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年轻人的武德(3)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锄清第九十七章:年轻人的武德(3)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听到了牛二娃的话语,张若泰脸色一变:“牛将军,他们难道还要和我们作对不成?” 身边这群人的战斗力有多强,张若泰可是知道的。 若是说攻打大坡岗营寨的时候,那是凑巧,攻打裕州城的时候,那是仰仗的炮火之利。 但是,当他们进城的那一刻,张若泰才知道了什么叫做训练有素! 这群人三三一组,一人主近战,一人主防御,一人主远攻,硬生生在巷战中,逼得绿营不得不走出来投降! 牛二娃调整好望远镜的倍数,他抽动一粗一细两根套在一起的套筒,使得镜片里的图像,逐渐清晰起来。 “你看看,那墙头可正在严正以待啊!” 墙头那么多喇叭口外形的长枪,这应该是抬枪了吧! 狗日的打的倒是好主意! 若是他直挺挺的直冲乡门而去,怕是手下要死伤惨重了。 “一班,二班,三班,你们给我上前,寻找合适位置,端掉他们的枪手!” 牛二娃冷哼一声。 既然摆明了车马,那么就准备承受炮火吧! 若是巷战,这抬枪还真的无解。 这玩意若是打了独子,能从城东打到城西,若是打了散子,足以封锁一条巷子。 只可惜这里是山区! 他们手上的燧发枪,可要更加厉害了。 别看燧发枪的射程与火绳枪是一个样子的,但是,这燧发枪的使用条件,就要比火绳枪宽广了很多。 况且,燧发枪是可以提前埋伏的。 派走了手下之后,牛二娃特意等待了一会,见到三十名士卒已经运动到位,牛二娃才只身朝着二郎乡乡门而去。 他走到了城门外五十丈的位置上站定,扯着嗓子大吼道: “我是三太子坐下营正,不知那一位是二郎乡的当家人?” …… 听得牛二娃的声音,七叔公捅了捅身边的那个老者,低声道: “娃,你问他有啥事?记住了以我的口吻问。” 他轻咳一声,揉揉嗓子:“七叔我昨晚吃了些山桔子,今儿嗓子有点上火,咳咳……” (娃,是方城对于年轻人的称呼,读音是wai翘舌音) 满头白发的老者,对于这个大辈分的七叔公,丝毫都没有怀疑,他站了出来: “我就是,不知道将军前来有什么事情?” 满头白发的老者,丝毫都不知道,看似义军派出的三十个士兵距离这边很远,实际上,他们却是早已被套入了准星里。 …… “我王派遣的使者,你们竟然敢暗害?” 牛二娃开门见山。 信使一天没回,自然是凶多吉少了。 他沿途一路追踪,只是见到马蹄印一路而来,却没有看到丝毫打斗的痕迹。 而能够悄无声息的干掉了两个信使,足以说明了当时的情形。 要么是被人给围攻了,要么就是在他们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给干掉的! 前者他们已经排除,那么信使究竟是在哪里出事的,就显而易见了。 “七叔,我该怎么回答?” 白头发老者低头询问道。 七叔公眼神眯起,眼前的人都是江湖老手啊! 这些人竟然就停在了射程之外! “你诱骗他们上前……” 七叔公眼睛里全是杀气,他想了想,开口道: “你告诉他们,信使正在我们镇子做客,若是他们不信,可以进来查看。” 白发老者照着话语说了…… 哪知道,牛二娃却是猛然一挥手,大吼道:“给我打!” 他自己则是一个扑倒,藏身在一颗大树的背后。 “嘭!” 一声清脆的枪声,白发老者应声而倒。 这些兵卒,同吃同睡大半年时间,彼此之间早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若是死在了战场上,只能怨自己学艺不精。 他们奉命传达消息,哪知道却被害死在了这二郎庙乡,如此一来,兵丁们自然恨之入骨。 牛二娃下达命令的第一刻时间,就有人放倒了那个“乡老”。 …… “乒乒乓乓!” “砰砰砰!” …… 到处都是枪声。 七叔公目瞪口呆的看着身边缓缓跌落的老者,他双眼蓦地瞪得老圆: “狗日的这是什么枪,竟然打得这么准?” 慌乱之下,他竟然没有注意自己安排的火枪手,大半已经被打死了。 一个又一个操枪的民夫被外面的兵丁打倒,剩下的火枪手大惊。 慌乱之下,他们也不管义军有没有走进了自己的火力范围之内了,当即便朝着枪声最激烈的方向,还击过去。 然而义军本来就已经各自寻找了掩体,二来这散子的射程实在是太近了…… …… 半柱香的时间都没有,围墙头上再也没有了枪声。 牛二娃安排一部分义军翻墙进入寨墙之内,打开了二郎乡的寨门。 而此时,镇子上早已没有了百姓…… 早在庄丁落败的前一刻,乡人们就顺着后门跑到了深山之中…… “营正,我们在后门发现了杂乱的脚步,可要继续追踪下去?” 班正孔成品开口汇报道。 “追,为什么不追!” 牛二娃咬紧了后槽牙,这两个传令的兄弟,浑身早已被鞭笞的没有一块完好的皮肤。 甚至,因为被吊的时间太久,他们的手臂怕是要废了。 …… 当牛二娃压着二郎庙的八百村民,返回裕州的时候,朱慈炯正好拿到了叶县的捷报。 相比于他们夺占其他城池的轻松,叶县可就艰难了很多。 甚至,派往叶县的一千士卒,整整死伤了三百人,又加上杨起隆骑兵营的增援,才拿下了叶县。 朱慈炯正忙着训练新兵的事情,对于二郎庙这边的众人,他只是吩咐照例办理送往高庄铁矿,之后就不再过问了。 这一次接连十几场战斗,基本上各部都已经拟定了有功人员。 正好朱慈炯要大练兵,他决定以原有的三千人为基础,将整个军队扩充在一万五千人左右。 在他的构想里,将会在裕州和内乡各设置一个训练基地。 今后的各部,都不在负有编练新军的指责。 除此之外,就是这一战,收编了大约一千余人的绿营,这些人的解决办法,也要提上日程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锄清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锄清》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锄清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锄清》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