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伊市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富矿第461章 伊市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杨东升他们把第一站定在伊市,这让伊市领导觉得特有面子。 对豪爽的西北汉子来说,别人给了他们面子,他们就得加倍给人家还回去。 一下车,一场热烈的欢迎仪式就开始了,实实在在的三碗酒,当场就把杨东升喝的有点懵,然后又是一场酒宴,杨东升毫无意外又一次喝醉了。 一觉醒来,太阳已经升起老高。 虽然后世的伊市富得流油,现在的伊市却还是要啥啥没有,苦哈哈的穷市。 放眼看去,整个市区到处都是破破烂烂,连幢像样的楼都没有,别说跟瓜州比,杨东升感觉很多地方,杨马街都比这里强。 锤了锤额头,洗了个澡出来,才觉得满屋子都是刺鼻的酒气。 杨东升打开窗子,想让新鲜空气进来,登时冷的打了个哆嗦。 已经4月份的天了,仍然凉的惊人。 伊市的纬度跟华京非常接近,但是气温跟华京不能比。 “杨总,醒了吗?”门外听到了屋里的动静,传来一阵敲门声。 杨东升打开门,是伊市的一名领导,一脸笑吟吟的表情,但是面色看起来不太好。 其实昨天那种喝法,双方都受罪。 伊市首期就许诺了他们一块不低于五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并且派出了一名领导带着他们四处看地,整个伊市范围内随便他们选。 伊市有将近九万平方公里,按面积算,在蒙省只能算一个中等大小的市,但是在杨东升看来就很吓人了,整个苏省的面积才十万平方公里出头。 杨东升活了两辈子,如果不算坐火车、飞机经过的话,直到现在苏省超过一半的市,杨东升都还没去过,包括省城江左。 杨东升最终将农场选在了伊市与河东交界的地方。 对外的借口是,这里靠近黄河,而且与河东接壤,便于管理。 至于真正的理由,则是因为伊市虽然煤炭储量丰富,但绝大部分都是动力煤。 与伊市相邻的河东是蒙省的主要炼焦煤产地,河东的煤矿主要集中于东部,与伊市交界的地区,杨东升在伊市也有煤田,怎么看河东的煤田都应该延伸到了伊市境内。 离开伊市,杨东升前往马都、红山口,詹姆斯·惠斯勒则前往蒙古国访问。 蒙古南部也种上了春小麦,同时也继续了购买“陶勒盖”之行。 在各市转了一圈,杨东升返回瓜州,马上就要进行毕业答辩了,毕业设计到底写的啥,杨东升都还不知道呢。 具体的谈判事宜由爱丽丝公司、东升食品公司、东升矿业北方公司的工作人员与各地市接洽。 回到瓜州,综合办公室李主任赶来向杨东升汇报。 汇报到最后,李主任偷偷看了杨东升一眼。 “还有什么事?”杨东升对他这种表情已经习惯了。 “这个开发区那边的学校出了点事!” 杨东升对教育这一块可是有大安排的。 杨东升直接走进校长室,脸色阴沉,“你还真给我长脸啊,到底怎么回事?” “听说是因为一个女孩子……” “我不要听这些八卦!”杨东升一摆手,“是谁领的头,为什么没有在出现苗头的时候,就扼杀掉,非要演变成这么大的事?” “这个……”校长一脸作难,看了一眼综合办公室李主任。 李主任凑到杨东升耳边说了几个名字,杨东升登时觉得有点尴尬,原来这件事还是自己的原因,领头的几个正是当初被特招进来的。 校长趁机道,“杨总,我有一个想法,我们可以把成绩差的学生组织一个基础班……” “不行!”校长还没说完,杨东升就果断否决了他的提议。 什么基础班,不就是差班换了个名字吗? 谁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上差班? 何况杨东升还想用提高他们孩子的成绩,来维系与各方的关系。 这群特招进来的学生,一个个要么被惯坏了,要么缺乏管教,要么两者都有,怎么管教这样的熊孩子? 杨东升不禁想起了头上闪着闪电的那个人,他们那里就离瓜州不远。 “杨总,我倒是有一个想法!”李主任忽然道。 “什么想法?” “上次我跟沪上公司梁经理聊天的时候,听他说,他有一个朋友的孩子考到了医生执照,那孩子小的时候也很皮,可是上了一所特殊学校后,就完全变样了!” “真的吗?”杨东升马上跟梁经理打了一个电话。 没想到还真有这事,他朋友的孩子上的是一所问题少年学校,就是针对那些坏孩子的,据说史泰龙当年就上过这样的学校。 杨东升放下电话,想了一会道,“李主任,你跟梁经理联络一下,从美国那些问题少年学校,招一批人过来,下个学期开始,把成绩最差的组成一个班,不过不叫基础班,而是叫国际特训班!” 现在正是国内最迷信美国的时候,有美国的名头在外面顶着,说不准家长会抢着把自家的孩子塞进去。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富矿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富矿》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富矿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富矿》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