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十五贯!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昭周第五百三十一章 十五贯!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郑通只在青州府里住了两天,便离开青州北上去看他的大侄子去了。 而在他离开之后的第二天,一个与林昭年纪相仿的年轻人,便跟着来到了青州总管府。 林昭今年已经差不多二十二岁,这个年轻人只比林昭小了几个月,到了总管府之后神态颇为恭谨,对着林昭躬身行礼,口称“兄长”。 这人,自然就是郑通的儿子,林昭的表弟郑元。 郑元身材高挑,面目也颇为俊朗,只是相比郑涯还有林昭,神色之间多了一分稚嫩,很显然是从小到大没有怎么吃过苦,这一次也是第一次出来“做事”。 既然承了郑通的情分,这个表弟林昭自然还是要带了,他很是客气的把郑元请进了总管府,又让人备了一桌酒席,请这个素未谋面的表弟吃饭。 寒暄了一阵之后,林昭才看向郑元,笑着说道:“二舅昨天刚从青州离开,表弟怎么今日才到?” 郑元神色恭谨,低声道:“回兄长,小弟并不曾与父亲住在一处,父亲平时在长安,小弟则是住在江陵,接到父亲书信之后,小弟便马不停蹄的赶往青州来了。”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低声道:“只可惜还是慢了一步,未曾得见父亲。” “江陵…” 林昭想了想,笑着说道:“记起来了,是荆州的江陵,听说几位舅舅的大通商号便是从江陵起家,难怪兄弟住在那里。” 荆州,在长安的南边。 当初郑通被流放到岭南之后,好容易脱身,又得了几个地方官的帮助救出了几个家人,之后便在荆州刺史的帮助下,在江陵安顿下来,大通商号也是起源自江陵。 只是后来做大了,才慢慢把生意做到长安城。 “兄长真是博闻强记。” 郑元神色颇为拘谨,低声道:“早听父亲说过,兄长一十五岁便高中进士得了探花,小弟那时便心神向往,只是一直无缘得见,今日终于得见兄长…” 他看了一眼林昭,赞叹道:“兄长风采,真是人中之杰。” 由不得他郑元不激动。 像郑涯那种出身的时候荥阳郑氏还在的,多少还有一些家族荣誉感,但是像郑元这种,出生的时候他们这一支已经不是荥阳郑氏,甚至还成了只能隐姓埋名的逃犯,最多也就是个商贾之家,此时面对林昭这个青州一带的“大军阀”,郑元自然很是紧张。 尤其是郑通在给他的书信里,已经写明了林昭现在就是一个实权的“青州节度使”,要他到了青州之后,做事一定要小心谨慎。 看到这个同龄人面对自己这样战战兢兢,林昭无奈摇头:“二郎不用这样拘谨,现在是咱们兄弟两人吃饭,自家人,不要生分了。” 大家族的行辈,都是按照同辈来算,郑家第二代之中老大自然是已经年过三十的郑涯,眼前的这个郑元,便是郑家第二代的老二,除了这两人之外,林昭的三个舅舅都还有别的儿女,郑家第三代加在一起,已经有十六七个人了。 郑二郎第一次见到林昭,仍旧有些拘谨,不怎么放得开。 见他这个模样,林昭也没有再继续说下去,而是缓缓说道:“二舅临行之前跟我交代了,让我在青州给你安排一个差事,二郎是想从文还是从武?” 郑元微微一怔,然后低头思索了一番,便开口道:“回兄长,小弟没怎么碰过刀枪,但是自小读书,希望能在青州谋个文职。” 林昭缓缓点头。 “既然如此,二郎在青州歇息几天,我便派人带你去棣州,如今大兄正在棣州任刺史,你去他的棣州刺史府干个半年,之后再回到青州来。” 林总管面色平静。 “只要你有能力,将来你也能像大兄那样,独领一州。” 这种“职场新人”,林昭没有什么闲工夫带他,但是郑涯却是个不错的老师,正好郑通也在那里,让这个郑二郎先去棣州见见老爹,再在棣州“实习”一段时间,等时机差不多了,林昭便考虑给他在青州弄个县丞当一当。 官场上,能够从县丞起步,已经很不低了。 林昭现在的职位之所以攀爬的这样快,很大程度是因为范阳军造反,如果范阳军没有造反,他现在撑死了也就是个青州刺史,而且没有个十年八年,不要想着升上去! 郑元起身,对着林昭拱了拱手,开口道:“多谢兄长栽培,小弟已经尽心竭力…替兄长办好事情。” 林昭眯着眼睛笑了笑,招呼他坐了下来,很是热情的跟这个同龄人一起推杯换盏。 这个郑元,才是郑通的儿子,而在棣州的郑涯并不是。 将来郑涯或许能像郑通所说的那样,回到荥阳做郑家的家主,但是大通商号,多半还是由眼前这个郑元继承。 侄儿和亲儿,毕竟是不太一样的。 郑通没有到圣人的境界,便不可能真的一视同仁,这一点林昭心里很清楚。 因此眼前这个小伙子,该拉拢还是要拉拢,将来大通商号,多半是郑元说了算。 兄弟俩在总管府吃了饭,下午的时候林昭让人带他去逛青州城去了。 此时的青州城,不比江陵或者越州这种大城差到那里去,甚至比江陵还要好上一些,几乎每天都有一些零星的外地人涌进城里来。 郑元出门之后,林昭则是回到了自己的书房里。 此时,他的书桌上,已经摆了十几份文书,最上面一份,有青州将军裴俭的落款。 林昭拆开信封,便看到了里面的请战书。 经过几个月时间下来,现在幽州的青州军已经有六千多人,裴俭认为进攻范阳以及蓟县的时机已经成熟,向林昭请命,率先攻打范阳。 裴俭的意思是,刚好可以借着这一次攻城,磨练那些新征募的青州军将士。 林总管认真打量了这份文书许久,然后才慢慢提起手中的朱笔,在空白处写了四个字。 “速战速决。” 批复完这份文书之后,林昭又从旁边捡起一张白纸,开始写自己给前线的具体命令。 “令青州军将士,半月之内攻下范阳,蓟县,收复整个幽州。” “拿下蓟县之后,由裴俭暂代幽州刺史一职,暂时署理幽州事务。” “收复幽州之后,在蓟县张贴榜文,青州总管府代朝廷征兵,凡入青州军者,每人每年十五贯饷钱,饷钱可以按市价替换成粮米。” 写完这些字之后,林昭取过自己的大印,在文书空白处盖上了青州总管印。 此时,边军的粮饷大概是每人每年十贯钱,而中央禁军,则是在二十贯到三十贯之间。 先前青州军还是团结兵的时候,林昭只给到他们四贯钱。 如今青州军早已经转正,薪资待遇自然也水涨船高。 十五贯钱,在这个时候已经是相当优渥的待遇了,更重要的是,这些钱可以兑成粮食! 太平盛世钱贵粮贱,而到了这种乱世… 就是粮贵钱贱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昭周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昭周》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昭周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昭周》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