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骗你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复贵盈门第174章 骗你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屋子里是轻声的交谈,阳光投下来落在地上是斑驳的树影,已经快要落山的太阳,让人觉得有几分的萧索。 周琅嬛想要上前去推门,却仿佛脚被黏在了地上,迈不得一步。 齐三小姐道:“哥哥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有人利用广平侯拉近和皇后娘娘的关系?” “哥哥说的那个人是谁?” 谁在利用广平侯因皇后娘娘母家被夺爵的旧事。 齐重轩看着眼前的茶杯,一时沉默,他不该在这件事上想太多,只是每当林正青说起,他的脑子里总是难免想到陈家。陈家复爵看起来是皇上嘉奖陈允远大人为官耿直又在成国公案子上立下大功,其实是有人从中操纵利用了广平侯因福建水师获罪之事…… 齐重轩不说话,齐三小姐接着道:“明日就是皇后娘娘千秋,若是有消息也就是这两日。” 天空开始慢慢阴下来,周琅嬛几乎能问道空气里的潮湿味道。周琅嬛后退了一步,齐重轩从来没有在她面前说起这些话。 这段时日就算翻来覆去在床上睡不着觉,齐重轩也没有向她提起过,她屡次提起她和康郡王妃的关系,齐重轩也只是随声应喝,并不多说,看起来是他沉默寡言,其实细想想像是有心事。 情愿在这里和齐三小姐商量,却在她面前闭口不提半个字。她们之间相敬如宾,却仿佛有一层隔阂在里面,她也说不清楚。 眼前的人是好的,做事无可挑剔,人前也会维护她,对她的要求少之甚少,可是除去这些表面上的,想知晓他到底在想什么又难上加难。 有时看到他在大狱里留下的伤疤,问起来他不以为然,仿佛那件事已经是过眼云烟。若是外面人大约不清楚,她在他身边却能感觉到那沉默中的抗拒。为人夫的抗拒,为人子的无奈,周琅嬛抿起嘴唇,本已经将母亲说的话抛诸脑后,可这时候鬼使神差地全都想起来。 齐家和陈家曾想要结亲,这是她在嫁过来之前就知晓的。多少人家的婚事都是几经波折,既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和齐重轩和陈六小姐没什么相干,于是她也不甚在意。当时她还觉得也挺好的,至少齐家和陈家弯弯绕绕沾着亲,她和陈六小姐要好,齐家小姐也和陈六小姐要好,这样一来大家更好相处。 周琅嬛想了想转身重新走回了长廊。 桂儿忙跟过去,一直走出了月亮门,桂儿才道:“二奶奶怎么不进去?” 周琅嬛道:“让二爷和三姑奶奶说会儿话,我们先去给太太请安。” 桂儿这才明白过来,笑着道:“二奶奶真是为二爷想的周到。” 周琅嬛不说话,只是微微一笑。 …… 大周朝只有在皇帝千秋时才会免了早朝,皇后娘娘千秋朝会虽然依旧,却为了向皇后娘娘朝贺,比平日早了半个时辰,礼部前两日已经发了邸报,写明朝贺礼仪安排,内命妇、外命妇起的比平时早许多,要赶在吉时前入宫。这样一来,整个京城似是彻夜无眠。 琳怡洗了澡换上衣服,天还没有亮。 今年皇后娘娘做寿比往年热闹些,宴请的女眷也多了,宗室营里每家都请了人。上到亲王下到闲散宗室只要原是近支都接到了宫牌。 周大太太甄氏赶在这时候病愈,正巧能进宫,周老夫人特意将甄氏叫来交代,让她进宫之后礼仪妥帖。 甄氏半开玩笑地道:“礼仪上不会差,万一有别的事我听郡王妃的就是。” 琳怡就有些为难,“好些事我还要找大嫂商量……” 宗室营早早就有马车驶出,然后是一辆接着一辆连成串十分有气势,百姓纷纷到街头看热闹,京中商铺全都挂红,城头也挂上了红绸,京里如同过年般喜气洋洋。 马车停下来,众位夫人下车,宫里女官、内侍上前侍候、引路,大家换了小轿,在内宫门处下轿走到景仁宫。 周大太太甄氏已经先到,琳怡进门时看到甄氏正和宗亲女眷笑谈,一扫几日前灰头土脸的模样,只是脸上的脂粉依旧厚重,胭脂也用了不少,显得脸色异常的红润。 周元景要纳妾的事闹到现在,甄氏被气得不轻,不过甄氏是就算后院失火也要戏台高筑的人,转眼之间就打起了全部精神。 琳怡走进侧殿,只觉得满屋子的目光全都落在她身上。 “康郡王妃,仿佛比前段日子瘦了些。” “就是,衣服眼见都宽大了不少。” “听说是……” 零零碎碎的声音入耳。 若不是在宫里,只怕早有人明着上前打探消息。 不过现在就算不围着她明说,大家也找到了合适的人打听。 周大太太甄氏身边的人格外多,坐在旁边不参与说话的女眷也是竖着耳朵静静地听着。 宫人们忙的脚不沾地,坐下来的女眷缓缓说着闲话。 琳怡拿起茶来喝,只等到吉时到了,礼部官员到场,皇后娘娘石青色织金缎寿山纹,平水江牙吉服让三王妃、五王妃陪着出来。 等到皇后娘娘落座,三王妃、五王妃和众位女眷下跪朝谒,繁复的礼制下来,琳怡不知晓跪拜了多少次,礼部官员喊,“礼成。”皇后娘娘才笑着开口,“为了本宫的生辰,辛苦你们了。” 内命妇们忙做惶恐,还是五王妃会说话,“娘娘千秋,普天同庆,托娘娘的福,臣妾们才能沾上喜气。” 皇后娘娘笑着道:“你们有心了。” 众人立即又行礼。 恭贺结束,皇后娘娘去换行服,内命妇们在偏殿等候皇后娘娘传见。 女官们陆续端来糕点,离正式开宴还有些时候,众人正好聚在一起说话。 这两日康郡王府家宅不宁的事早已经传遍了宗室营。 现在大家互相议论考证无非是想要得个更准确的结果。 周大太太甄氏怜悯地看了一眼琳怡就与身边的夫人道:“也真是难为了她。”可是即便如此,也不该这样使性子。 周老夫人这个婶娘好些事不好开口。 “大嫂在说什么?”清脆的声音响起来,甄氏看到笑着走过来的琳怡。 甄氏看看身边的悯郡王妃笑道,“闲话些家常。” “大嫂该不是在说我吧?”琳怡目光闪烁似是在开玩笑,看向旁边的悯郡王妃,“大嫂时常帮我说话,倒让我在各位嫂嫂们面前不好意思了。” 宗室都是一家人,琳怡这两句话,让悯郡王妃笑着将琳怡拉过来坐下,“看这话说的,怪不得让人疼。” 琳怡亲切地看向周大太太甄氏。 献郡王妃笑容满面去看周大太太甄氏,“那是自然,毕竟关系近着,差上一层是一层。康郡王还不就像亲兄弟,她不帮衬谁帮衬?” 之前甄氏的话献郡王妃也听到些,现在说起这个让甄氏笑容有些僵硬。 甄氏看着陈琳怡笑容满面的模样,晶亮亮的眼睛,笑容由内而外没有一分勉强,“献郡王妃说的是。” 琳怡没嫁过来的时候就听说婶娘一家对周十九如何亲厚,现在身在其中,总被她们这样糊弄早就已经不顺心了,这时候不让甄氏自食其果也太便宜了她,“只要家里有个风吹草动,外面就闲话四起,”从来都是看婶娘一家委屈,今儿她也委屈一回,“朝堂上的事我们在内宅里也不懂,怎么这把火就烧在我身上。” 众人一瞬间缄口。 琳怡抬起头看甄氏,“大嫂经常来郡王府,几时见家中不和睦过?”真正不和睦的是周元景和甄氏。 甄氏抬起头对上琳怡的眼睛,琳怡目光闪烁。 仿佛是和她亲厚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其实和质问她没有区别,只是这样的质问让人无法反驳。 陈氏是听到了她们刚才的交谈,现在故弄玄虚。 众目睽睽之下,她又不好真的将整件事摆上来细究,周大太太甄氏回过神来,周围的视线若有若无地落在了她身上。 还好有宫女进来请宗亲女眷们面见。甄氏才算舒了口气。 琳怡仿佛知晓甄氏说不出话来一般,很体贴地走开去和献郡王妃说话。 悯郡王妃素来喜欢看戏,却不愿意就这样被卷进去,看到五王妃从内殿里出来,就迎了上去。 甄氏握着帕子一时觉得帕子上精美的刺绣十分扎手。想到这里,甄氏仰起头心中冷笑,如今陈家和康郡王的关系还用得着她说,就算再狡辩有又什么用,早晚还是要让人知晓实情。 甄氏想到这里,只听皇后娘娘宫里的女官进来道:“皇后娘娘传见康郡王妃。” 殿里的声音顿时有小了些。 绕过许多宗室先要见年纪最小的康郡王妃。 众人的表情从惊讶到了然不过是片刻的时间。 朝局动荡本就和皇后娘娘的母家有关,会在这时候见康郡王妃也不足为奇。 琳怡起身跟着女官进去正殿。 东阁里传来女眷说话的声音。 不是单独召见她。 琳怡反而放下心来。 女官掀起璎珞宝石帘子,琳怡微颌首走了进去,抬起头只见皇后娘娘坐在紫檀海棠形高背坐榻上正神采奕奕地握着盖碗听三王妃说笑,旁边还有惠亲王妃、端郡王妃和钟郡王妃。 琳怡上前行了礼。 皇后娘娘柔声道:“快起身吧。” 旁边的女官忙搬来座位,琳怡恭敬地坐下去。 皇后娘娘端详了琳怡一会儿,嘴角露出笑意。 外面有传来一阵脚步声,女官打帘,琳怡就瞧见了周大太太甄氏。 刚才皇后娘娘没有让女官将她和周大太太一起叫进来。 端郡王妃和周元觉的夫人是妯娌,皇后娘娘就一起召见了她们两个。 虽然只是细微的变化……却十分不同。 屋子里的几位宗室女眷表情多多少少有些变化。 甄氏笑着给皇后娘娘祝寿,又向在场的众人也行了礼这才坐下。 皇后娘娘笑道,“刚才还说到康郡王妃,康郡王妃师承姻语秋先生?” 甄氏听得这话心里一阵狂跳,几乎屏住呼吸,宗室妇会难做那是有了差错就会直接传到皇后娘娘、太后娘娘耳朵里,为了政事家宅不合逼着康郡王改政见,这样可是有失妇德,只要皇后娘娘训斥,接下来娘就能明着教康郡王妃中馈。 琳怡道:“在福宁的时候妾身跟着姻语秋先生学了几年。” 皇后娘娘将手里的茶碗放下,看了惠亲王妃一样,“那就怪不得了,要说金科圣手谁也及不上姻语秋先生,康郡王妃学到了不少。” 没有顺着姻家的事提政局,甄氏有些觉得奇怪,只能耐心地听下去。 惠亲王妃笑道:“可不是,姻语秋先生的名声大周朝哪个不知晓,只是姻家搬去福宁,我们是想求方子也求不来。” 惠亲王妃虽然不知晓这里面有什么因由,却会察言观色。 “妾身也不识得什么医理,在福宁也是帮着先生分分药。” 皇后娘娘颌首,“吃了太医院那么多剂药,及不上康郡王妃送上来的外敷膏药,不过才用了一日就觉得身上舒坦了不少,你做的玉鞋也刚好合穿,将药粉放在里面亏你能想到。” 被这样夸奖,琳怡脸皮还是不够厚,“妾身也就会这些,上次从皇后娘娘宫里出来就想到姻先生有这张方子,却也不能确定,写信回去福宁有恐误了时日,还好当时姻先生用的时候,妾身在旁边闻着药香,就将相似的药拿来试,药要磨成粉和在一起才能知道对是不对。” 甄氏听得这里一怔,陈氏这段时日真的是在屋子里做药,而且是要呈给皇后娘娘用的。 琳怡说着想笑,“郡王爷尤其闻不得这个药味儿,进了屋就不停打喷嚏,连眼泪都下来,皇后娘娘是没见那个模样……郡王爷还不准妾身说,说什么刀枪堆里出来的武人,还能怕这些草药。” 电石火光般在甄氏脑子里一闪。 康郡王搬去书房是这个原因? 琳怡低头不好意思地笑,皇后娘娘也露出笑容,“别小看这些草药,能救人也能害人,谁说及不上刀枪。” 琳怡道:“妾身觉得也是这个道理。姻语秋先生就说,一样的药,用法不同也不得治病。妾身这药也是等姻语秋先生来京之后重新调好,让太医院的毕大人瞧过才敢给娘娘呈上来用的。” 在太医院院使眼皮底下行事着实不容易,好歹最近大家注意的都是政局。 “本宫用得甚好,”说着缓缓一笑,“只是委屈了康郡王爷。” 提起这个,琳怡拿起帕子擦眼角,辣辣的药粉顿时揉进眼睛里,眼泪一下子涌出来。未免失仪琳怡低下头不停地吞咽。 惠亲王妃目光一闪笑着和皇后娘娘说话,“妾身瞧着娘娘的玉鞋很是漂亮,只是不敢开口问,都说康郡王妃手巧,原来是康郡王妃做的。” 琳怡趁机用帕子另一头将眼泪擦掉,只是再抬起头眼睛仍旧是红红的。 皇后娘娘看向旁边的沙漏,“时辰不早了,宴席也快开了,”说着看向琳怡,“康郡王妃扶着本宫去更衣,你们跪安吧!” 惠亲王妃带着众位宗室女眷起身行礼。 琳怡走上前跟着皇后娘娘进了内室。 惠亲王妃几个还没有出大殿只听到皇后娘娘亲切地询问,“这是怎么了?有什么委屈本宫替你做主。” 然后是康郡王妃小声道:“没有什么,妾身只是眼睛酸了……” 皇后娘娘道:“有什么话是本宫不能听的?” 东侧室的门关上,里面的声音不复见。 甄氏看向惠亲王妃想要开口询问,惠亲王妃表面上神情自若,慧深莫测的目光一闪而逝,抬脚先走一步。 …… 按理说皇后娘娘千秋,早朝该很快就散了,只是提到福建之事,文官的奏本就如同潮水般一下子涌了进来。 往常朝堂上死气沉沉,最近却一改往日生机。 文官上奏压制武将兵权,以此能保天下太平,字字珠玑的背后直指福建主战派。 皇帝从堆积如山的奏折中抬起头来,看下去。 花白胡子的老臣神情激昂,太祖时期定下的祖制闭着眼睛也能说个清楚。皇帝敛目,武将还没有开口,文官先以言语封堵。 文官齐心,武将就各有盘算。 皇帝的目光落在广平侯身上,“广平侯,你祖上武将出身,如今身为科道,朕想听听你有什么见解。” 众朝官的眼睛立即看了过来。 陈允远上前一步,内袍已经被汗湿透了。在周围鄙夷的目光下,陈允远倒慢慢挺直了脊背,开口道:“臣以为众位大人所奏之事有失公允。” 听得这话,老臣们将袖子一下子甩了出来,“陈大人身在科道两衙门,一言不发、一折不上,便是公允。” ****************************************************************************************** 改改更健康(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复贵盈门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复贵盈门》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复贵盈门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复贵盈门》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