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说秦桧、秦桧到!(求收藏、求推荐)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宋有种第七十二章 说秦桧、秦桧到!(求收藏、求推荐)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开封府这边因为“百万西军”的抵达和金人的诈和之计,开始酝酿一场惊天风暴的时候,赵楷所在的大名府还是一片安宁景象。 一场大战刚刚结束,上上下下都挺辛苦的,当然得好好歇上几天了。 回到大名府城后的第四天,已经把家里的三个女人安抚好了的郓王赵楷,对外依旧挂出了养精蓄锐的招牌,没有安排任何政务和军务活动。只是躲在大名府的宫城之中,悄悄的召见自己出征期间留守大名府城的三个心腹——陈记、王晓德、白斯德。 召见这三个心腹的地点也没有摆在宫城的崇政殿内,而是选在了宫城的一段城墙上。 城墙的两头还有上下马道,都有天策卫士把守了起来,没有赵楷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允许上城。整个一堵城墙上,就只有赵楷、陈记、王晓德、白斯德四个人。 赵楷背着手装模作样的踱着步子,陈记、王晓德、白斯德则并排走在他的身后。 “大王,当日为大王立后继之事,其实是由蔡转运挑起来的......他可能觉得大王会打不过郭药师,所以想让臣和秦长史把元帅府所存的财货交出去给他!” 正在打小报告的是陈记,他是赵楷的心腹,也是赵楷留在大名府监视众人的眼线——这是他自己认为的,赵楷这个前提举皇城司事现在有点粗疏,心思也都用在抗金上,对于特务工作不怎么上心。 不过陈记、王晓德这两个大走狗却还是比较得力的,没有赵楷的吩咐,就开始替主公监视下面的臣子了。不仅监视武官,甚至连大名府城内的高级文官,也都被他们盯起来了。 当然了,他们手头掌握的特务资源已经不能和当初在开封府时相比了。当时皇城司下共有六个亲事指挥,有三四千个亲事官,而行现在他们手头的前亲事官只有两三百人,而且还大多担任着元帅府的官吏,有各自的职司,只能客串一下特务密探。所以特务工作的效率,也不能和之前相比了。 但是要掌握蔡懋、杜充、秦桧、吕颐浩、赵植等人的动向还是绰绰有余。 “知道蔡懋为什么要钱吗?”赵楷问。 王晓德忙接过问题,回答道:“蔡转运和杜太守、吕转运三人商议,准备在大王兵败......之后,一边调集冀州、河间、沧州等处兵马入卫大名府,一边向郭药师求和,所以需要花费一大笔财货。” “知道了......”赵楷琢磨了一下,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于是又问,“秦长史不肯给?” “自然不肯,”陈记笑道,“他倒是算准了大王可以取胜,所以硬顶着不给。” “是吗?”赵楷可不这么认为——秦桧死抠着财物不给,一定是为了破坏抗金,也有可能是为了方便自己贪赃! 当初把秦桧从开封府弄出来是因为怕他鼓动赵佶、赵桓卖国求饶。而让他当长史则是无人可用下的不得已之选......现在既然已经发现他的阴谋了,而且赵楷底下已经有了不少人才,自然该找机会把他调离长史岗位了! 陈记并不知道赵楷早就掌握了秦桧卖国求荣、迫害忠良的铁证,还当赵楷多看重秦桧呢!居然点点头道:“幸亏秦长史顶住了,要不然钱给了蔡转运,莘王也许就被杜知州扶上去了!” “拥立莘王又是怎么回事?”赵楷皱眉问,“莘王和杜充有交情?” “大王,”赵楷的“大内总管”白思德马上接过问题,“莘王到了大名府后,就一直在宫城内呆着,足不出宫,和杜充并没有什么交情。” “大王,”陈记道,“杜知州就是想谋个定策之功......本朝功勋首推定策,韩忠献不就因定策两朝之功为天家所重,换来了子子孙孙的富贵尊荣。” 赵楷苦笑一声:“本朝自灭北汉后就没什么大功了,对外那是屡战屡北,小小的西贼都平不了......臣子们也就谋一谋定策之功了!” 说着话他又瞄了眼陈记——陈记一样在谋这个定策功! 陈记倒也理直气壮,道:“可是杜知州不该推莘王,因为大王是有儿子的!” 儿子...... 赵楷一想到自己的一儿一女,就有点不大能够接受......总觉得他们是俩“拖油瓶”! 不过杜充拥立赵植的事儿还是赵楷所不能忍的,因为赵楷觉得自己是天选之人,不可能被郭药师之流所杀。但是暂时兵败而无法返回大名府城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如果赵莘在自己无法返回大名府的时候被立为大元帅,那等自己回来了,还能收回元帅之权吗? 这事儿和立赵论完全不同啊! 赵论是个孩子,是不可能掌权的,立他为帅也是当个傀儡,真正掌权的是朱凤英和潘采莲,自己回城以后,当然可以收回权力。 所以这个杜充......一定好好控制起来,可不能让他替代蔡懋知大名府了。。 赵楷沉着声音问:“那杜充应该怎么处置?” 陈记建议道:“等郭药师抵达北沧州后,大王可以命杜充反攻北沧州。如果他愿意去,那就让他去沧州自生自灭。如果他不愿意,大王正好借机夺了他的兵权。” “怎么夺?”赵楷问。 “大王可以命梁大官领其军反攻沧州,梁大官是捉杀制置使,领兵出击是他的本分,而杜知州只是个文官。 在杜知州交出兵权后,大王再调其为军事参议,这样就能将之架空。” 赵楷皱眉道:“可梁方平哪里敢去沧州?” “梁大官不必离开大名府,”陈记道,“等大王离开大名府后,可以让梁大官留守。” 赵楷之所以先入大名府,是因为大名府是河北转运使司的驻地,而且又是大宋北京之所在,城大人多,储备丰富,守军也多。 但是赵楷并不打算长久驻扎大名府,岳飞的老家相州才是赵楷理想中的抗金大本营,相州西靠太行,东接平原,北临漳水。曹魏及南北朝时期的古都名城邺城就在相州! 不过大名府这个据点也不能轻易放弃,一定要交给得力的守臣来经营。大名原先的知府蔡懋因为担任着河北转运一职,所以必须跟随赵楷前往相州——宋朝的转运使是管地方钱粮的大员,赵楷想要真正控制河北,就得把转运使司拿在手里。 赵楷摇摇头,“他哪里守得住大名?还是让河北东路的李禄来大名府吧。”他想了想,又道,“等李禄接管了大名府,就让梁方平把沧州兵交给李禄,让他继续到孤王身边任职吧。” “大王英明。”陈记捧了赵楷一句。 赵楷笑了笑,他就知道自己非常英明,谁忠谁奸一看就看出来了,于是他又问陈记:“那秦桧呢?孤王应该怎么处置他?” 什么?秦桧又怎么啦? 陈记、王晓德、白斯德都是一愣,他们没发现秦桧是奸佞啊! 赵楷瞄了眼陈记,低声道:“秦桧此人大奸似忠,而且他还是太子的人,与孤并不同心。孤带他出京,只是想找个能人来管账......现在孤王手下人才济济,用不着他了!” 原来秦桧是大奸啊! 陈记、王晓德、白斯德三人心说:还真没看出来...... 陈记想了想,对赵楷道:“既然秦桧是大奸,那大王就不要打草惊蛇,最好突然发难,将之解职。 不过秦桧毕竟是文臣,表面上亦无大过,所以大王还是应该给先安他排一个有名无实的官职,以后再找机会整治。” 赵楷点点头,正想问陈记应该怎么整治秦桧的时候,一个天策护卫忽然呼哧呼哧的跑步上了城头,见着赵楷就行了一礼,大声道:“大王,秦长史求见!” 什么? 赵楷和陈记互相看了对方一眼,都有点愕然——这是说秦桧、秦桧到啊! ...... 求一波推荐票!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宋有种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宋有种》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宋有种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宋有种》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