚刚带着众人藏好了身子,就听到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鸣。 一股火焰,猛然顺着城门洞,喷了出来,火舌飙出了两三丈之远。 背后紧贴着的城墙,仿佛被一只巨无霸的锤子猛然砸中,整个墙体剧烈的摇晃了起来。 城头上的铁牛立足不稳,一头从城墙上栽倒,当即就折断了脖子,眼见死的不能再死了! 裕州城内,正在堵塞城门洞的士卒,毫无防备的就迎来了灾难。 还在苦苦支撑的城门,骤然之间支离破碎,甚至粉碎的木块,就像是利刺一般,沿着城门洞朝城内狂飙。 百十个正在填堵城门洞的兵卒,当场被扎成了血葫芦…… …… 朱慈炯见到城门洞内火起,顿时举起了右手大吼:“兄弟们冲啊!” 说完,他亲自抓起一杆火枪,朝着城内冲去。 “杀啊!” “杀啊!” …… 漫山遍野的义军,就像是移动的绿色海洋一般,涌向了裕州城。 …… 城头上的清军,还没有反应过来,就遇上了明晃晃的刺刀。 “我们投降!兄弟们我们也是汉人,我们投降……” 一个个绿营士卒,丢下了手中的武器,举起双手,跪在了地上。 城主府,听闻城门被破,叛军已经进城的消息,裕州知州找来一根绳子,将自己挂在了屋梁上。 而李参将,则是在家丁的簇拥下,匆忙打开裕州东门,逃之夭夭…… …… 南阳张李二氏打起朱三太子的旗帜,连克南阳、淅川、裕州、叶县、桐柏、泌阳诸县,甚至内乡知县更是主动投诚的消息,瞬间就传遍了周边诸省。 卫辉府。 一个二十来岁的武人打扮青年,跪在一个没有墓碑的大墓前。 他的面前,是一堆还冒着火星的灰烬。 “三爷,你知道吗?你心心念念的大明,再次有了消息,这一次听说是定王殿下,在南阳举起了大旗!” 他手持一块灵牌,上面用鲜红的血迹,写着“故明监察御史参政孙氏讳微兰之墓”。 此人正是其县孙微兰的侄孙孙振仍。 孙微兰自从辞官之后,本在家中游山玩水,哪知道未几国家危急,他就在家中修筑行宫,准备万一局势失利了,也能成为皇帝的避难所。 只可惜朝臣掣肘,他的上疏泥沉大海…… 孙微兰只好在家乡编练行伍,准备起兵勤王。 哪知道局势崩坏的太快,清兵席卷南下。 孙微兰几做抗争,乃是无权无钱的他,接连败北。 于是,他知道隐居深山,立志不会出仕伪清。 孙家人遵守孙微兰的遗址,二十余年间,始终不在出仕。 而今,已经整整二十多年了,孙振仍正要去考一个武举,保住了家中的基业在说,哪知道,就听到南阳朱三太子起兵的事情。 “三爷,我走了,您未完成的心愿,孙儿替你完成!” 孙振仍抓起墓前一把土,塞入包袱里,然后小心的将灵位擦了擦,贴身收着。 “保佑我,保佑大明……”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锄清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锄清》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锄清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锄清》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