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减字木兰花,离人心上秋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郎君请九思,郡主千千岁第六十三章:减字木兰花,离人心上秋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嗯。” 南絮起身,来到圆桌前倒了两杯茶。青年从床上坐起,只是头还有些发晕。 陆维桢敲了一下门,轻声唤道。 “姑姑。” 南絮脚步一顿,前去开门。白衣公子等在外面,姿态温文尔雅。 “太子殿下好些了么。” “进来说罢。” “嗯。” 两人进屋,关了门。 周稚弗已经下床,拿插杆撑起了窗户。自上而下地看着盛京外面的风光,天色即将破晓,晨风习习。 依稀明灭的烛火映照着青年如玉容颜,俊逸秀雅。 “殿下。” 陆维桢向他扶手作一揖。 他转身,面色含笑,声音温润清淡。 “扶苏不必多礼。” 陆维桢也不虚让,接过南絮倒的茶,施施然落座。 南絮想到这次他险些被拐去越人楼的事情,忍不住道。 “阿弗,你太胡来了些。为了什么事,竟只身前来北襄。” “你可知,你是东宫。只东阳的那些皇子王爷们,个个就心怀不轨。都盯着动静,想要拉下你。” “母后。” 周稚弗温和道。 “孩儿不是没事么。” 南絮听他这样说,更是计较。 “若是今次没遇到珠珠儿,那该如何。” “我亦有办法脱身的。” “母后,我来北襄是为了东阳的百姓。” 他转了话题,来到桌前拿起另一杯茶,临窗而立。 “不过,此事却有蹊跷。我瞒着所有人,连内侍都没告诉,教人传出的消息也是去西凉游学。还着意绕了半圈行水路,却还是在北襄境内遭遇了伏击。” “而且那些伏击我的人,都不是东阳人。他们像是提前得了消息,特意在某个地方等我。” 周稚弗端详着掌中的茶盏,白瓷杯散发着淡淡釉光,柔和中透着清冷。 “这人要么是太了解我,要么就是参与了东阳人为的天灾。” 南絮摇着扇子问道。 “天灾?” “嗯,最先是青州生了蝗祸。” “这次蝗祸的不同之处在于,以往的蝗虫无毒。百姓们能以蝗虫入菜,煎、炒、烤、蒸……都有,而今次的蝗虫是有毒的。” “毒性之大,除了害人,一应放去食虫的雀鸟也没顶什么用。” “如此,便只能用最后的办法——以篝火诱之,加以焚烧。” 他微微一顿,仿若饮酒般喝尽杯中茶水,继续道。 “这的大火,直接烧上了山。蔓延到大片林地,草原,庄稼。” “我赶到青州时,负责驱蝗的官员已经畏罪自裁了。没办法,百姓安危最重要,只能引灵渠水来灭火。” “青州的火刚灭得差不多,灵渠开了,又赶上了秋汛。沿途多个州,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洪灾。” “今年收成太差,百姓哀怨,一时间东阳人心惶惶。到处的米铺,粮店在短时间内全都被抢购一空。” “米价一路攀升比肉贵,我怕到时真的发饥荒,又想着安抚民心。便上书请父皇开仓济粮,但父皇拒绝了。” 周暮辞只告诉了他一句话。 “你这样做,会弄假成真的。” “父皇的意思,我隐约明白了。这次的蝗灾,洪水,是有人在幕后操控。一步一步引导我们按他的思路进局,若是接下来我们真的开仓济粮了,才是真的落入了圈套。” 陆维桢以手轻轻敲打着桌沿,看向青年。 “所以,殿下的北襄之行,是为了揪出幕后黑手。” “那也不应该以身犯险,救济苍生是好,你也得顾全自己。” “母后放心,孩儿不是没做准备的。” 他把玩着白瓷盏,指间流转间,杯中残余的茶水滴洒在他莹白的指尖。 迎着晨熹,似染上一层透明的光泽,如明珠雨露。 “来之前,我提前知会了无忧和扶苏。不然母后以为,扶苏之前出使东阳,是为了什么。” “我此来,一为借粮,二为揪出幕后人,三为迎无忧回国,任工部尚书。” 南絮摇头。 “无忧他,是无心做官的。更何况,自从百里家出事。他就立了誓,此生不步东阳。” “母后,倘若这次的幕后黑手,他和百里家的流放灭门,是有关系的呢。” “阿弗!” “好,先不提这件事。” 他面容依旧,如一副浅淡的水墨画,继续刚才的事情说着。 “我想如果开仓济粮了,下一步他会做什么。是放出已经准备好的舆论造势,就此坐地起价,卖出提前准备好的粮食,以此大赚一笔,还是其他呢。” 陆维桢亦凝眸思考。 “其他?” “祸水东引,挑起纷争。天怒人怨,天子失信,内斗和外乱。” 陆维桢温和问道。 “那么殿下,现下有头绪了么。” “局面僵持,现在东阳市面上的米粮越来越少。我派人安插在各处店铺,只等一个机会。等幕后人按捺不住,最先抛售,就能顺藤摸瓜。” “但幕后人的耐心,出奇的好。反倒是东阳国内,随着一路高攀的米价,越来越难买的粳米,百姓愈发惶惶不安。” 说到此处,青年微停。陆维桢了然,接下他的话。 “所以,殿下是故意露出破绽。以外访西凉游学的名义,给那人在东阳动手的机会。” 周稚弗微微一笑,点头承认。 南絮想了想,有些担忧的看着他。 “阿弗,你的实际行踪。经过这次伏击事件,可能已经暴露了。” “这,就要问问傅家人了。” “嗯?不是你逃出来以后,才被他们俘获到越人楼的么。” 他摇头。 “他们手里有我的画像。” 南絮还没想明白,觉得眼前这两个人一唱一和的在打哑谜。只能顺着儿子说的,继续问道。 “傅家和东阳的势力,有所勾结?” “阿弗,这样的话,他们更会直接把见到你的消息告诉那人了。” 周稚弗摇头。 “不,傅行玄在我手们上。” “什么?” “这就要谢谢扶苏了。” “嗯。焦尾禾宴上的刺客,除了拿到东西以外,还为了声东击西。” “那傅行玄现在在哪里?” 陆维桢起身,向南絮作一揖。 “属下跟我说,已经在我的府上了。醉月楼人多眼杂,行事不便。我一是来向姑姑作别,二是恭迎太子殿下到府上做客。” “你们呀,真是大孩子了。做什么事都不提前告诉我,是怕我坏事?” 南絮不开心了,陆维桢道。 “是我不让殿下告诉姑姑的,怕你知道了,到时成了他们的筹码,以此来要挟殿下。” 能要挟周稚弗的事情只有两件,一是黎民百姓,二是南絮。两者都是他一定要去守护的,这是他之所以生的意义。 “为天下苍生拔剑。” 太子殿下王侯无双,少年时便立下这样的志向,此生不改。 “既然你们俩都商量好了,还不快去,别在这儿碍我眼了。” 哪里有母亲会嫌弃孩子,何况这两人分别十几年。亲近都不够,南絮只是不想耽误他的正事罢了。 “母后,待孩儿办好了这件事便回来。到时叫上无忧,我们好好聚一聚。” 南絮沉默半晌,嘴角缓缓勾出一个笑来。 她是个美人,却不怎么笑。所以坊间有言,千金难买南絮笑。自从来到北襄,即便她偶尔笑了,也不带多少真心。 唯有此刻,满含温柔,眉眼都是软的。 “好,母后等你。” “忙了一晚上。” 南絮打了个呵欠,已是极为倦怠的模样。 “我先去休息了,你们万事小心。” “母后放心。” “嗯。” 她点头,开门,迈着步子离开了。 房间内只剩下两人,他看向站在窗边的周稚弗,语气谦和。 “殿下,我们也走吧。” “唔,等等。” “怎么了殿下。” 青年眸色漆黑如墨,眼波潋滟。唇角缓缓勾起一个弧度,十分愉悦。 “又遇到她了呢。” 陆维桢也走到窗前,好奇是什么人让他露出这般温软的神色。 这一看,他愣住了。怎么珠珠儿会和魏思阙在一起?不是说,她和玉息令月都没事了么。 魏思阙抱着她转了很久也没找到医馆,眼见着天要亮了。少女的面色也不似先前那般苍白,渐渐转好。 端木隰华还是挺难为情的,让一个男子抱了这么长时间。此刻,能拖一会儿是一会儿,只盼着清野早点回去,然后请人帮忙。 说到帮忙,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陆维桢。 小小的纠结了一阵儿,街上的人也多起来。有小吃摊开张了,闻着食物的香气,她眼睛亮了。 “我饿了。” 魏思阙脚步一顿,低头看着她。 “不去看大夫了?” 少女点头。 “不是很疼了,就是很饿。” “你想吃点什么。” 她指了指一旁的摊子。 “小馄饨。” 而后又看着他道。 “放我下来吧。” “好。” “等等。” 她还穿着寝衣,没来得及换衣服。这般模样,可不能教人看了去。魏思阙解下自己的披风,递给她。 “多谢君上。” 看着少女乖巧的模样,像一把小钩子刷在心上,痒痒的。他面上冷硬如初,心下却软绵绵的化成了水。 “走吧。” 两人来到摊位上坐下,魏思阙点了两碗小馄饨。 “欸,好嘞,两位稍等。” 一会儿功夫,老板就笑眯眯的端着两只白地青花碗来了。 “两位慢用。” 一只只馄饨,皮薄馅满,油亮油亮的,冒着热气。汤汁浓郁,浮着一层虾皮和香菜。香气扑鼻,勾的人胃口大动。 管他呢,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他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少女在看到馄饨时,眼尾上扬,琥珀色眸里满满的笑意。 不自觉为其感染,青年轮廓分明的面上柔和散淡,也拿起汤匙开始一同吃。 “姑娘,新鲜出锅的白吉馍,要不要来一份。” 老板已经端着盘子来到他们面前,上面放着几个刚烤好的馍。两面金黄,闻起来阵阵飘香。 少女当即回道。 “要!” “欸,好嘞。” 魏思阙拿起一块饼子,咬一口。外皮酥脆,内心软绵。 少女看着他,眉眼弯弯。 “不是这样吃的。” 他疑惑。 她拿过一块白吉馍,掰成两瓣,把其中一瓣放在馄饨汤里。 “你试试这样吃,味道怎么样。” “好。” 他拿起筷子,夹起泡在汤水里的饼子,送入嘴里。 浓郁的汤汁,渗入到掰好的馍粒中。深秋时节吃一口,整个人都暖烘烘的。 周稚弗明显感到身边站着的青年,情绪阴郁了不少。尽管回头看时,他面上依然沉静淡定。 “扶苏啊,你也认识她么。” “嗯。” “唔。” 周稚弗神情散漫,眼色从容悠然,状似无意的问道。 “方便告诉我,她是你的什么人。” “朋友,很重要的朋友。” 他指向同少女一起用饭的男子,继续道。 “那么,他呢。” 青年不接,眉眼寂寂。虽是晏晏浅笑,显而易见的比之前给他的感觉,又阴郁了几分。 “殿下以为呢。”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郎君请九思,郡主千千岁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郎君请九思,郡主千千岁》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郎君请九思,郡主千千岁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郎君请九思,郡主千千岁》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